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日本

聯合國預計2080年代世界人口將達到103億

August 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美聯社報導

聯合國預測,到21世紀80年代,世界人口將達到103億。該預測出現在一份新的聯合國報告中。報告還表明,到本世紀末,人口將略微減少到約102億。John Wilmoth是聯合國人口司負責此報告的負責人,告訴美聯社世界人口在本世紀內達到頂峰的可能性很高。他說,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約為80%。與10年前的預測相比,Wilmoth將這一估計描述為「重大變化」。當時,估計的概率約為30%。

聯合國主管經濟發展助理事務長Navid Hanif最近在一次簡報會上談到了該報告。他說,預計2100年世界人口將低於之前認為的,這「對我們星球的可持續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影響」。在過去的75年裡,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從1950年的26億增長到2022年11月的80億。從那時起,它增加了約2.5%,達到82億。

報告指出,63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已經達到峰值。這些包括中國、德國、日本和俄羅斯。在這個群體中,估計未來30年總人口將下降14%。在另外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預計將在2025年至2054年之間達到峰值。這些國家包括巴西、伊朗、土耳其和越南。其餘126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預計到2054年將增加。該集團中的國家包括美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奈及利亞和巴基斯坦。報告稱,這些地區的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或更晚達到頂峰。對於其中九個國家,聯合國估計人口將在2024年至2054年期間翻一番。

Wilmoth說,這些差異是值得注意的。但他說:「重要的是要明白,所有人群都在走類似的道路。」聯合國報告表明,預測更早的人口峰值有幾個原因。這些包括世界上一些最大國家的生育率較低,特別是中國。對中國的估計表明,中國人口將急劇下降,從2024年的14億下降到2100年的6.33億。

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婦女的孩子平均比1990年少一個。此外,在所有超過一半的國家和地區,每名婦女的平均活產人數低於2.1。這是專家們認為,一個國家的人口在不移民的情況下保持其規模是必要的水準。Wilmoth說,報告顯示,世界上近20%的生育率「超低」,女性活產少於1.5人。在中國,目前的數字大約是每個婦女生育一次。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世界人口, 中國, 俄羅斯, 德國, 日本, 聯合國

研究人員:大語系在中國有古老的起源

July 26,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John Russell

最近的一項研究追踪了包括現代日語、韓語、土耳其語和蒙古語在內的語言家族的起源。研究結果顯示,數億使用研究人員所說的跨歐亞語言的人具有共同的遺傳祖先。這些語言起源於大約 9000 年前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小米/粟(Millet)農民。有 98 種跨歐亞語言。其中包括韓語和日語以及滿洲和西伯利亞的幾種突厥語、蒙古語和通古斯語(Turkic languages, Mongolic languages, and Tungusic languages in Manchuria and Siberia)。

小米是一種小而圓的全穀物。隨著狩獵採集者成為農民,這是一種重要的早期作物。該研究的結果表明,冰河時代之後的農業利用如何推動了世界上一些主要語系的遷移。語言家族的起源是遼河流域的古代小米農民。該地區包括中國遼寧省和吉林省以及內蒙古的部份地區。隨著古代農民穿越東北亞,相關語言在數千年來傳播到西伯利亞、韓國和日本。

該研究強調了現代人口和文化的複雜起源。Martine Robbeets 是德國Max Planck 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考古語言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她還是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Robbeets 說,人們常常認為日本、韓國和中國是代表一種語言、一種文化和一種民族的強大 國家。「但讓民族主義議程的人感到不安的一個事實是,所有語言、文化和人類,包括亞洲的語言、文化和人類,都是混合的,」 Robbeets 說說。她補充說:「承認一個人的語言、文化或民族的根源超出了目前的國界,這是一種身份的放棄,有些人還沒有準備好做出這樣的放棄。」

