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乎所有美國成年人都有幾個親密朋友。1990年,無論學歷高低,大家都有知心好友:有大學學位的人中只有2%表示自己沒有親密朋友,而沒有大學學位的人中這一比例也僅為3%。然而,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這一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在沒有大學學歷的人群中,社交關係出現了明顯的「階級分化」。近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只有高中或以下學歷)表示自己沒有親密朋友,而在黑人群體中,這一比例甚至高達35%。相比之下,只有10%擁有大學學位的人表示自己沒有親密朋友。
據NBC新聞報道,非營利組織美國生活調查中心(Survey Center on American Life)訪問了大約6600名美國成年人後發現,近四分之一擁有高中文憑或較低教育水平的成年人稱沒有親密朋友,這個比例在非裔成年人中更高達35%。只有10%大學畢業的成年人這麼說。
調查發現,社交孤立情況在全美變得普遍。美國精神病學協會1月份發表的民意調查稱,大約30%的成年人稱,在過去一年中每周至少感到孤獨一次,10%的人更表示每天都感到孤獨。聯邦公共衛生總監去年曾宣布孤獨已變成一種流行病,理由是它與心臟病、中風、失智及過早死亡有關。加州聖馬刁縣(San Mateo)更宣布,因居民的孤獨率高該地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華盛頓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稱,現今人們獨處時不再像以往那麼無聊,這主要歸功於電動遊戲和串流媒體服務的普及,令人們減少了加入社交圈或與親友共度的時光。至於學歷低的人之所以不太有社交機會,可能是因為他們使用圖書館或公園等免費公共場所的機會更有限,或者是沒有時間或金錢去酒吧和餐館消遣等。
AEI的調查發現,受過大學教育的成年人更常光顧餐館或咖啡店,或加入社區協會以及體育或業餘團體,也更可能加入工會或定期去教堂參加宗教活動,這兩個場所歷來為教育程度較低人士提供社交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普通的朋友關係也能帶來好處。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Adam Roth教授指出,多與人互動,即使是和熟人聊聊,都會讓人感覺更好,減輕焦慮和抑鬱的症狀。而面對面的互動和參與社區活動甚至與較低的炎症水平相關聯。Roth總結道:「無論是親密朋友還是普通社交,所有類型的社交互動和關係對健康和幸福都很重要。但能否體驗到這些社交互動,至少部分取決於我們所處的社區環境。」(來源: nbc New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