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副刊

母親節與花

May 3,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蓮穗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今年母親節是5月13日,星期日,母親節最常送母親的禮物是花。


美國的康乃馨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的安娜賈維思女士(1864-1948)。二十世紀初期,女性積極爭取投票參政權。安娜女士成長後在葛瑞佛頓教書,照顧母親與失明的姊姊愛爾西諾。她參女性投票參政權運動。1905年的五月,安娜的母親去世,安娜在兩年後說服她母親所屬的衛理教會,在她母親去世兩週年時(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她舉行一個紀念儀式。會場用白色康乃馨代表母愛。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豔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繫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之後康乃馨就被稱為母親之花,用康乃馨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依戀、思念之情。送不同顏色的康乃馨代表不同的意義:

粉色——傳說是聖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留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徵。

紅色——用來祝願母親健康長壽。

黃色——代表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祈祝母親永遠美麗年輕。

白色——除具有以上各色花的意思外,還可寄託對已故母親的哀悼思念之情。


中國的萱草花

中國的母親節也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一般人會用賀卡和康乃馨來表示對母親的愛,雖然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但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若開花則供觀賞。萱草, 俗稱為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宜男草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若開花則供觀賞。古人認為以此草嫩苗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憂,所以又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北堂是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是主婦盥洗的地方。故北堂借指母親。後來,就用「萱堂」來指母親的居室喻指母親。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南北征戰,他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病倒。當時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給李母服用,並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後來,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唐朝詩人孟郊《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詩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間含蓄的情感令人為之動容。於是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泰國的茉莉花

8月12日是泰王國太後詩麗吉陛下的生日,也是泰王國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是泰國人民每年都要慶祝的節日,泰國政府從1976年起,把8月12日定為《國家母親節》。這一天泰國各機關學校放假,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頌揚太答的品德與功績,同時,將清香潔白的茉莉花獻給摯愛的母親表達深深孝心。

茉莉花成為母親節的像徵是因為它有潔白的顏色與持久的芬芳,茉莉花終年盛開意寓著母親對孩子無與倫比的純真之愛。和鮮花比起來更為普通的是做成盆栽茉莉花樣子的人造花,另外還有做成單朵的可以為母親別在胸前。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康乃馨, 母親節, 紀念, 茉莉, 萱草花

亞馬遜「生態圈」新總部

April 26,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美國網路零售巨擘亞馬遜公司2018年1月29日為其西雅圖新總部亞馬遜「生態圈」(Spheres)揭幕。斥資40億美元花6年規劃和興建的「生態圈」由3座圓頂玻璃屋構成,在西雅圖市中心打造出有如迷你熱帶雨林的環境。

「生態圈」容納了400種經過挑選適合在人類也感到舒適的溫度中存活的植物總共超過4萬株,河流、瀑布、沼澤缸和一面高達4層樓、60英尺高的植生牆等園藝造景,提供800名亞馬遜員工綠意盎然的工作環境。

3個玻璃屋頂使用鋼框架和夾層玻璃,每個球體上安裝2,643個面板,熱量可以反射到室內,令植物生長擁有足夠的光源。新總部白天溫度保持在華氏72度,濕度為60%。夜間溫度下降到華氏55度,濕度則上升到85%。

創意為亞馬遜員工創建一個可以來休息和放鬆的環境,員工們可以帶著筆記本電腦工作、見同事或與部門同事利用某個靈活的空間邊散步邊開會。


會吃昆蟲的植物豬籠草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亞馬遜, 熱帶雨林, 生態圈

世界地球日

April 19,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在這天不同國籍的人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起源與發展

最初的地球日選擇在春分節氣,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晝夜時長均相等,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時也像徵著人類要拋開彼此間的爭議和不同,和諧共存。傳統上在很多國家都有慶祝春分節氣的傳統。早期聯合國也在每年的春分舉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動。

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Gaylord Nelson在美國各大學舉行演講會,籌劃在次年的4月22日組織以反對越戰為主題的校園運動,但是在1969年西雅圖召開的籌備會議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Dennis Hayes提出將運動定位在於全美國的、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運動。

1970年4月22日在美國各地總共有超過2000萬人參與了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在美國地球日這個名號也隨之從春分日移動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題也轉而更加趨向於環境保護。

由於環境保護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興起,1990年第20屆地球日活動的組織者希望將這一美國國內的運動向世界範圍擴展,為此他們致函中國、美國、英國三國領導人和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他們採取措施,舉行會晤締結關於環境保護議題的多邊協議,協力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同時地球日的組織者還呼籲全世界願意致力環境保護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動員國民開展環境保護運動。地球日活動組織者的倡議得到了亞洲、非洲、美洲、歐洲許多國家和眾多國際性組織的響應,最終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來自140多個國家的逾2億人參與了地球日的活動。從此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


