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年輕朋友日前被耶魯大學的MBA(工商管理或企業管理碩士)學院錄取。這是個好消息,但壞消息是,他沒能力繳納學費。一年的學位課程費超過100,000美金,其中包括的學費超過了70,000美元。
他說:「爸媽不幫我。他們說已經付了我讀大學學士位的費用,這次就要靠我自己想辦法了。」這聽起來是公平合理的。他已經想好了去申請兩項貸款來支付他讀完耶魯大學的學位。貸款或信用卡是1981年到2000年出生的Y世代,在缺錢時第一件想到的事。
我不明白的是,這位年輕朋友過去5年在一家大型的金融機構公司工作,為了能修讀更高深先進的教育,竟然還沒有能力存夠支付他學費的錢。
當然,能進著名的耶魯大學是令人興奮和著迷的,但必得要去東岸與全國一些最聰穎智慧的人在一起深造,這的確是相當不錯的,但要付出這麼高成本的開支是否值得去投資呢?金融大師Susie Orman是不會推薦做這樣的抉擇的。Susie是來自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分校的畢業生,表示自己並不是從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畢業,仍然可以成功。她是數百萬美元脫口秀節目主持人、作家和激勵人心的
演說者。
我也不推薦這位年輕朋友做這樣的選擇。我的整個生活會因負債(不包括抵押貸款)的壓力一直不輕鬆。今天年輕人比我們嬰兒潮的一代更加被溺愛,難道是這個世代的問題?他們知道可以指望從父母或祖父母那兒獲得金融資助。對於我來說,如果我沒能在美國活下去,是沒有任何的選項,只有再回香港重新打拼,也只好讓父母蒙羞讓他們心碎失望了!
財務上的成就和災難
我在25歲時從來就不會有這種妄想,要和丈夫一起去買我們的第一棟房子而視為是項成就,直到我的同齡人吹噓他們買房是人生的一個重大成就。由於童年的貧困和窮大學生的日子,很早就認識我是買不起房子去過著放縱自己的奢侈生活。
讀者可能會認為我永遠不會遇到任何金融災難。但在我的生活中曾多次因糟糕的決定確實有過一些坎坷,但有趣的是,我從來沒有感到絕望、焦慮或不滿。
1997年,一個巨大的經濟損失擊中我們,但它沒有給我帶來任何不眠之夜。我們買下舊的國際電影院(
Kokusai theater)現在已蓋成了西華報大樓。電影院在幾個月前的地震後突然間圮倒崩塌。因為老建築物對保險來說投保價值不高,所以我們只買責任保險而不是全套保險。
整個事件中因拆除和清理使我們損失了$150,000。當時被打垮了嗎?一點也沒有。我的哲學是,我才是我生活的主宰者但不是金錢。好的事情是,我發現自己認識很多銀行界的朋友,願意提供貸款給我們。當然,我們償還了。崩塌了老舊建築是因禍得福,它迫使我們規劃一個新的大樓。貧困教我節儉尤其從我媽那兒更見榜樣。為了增加收入,媽媽租一個大的公寓,然後分租給4個獨立的租戶。對她來說作為次房東,是有大量的工作得自己操持,但租戶的收入彌補了我們租房的開銷。由於餐桌上總有食物,頭上總有一片瓦,我從來沒意識到家裡的錢有多緊迫。
媽媽不能給我零花錢,但她會給我一點午餐錢,但給我午餐錢對她來說是相當拮据困難的,我通常不得不提醒她好幾次,她總是說:「我知道沒給你。好的!晚點給你行嗎?」
如果我需要錢買學校的學習用品,我就乾脆不吃午餐,或不吃飯包只吃個麵包壓壓饑。對我來說農曆新年一直是錢比較多的時候,因為從親戚朋友那可以拿到不少壓歲錢的幸運紅包,這些錢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幫我在缺錢時周轉開銷。
為了支付上大學,一個夏天我得做3份工,第1年在付完華盛頓大學的學費和宿舍費後,我的銀行賬戶裡只剩下了$15,我當時擔心嗎?絕對沒有。其實,當我發現還剩下的這點錢可以買牙膏和糖果時,真是高興極了!為了生活安定的考量我向朋友貸款了嗎?絕對沒有。作為一個全職學生,我沒有太多的時間以任何的方式去花錢。但曾有過穿著有洞的破鞋兩星期後仍找不到我夏天的第一個工作時,那是唯一我哭過的一次。
回頭看我「貧困」的日子,那是我生命的至高點,因為它強韌了我的決心和毅力。
不放棄的後果
今天,年輕人對財務有著不同心態的看法。這可能是這一代的問題。大多數美國人不儲蓄,只看他們的信用卡上的債務,這真是荒謬。大多數人承認他們沒有一個應急的基金。
雖然我主張存錢、儲蓄、儲蓄,即使沒有任何目標,也要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但從不意味著對自己和朋友小氣。但是,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就應該花錢來幫助經濟復甦。如果年紀大且有成就,不必有太多的儲蓄或進一步投資來增加財富。
這個年齡了還能有多久去享受自己的財富?請不要想著把財富留給已長大的孩子們,大宗的財產繼承是不會激勵他們自己站起來去自立自強的。