研究人員研究了 98 種語言的詞彙數據。他們確定了一組與農業相關的詞,並創建了一個語言家譜。該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Mark Hudson說,研究人員檢查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東部 255 個考古遺址的數據。他們研究古代物品,包括陶器、石器以及動植物遺骸。他們還包括對來自不同地區的 269 件古代作物遺骸的年代測定。研究人員發現,中國東北的農民最終在種植小米的同時還種植了水稻和小麥。 大約公元前 1300 年,農作物與農業人口一起傳播到韓國,並在大約公元前 1000 年從那裡再傳播到日本。

研究人員對 23 人的古代遺骸進行了基因研究,並檢查了 9,500 年前生活在北亞和東亞的其他人的數據。例如,在韓國四千島(Yokchido)發現的女性遺骸 95% 的血統來自日本古代繩紋(Jomon)人。這表明她最近的祖先來自海上。「令人驚訝的是,古代韓國人反映了繩紋人的血 統,而迄今為止,這种血統只在日本被發現,」 Robbeets 說。

早期講跨歐亞語言的人在遼河流域種植黍,而早期講漢藏(Sino-Tibetan)語系的人幾乎同時在中國黃河地區種植粟。Robbeets 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導致了不同的語言運動。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小米, 日本, 粟, 西伯利亞, 韓國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June 14,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沖繩縣 Okinawa

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後,日本全國進入盟軍佔領時期。沖繩則在6月沖繩島戰役之後就被美軍佔領,並在9月就進行了首次選舉以選出各地市長和議會議員。1972年5月15日,美國放棄琉球行政、立法、司法權並移交日本,沖繩縣再次成立。

沖繩縣有約300條河川。受地形限制,沖繩縣的河川短小湍急,水流量經常在短時間內就因降雨而迅速變化,導致洪水或乾旱現象出現。沖繩是日本唯一沒有一級水系的縣。沖繩縣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受到黑潮的影響,全年氣候溫暖。沖繩縣由於受季風和颱風影響較多,年降水量約有2,000毫米,屬於多雨地區。梅雨期和颱風帶來的降雨佔沖繩縣降水量的約六成。但另一方,在空梅雨或颱風過境次數較少時,沖繩容易發生乾旱。沖繩縣有「颱風銀座」之稱,在夏季頻繁有颱風經過。

由於經濟發展滯後,沖繩縣長期是日本最大的移民縣。現在日本國外有約35萬人是沖繩人的後代。在1899年至1937年期間,沖繩縣有67,650人移民海外,居日本第二,佔總值的 10.5%。1906年是沖繩縣移民人數最多的年份,達4,670人,此後沖繩縣有每逢經濟蕭條時移民數就增加的傾向。1900和1910年代前期時,沖繩縣民主要移民目的地是夏威夷。1910年代中期之後則變為巴西和秘魯等南美國家。1930年代中期之後再變為菲律賓。自20世紀初期開始至昭和初期,每年有超過2萬人的沖繩縣人外流日本本土工作,主要目的地則是大阪、東京、名古屋等大都市。現在橫濱市鶴見區和大阪市大正區仍居住有眾多沖繩出身者。二戰之後的1960年代,沖繩縣也出現過學生集體在日本本土就職的情況。

由於特殊的歷史經緯,沖繩縣內革新派的勢力遠強於日本大多數地區,是日本左右對決最激烈的縣。甘蔗、牛肉、豬肉、蔬菜是沖繩縣的主要農產品。在二戰之前,農業是沖繩縣的最主要產業,沖繩文化在保持了獨自特色的同時,也受到日本文化、中華文化、美國文化的強烈影響。沖繩縣的傳統宗教信仰是琉球神道,主要崇拜對象是龍宮和御嶽。

由於氣候和自然環境和日本本土有很大不同,沖繩的飲食文化亦獨具特色。沖繩料理可以分為流行於昔日琉球國王府的宮廷料理和庶民料理,共同特點包括了使用香辛料較少;多使用炒、炸等烹飪方式;肉食文化盛行(特別是豬肉);受台灣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較強等特點。自 18世紀後期開始,由於琉球國被納入日本國內貿易體系,海帶貿易盛行,使得沖繩盛行食用海帶的飲食習慣,人均海帶消費量是日本第一。苦瓜、絲瓜、豬蹄、山羊等食材是在沖繩盛行,但在日本本土較少食用的食品。戰後的美國統治時期又使得沖繩縣的飲食文化受到美國的很大影響。沖繩縣具代表性的菜餚類似台灣麵食,包括沖繩麵條、沖繩東坡肉、沖繩雜炒等。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太平洋, 日本, 沖繩縣, 美國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April 5,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大韓民國 Korea