以下介紹幾張與地球日有關的活動記錄:

世界地球日的標誌是白色背景上綠色的希腊字母Θ
地球之旗的主要圖案是將阿波羅17號拍攝的「藍色彈珠」照片放置在深藍色的背景上,它是由John McNeill於1969年為首屆地球日活動設計的,現在這面旗幟是環境保護運動的像徵。
2013年世界地球日,印度善待動物組織(PETA)成員全身綠色宣傳素食主義,呼籲人們保護動物。
2013年4月14日,在美國休斯敦市中心的《發現綠色》公園舉行了該市規模最大的世界地球日慶祝活動,吸引了約2萬名市民前來參加。
2014年4月22日,第44個世界地球日當天,美國紐約上演了一場《地球日街頭市集(Earth Day Street Fair)》。
2015年的世界地球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佈了一組地球最美太空照。這些照片是在過去一年中拍攝的,每一張美得都不容錯過。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NASA, 世界地球日, 中國, 亞洲, 哈佛大學, 春分, 歐洲, 環保, 素食主義, 美國, 美洲, 聯合國秘書長, 英國, 越戰, 非洲

對抗春天引發的過敏困擾

April 12,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曼麗

春天來了,有些人會忽然覺得很不舒服:鼻子不通、昏昏沈沈、渾身搔癢又有氣無力,實在有點莫名其妙,因為並沒有感冒,可能你開始過敏,或著說可能是你第一次過敏。

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協會專家Beth解釋說:「就算以前你都沒有季節過敏的毛病,可能到了25歲忽然就發生了。」而且如果你成年時冒出這個情況,「有可能終其一生都會過敏。」

根據美國氣喘與過敏基金會(AAFA)的統計,美國因樹、草或地衣類花粉等過敏原飽受搔癢、打噴嚏與鼻塞之苦的人口20年來成長了一倍。原因之一是氣候變遷,使環境中的花粉大量增加。氣候是使一些引發過敏的植物如豬草授粉提早,且活得更長的主因,由於暴露期延長,過敏的人自然變多。

美國環境預測專家Bielory表示颱風則讓情況更嚴重,因水患為許多花粉植物帶來大量養份。都市計劃則是現代生活裏的另一項元凶。都市景觀設計師經常用會引發過敏的樹來造林,而他們種的又是會散佈大量花粉的「公」樹。而且情況會愈來愈嚴重:Bielory博士預測花粉到2020年會成長20% 。一項義大利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可能促使致過敏力更高的超級花粉產生。


下面幾種東西可能都是元凶:

a. 紅蘿蔔中的某些複合物可能會引發輕微過敏反應。
b. 有的都市景觀設計師偏好採用英國梧桐樹,但這種樹很可能讓你打噴嚏。
c. 合成運動服裝因容易吸附花粉而讓鼻塞久久不去。
d. 溫暖、潮濕的天氣使空氣中的污染物無法排散,使過敏情況雪上加霜
e. 蜂蜜中可能含有植物花粉而導致過敏反應。
f. 豬草花粉(Ragweed pollen)是夏天最常見的過敏原。
g. 樺樹花粉(Birch pollen)在春天尤其容易觸發過敏。
h. 洋甘菊(Camomile)會對過敏患者引起輕微症狀。
i. 颱風引發的淹水可能導致植物花粉增加。


如果你有氣無力、鼻塞或皮膚搔癢不止,可能是各種刺激物或多不勝數的過敏原害的。以下方法能使煩惱遠離,並且恢復活力。

1. 強化飲食——「Omega-3脂肪酸經動物研究能降低支氣管炎,甚至減少黏液產生」。專家建議可吃一份鮭魚或一把榛果, 每週2-3次,看看症狀是否緩和。芝麻菜、羽衣甘藍、芫荽、秋葵、洋蔥、菊苣及水芹(Arugula, kale, scallion, okra, onion, chicory and cress)中有一種名為槲皮素的類黃酮(Quercetin flavonoids)能防止免疫細胞釋放組織胺,有助於改善過敏症狀。

2. 多喝茶——綠茶中一種很厲害的抗氧化物EGCG可以抑制身體分泌組織胺。日本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喝三杯含有EGCG的茶的人,4個月(在花粉期前與期中)下來過敏爆發的次數變少症狀也變輕。請用沖泡的茶,實驗中以茶葉或茶包泡出的茶所含EGCG會比市售瓶裝茶來得高。

