•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花椰菜

Covid期間嚐新的美食

April 7,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當看到「喜馬拉雅—Himalayas」這個詞的時候,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高大的山峰。而我最不會想到的就是食物。

前不久,YouTube上的一個教程說,將喜馬拉雅鹽與姜黃(turmeric)和芝麻油混合,可以改善牙齦。哦!真的嗎!我的牙齦沒有問題,但是可以更好。

所謂的喜馬拉雅鹽是真的存在嗎?直到幾週後,就在我快要忘記這件事的時候,我無意中在Lam’s Seafood的頂層貨架上發現了喜馬拉雅鹽。後來,在宇和島屋(Uwajimaya)的底層貨架上,我也看到了喜馬拉雅鹽。

疫情和我愈來愈喜歡奇怪的食物有什麼關係嗎?

事實上,確實如此。在Covid期間,我們沒有太多機會出去玩,所以最後我選擇用從超市買的不同種類的食材來探索烹飪。這是我走出家門同時鍛練身體的藉口。抱歉,網上商店,我不會選擇你的。過去的兩年裡我一直在抗拒你。

喜馬拉雅鹽Himalayan salt

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去喜馬拉雅山了。但是,我喜歡嘗試一些來自那雄偉山峰上的東西。我用谷歌搜索了喜馬拉雅鹽。我還問了我的牙周病醫生有關鹽的問題,他是印度裔美國人。他向我保證這是一種全面的食物。

因為一個令人不安的因素使得喜馬拉雅鹽比普通海鹽更好。普通海鹽來自海洋。「90%的海鹽都含有微塑料」Berg博士在他的YouTube上說。「塑料對大腦有害。然而,喜馬拉雅鹽不含有塑料,因為形成鹽的沈積物來自塑料出現之前的古代海洋。」

喜瑪拉雅鹽的味道怎麼樣?還不錯。它的含鹽量與海鹽相同。但它的顏色很漂亮,半透明的粉紅色。這種顏色很養眼。它的質地大小不均,晶體比加工過的海鹽大得多。到處都能買到喜馬拉雅鹽。不論是亞洲超市,還是非亞洲超市,包括QFC也有。

當你下次把塑料瓶扔進海裡之前一定要想清楚。第一、你這樣做是在破壞我們的環境。其次,如果你食用海鹽,那麼你可能會在飲食中烹飪並吃掉這些塑料。

三文魚/鮭魚肚Salmon bellies

前幾天,宇和島屋的一位顧客要求賣魚的人把魚腹切掉,因為他想要的是魚背肉而不是魚腹。那位顧客不知道他錯過了什麼。我丈夫正好站在賣魚的櫃臺前,他說:「我買了。」魚肚是買給我的,因為我愛吃三文魚腹。以前,超市常常扔掉魚腹。現在,他們可以賣掉它賺錢。

三文魚含有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鉀和硒(potassium and selenium,),也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這些營養物質對心臟和大腦都有好處。丈夫喜歡買三文魚片,包括魚肚的部份。有時候,要找到側面帶魚腹的三文魚並不容易。我喜歡魚腹,他喜歡魚背肉。該怎麼辦?

在宇和島屋我們可以用比三文魚片低得多的價格買到三文魚腹。不過,可我也不想老吃一盤沒有太多魚肉的魚肚。兩者兼有是最好的。

我們如何烹飪呢?作為三文魚烹飪專家,丈夫將三文魚肉和魚肚一起用微波爐加熱約兩分鐘,加入少許用水稀釋的醬油以降低鹽分。美味 !

有機雞蛋Organic eggs

隨著通貨膨脹的加劇,普通鷄蛋近$3塊錢,有機雞蛋的價格差不多$6塊多美元一打。在Covid之前,我不會買當地小農戶的有機雞蛋,因為它們很貴。而現在,因為我不會去旅行,所以那些旅行經費就全部用於我的飲食預算。而且我也不購物。我不認為買更多的東西是對自己的犒勞。所以我們以購買健康食品來投資我們的健康。

有機雞蛋的味道更好麼?事實上,我吃不出有什麼不同。我喜歡吃雞蛋,僅此而已。而且知道這些雞是自然放養的,不含抗生素,這對我來說就夠了。

綠色花椰菜Green cauliflower

它們就只是綠色的花椰菜。但應該更有營養。綠色花椰菜很可能是雜交品種,通過雜交授粉,發展成一種新的蔬菜品種。它們比花椰菜或西蘭花(cauliflowers or broccolis)更好吃嗎?並不是。綠色花椰菜口感粗糙。但它們的營養價值比花椰菜或西蘭花更豐富。那兩種蔬菜都具有抗炎作用和很高的營養價值。如果你不想在吃飯的時候同時吃花椰菜和西蘭花,那麼吃綠色花椰菜似乎是個好主意。