簡稱韓國,港臺民間亦有稱韓國。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共和製國家,是單一民族的國家。北面隔著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約佔朝鮮半島總面積45%,人口約5,169.2萬。韓國是二十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

韓國農業資源禀賦非常稀缺,現有耕地面積1835.6千公頃(18.4%是農耕地),是全球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國家之一。韓國農產品因此較多依賴國外進口。除了米和薯類能基本自給外,其他糧食85%需要進口。另外韓國60%以上的牛肉、魚貝類,20%水果、禽肉和牛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只有砂糖和蛋可以完全自給。

韓國的官方語言為韓語(朝鮮語)和韓國手語。包括整個朝鮮半島在內,全球約有7,560萬人使用韓語。隨著韓國在國際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學習韓語的人數也不斷增加。目前許多國家的大學和高中都教授韓語。在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家,韓語可作為大學入學考試中的一門外國語。

根據韓國憲法,韓國人有宗教信仰自由。根據2015年的統計,27.6%的韓國人信奉基督教(新教佔全國19.7%,天主教7.9%),15.5%信奉佛教。其它宗教包括儒教、伊斯蘭教和各種新興宗教如甑山教、天道教和圓佛教。韓國本土原始宗教是薩滿教。

韓國文化由韓國傳統文化衍生而來。韓國戰爭後韓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韓半島在歷史上與古代中國有著密切的交往,因此韓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不過韓半島傳統文化仍保留有其獨特的特徵。韓國現代文化是韓國現代化的產物。隨著韓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韓國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而構築了現代韓國文化。韓國文化在亞洲和世界的流行被稱為韓流。

韓國料理口味以清淡為主。稻米是韓國人最普遍的主食。石鍋拌飯、海苔包飯、韓式炒年糕、泡菜炒飯、韓國燒烤等都是韓國料理中常見的主食。在韓國,牛肉是肉類中最貴的,而豬肉和雞肉的價格都相對便宜。韓國本地產的牛肉稱為「韓牛」。「韓牛」經精心飼養肉質鮮美,在韓國是價格最貴的牛肉,也是上乘的禮品。

與其他飲食文化不同,湯在韓國料理中不是飯前或飯後的配菜,而是與主食一起食用的主菜。韓國料理中的湯一般放有肉或海鮮,湯水較少。常見的湯品有參雞湯、大醬湯、先農湯、水餃湯、泡菜鍋、純豆腐湯、海帶湯等。泡菜是韓國料理中的重要成員。韓式泡菜種類繁多,其類別在韓國各地有所不同。韓國人在不同的季節也會吃不同的泡菜。由於韓國泡菜卡路里含量低、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一種對人體有益的乳桿益生菌,韓式泡菜被美國時代華納《健康雜誌》評為世界5大最健康食品之一。韓國料理中常見的麵條有韓國冷麵、骨頭麵、雜菜等。韓國代表性的甜點小吃包括打糕、韓菓等。

與中國、日本和越南的餐桌禮儀不同,盛米飯和湯的碗是不應該被拿起的。韓國人使用金屬作的長柄匙來吃飯喝湯。韓式的筷子是扁平的金屬筷子,只用來夾菜​​,不用來吃米飯。年輕人不應該在長輩或客人之前拿起筷子吃飯,也不應該在長輩或客人之前吃完飯。韓國是酒精飲料的消費大國,人均酒精消耗量位居世界前列。韓國燒酒是韓國國內消費量最大的酒精飲品,也是全世界最暢銷的酒,其中韓國著名的燒酒品牌真露居世界烈酒銷量之首。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日本, 朝鮮語, 美國, 韓國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March 29,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日本國 Japan