3. 找出過敏原——天氣最好或最壞時選一天出外野餐或慢跑,研究出你個人的病因。首先,看醫師找出過敏原是哪一種花粉,醫師會做個20分鐘簡單的皮膚點刺測試。然後再依此追蹤花粉數量,以便決定何時過敏原指數最高。

4. 清潔不偷懶——花粉旺季只要出門一下子衣服、身體、頭髮會把多到爆的過敏原帶回家:研究人員指出,24小時內一件大號的T-Shirt就能沾滿700萬顆花粉粒。一回家馬上把衣服換下並儘速清洗,而且要在晚上洗澡。

5. 找出適合你的藥方——你可能很希望有顆什麼症狀都能治的抗過敏藥,把所有不適都帶走,但這種藥最好少吃,而應該對症下藥。吃過多藥可能會刺激鼻部通道反而更不舒服。抗組織胺能改善流鼻水或眼睛搔癢,但如果已鼻塞就應該吃鼻塞藥。

6. 注意交叉過敏原——有些不同食物會有相同過敏原,會讓某些人一年到頭都有輕微過敏反應。因此如果你過了花粉季還出現嘴巴或喉嚨癢症狀,就試試避免或烹煮某些食物。例如假使你對豬草過敏,可能就不太能吃哈蜜瓜、櫛瓜、小黃瓜、香蕉和洋甘菊茶。如果樺樹花粉令你打噴嚏,那就要小心紅蘿蔔、芹菜、巴西里、茴香、榛果、杏仁、蘋果及有核水果類。如果妳和草本類不合,可能就會對桃子、瓜類、柳橙、芹菜和蕃茄類過敏。此外,要小心可能含有花粉的食物。葵花籽及未經處理過的蜂蜜都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7. 合成衣物——合成衣料像尼龍或聚脂纖維相互摩擦時會產生靜電而使更多花粉吸附在你的衣服上,醫學中心臨床免疫學主任Marshall說。為了防止你出門運動時變成一個過敏原吸鐵,請務必穿著天然材質像是棉的衣服。

8. 壓力指數——根據AAFA指出,壓力上升會加重發炎反應,使過敏症狀更嚴重。一些減壓方法,像是藥物或瑜珈有助於減緩發炎。

9. 控制濕度溫度——一般鼻過敏是家裡塵蟎過多,而最適合塵蟎生活的環境大約是濕度計所測量出的80%,溫度大約攝氏25到30度,因此室內溫度跟濕度若保持在塵蟎適合的條件以下,就可讓塵蟎生存較困難。濕度大約保持在60%左右,溫度大約保持在攝氏25度以下,但以最舒適的溫度為主也不用太冷,平常在室內可開除濕機除濕及空調控制溫度。

10. 早上按摩熱敷——早上起床時鼻子一接觸到冷空氣,就容易打噴嚏,可用熱毛巾熱敷口跟鼻,並按摩眼眶下。顏志誠也建議,早上起床時先在鼻翼與法令紋交接的迎香穴、以及兩眉頭之間的印堂穴可多按摩,以舒緩鼻塞跟鼻過敏的症狀。

11. 戴口罩防灰塵——進出人多、空氣不佳的場合要戴口罩,建議選擇醫療用口罩,不要用棉布口罩,而在進出冷氣房溫差大的地方,也可先戴口罩適應溫度變化後再將口罩脫下。

12. 多做和緩運動——鼻過敏的人需要多運動,但是運動的選擇又不能太過激烈,否則容易引發氣管方面的不適也容易增加鼻子過敏,建議可進行騎腳踏車、游泳、慢跑等運動,而且最好每天都要做,每次大約30分鐘,對於鼻過敏的人幫助較大,也可增加抵抗力。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AAFA, 壓力, 春季, 環境, 花粉, 茶, 運動, 過敏, 過敏原, 飲食

愛上西雅圖

April 5,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黃鶴峰

最早知道西雅圖,是因為我認識了一位美國朋友,他來自這座城市。在我還未身臨其境前,他不斷地給我寄著城裡的街景、市中心的太空針塔、華盛頓湖、清澈的小溪、大學的櫻花、潔白潔白的雪等等的相片。想像裡,那雖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繁華的美國大都市,但該是個美麗的地方。在中國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年代,民眾對國外現代城市從一無所知,到開放之初盲目地以為,美國每一寸土地上都同樣豪華錦繡,致使許多人來到這裡的第一刻,產生心理反差,懷疑這真是美國嗎?怎麼是這樣的?