現在由於供應鏈受到影響,綠色花椰菜並不總是可以買到。另外如果你想吃到口感軟嫩的綠色花椰菜,就要把它們煮的久一些。

註:Cauliflowers中文翻譯名稱:花椰菜、椰菜花、菜花、花菜。Broccolis中文翻譯名稱:西蘭花、青花菜、綠花菜、綠花椰菜、百加利(一些海外的中國餐館所用音譯)。

粉紅檸檬Pink lemons

粉紅檸檬於1930年在加州的伯班克(Burbank, California)被發現。幾個月前,我買了一個,因為我對「粉色」這個詞很好奇。它嚐起來不那麼酸,還有點甜,更像是葡萄柚(grapefruit)。我把檸檬加在茶和其他食物中。粉紅檸檬含有高濃度的番茄紅素,一種給水果和蔬菜帶來紅色素的抗氧化劑。但並不總是能在商店買到它們。它們被認為是一種特殊食品。你可能得在專賣店才能找到。

新冠期間無論食物多麼美味,如果不健康,我都會考慮再三。假如我一時衝動買了它們,那麼我可能只吃幾口,然後就把它們放在我家的架子上或冰箱裡很長時間。是的,我比以前更注重健康了。

Covid是養成良好新習慣的最佳時機。你也可以稱之為紀律。我不怕死,但我不想像許多新冠患者一樣,生病住院,喉嚨和肺部都插著管子。也不想像那些忍受了諸多後遺症和副作用的長期新冠患者一樣 (西華報最近刊登了有關長期新冠的文章—Long Covid)),實在不值得冒這個險。

我會選擇那些能夠為我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果它們味道很好,我一定會大力提倡推介。如果它們易於烹飪,那對於像我們這樣忙碌的人來說,就是額外的好處和方便。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 三文魚, 健康, 喜馬拉雅山, 檸檬, 花椰菜, 雞蛋

秋冬的好蔬果

November 22,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 本文作者:曼麗

秋冬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份,人體同樣缺少水份。但是,光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注意,會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那麼,來看看為您介紹的部份秋季蔬果:

青/白花椰菜:

白花椰菜富含維生素C,清炒和焗烤都很美味,適合各種料理。白花椰菜產季從8月到隔年3月,買回家後,建議多清洗幾次,如果怕蟲藏在菜裡,則可以先燙過後再料理。

青蒜:

青蒜是蒜頭長在土地上的綠色部份,所含的蒜素(allicin)在體內吸收轉為大蒜硫胺素,能促進糖分代謝與血糖穩定,對身體好處多多。青蒜可以用來與肉類同炒,提供香氣和健康益處,讓料理更加豐富美味!

豌豆:

又名荷蘭豆,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群等多種營養,甜豌豆莢只要清炒就美味無比,讓人食指大動。豌豆也是流行的超級食物,從豌豆取得的豌豆蛋白質,可以添加在多種營養補充的食品與點心,讓人吃了能量滿滿。

毛豆:

毛豆是八分熟就被摘下來的大豆,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與大豆異黃酮,有許多健康的好處,連著豆莢以鹽水煮,就是十分可口的小菜適合作為秋季的零食。

芹菜:

10月~隔年4月是芹菜的產季,中式芹菜味道較重。芹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膳食纖維,對促進腸胃的蠕動很有幫助喔。

芋頭:

深秋開始就能吃到美味的芋頭,從11月~隔年4月都是芋頭的產季。芋頭是美味的澱粉攝取來源,清蒸、芋頭燉飯、油炸或是做成蜜芋頭,都讓人魂牽夢縈。購買時有個小秘訣,是按起來要結實,鬆鬆的表示芋頭放置了太久。或切出一小塊在地上寫字,若字跡分佈愈均勻,代表質地綿密、品質愈好。

蓮藕:

蓮藕是蓮花的地下莖,是良好的澱粉攝取來源,蓮藕可依用途分為兩種,一種皮黃肉白,清燙口感爽脆,適合做成蓮藕沙拉;另一種皮肉淡紅色,適合做成藕粉。選擇蓮藕時,以節粗且長、表皮光滑、中間孔狀較大者為佳。蓮藕容易氧化變黑,若過分潔白者可能有以藥水處理,選購時要注意。

柚子:

8~10月是柚的產季,甜美多汁的滋味讓人一口接一口。柚子的膳食纖維豐富,對常消化不良的現代人來說,是個秋季清腸好幫手。

柿子:

柿子含有較多的單寧酸,若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海鮮一同食用,單寧酸可能會與蛋白質相互結合,對腸胃造成不適。但柿子含有維生素A、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是只有在秋天裡可以吃到的水果。不像蘋果香蕉成年都可在市場上買到。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乾燥, 健康, 柚子, 柿子, 毛豆, 芋頭, 花椰菜, 芹菜, 蓮藕, 豌豆, 青蒜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很難說「再見」!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因為當這個「再見」意味的是「再也不見」時,通常是很難啟口說出的。 本週是中文版《西華報》和英文版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 [繼續閱讀……] about 很難說「再見」!

西華報電子版(1-21-2023). (停刊版)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3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