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來西北地區第一家華文報紙 服務華人社區三十五年
西華報於1982年1月20日創刊,由吳靜雯女士擔任社長及發行人。吳靜雯出生於廣州,在香港長大,中學畢業於香港聖心女子中學。18歲來美留學,在華盛頓州華盛頓大學獲國際研究學士文憑及新聞系碩士文憑。
1980年時期,個人電腦並不普及,網絡媒體尚未發達,e世紀也未進入我們的生活。那時平面印刷媒體、收音機及電視廣播是向民眾傳達訊息的路徑。但對不少移民來美的華人,由於語言的隔閡,這些媒體提供的資訊並不適合,也不能滿足他們對主流社會的認識和對世界局勢的了解。因為在整個大西雅圖地區,甚至美國西北區,一直沒有一份為華人專屬的中文報紙。隨著移民的增加,社長吳靜雯女士認為有必要在本地發行中文報紙,以使廣大的華裔能知道主流社會及社區的各種動態,以及世界各地發生的重要事件。
當西華報中文版於1982年1月20日創刊後的隔年,即1983年的2月,西雅圖華埠發生219大慘案,造成13人死亡,轟動全球。西華報中文版陸續在頭版報導此一事件,一時洛陽紙貴。來自主流及全球的媒體,也將焦點聚集於此。不少媒體及讀者急欲了解實情,但他們無法閱讀中文版的西華報,也無法進一步的與華人社區架構起管道。
這興起社長吳靜雯女士的關切,她認為有需要再辦一份英文版的報紙,讓主流社會明白亞裔社區的狀況和發展,並為亞裔社區擔任喉舌及橋樑角色:並使老一輩懂中文的父母能和下一輩只懂英文的兒女們,共同都有一個對社區文化建設關注和認可的平台,這就是西華報英文版Northwest Asian Weekly於1983年2月4日誕生的主因。
這兩份報紙在同一報社僅隔一年同時刊印,對我們來說是件創舉,對所有報界媒體來說也是獨一無二。但我們秉持著這份為特殊環境,特殊需要而發行的兩份報紙,35年來西華報刻苦經營,責無旁貸。我們努力的做好我們應負的責任,並承擔著我們不可推卸的使命。
西華報每年舉辦各種活動,設立活動基金幫助青少年擴大視野,增廣見識,在回饋與愛心的互動中,使社區更向主流社會邁進,更融合主流社會。社區各行各業經由本報的報導得以活絡商業、蓬勃商機、繁榮社區經濟、造福社區民生。使華埠不再是社會邊緣的一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主辦三次少數族裔婦女午餐會,表揚優秀少數族裔婦女,以提升婦女的成就和力量,每次約250人參加,每年表揚在各行各業中20多位有建樹的女性。
華人社區也因為本報凝聚力量,在為爭取社區建設、社區利益、社區需要時,共擔苦樂、共定謀略。使今日的華人社區更健壯、更康莊、更發揮力量。
西華報的成就不在於獲得的獎項,不在於有中英文兩份報紙,不在於對社會做出的慈善捐款和贊助;西華報的成就在於為社區提供了橋樑的管道,為社區擔負起喉舌的角色,為需要以華文來了解社區與主流現狀的移民提供了直接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