當飛機越過太平洋,降落在西塔國際機場,聽鄰座的人談論西雅圖是美國的山區。我心裡一個咯噔,那時從國人嘴裡說某個地方是山區,那意味著不是什麼好的地方所在。

那是在2月,20年前高速公路對我來說是新奇的,只是天空灰蒙蒙的,與水泥路一色,那是西雅圖最不好的季節。在沒有冬的白雪和春的繁花之間,又是經過長途飛行和入海關的折騰,空氣中的陰沉侵入我疲憊的心底。西雅圖給我的第一印像真不怎麼地。晝短夜長,早上7、8點天亮,下午3、4點就要黑的樣子,還天天見不到太陽,令我這個從亞熱帶移植來的生命,明顯覺得陽光的缺乏。這可不是相片裡我所嚮往的,滿眼青山綠水、碧海藍天、雪山白雲的那個城市呀!

直到春天來臨,大地復甦,西雅圖像破繭而出的蝴蝶,才五彩繽紛起來。不僅花開了、人也動起來,各種各樣的集會在海邊在公園,愈來愈多。特別到了週末,陽光燦爛的日子、登山下海、燒烤遊戲。慢慢的我開始認識安下家的西雅圖。

從大洋的彼岸,來到了隔洋相望的美西,可以常到海邊去漫步,這是我喜歡的!老家離海不遠,不時就會在海島度個週末。只是錯位後的我東西不分,帶著固有的在中國時的印像,看到海就以為那是東邊。是落日提醒我,面向的大海已經是西方。

認識這座城市是從它的名字開始的。西雅圖,是以本地一個印第安酋長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帶有濃厚的印第安人的氣息。生活在這片海域的印第安人,與西方人比較早就有了貿易往來。歐洲人開著船,用小商品像彩色玻璃珠金屬飾品,換取海豹海獅皮等等。

酋長身材高大、勇敢有智慧。他的父親就有一些白人朋友。作為海灣大部落的領袖人物,與美國政府簽訂土地條約的重任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他選擇了合作而不是戰爭,協助白人建設起這座城市,所以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了。但在簽約時,他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講,告誡白人,人只是自然的一份子,不可能真正擁有大地,並要他們善待大自然,否則發生在動物身上的也會發生在人的身上,因為萬物同屬於一樣的呼吸。他的不反抗,招到一些印第安人的報復,幾次差點被刺殺。

在這裡, 印第安人隨處可見,許許多多的印第安部落環繞著西雅圖地區,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裡,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印第安人的圖騰柱和工藝品也是這個城市不可或缺的一景。城裡著名的派克市場,就是一百多年前印第安人開創的。稍微留神,就可發現有印第安人在某個劇場演出或講他們的故事。在城裡每年有幾次部落大聚會,一連幾天在西雅圖濃裝隆重上場,並免費對公眾開放。他們身著本族服裝, 敲著鼓、跳自己的舞、唱自己的歌、賣各自的工藝品。1999年,瑪喀族印第安人重新被獲准捕鯨,被當作重大新聞,弄的在全美都沸沸揚揚。當看到西雅圖酋長那一篇著名的宣言時,深深觸動了我,思索起人與自然的關係。後來寫了他們的故事,就是已經出版的長篇小說《西雅圖酋長的讖語》。

在晴朗的夏日, 氣候宜人, 處在普捷灣中的西雅圖城附近,風輕輕水寂寂,得天獨厚成了帆船的天下。那片片彩色的風帆,在藍天碧海裡游弋,襯著遠處層層迭迭的山巒雪峰,帶給常常坐在岸邊觀賞的我以極大的誘惑。後來找著機會也去體驗了一把。我從小喜歡坐船,迎著浪濤,乘風破浪的那種豪邁,是多麼令人興奮啊!在波濤起伏中高聲歌唱,在驚濤駭浪的顛簸裡叫呀笑呀,把歡樂匯入喧囂的濤聲之中。那時,根本不知道危險為何物,洶湧的浪頭愈高愈覺得過癮,也愈叫的狂。驚險,是人精神的興奮劑,會促人奮進;而無聊才是可怕的毒藥,會使人類毀滅。

人的意念不時會令我自己驚奇,沒有來由跳出來的一個念頭,都有實現的可能。想來美國突然就有了機會,看著看著帆船,就有人請你上去乘風破浪一番。

西雅圖東面是華盛頓湖, 西面是海灣。那是一個不寬但很長的湖,從湖的北端沿湖濱路開車到南部的盡頭,要花一小時。在湖南邊的公園,西雅圖的天然地標雷尼爾雪山,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倒映在湖中,雪白湛藍翠綠,相襯著顯得那樣潔淨,纖塵不染,讓人不由地讚嘆,好一個清明世界啊!

