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掌舵的國際區急救中心(IDEC)負責人陳榮新(Donnie Chin),7月23日遭不明歹徒槍殺身亡。
上週日,Dean Wong 在華埠慶喜公園舉行的守靈活動中說:「陳榮新是華埠之龍」。在中國文化裡龍象徵著卓越、大膽、執著、英雄主義和高貴。西雅圖華埠國際區在他死後的隔夜,舉辦了抗議、兩個社區開會要求市府官員對事件給予答覆和公正處理、超過700人在公園裡慰悼亡靈等的活動,改變了平日華埠夜晚的面貌。
低調、無私、謙虛、坦率、不出風頭,總穿著一身黃卡其巡邏官制服的陳榮新,以鎮靜穩重的行事作風服務社區近5 0年,在去世前當社區有任何緊急情況發生,他總是比警察和消防部門快速作出第一時間的響應和支援,他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包括我在內。20年前我在華埠的綠泉村餐廳吃飯,一塊牛肉鯁在喉頭幾乎使我窒息而死,我家先生想不到任何可以找到即時幫助的人,只想到急撥電話找陳榮新,他在兩分鐘內回應並叫了救護車把我送到醫院。
若他死後有知必感驚訝,因為他的死喚醒了社區沉深的悲傷、憤怒、行動及媒體的報導。在過去的一週,陳榮新的名字在喚起大家,對造成該地區安全問題的一家水煙館,提出了強烈抗議的回應,他就是被槍殺在那家水煙館的附近。社區領袖 Bob Santos說:「我們將在每個星期五回到此處抗議,直到酒吧關門歇業為止。」陳榮新的犧牲讓人難忘,大家認為他被槍殺而死真是太可惜了。久住華埠的一位居民 Mario Vera說:「是有人把他從我們的身邊給偷走了。」大家都在找對他表示回饋的方式以表感激之情,多位社區人士說:「我們要為他做些事?我們能幫做什麼事?」
若他死後有知必對社區因他的死,能快速團結並動員起的行動留下深刻印象。也許讓他感到尷尬的是,自己居然成了一位從未想過要成為的傳奇人物。 是的,他必會深感自豪,因他的死讓社區終於走在一起。從吸毒者到無家可歸者、從耆老到年人、從亞裔到非亞裔、從企業組織到非營利組織,受到他關注照顧和幫助的人無以計數。在華埠小弄廣州胡同內的雙美( Sun May)小禮品店,自他死後每天都有訪客在店門外擺放鮮花和留言,紀念這位大家的巨龍。若他死後有知必將高興看到警察逆轉過去的情況,一週來晝夜不斷巡邏華埠。幾名高級警官和消防人員出席近日在華埠召開的會議,回答問題分享慰問。這是很好的作法和態度,市長和警察部門都願意解決華埠面臨的問題,並希望帶來解決方案,包括吸毒及經銷商等各類違法違規的行
為。據陳榮新負責公共安全工作的朋友表示,多年來他曾向警察局報告華埠的安全問題,然而,這些單位都聽而不聞視若無睹。
然而事實是,如果警察局真的想使我們的社區安全,必需在華埠日夜建立起一個強大永久性而非臨時性的保安系統,正如陳美琛( Maxine Chan)在陳榮新遭暴力致死後的社區會議上說:「警方在華埠社區持久的安全政策是什麼?」
過去警局的藉口是華埠居民抱怨不夠多—-當居民們感到有些不對勁的事發生了也不撥打911求助。請記住移民們有個不好的習慣,不管多少次告訴有語言和文化障礙的亞裔移民的居民,和警察打交道是沒事的,但這些人還是真不喜歡求助警察的幫忙,比起要唱好美國國歌相比,撥打911其實是件不需要努力的小事,但即使是精通英語為母語的移民也無法做到這一點。這全是習慣問題,新的習慣需要時間來學習接納和採行。
為什麼只有在他猝死後,市府才認真聽取我們的聲音?才有這麼多慷慨體貼的關心和行動?社區各界對他噩耗的反應,對他心存的珍愛之情,在我身為33年的社區記者生涯中,不曾見過有像今天這樣的情緒表現。陳榮新內心善良的大愛和期望,必是要建立一個更好的社區,他的死是一個警醒我們思考此事的警鐘,他心之所繫全在社區而非為私己。
目前的挑戰是社區保持對市府的壓力和問責,並且順此勢頭激勵大家做好自己的本份,共同去創造一個重要的和安全的社區,這也許是陳榮新去世後在天之靈回應的創建議案:「不要為我做什麼,要為社區多做奉獻。」
如何光寵陳榮新?