聰明的人是去制定一個計劃,把錢定期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意味著你付得起否則就不要去做。你也許不能立即知道效果如何,但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有一個原因的。
我記得2006年在康樂酒家舉辦的Katrina颶風受害者的社區籌款活動中,有一個人被要求捐$30,當時幾個朋友都勸他要這樣做,他斷然說不捐。接下來的一週,他在一個晚上賭博輸掉了$ 9,000,朋友對他沒有任何同情的表示,有人還說他罪有應得,如果他那天捐30塊錢,有可能會逃過他的損失和劫數。發生的一些事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因果關係,而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相關,我們不應該忽視,因為它帶給我們微妙的訊息,提醒我們要去做正確的事。
今天很多年輕人抱怨存錢難,在大西雅圖地區租金和生活成本都在節節升高。但仍有方法可以節省錢,如果你決定要經濟獨立,下面是一些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做到的建議:
不買咖啡
一位年輕的員工每週要幾次享受星巴克的拿鐵(Starbucks latte),一星期至少花$10,一年將是數百美元。如果你飲酒和吸煙,這些都也是高成本的開銷。如果有昂貴的習慣就請戒掉它。
無需昂貴的嗜好
昂貴的嗜好舉例來說像是滑雪。除了昂貴的器材裝備,到外地旅遊滑雪和支付設施的成本至少要$200。
雖然我不是被錢綁得死死的,我也都在享有許多美好的愛好,就像不花費一毛錢就可以在公園漫步、徒步行或從圖書館借書和電影DVD。
選購技巧
如果一個人無法沒完沒了通過互聯網採購的話,那就停止網上購物。避免買名牌。我的老同學穿著昂貴的St.John衣服,而我更喜歡找打折的。我寧願買沒有品牌的20件漂亮衣服,而不去只買一件St.John。為什麼?同樣的衣服穿了幾次大家會注意到「她沒有其它的衣服嗎?」或者是「為什麼她炫耀名牌?」
我10年前把衣櫥裡從洋裝到長褲都做了些改變,發現至今我已經省下了不少錢。洋裝是褲子和上衣成本的兩倍,在過去的10年我沒買過一件單一的禮服。搭配長褲可以混合匹配所有的上衣,因此加強衣櫃裡許多的款式和搭配。
投資房地產
向亞裔美國人學習,通過購買第一個投資的房地產,然後將住宅和公寓租賃,或以低價格買進後,通過整修裝潢,變成有價值具特色的房地產出售,在我們這個地區已經是許多房地產富豪經歷的故事。作為Solterra這家開發公司董事長的黃浩聲說:「時間永陪在房地產投資者的身邊。」你愈堅持就能愈賺錢,這真的是比把錢放在銀行的定存(CD)要來得更好。
單居或共享屋
獨自居住在公寓或房子裡從來都不是經濟的表現。如果能和朋友或親人分享生活費,就可以看到經濟上出現的差別。
有孩子後
如果我和丈夫在婚後就開始有一個家庭,這將是個漏財。我們看到有孩子之前和之後開銷上的差異。養兒育女會不斷地從我們的銀行帳戶裡取錢的。
無需華麗的公寓
租金確實吃掉工資的大部份。感謝來自華盛頓大學對已婚學生夫妻房屋的資助(每月$250),所以我們可以攢下錢買我們的第一個家。先生是研究生擔任研究助理的工作,而我是學校的老師。工作兩年後,在20世紀70年代,我們就能夠節省下$11,000,足能付出房子的首款。
雖然我們是節儉的一對年輕夫婦,但從來不覺得生活樂趣被剝奪,或住在小公寓裡行動處處感到受限。我們喜歡看電影和外出就餐。當然,我們總是光顧一些實惠餐廳,其中之一是在華大區,有家週日提供一個雞蛋、一條香腸和一杯咖啡,但價格僅$1的早餐。此外,我們經常邀請朋友來家裡吃飯增加生活樂趣。
賺錢、儲蓄和花錢之間的平衡對我們的福祉非常重要。為了有安全感,為了想要有最好的生活,必需在期盼和需要間尋找到平衡點,這並不複雜且實際可行。
我的朋友今秋將前往耶魯大學,在這之前他可能會因讀到我寫的博客而生氣。我敢說他會證明我的看法是錯的。他愈是昇華自己,就會愈有前途,我不在乎這篇文章對他是否是一種激勵,或全然沒起到任何的作用。要知道,他是因為特別的優秀而被耶魯選上,也是最幸運的少數人之一。可千萬別半途而廢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啊!期盼他的耶魯學習之旅儘可能的非凡超絕,待兩年學成後,請再回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他是如何的為未來走出一條顯著的康莊之路,不僅為他自己,也為我們美籍亞裔樹立了不畏財務困難奮發向上的榜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