從接近大自然的登山露營,到了解本地的人文景觀,參加讀書會、新書宣傳活動,這座城市已經不再像從前在波音公司的訂單中沉浮,微軟、谷歌、亞馬遜、阿裡巴巴等等高科技公司的成立,使這裡充滿活力。人口百分五十多受過高等以上的教育,更加讓城市有了文化之都的美稱。這裡各種讀書會就有四百多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作家每出版新書必到這裡推介。哈金、高行健、莫言、余華、白先勇等都在西市見過面,聽過他們的演講。

隨著時間的流逝,對這塊土地愈來愈親密的接觸,從起初的陌生不適應,到現在感情深厚得離不開了。日常生活中的最愛,要數在前庭後院的肆意揮灑,安排花草樹木瓜果蔬菜的方位種類,葡萄豆子在架子上各就各位,一年裡,盡可能長的時間有花有菜。對土地的熱愛,要感謝在國內時下放又下鄉的那些年,參與農業生產勞動培養出來的。親眼看見春天裡,農民伯伯走在田埂上、地頭邊時,從口袋裡掏出黃豆種子,不聲不響、東撒西下地不放過巴掌大的地方。一顆種子,到了秋天就是一捧豆子。那不是自留地,收成之後是歸生產隊所有。

在西雅圖,住公寓沒院子的人,如果想有一塊地調劑一下生活,附近就有公共菜園可以申請。那也是一種社會的團體,一年交幾十美元,澆地用的水都不夠。但是,每年要參加幾小時的義務勞動,因為周邊要整理、除草做堆肥什麼的。到了收獲季節,組織大家聚餐聊天,用地裡的瓜果蔬菜加一些魚呀肉的燒烤。平時勞作時,大家互相交流談話交朋友。

剛來美國時,就看到高速公路上24小時車來車往的,特別夜晚一條白一條紅的線在不停流動,站在橫跨公路的橋上,很茫然不知道人家都忙些什麼。許多從國內來的人,覺得美國人的生活是好山好水好無聊。後來才知道,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團體、俱樂部,你有什麼愛好,都可以找到組織者。而外來者沒經過一定的時間,找不到頭緒,參加不進去。我有了狗狗,才知道本地有養雪納瑞這種狗的組織,在公園看我有這種狗,有位女士就建議我加入她的團體。

兩個個體結為夫妻在一起生活,需要磨合;一個人到新的環境、住進新的房子一樣要有認識、相互適應的過程。現在,我已經深深愛上了第二故鄉——西雅圖。不僅是冬暖夏涼的氣候,甚至綿長的雨季我也接納。因為在淅淅瀝瀝的雨中,看著花花草草滋潤歡暢的樣子,你沒法不高興。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亞馬遜, 博物館, 印第安人, 太空針塔, 微軟, 櫻花, 美西, 華盛頓湖, 西塔機場, 西雅圖, 谷歌, 酋長, 阿里巴巴

可口可樂推出 含酒精的飲料產品

April 5,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蕭成

1886年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Atlanta, Georgia)有位名叫Dr. John S. Pemberton的藥劑師,挑選了幾種特別的成份,發明出一款美味的糖漿,沒想到清涼、暢快的「可口可樂」就奇蹟般的出現了!

可口可樂世界博物館內陳設1886年美國亞特蘭大市藥劑師約翰潘伯頓,所研發的可口可樂地點的外觀,距離今日已有百年歷史

Pemberton相信這產品可能具有商業價值,因此把它送到Jacobs藥局販售,開始了「可口可樂」這個美國飲料的傳奇。而 Pemberton的事業合夥人兼會計師Frank M. Robinson認為兩個大寫C字母在廣告上可以有不錯的表現,所以創造了“Coca-Cola”這個名字。但是讓「可口可樂」得以大展鋒頭的,卻是從Asa G. Candler這個具有行銷頭腦的企業家開始。

1892年Asa G. Candler以美金$2,300元取得「可口可樂」的配方和所有權,不僅推出許多促銷活動,更贈送像日曆、時鐘、明信片、剪紙……等大量贈品,使「可口可樂」的商標迅速為人所知。當時所推出的托盤、雕花鏡和畫工精細的海報,今天都成了「可口可樂」收藏者的最愛。

擁有可口可樂私人博物館的Pat Reidy和她的收藏品。她有幾件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古董物件,其中包括一個她在舊金山購得的19世紀可樂瓶。另一件是她自己打造的可樂樹,用全世界收集來的各種可樂罐子穿成樹木的枝幹各國文字的 Logo 。

