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編輯部)在物質富裕的美國,雖然有窮人,但真正淪落到捱飢抵餓的話,也不大容易。因為國家優惠低收入人士,照顧窮人老弱,奉送津貼補助及糧食券,也有很多非牟利組織營運的食物銀行,讓沒有糧食券或不夠使用的有需要人士取得基本食物,足以裹腹。
以往到食物銀行領取食品者真是有這份需要,也會飢不擇食。目前這份需求雖然存在,但部份人士卻開始對食物銀行有所求,求的是更好的食物。
食物銀行供應的食品其實都不差,也不全是次等貨,品種可以媲美超級市場。造成來者想要好食物的現像是因為他們被慷慨的贊助者及供應商長期送贈的優質食物寵壞了。這也是人性表現,求好沒有不對,但不要嫌不夠好就是了,況且還是不用付錢的。
最近本地經濟好轉,但到食物銀行領取食品的卻人多了,而新訪客也在上升,好像有點不合符常理。原來一些人來取食品者並不是他們吃不飽,而是從食物銀行領回家的食物,可以讓他們吃得豐富一些。由此觀之,需求的本質已有改變。長此發展下去,一些食物銀行可能會變成社會上的一個免費後備糧食供應倉,提升飲食質素的免費糧庫,對真正需要庫內食物來填肚的人來說,他們的糧食被分薄了。
食物銀行是要減少全國捱餓的人,讓他們有基本的溫飽。華州目前在全國最飢餓州的名單中排名第二十二位。平均每六個州民就有一個要依靠政府的食物援助。故此,大家要為真正有需要者,在食物銀行內保留一個機會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