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桑那州梅薩市梅薩社區大學(Mesa Community College, MCC)是美國最大的社區大學之一。校長華人潘壽安(Dr. Shouan Pan)因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及出色的團隊合作精神,獲得2013年保羅‧埃爾斯納國際卓越領導獎(Paul A. Elsner International Excellence in Leadership Award)。
該獎項國際公認具有權威性,頒發給高等教育領域裡最傑出的領導者。作為美國為數不多的大學華裔校長,潘壽安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呢?
生平
潘先生出生在中國安徽一個小縣城,祖父經營小本生意,家境並不富裕。抗戰期間,潘家舉家逃難到四川,父親在戰亂中有幸讀了大學,後來從事戲劇創作,因思想與中共宣傳格格不入,被當局視為異己。他又因出身商人家庭,並非無產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強烈衝擊失去工作。沒有父親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頓入困境。在潘壽安的記憶裡,全家人主要靠母親做裁縫為生。他表示「那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對於能夠讀書簡直想都不敢想。」
1975年他高中畢業,大陸的「文化大革命」還沒有結束,和當時絕大多數的城鎮知識青年一樣,潘壽安也無可避免地捲入「上山下鄉」的運動,在安徽壽縣農村的一個生產隊裡勞動。「在安徽壽縣的鄉下作一個知識青年, 我並沒有覺得很糟糕。我和那個時代大多數青年一樣, 想的是如何做一個實實在在的, 合格的農民。我當過生產隊副隊長,和農民們一起種水稻、收小麥、摘棉花。我做過農科員,給農民們普及科技知識;也在村裡的學校教過書,還得過模範教師的稱號。生活很苦,可還是蠻實在的。」
在那間寬敞明亮的校長會客室裡,潘校長用一種平靜的語氣講述了他年輕時的往事。他說:「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多麼嚴酷的環境裡,年輕人總是有理想有夢想的。我也憧憬能上大學,也夢想能進城當工人。但是我總是在提醒自己要著眼未來,立足眼前。我的座右銘就是 『只問春天耕耘,不問秋日收獲。』一個人既要有遠大理想,也要面對現實,把眼前的事做好。」那年他18歲,在後來2年的青春年華裡,他就是這樣懷揣著讀大學的夢想,在鄉下做一個地道的農民。
命運的轉折
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1977年,中國大陸恢復了高考制度,年輕人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考大學。那一刻,潘壽安感受到了希望,可是對於是否報考大學卻很猶豫,他說:「我對自己的成績很有把握,可是我的家庭出身不好,不一定能通過當時嚴格的政治審察。」政審的時候上面派人到鄉下調查他的情況,當地單純質樸的農民為他說了好話,他們說:「這個男青年能吃苦、很熱情、會勞動。」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評語,竟然幫助潘壽安通過了共產黨的政審,進入了合肥工業大學。
潘壽安在大學裡主修英文專業,畢業後留校做了3年的英文老師,後來又到學校的外事部門做英文翻譯。那時候他跟在那裡工作的外籍教師有了接觸產生了出國的念頭。「當時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於是通過一位老師的介紹,潘壽安來到了著名的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做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就在訪學快結束的時候碰上一個機會。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招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攻讀他們學校的研究生。潘壽安有幸被錄取,並且拿到了中國政府提供的每個月400美元的獎學金。通過兩年的學習,他獲得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教育管理學碩士學位;隨後又進入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於1993年獲得高等教育管理學博士學位。
社區校長之路
潘壽安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也收獲了愛情。潘太太名叫陳癸後,來自台灣的留學生。他們相識於愛荷華州立大學,於潘壽安畢業前夕在加州結婚。此後,潘壽安在太太的陪同下,一路走來,從一名普通的社區大學的管理工作者,走上了社區大學校長之路。
潘壽安畢業後幾乎一直在美國的社區大學做管理工作。他先後在亞利桑那中心大學(Central Arizona College)、北亞利桑那大學(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費城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 of Philadelphia)做
學生工作,隨後又在佛羅里達社區大學(Florida Community College)做副校長。
潘壽安選擇在社區大學工作,完全是受他自己的求學經歷的影響。潘先生說:「我是家中眾多的兄弟姊妹中唯一讀完大學的孩子。我特別能夠理解一些家境不好、自身條件欠佳的年輕人渴望讀書的心態。社區大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對願意學習的青年提供機會。美國的社區大學充分體現了美國教育的民主性與開放性。不論家庭背景與經濟狀況,學校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只要有機會,就要讓更多的更底層的人受到高等教育。」
從潘先生的這番話,我們可以意識到,這其實正是他本人的教育理想:幫助更多底層的民眾,尤其是青年人受到高等教育,讓他們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正是基於這一理念,潘壽安多年來一直工作在美國的社區大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