多材質、多容量的品牌策略

可口可樂前任老闆Robert Woodruff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可口可樂有99.61%是碳酸、糖漿和水,如果不進行行銷宣傳,那還有誰會喝它呢?」可口可樂的品質百年不變,但是幾乎每隔幾年就會針對品牌形象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和更換,這也許就是對於前老闆名言最好的回應。品牌形象一向都是可口可樂最為重要的資產,而包裝策略則是讓消費者能夠直接感受到變化的外在表現。

可口可樂每隔幾年就會針對品牌形象進行大幅調整,而包裝策略則是讓消費者最直接感受到變化的外在表現。

1915年為了推出獨一無二的「可口可樂」瓶,Candler認為:「瓶身不僅要外形獨樹一格,在黑暗中也要能輕易辨識,就算摔破成片,也能一眼出」。所以可口可樂公司就請當時的印第安那魯特玻璃公司提出設計,據說設計靈感是來自大英百科全書上一幅可可豆莢的圖案,創造出現今全球世人熟知的「可口可樂」曲線瓶!

今天,可口可樂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飲料公司,擁有最大的銷售網路,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行銷超過200個國家,平均每天售出超過19億杯的飲料。換言之,每天全世界4個人當中就有1人喝了可口可樂。

推含酒飲料

在許多國家的「可口可樂」裝瓶廠都設有「可口可樂」博物館,開放給消費者參觀,一方面讓消費者對「可口可樂」的生產流程有進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則是讓消費者能更深入的認識「可口可樂」文化及其歡樂、有趣、輕鬆的一面。

軟性飲料業巨擘可口可樂公司正計劃打破125年歷史,準備首度推出含酒精的飲料產品並搭上在日本漸受歡迎的Chu-Hai氣泡酒熱潮,在當地販售類似罐裝氣泡甜酒。Chu-Hai氣泡酒的酒精含量通常介於3%-8%。可口可樂日本分公司總裁Jorge Garduno表示,這項行動是「針對我們市場一小塊特定族群的小型試驗」。

Jorge Garduno說:「我們從未在含酒量低的飲料市場進行試驗。這將證明我們如何在核心業務之外領域持續開發機會。」然而他暗示,這款飲料很可能不會在日本以外地區銷售。

另一方面,隨著年輕消費族群的健康意識抬頭,可口可樂公司不斷開發氣泡飲料以外的產品包括已推出瓶裝水和茶品。

日本3大飲料公司Kirin Holdings Co.、Suntory Holdings Ltd.和Asahi Group Holdings Ltd.全都推出不同款的Chu-Hai氣泡酒並持續研發新口味。

Chu-Hai是日本燒酎高球(highball)調酒的縮寫。這款產品被宣傳為啤酒的替代品,並且格外受女性消費者喜愛。其中最受歡迎的Chu-Hai氣泡酒是葡萄柚和檸檬等柑橘口味,也有葡萄、蘋果和蜜桃等其他水果口味。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Robert Woodruff, 亞特蘭大, 可口可樂, 品牌, 喬治亞, 氣泡酒, 藥劑師

慶喜公園擴建完工——開幕典禮

March 29,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剪綵儀式熱鬧舉行。

位在423 Maynard華埠國際區南大道的慶喜公園已於3月24日下午1-3時舉行開幕典禮,當天來賓們免費入場,主辦單位備有茶點、表演、遊戲、梁文輝舞獅、中華會館體操隊等餘興節目。

這個擴建項目較原來的公園的面積翻了一倍。慶喜的字面意思是「愉快的聚會」是華埠國際區重要的社區聚會場所。公園的新部份於2017年6月開放公眾使用,2018年2月Studio Fifty50公司安裝了擴建項目的最終設計元素,一座具標誌性藝術的門,這是一個幾何形的紅色金屬拱門,歡迎社區進入公園並指出這是公園的入口。門上的抽象穿孔代表國際區所有文化的包容模式。在公園的座位和樓梯上也使用類似的紅色金屬製成。

擴建的公園設計包括一個合梯田式座位設置的綜合文化表演微觀舞台和設有乒乓球桌、座椅、健身器材,梯田式的樹台、照明設備、人行道和遮蔭樹的必要公用設施的活動區。

西雅圖本地設計公司MIG | SvR以及總部位於北京的Turenscape的團隊創建了公園設計,設計反映了鄰里的多種文化,將舊的公園和新的公園無縫地融入在一起。InterIm CDA和SCIDpda提供了外展支持,並共同舉辦了一系列社區外展會議,收集了本地組織和慶喜公園之友的意見。

