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APCC 代表47個不同國家和文化中 馬來西亞文化特色、價值、對全球的貢獻及在美國的文化影響力

August 15,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多語言、多宗教的東南亞國家,融合了馬來、華人、印度與原住民文化,其文化特色、價值觀念。

一、文化特色

多元族群共存——馬來西亞人口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及多個原住民族(如卡達山、伊班等)組成,各族群擁有自己的語言、宗教與節慶,彼此互相尊重,造就出色彩繽紛的社會文化。

語言多樣性——馬來語(Bahasa Malaysia)為官方語言,英語廣泛使用,此外還有華語、粵語、福建話、淡米爾語等,體現語言文化交織的特色。

宗教融合——伊斯蘭教為國教,但也有佛教、基督教、印度教、道教等多種宗教信仰,重要節日如開齋節、農曆新年、大寶森節與聖誕節皆為全國性假期。

多樣美食文化——馬來西亞飲食文化豐富,融合馬來、華人、印度與娘惹菜系,著名如叻沙(Laksa)、沙爹、椰漿飯(Nasi Lemak)、海南雞飯、印度煎餅(Roti Canai)等,受到國際歡迎。

傳統與現代並存——傳統藝術如馬來木雕、峇迪(Batik)印染、華人舞龍舞獅與印度古典舞蹈,在都市中依然活躍。當代馬來西亞亦積極發展科技、音樂與設計,成為文化與創意產業的融合地。

二、核心價值

包容與和諧——多元種族和平共處的文化底蘊,使馬來西亞社會強調寬容、互助與「一個馬來西亞」(1Malaysia)的精神。

尊重傳統——不論族群,普遍尊重長輩、家庭與文化傳承,是馬來西亞人的核心價值之一。

重視社群與家庭——家庭觀念深厚,親情與社區支持對個人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信仰自由——雖然政治上以馬來文化為主體,社會上多數人尊重他人宗教與信仰,宗教節慶常是跨族群共同參與的活動。

三、對全球的貢獻

文化輸出與旅遊吸引力——馬來西亞憑藉其文化多樣性與熱帶風情,每年吸引數百萬國際旅客。吉隆坡雙子星塔、檳城喬治市、馬六甲古城皆為世界知名景點。

飲食文化國際化——馬來西亞美食在國際受到喜愛,眾多馬來餐館與娘惹料理在新加坡、英國、澳洲、美加等地開花結果,推動東南亞飲食文化走向全球。

宗教與文化對話平台——馬來西亞在伊斯蘭與多元宗教之間建立溝通橋梁,常被視為伊斯蘭與西方國家的「文化中介」。

東盟文化交流的重要成員——作為東協(ASEAN)活躍成員,馬來西亞推動區域文化交流與創意產業合作,在電影、音樂、教育與語言推廣等方面具影響力。

傳統藝術保存典範——馬來西亞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如峇迪、傳統音樂(如Gamelan)、木偶戲(Wayang Kulit)等,並將其推向國際文化展演舞台。

 四、對美國的影響力

馬來西亞在美國的文化影響力雖不像華人、印度或日本文化那樣廣泛深入,但在多元文化、飲食、教育與社群參與等方面,仍發揮了具有代表性的影響力,尤其在近二十年逐步擴展。

飲食文化影響——馬來西亞餐廳在美國增加,雖然仍屬少數,但在洛杉磯、紐約、舊金山、西雅圖、波士頓等地,都出現了頗受歡迎的馬來餐廳,如「Kopitiam」、「Penang」、「Mamak」、「Rasa」等。它們介紹了叻沙、椰漿飯、沙爹、羅惹(rojak)、印度煎餅等馬來西亞特色料理。隨著東南亞料理在美國的興起(特別是越南和泰國菜),馬來西亞飲食也被更多廚師與美食家納入新創菜單,影響紐約、舊金山等大城市的現代亞洲餐飲潮流。

教育與學術交流——每年有數千名馬來西亞學生赴美就讀,其中許多人在工程、資訊科技、商業與醫學等領域表現優異,成為校園多元文化的一部份。例如,馬來西亞與美國多所大學(如伊利諾大學、普渡大學)有長期合作計劃。一些馬來西亞學者在美國擔任教授、研究員,推動科技、人文及文化研究,間接促進對馬來西亞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社區與文化活動——馬來西亞人在美國的移民社群不如其他亞洲國家人口多,但仍有組織如:Malaysian American Society(MAS)、Education Malaysia USA(EM USA)、馬來西亞學生會(MSA)在各大學中活躍這些團體舉辦文化節、語言教學、料理活動、國慶慶典等,向當地民眾介紹馬來西亞文化。馬來西亞社區常在每年五月的亞太裔傳統月(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參與展演活動,展示傳統服飾(如峇迪)、手工藝、音樂舞蹈、傳統食物等,讓更多美國人認識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在美國的文化影響力雖屬潛移默化、以點帶面,但隨著全球對多元亞洲文化的興趣增加,加上馬來西亞年輕世代在美國社會、學術與創意領域的積極參與,未來的文化能見度與影響力可望持續擴展。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印度人, 宗教, 文化, 民族, 美食, 華人, 馬來人, 馬來西亞

Reader Interactions

留言 Cancel reply

您的電郵地址將不會顯示在留言中。標有*的為必填項目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心理健康(MH)和社群環境正義(CEJ)是APCC的最新專案,很高興為我們第4區青年(11-18歲)及其家人的福祉提供為期一週的精選體驗和活動,旨在保護環境、內在健康/心理健康。 這一週的免費研討會和活動將提供獨特的學習、治療和社群建設機會。 目標是以引人入勝和無障礙的方式提供心理健康和環境健康。 … [繼續閱讀……] about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亞太文化中心臨時地址 3513 East Portland Avenue, Tacoma 98404的展覽於上午9:00至下午5:00向公眾開放。 請致電253-383-3900告知辦公室您的訪問情況。 Moch Snyder 20世紀80年代,她作為難民與家人一起抵達美國——這段旅程塑造了她對生活的深刻欣賞和對一路上每一步的感激之情。 … [繼續閱讀……] about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典禮 在2025年5月21日,這個快樂且有意義的日子裡,亞太文化中心(APCC)與LIHI(低收入住房研究所)榮幸共同舉辦慶祝 Patsy Surh Place 的盛大開幕典禮。這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案例,說明願景、社群和同情心走到一起時,發生的巨大成就和榮耀。 這座全新的六層樓建築,擁有77套負擔得起的老年公寓(affordable senior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資料來源:摘譯編輯自國內外英/中紙媒及線上媒體 麻疹 今年麻疹病例數攀升至四分之一世紀前美國宣佈消滅麻疹以來的最高值。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資料來源:摘譯編輯自www.events12.com/Seattle及社區紙媒和線上媒體 巴西節 8月17日(下午12點到7點)。在巴西音樂會上聆聽古典吉他、傳統民間音樂和桑巴舞。 在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醫療記錄 川普總統已委託數十家主要的健康和科技公司創造新方法,在美國支離破碎的醫療保健系統中共享患者資料。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表示,包括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和甲骨文在內的60多家公司簽署了一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