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感受到的大多數副作用是否都在他們的腦海中?這就是一項新研究所聲稱的,研究中發現患者經歷的不良反應中有一半以上不是實際來自疫苗,而是對它的心理反應。
這個稱為「安慰劑效應」的心理現象,發生在人們感到症狀改善時,與他們的治療或藥物沒有直接關係。相反的,這種改善來自患者認為他們在治療後應該有的感覺。當人們認為治療會造成傷害時,人們可能會經歷令人不快的副作用,也稱為「nocebo效應」。
Beth Israel Deaconess醫學中心安慰劑研究項目的研究員,也是主要作者的Julia W. Haas博士表示,安慰劑治療後的不良事件在隨機對照試驗中很常見。在疫苗試驗中收集有關這些nocebo反應的系統證據對於全球新冠疫苗接種非常重要,特別是因為據報導,對副作用的擔憂是許多人對接種疫苗猶豫不決的原因。
研究人員研究了測試新冠疫苗安全性的12項臨床試驗的數據。所有試驗都有22,578名接受安慰劑疫苗的受試者,和22,802名接受實際新冠疫苗受試者報告的不良事件的資訊。
1/3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仍報告出現副作用
在第一次接種後,安慰劑組中超過35%的參與者報告了全身不良事件——影響全身的反應,例如:發燒。安慰劑組中五分之一(19.6%)的人報告頭痛; 16.7 % 的人報告疲勞;16%的安慰劑組在注射部位也經歷了疼痛、發紅或腫脹。
相比之下,46%的實際疫苗接受者報告了至少一次全身不良事件,三分之二的人有一次局部不良事件。以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可以產生暫時的副作用,從輕微的疼痛到更嚴重的疾病,包括:血液凝固。然而,在這項試驗中,研究小組發現,接種疫苗的患者報告的不良反應中有驚人的76%來自nocebo效應。在第二劑後,只有32%的安慰劑組報告了全身性副作用,12%報告了局部副作用。
相反的,疫苗組繼續報告更多的副作用。超過六成(61%)的人有全身不良事件,73%的人繼續報告局部不良事件。分析顯示,接種疫苗的個體中超過一半(52%)的副作用來自nocebo效應。
BIDMC安慰劑研究和治療接觸專案的主任,也是該研究的高級作者Ted Kaptchuk表示,頭痛和疲勞等非特異性症狀——我們已經證明對nocebo特別敏感,在許多資訊傳單中被列為新冠疫苗接種後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有證據表明,這種資訊可能導致人們錯誤的將常見的日常背景感覺歸因於疫苗或引起焦慮和擔憂,使人們對不良事件的身體感覺高度警覺。研究結果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雜誌上。
本健康系列由華盛頓衛生部(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Health)提供資金支持,該部門對此內容沒有編輯意見或進行監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