為擴大舊的公園,SPR通過Pro-Parks Levy以$300萬美元的資金購買了Karen和David Wong 原位在公園東側租給郵局的土地。2008年公園和綠色空間徵費(Parks and Green Spaces Levy)提供了發展資金,終於為華埠國際社區的地標慶嘉公園帶來了新的視野和面貌。

社區領袖伍德麟先生致詞,由黎秉倫先生當翻譯。
西雅圖公園管理局第二把交椅Michael Shiosaki(左)與項目經理(右)也前來參加典禮。
中華會館體操隊表演餘興節目(1)。
中華會館體操隊表演餘興節目(2)。
開幕典禮當天許多人前來共襄盛舉。
開幕典禮當天主辦單位準備的橘子點心等供大家饗用。
公園擴展區安裝的健身器材和大型積木供遊人玩樂(1)。
公園擴展區安裝的健身器材和大型積木供遊人玩樂(2)。
公園擴展區安裝的健身器材和大型積木供遊人玩樂(3)。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InterIm CDA, MIG | SvR, SCIDpda, Studio Fifty50, Turenscape, 中華會館, 慶喜公園, 梁文輝, 舞獅, 華埠國際區, 開幕

全球首開的紐約糖果博物館

March 29,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紐約市向來不缺新鮮去處,繼冰淇淋博物館開幕之後,2018年夏天又即將迎來糖果工廠(Sugar Factory)創辦的糖果博物館(Museum of Candy)。糖果工廠創始人Charissa Davidovici正在將她甜蜜的帝國擴展到另一個不同的風險。Davidovici的糖果博物館建以前是一所教堂。據悉,新的博物館將落座曼哈頓第六大道,佔地3萬平方呎,現場會有世界最大的小熊軟糖,參觀者還能動手製作糖果、參加糖果時裝秀等。

紐約糖果博物館

糖果博物館並非以快閃形式短時間停留在紐約市,而是永久設立。糖果博物館提供超過15間「實驗房」,主題均與糖果相關,另外還有甜品市集、世界上最大的小熊軟糖、以及一隻糖果獨角獸。逛累了,還可以在博物館內的糖果工廠飽餐一頓。餐廳可容納150人,出售糖果工廠全球25個地點提供的所有招牌菜,食品大廳和市集將出售烤盤、糕點製作、裝飾工具、以及糖果模型,一旁還將設一家可容納75人的咖啡館以及糖果製作站。糖果博物館入場費為15美元至25美元,但客人可以在咖啡廳和餐廳購物和用餐而不必進入博物館。紐約市的糖果博物館將是第一站,之後會慢慢擴展至如洛杉磯等其他城市。等不及的民眾今年夏天先來紐約一睹糖果博物館的真正面貌吧!

以下同時介紹幾家美國著名的連鎖店糖果屋,喜歡吃糖的朋友,不妨去參觀參觀。

Dylan’s Candy Bar美國連鎖店

Dylan’s Candy Bar美國連鎖店

在紐約進到知名糖果連鎖店Dylan’s Candy Bar就像拿到進入「巧克力夢工廠」。2001年從紐約開始,一路拓展據點到美國各地。除了必有的糖果,加入些微酒精的糖果調酒,也深受Dylan’s Candy Bar粉絲的愛戴。

美國佛州奧蘭多Honeydukes

美國佛州奧蘭多Honeydukes

哈利波特裡的魔法世界奇特甜點,在JK羅琳筆下生動可口。佛州環球影城裡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開了這家Honeydukes,把哈利波特裡的甜食帶來現實。從巧克力蛙到鼻屎等各種口味的比比多味豆都有。

Rocket Fizz美國連鎖

Rocket Fizz美國連鎖

美國田納西州(Tennessee)首府Nashville有個絕不能錯過甜點店。一樓除了一般的糖果飲料外,還販賣鹹太妃糖、培根汽水等獨一無二的特殊口味。除了田納西州,全美還有40幾間的分店。

Lolli and Pops全美連鎖

Lolli and Pops全美連鎖

一開始走種舊時藥局的風格,木製櫃子、黑板標誌等,就連店員都復古風。但近年來,他們改變了一點點,加入點糖果世界的元素,像是放隻超大的Gummy Bear (小熊軟糖)在店內增加童趣。

Filed Under: 副刊, 旅遊, 首要 Tagged With: 博物館, 咖啡廳, 曼哈頓, 洛杉磯, 糖果工廠, 紐約, 餐廳

獨一無二的ONE88公寓樓

March 22,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開發商表示在表爾威市中心正在建設的新One88豪華公寓大樓中的100套住宅已經售出,其餘的住宅價格在$200萬美元範圍內。