日本國簡稱日本,首都東京,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由1都、1道、2府和43縣(省)組成。截至2023年4月日本人口約1億2443萬,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1.6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主要宗教為神道教和佛教。

日本是高度發展的現代化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海外資產是國內生產毛額的兩倍,是世界最大債權國。鋼鐵、工具機、造船、電子、機械、半導體和機器人等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優勢明顯,科學研究、航太、醫療、教育、製造業等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音樂和遊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及發達的觀光業也是其重要像徵,至今保存著茶道、花道、書道等日本傳統文化。2022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毛額約546兆日元,外匯存底12276億美元。

日本自然資源貧乏,除少量礦產資源以外,其他工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從海外進口。森林覆蓋率佔陸地面積的67.7%,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國家之一,但木材自給率僅 20%左右,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國家。林業在日本的國土保護和涵養水資源方面的效益極為顯著。日本的森林覆蓋率居世界前列。日本專屬經濟區面積約相當於國土10倍,漁業資源豐富。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盛產700多種魚類。

稱呼日本人時,可稱之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後加上一個「君」字,將其尊稱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況下,稱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來表示的,其來自於唐朝文化。站著的時候,雙腳合攏、直立,彎腰低頭。從一般性行禮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據禮節輕重程度的不同,低頭的角度是各種各樣的。在鋪著「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間裡,必須坐著行禮。日本民間形成一些具特色的風俗習慣,至今仍受日本人重視。如過年前後掛稻草繩、飲用屠蘇、擺飾「門松」;在端午節懸掛鯉魚旗;過盂蘭盆節等。

日本飲食一般稱之為和食或日本料理,可歸納為「五味」、「五色」與「五法」。「五味」為: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澀味。「五色」是:綠春,朱夏,白秋,玄冬,再就是黃色的廣泛運用。所謂「五法」指烹調方法:蒸、燒、煮、炸、生吃五種。在亞洲引進水稻栽培技術兩千多年之後,日本以稻米為中心的食文化逐漸發展。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7年),米飯加時令蔬菜、水產品和海鮮的傳統飲食形式日臻成熟和完善,成為日本本國飲食文化最具活力的烹飪形式,並一直承襲至今。然而,在日本重新對西方開放以來的一個半世紀中,日本的飲食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呈現出異常豐富多樣的形式,不僅包括了日本本國的烹飪風格,而且還引入了眾多國外的各類菜系,其中一些迎合了日本人的口味習慣,有些則沒有太大的改變。發揮種類繁多的新鮮食材本身的味道,表現出大自然之美和季節變遷的細膩的日本料理,在與每年的各個節日緊密聯繫的同時,豐富著日本人的飲食文化。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九州, 北海道, 四國, 日本, 本州, 東京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March 1,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關島 Guam

為美國已通過組織法的未合併領地,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為美國四個已通過組織法的非合併領土之一,關島人出生即為美國公民。美軍基地佔地約全島的1/4。阿加尼亞為關島首府,迪迪多則為人口最多的城市。查莫羅人為關島原住民,自4,000年前即居住於島上,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為第一位造訪關島的歐洲人,於1521年3月6日登上關島。

自1668年起受殖民者殖民,如天主教傳教士迪亞哥·路易斯·德·桑·維多利亞,在16世紀至18世紀間,關島為西班牙馬尼拉郵船的重要中停站。美西戰爭期間,美國於1898年6月21日佔領關島,基於巴黎條約,西班牙於1898年12月10日將關島割讓予美國。關島現仍是聯合國所列7個非自治領土之一。

關島大部份地區均有珊瑚環礁圍繞,石灰岩平坦台地供應島上大部分水源,北部海岸以陡峭峭壁為主,南部則為較丘陵延伸至海岸。根據2010年估算,關島原住民查莫羅人為最大種族,約佔總人口的37.3%,其他主要種族則為菲律賓人(29.3%)、美國白人(7.1%)及楚克人(7%),其他則為太平洋島嶼或亞洲人種。 天主教為主要宗教,約85%的人口信仰天主教。另外,也有少數猶太人。關島官方語言為英語及查莫羅語。

