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從拘禁到復活 囚房成藝術家的保護

December 12, 2014 by Bonnie Zhou Leave a Comment

10座落在華埠/國際區一角,地理位置不錯的那幢陳舊老醜褐淺色磚牆的前移民局辦公大樓,過去幾年進行了改造和裝修,將過去70年來不公、痛苦等點滴移民辛酸史的陳蹟,都隱藏這些新牆的後面,讓參訪者為之驚嘆不已。

大樓裏的房間現在成為藝術家工作坊
大樓裏的房間現在成為藝術家工作坊

如今,雖然囚房內的鋼鐵欄杆和厚重的金屬門仍在,但樓內被拘留的非法移民們乞討和呼喊聲已杳然遠去;超過60年決定數以千計非法移民命運的移民官員們嚴厲的面孔消失了,但曾經是為新移民提供光明前途的宣誓大廳,仍被保留大樓內。

作為一名國際學生,我曾呆在移民局辦公室裡,每次都得花上好幾個小時等待獲取和提交申請表格及簽證續簽,之後參加入籍考試成為美國公民。辦公室曾經是許多移民,包括我在內的恐嚇經驗,儘管我們不是罪犯。為什麼呢?因為擔心並認為移民官員喜歡控制我們的命運且毫不手軟留情,他們是惡劣、冷酷的神祇。

12

然而,過去的移民局辦公大樓如今成為社區人士眼中的一個保護所, 成為本地超過100名藝術家的工作坊和展品館。上週日舊的移民局現在稱為INSCAPE舉辦了一次開放日活動,由陸榮昌亞洲博物館在該處主辦了一項《亞太裔經驗展覽》。在過去5年大樓轉型期間,我未曾踏足光臨該地,上週日是如夢一般的體驗。

展示著藝術作品的走廊
展示著藝術作品的走廊

徘徊在一樓,迎面而來的是大樓住戶兼自豪的藝術家們,得惠於市府財力的支持,租金十分合理便宜,600元以上有350平方尺的居室。在西雅圖的黃金地段是不可能租到這樣的價格,每個房間都至少有一個、兩個或三個明亮又高大的大窗戶。

院子
院子

一位藝術家說:「我可以在這裡工作24小時,沒人會在意」。當天我遇到了各類型風格的畫家、機器人設計師、木偶雕塑及縫製家、企業家、音樂家、瑜伽教練和教師。許多藝術家以餅乾、薯片、糖果,其中甚至有一位準備了比薩餅招待並歡迎訪客。數十租戶藝術家我遇到的只有三位是亞裔美國人,我希望有更多的亞裔美國人能入住於此安居生活,發揮他們的藝術才華。

這與我在上世紀90年代在同一棟大樓內,為西華報採訪來自中國的偷渡客經驗有著天壤之別。當年每個昏暗、孤獨的拘留室,現在已經變成有趣的藝術作坊。一度絕望和悲傷的被拘留者,現在換成的是充滿了希望、夢想、有能量、有才華的人安身過日子的家。

前移民局法庭的門
前移民局法庭的門

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這一切。我祈禱這幢建築內曾有過的痛苦篇章,永永遠遠的在人間消失。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Reader Interactions

留言 Cancel reply

您的電郵地址將不會顯示在留言中。標有*的為必填項目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很難說「再見」!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因為當這個「再見」意味的是「再也不見」時,通常是很難啟口說出的。 本週是中文版《西華報》和英文版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 [繼續閱讀……] about 很難說「再見」!

西華報電子版(1-21-2023). (停刊版)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3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