One88是近十年來表爾威市中心興建的第一座公寓樓。

總部位於溫哥華的Bosa Development公司建築設計的One88公寓大樓,是經過相當一段時間過程才進入表爾威建設管道的第一批公寓。One88公寓的143個單位有一臥,兩臥,甚至三臥的組合式公寓。

One88是溫哥華Hossein Amanat建築師的第一個在華盛頓州項目。室內設計將由總部位於Santa Monica的Hirsch Bedner Associates公司設計,該公司以酒店裝潢設施聞名。

One88公寓是Amanat建築師的夢想,他設計並執行了一些世界上最傑出的建築成就。在Amanat的領導下,這個備受推崇的團隊為美國、加拿大、以色列、伊朗和中國的國際住宅和綜合用途建築帶來了富有想像力的視野。One88也不例外,展示了他們對設計的承諾,這個設計融合了社區的文化和環境背景,創造出一個鼓舞人心的家園。

One88時尚的輪廓和標誌性形式靈感來源於太平洋西北地區原生的輝煌的石英晶體。這種影響貫穿整座塔樓,具有自然的品質、多樣的輪廓、棱角線條和物質的半透明性。One88的玻璃幕牆在建築周圍被戲劇性的節奏切割,在天際線上創造出一個迷人的視覺點,擁有眾多的開放空間,可以欣賞到周圍的自然景觀。所有這些都引人注目的外部和內部空間,既生動又引人入勝。

在最近的預覽活動中, 超過1,300名參觀者參訪,潛在的房主們參觀了一個配套齊全的樣板房並獲取一份平面圖和關於擁有所有權機會的訊息。

One88的住宅採用開放式平面圖,帶有延伸起居空間的陽台或露台,亮點包括定制設計的廚房和浴室、德國Gaggenau家電和整個硬木地板。豪華客房享有華盛頓湖、表爾威市中心公園和 Cascade 山脈的美景,寬敞的窗戶,享有充足的自然光線。

超過25,000平方英尺的公共設施,包括一個酒店風格的大堂和大堂休息室、室內游泳池和水療中心、蒸汽室和桑拿浴室、健身中心和瑜伽/運動室、居民休息室、兒童遊戲室和高爾夫模擬器工作室。室外有兩個寬敞的園景露台設有一個壁爐、休閒區、公共燒烤和用餐空間、以及遊戲或戶外瑜伽的草地,可飽覽市區和山景。

One88距離市區歷史悠久的表爾威市區公園和繁華的文化藝術和美食場所僅有幾步之遙,毗鄰該地區最富裕的購物中心。

One88將為表爾威帶來無與倫比的生活。從塔樓美麗的大堂休息室,到修剪整齊的露台休息室及其間的所有場所,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策劃,打造出精緻的風格,每個角度都很顯眼大器。


每天預約和開放時間:11am-6pm
地址:200 105th Ave. N.E. Bellevue
價格:根據要求提供
聯絡方式:電話 425-502-8820 或 one88bybosa.com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Bosa Development, Hossein Amanat, One88, Santa Monica, 公寓, 溫哥華, 表爾威

狗照片比賽

March 22,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感謝所有發送照片的人。許多張貼在這裡的人都被取消了資格,因為這些照片沒有包含標有「西華報英文版NWAW」的標誌,玩具狗或沒有主人合照的參賽者照片也被取消了資格。

獲得第一名獎的作品是來自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UW SSW)名為SWAPI的API小組,贏得Oasis Tea Zone贊助的$100美元禮券。入圍的兩名參賽者分別贏得翠苑和King”s BBQ House餐廳贊助的25美元禮券。

請致電(206)223-5559預約領取獎品。送來的照片已被拍攝並在本報發表比賽結果。


特別感謝贊助商:

JADE GARDEN RESTAURANT

KING’S BBQ HOUSE


一等獎
入圍獎:Fifi (left) and Heidi, 1 year old.
入圍獎:Kristyn Okada and Kuma
Brian Miyamoto and dog Mochi
Jay Serjon and dog Tintan
Earl Barnes and dog Marlos Borgia
Dena and dog Jac
Frank Valenz and dog James Bond
Vivian Nguyen and Nori
Stacy Nguyen and dogs Charlie and Georgie
Shinny Ip and dog, Latte
From left: Robert Ulep, Zoi Kung & Tek Kung with dogs, Jujubee, Juno, and Lucy.
Tessa and Bear
Lester
Zoi (right) with Pom Pom and Pom
Vivian, Wing Zhao and Bobo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NWAW, UW SSW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46
  • Go to page 47
  • Go to page 48
  • Go to page 49
  • Go to page 50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60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