社區還沉浸在他死亡的悲痛中,有兩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癒合傷口。一是協助警方找到兇手及早繩之以法,與此同時以下許多社區人士提議承續陳榮新的義舉義行,並光寵他的德範懿行以為後世楷模:
1. 國際診所的 Teresita Batayola 提議:「國際區急救中心必需繼續存在,讓陳榮新的精神永存人間,讓大家繼續完成他未完的志業。」西華報聯絡西雅圖市議會主席 Tim Burgess,商討有關籌集國際區急救中心基金事宜,Tim支持仍每年提供給該中心$19,000美元的津貼,他的建議是中心將此事要提交到9月市長的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中。事實上,中心應該請求一個更大的寬度和限額, 以便中心可以增加1到2名的工作人員。西雅圖的華埠/國際區是大西雅圖都會區獨特的一部份,它有數百家企業為本市賺取歲收進帳,作為亞洲文化的中心對遊客具有吸引力。根據陳榮新 2011接受西華報採訪時表示,國際區急救中心實際為市府省下不少錢,在本市逐漸擴展之際,中心幫忙照顧處理了許多存於本區的潛在問題。因此繼續國際區急救中心的使命是必要的任務。
2. 華美協會提議將目前的華埠國際兒童公園(International Children’s Park )獻名給陳榮新。
3. 西華報提議保留雙美禮品店作為華埠歷史重要的一部份。它是出生在本地的英雄陳榮新50年來點滴事蹟的所在地,藉以激發青年和成年人支持和回饋社區。他的店也是增添陸榮昌亞洲博物館參觀行程中的一個很好的景點,禮品店可以繼續營業成為遊客必訪之地。雙美小店始於陳榮新父母,是華埠先鋒企業之一,每月租金是 $50。大樓經理 Bernie Kay 表示,他們一直是把租金轉捐給國際區急救中心。希望陳家和小店房東能協商保存雙美永續經營,以留住這段華埠傳奇的事蹟,成為華埠歷史上重要的一個篇章。博物館應近期考慮很快舉辦一個有關陳榮新一生的展覽活動,讓大家更了解他奉獻和犧牲的偉大精神。目前博物館已在面向廣東巷的窗上安放展示了一張他穿保安制服的肖像。好友Dean Wong正搜集陳榮新生前給他的物件,包括舊指揮棒和劍,這些東西應該是展覽活動的一部份。
4. Sharon Maeda 提議廣東巷應改名為陳榮新巷。這也是陳榮新的夢想,要創造小店的胡同,成為孩子和鄰居們的一個可以順利工作的和吸引人的安家空間。他在巷內最喜歡的一項活動是做燒烤。
5. Kathy Chinn 和 Arlene Oki 提議在慶喜公園豎一尊他的青銅雕塑像和紀念碑,位在明顯的社區地理中心位置,可讓人永不忘記他的功德事蹟。
6. Debbie Louie, Shannon Ge 等不少人提議為陳榮新出書作傳和拍攝一部紀錄片,以為華人在美永存的歷史文件。
陳榮新是我25年前搬到西雅圖見到的首批人士之一。他贊助我提名出任社區董事並幫我參與融入鄰里。我擔任國際區急救中心董事21年。
兒子James 還記得8歲時就認識了陳榮新,他曾將各式各樣的背心和應急設備堆給James,直到他倒下無法撐持。James還記得陳榮新曾讓他有個最開懷捧腹大笑的時刻。陳榮新十分喜愛鄰里街區的孩子們,上個月一個小孩冒失的跑上了 King街被車給撞了,陳榮新是第一個出手救援的人,這個有三代家庭小孩的長輩們,特地帶著孩子到雙美,向陳榮新報告孩子安然無事,請他放心並表感謝。
陳榮新除了是大家安全和醫療急救的響應者外,還是社區史蹟的守護者,他家族的雙美小店是個先鋒企業,裡面存放著許多美籍亞裔的紀念品和工藝品的珍寶,令人驚訝的是他熟知每一件物品的來龍去脈,他被廣邀到別人不可能被允許進入的家宅和企業,也包括死亡者和倒閉的企業工作間,可看出大家對他的尊重和信任。
一旦他會使用電腦後,就寫下了當天非富非名的一個個故事,這些故事也只有他能寫。陳榮新理解陸榮昌博物館是屬於社區的,他盡力幫助社區守護鄰里的故事,守護著現實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片段。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看到他為社區挽救生命、保全社區的故事,並做出尊崇社區及其文化遺產的種種努力和奉獻。
他是鄰里孩子們成長的保護者,我想不出更好的方式來向他致敬,唯有為他深愛的鄰里社區繼續光大他奉獻的精神。
西雅圖中華商會的哀悼及褒揚
陳榮新奉獻了他一生,獨力維持華埠的治安。不論是烈日當空,抑或繁星點點,我們都會見到他奔赴出事現場,救助遇難待緩的居民。他總比警察、消防隊、救傷隊早到一步。他認識華埠每一個人、每一座大廈、每一個角落。華埠每一個人亦認識他、深愛他、尊敬他無私助人的精神。
陳榮新與中華商會的淵源甚深,追溯至50年前他的父親Don Chin,是西雅圖華埠中華商會的創會理事之一。由1963起他擔任首屆會長直至1966年。陳榮新在商會的會員間和各種活動中長大。國際區急救中心在早期並未得到華埠普遍的信任和歡迎。中華商會是最早為國際區急救中心提供地方和財務上支持的機構。我們以此引以自豪,商會對其資助維持至今。
每當中華商會舉行活動時,陳榮新必定協助我們救傷和管理群眾人流。中華商會亦屢次在農曆新年晚宴中予以嘉獎和捐款,每一次都要強行要請陳榮新上台,他才肯到台上領受捐款。他親切謙虛態度處處顯示出,他一點也不願出風頭。在2014年陳榮新致商會的信中說:「 感謝你們對我們常久的支持,中華商會是我們最長久的支持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