關島收入主要依靠旅遊業和美軍在該島海空基地的開支。每年來訪的遊客超過100萬人,遊客來源地以日本為主,約佔來訪遊客的75%,島上隨處可見日語招牌與公告,另外,亦有相當數量來自韓國、美國、菲律賓、臺灣的遊客。

Guam International 機場是關島的門戶,關島與美國本土間未有直飛航班,直飛只能到夏威夷檀香山(航程約7小時)。另外,關島也有每日航班來往附近北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馬尼拉(航程約3小時)和主要遊客來源地日本(航程約3-4小時)和大韓民國,其他航線均不是每天飛行。來往關島和美國本土,也可乘坐美國的航空公司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地轉機,但需備妥護照等相關文件。關島的公共汽車系統規模有限,使用率不高,居民多以私家車代步。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日本, 美國, 迪迪多, 關島, 韓國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January 26,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1、柬埔寨王國( Cambodia)

柬埔寨王國(The Kingdom of Cambodia),簡稱柬埔寨(Cambodia),位於中南半島,古稱高棉,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1世紀就建立了統一的王國。9世紀至14世紀的吳哥王朝,為柬埔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186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9月,被日本侵佔,1953年 11月9日,宣佈獨立。20世紀70年代開始,柬經歷了長期的戰爭。1993年,隨着柬國家權力機構相繼成立和民族和解的實現,柬埔寨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柬埔寨實行君主立憲制,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東盟成員,為傳統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依賴外援外資。截至2023年4月,柬埔寨人口約1600萬,人口的地理分佈很不平衡,居民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地區。金邊及其周圍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人口最稠密,金邊人口約213萬。在柬埔寨的華人華僑約110萬。

農業在柬埔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儘管存在基礎設施和技術落後、資金和人才匱乏等制約因素,但柬埔寨農業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勞動力充足、市場潛力較大。柬埔寨政府將農業列為優先發展的領域,竭力改善農業生產及其投資環境,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優勢,開拓市場。柬埔寨是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首都金邊有塔仔山、王宮等名勝古蹟;北部暹粒省吳哥王朝遺址羣的吳哥窟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西南部的西哈努克港是著名的海濱休閒勝地。

柬埔寨語(又稱高棉語)為官方語言,英語在政府部門較通用。華語、越南語是普通市民中使用較多的外語。將佛教確定為國教。柬埔寨人注意禮節禮貌。最普通的禮節是合十,員、僧侶還行下蹲或跪拜禮。社交場合也流行握手禮,但男女間仍以行合十禮為宜。柬埔寨婚俗是男子“嫁”到女方家。婚禮的全部儀式都在女方家中進行,婚禮由村中最有聲望的老者主持。柬埔寨人的傳統住房多為竹木結構的高腳式房屋,離地二米左右,上面住人,下面存放農具和停放車輛。

由於地處熱帶,柬埔寨人的服裝很單薄。他們的民族便服是,男子穿直領多扣上衣,天氣熱時則不穿上衣,只穿“紗籠”或“山樸”。“紗籠”是由數尺印有各種美麗圖案的布兩邊縫合,圍繫腰間,狀似裙子。“山樸”是用長條布,不加縫合,從腰中往下纏繞至小腿,再從胯下穿過,在背後緊束於腰部,剩餘部分伸出如魚尾。婦女的便服上衣多為絲質圓領對襟短袖衫,下身也穿“紗籠”或“山樸”,通常她們在腰間還要纏一條圖案優美的長布巾。柬埔寨人以大米為主食,以魚蝦為主要副食,喜吃富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如生辣椒、葱、姜等,還喜食生菜、生肉和醃魚醬。

2、加羅林群島 (Caroline Islands)

