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馳)8年前,我從中國移民到了西雅圖。西雅圖人十分友好,但我仍常常想念國內熟悉的一切。我努力尋找自己新的朋友圈。在國內的高中裡,班級是固定的,教師是流動的,因此同班同學之間可以深入了解。
初到美國時,17歲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同班同學」打成一片,卻沒想到這兒並不存在一個向我敞開懷抱的固定班集體,結識朋友全靠自己。那時,英語是我的一大障礙,我無法展示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想法,溝通上的困難增加了我和美國同齡人之間的距離感。他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也不知道我擅長什麼,這令我十分痛苦。
3個月後,媽媽告訴我,我已經超過了嘗試在美國定居的很多華人,很多人因為無法忍受孤獨,不到3個月就回國了。我很希望我也能和他們一樣,但我不能,因為我是移民,我無路可退。
你或許可以想像我後來的生活:花無數個小時學習英語,努力使自己適應美國社會,作為優秀畢業生從華盛頓大學畢業,為了我和家人多年來所期盼的那份穩定,加入了亞馬遜。
八年的奮鬥將我鑄造成了一個普通的亞裔美國人,但總有些時候,那個初來乍到、孤獨難耐的男孩又會回到我身上。每當這時,心中總會有個聲音,像母親勸孩子一樣提醒著自己:沒事的,你不用再害怕了。
來到亞馬遜, 我發現身邊同事的背景非常多樣,其中也包括一些華人。我開始思考如何與他們取得聯繫。當我發現一個1,000多個亞馬遜華人的郵件群時,便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進去。
大多數郵件詢問的都是在美國生活的基本事宜,比如如何拿到駕照。我突然意識到,我有能力幫助那些和我當年一樣初到美國的華人,我想到可以為在亞馬遜工作的華人建立一個協會,讓每個人都有歸屬感。
因此,我在郵件群中發起了一次聚會,只發了一封郵件為這次活動做宣傳,結果100多名亞馬遜華人出現在了活動現場,這令我更加堅信,建立一個正式的協會是很有必要的。在第一次活動中,我發現我不是唯一一個認為除了郵件群,我們還應該再做點什麼的人。許多其他的亞馬遜華人都傾訴著融入新國家、新文化的掙扎,尤其是在獨自一人無依無靠的情況下。
這就是西雅圖亞馬遜華人協會(SMILE)的由來。自2015年12月第一次活動以來,它迅速發展壯大。SMILE致力於職業發展、社交和人脈構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們組成了名為《SMILE 領隊》的24人核心團隊,組織了20場活動以上,共吸引了2,000多名亞馬遜人的參加。我們的活動包括桌遊之夜、志願服務、家庭聯歡、暑期實習生春遊、亞麻非誠勿擾,亞麻園區之旅等。通過組織形式目標多種多樣的活動,我們為亞馬遜華人員工帶來了歡樂的經歷和強烈的歸屬感。
在我初來乍到、竭盡全力融入這個社會時,我是那麼的希望能有一個既能交朋友,又能提供職業發展建議的,幫助新移民的組織。我很欣慰,亞馬遜現在有了這樣的組織,而且很多人支持著它的進一步壯大。
有時我會問自己是不是在這些活動上耗費了太多時間,何必呢?因為我對它懷有熱情。每當聽說有人通過SMILE結識了朋友,亞麻員工孩子們通過SMILE找到了玩伴,或華人亞馬遜員工從SMILE學到了職業發展之道,我都感覺再一次充滿了力量,因為我們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正能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