加羅林群島又稱加羅蓮群島,是太平洋西北部一個重要的群島,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北,菲律賓正東,由500餘小島和珊瑚礁組成。除西端的帛琉自成一國外,其餘島嶼均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歷史上此區域又被稱為新菲律賓(Nuevas Filipinas),因為曾為西屬東印度的一部分,並接受位於馬尼拉的菲律賓都督府統治。群島為西班牙探險家發現並以當時西班牙國王命名。

島民使用數種不同的語言。日本和菲律賓移民也是人口的重要組成部份。不同語言使用者島民間的公用語為英語。島民主要靠傳統食物維生,例如魚、多種香蕉、芋頭。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加羅林群島, 日本, 柬埔寨王國, 菲律賓

HBO 紀錄片揭開盆景遺產的面紗

January 1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HBO 的一部紀錄片於 2023 年 12 月 12 日首播,重點介紹了太平洋盆景博物館作為一棵 82 年 樹齡的日本黑松樹管理員的角色,以及在失竊後引起的國際關注。

StreamOnMax 上的《樹木和其他糾纏》由電影製片人艾琳泰勒(Irene Taylor)精心製作,重點關註一種獨特的盆景——其種子在二戰期間根據第9066 號行政命令被拘留期間被送往日裔美國人古澤十三郎(Juzaburo Furuzawa)。

在日本文化中,松樹象徵長壽、美德和青春。古澤的日本親戚在寄給他種子時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將種子播種在錫罐中,並將其中一顆培育成幼苗,後來成為他的盆景。1945年獲準回國後,古澤多年來一直種植和訓練這種盆景。他後來成為舊金山灣區重要的盆景實踐者和教師。他以前的學生之一約翰·內田 (John Uchida) 於 1981 年從古澤購買了這棵日本黑松,後來將其捐贈給太平洋盆景博物館。

2020 年 2 月,古澤松從太平洋盆景博物館被盜,引起了國際關注,但不到 72 小時後神秘歸還。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HBO, StreamOnMax, 太平洋, 日本, 美國

魚鷹機在日本失事墮海 美軍宣佈全面停飛

December 8, 2023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美國魚鷹機

美國空軍一架魚鷹運輸機上月29日在日本鹿兒島縣屋久島墮海,造成8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美國軍方週三宣佈停飛全數近500架魚鷹運輸機,涉及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影響兩支正在海外執行任務的部隊,復飛日期未定。初步調查顯示,肇事魚鷹運輸機或因「材料失效」而墜毀,而非機組人員失誤引起。

美國傳媒指美國魚鷹運輸機數量分別是空軍51架、海軍陸戰隊400架、海軍27架。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日本, 海軍, 海軍陸戰隊, 空軍, 美國, 魚鷹運輸機

認識美國亞太社區系列——何謂亞太地區/社區

November 17, 2023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亞太地區(Asia&Pacific)是地域術語,是亞洲地區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的簡稱。

廣義上包括整個環太平洋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的國家和地區,即包括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秘魯、智利等南北美洲的國家和太平洋西岸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韓國、中國、東盟各國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

狹義上,指西太平洋地區,主要包括東亞的中國、港澳台地區、日本、韓國、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東南亞的東盟國家,有時還延伸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

美國人口普查將亞裔美國人定義為起源於遠東、東南亞或印度次大陸以及具有夏威夷、關島、薩摩亞或其他太平洋島嶼的人。依1997 年 OMB 標准允許個人對族裔問題的回答基於自我認同。

自 1990 年以來,美國政府將 5 月指定為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傳統月,慶祝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 (AAPI) 在美國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選擇 5 月是為了紀念 1843 年 5 月 7 日第一位日本移民抵達美國,以及 1869 年 5 月 10 日橫貫大陸鐵路竣工週年紀念日。學校教師指南並提供了一系列適用於K-12 社會研究、文學和藝術課堂的課程和資源,以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在美國歷史上的經歷、成就和觀點列入教課書的內容。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亞太地區, 太平洋, 日本, 東南亞, 美國, 韓國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Go to page 4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6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