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母親節

媽媽們請愛自己

May 5,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最近, 我以前的學生劉艷雨(Evelyn Hou)在58歲時突然死於激暴性癌症(aggressive cancer)。她的親人都感到震驚,因為她通常看起來很開朗,很正常,沒有健康問題。但在她的微笑之下,她的生活遠非完美。媽媽們!請不要像她一樣蹶倒不起。

我在Asa Mercer初中(現為中學)教七年級社會學的課堂上認識了艷雨。小時候的她活潑開朗,充滿活力。我們沒有保持聯繫,但她的阿姨是我的朋友。

1982年,讀高中的艷雨得知我正在創辦一份中文報紙。她參加了圖形/打印課程,以便學習和打印西華報的第一張營銷海報。她甚至提出要打印我的名片。這是她對前任老師表示感謝的方式。她把海報和名片都印得很漂亮,而且只收材料費。意外地,我們在12年前建立了聯繫。緣起於當時我四處打聽是否有任何亞裔企業可以為我們製作橫幅。當我發現她和她的丈夫擁有Bellevue Embroidery時,我非常興奮,這是一家設計營銷和廣告材料的公司。

那時,她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其中兩個不到10歲。

很快,我目睹到她幾乎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是她照顧這個家並和丈夫共同經營業務、是她帶著孩子參加我們舉辦的《農曆新年兒童巡遊和服裝》比賽、是她把那些做好的橫幅和牌匾送來報社,是她努力讓我了解她女兒在不同活動中的表現,包括獲得獎項和表彰的消息。艷雨帶著她9歲的女兒Lena在西華報基金會舉辦慶賀傑伊.英斯利(Inslee)當選州長的晚宴上唱國歌,州長立即迷上了Lena的表演。當邀請Lena在他的就職典禮上表演時,艷雨是開車載著Lena到奧林匹亞的司機。此外,她還活躍於多個社區團體。

有一次,她在電話裡哭了起來說:「你知道我一個人得做每件事有多累多難嗎?」我想自己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就足夠了,沒有意識到她是在哭求幫助。我知道她這些年很辛苦,從來沒有聽說過她去度假或為自己做任何有趣的事情。我很後悔當時沒有用任何明智的話來開導點亮鼓舞她。

當她的丈夫去年10月去世時,一場悲劇降臨在她和家人身上。大流行當然並沒有減輕她過去兩年的痛苦、負擔和苦惱。每天,她的責任和壓力都在飆升,沒有得到緩解。

雖然我不是心理健康專家,但在維繫家庭的過程中,女性往往承擔著很大的壓力。女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二位。在追悼儀式中,一位朋友告訴我,艷雨已經兩年多沒有接受任何身體檢查了。一次又一次,女人用藉口照顧別人而不是自己。「我沒有時間。我必需做這做那。我沒有錢去看醫生,因為我需要用這筆錢來繳孩子上空手道課的學費。媽媽的健康是送給家人最好的禮物。如果母親生病了,對整個家庭來說將是可怕的後果,就像艷雨的情況一樣。

改變我們的態度

媽媽們!請要善待自己、要愛自己、要好好照顧自己。為了家庭,女性必需實踐自愛。不要誤以為如果你愛自己就是自私的表現。這實際上是相反的。如果您想與家人長期在一起,您的幸福和快樂是很重要的。別忘了我們女人不是機器,機器也有不工作的時候還需要油來潤滑甚至翻新。

您有權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專注於自己,這樣您就可以放鬆、鍛練、美麗和更新自己。據Psychology Today的一項研究發現,「分心會降低幸福感」。照顧家庭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女人會不斷地被各種各樣的要求和意想不到的任務轟炸。即使每天10分鐘無所事事,也能神奇地增強您的身心健康。

讓丈夫分擔家務

有些男人會找各種藉口不分擔家務。做妻子的我們要讓他們也負責去承擔一些家務。在離婚前Melinda French曾經要她的丈夫比爾.蓋茨(Bill Gates)開車送孩子上學。當然,他起初反對這個想法。最後,比爾讓步了。

為什麼男人要認為照顧孩子只是妻子的責任?我們必需培養丈夫成為各種意義和實質上的平等夥伴。高呼萬歲!對於那些最終學會分擔家務的男人。

教育孩子做家務

不要自己做所有事情。教你的孩子獨立。我曾經寵我的孩子不要在家做太多的家務。但當他們長大後,我會要求他們洗碗、倒垃圾,甚至為晚餐洗米洗菜。現在,我建議所有家庭要讓孩子在他們小的時候就分擔這些責任。

在我成長的日子裡,我媽媽經常要我洗衣服做飯,從來沒有讓我同母異父的弟弟做任何事情、他最終被寵壞了,不積極、不負責任,對女性的態度從不尊重。對於那些只想疼寵兒子並將所有工作留給女兒去做的媽媽來說,這是一個教訓。

設定界限

我曾經認為我是一個可以長期努力工作的鐵娘子。那是愚蠢的想法。一個人若只是工作沒有樂趣,這不是一種平衡的正常生活。大流行教會了我設定界限。不停地工作沒有休息或樂趣,表明是對自己的殘忍和刻薄。從現在起就要為自己每天工作的小時數制定時間表,不必因為休息個幾天感到內疚自責。媽媽們!你值得如此對待自己。你必需要捍衛你在家人中的權利,直到他們認可並尊重你的價值。這個母親節是一個警鐘,請設計一個新的氣象和願景,讓自己活出輕鬆自在。

願您度過最美好的母親節!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心理健康, 母親節, 比爾.蓋茨, 英斯利, 西華報基金會

全球母親節

May 3,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如美國、中國、丹麥、芬蘭、義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時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但仍有許多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
  • 挪威:母親節定於2月的第2個星期天。
  • 阿根廷:則在10月的第2個星期天。
  •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
  • 南非:定於5月的第一個星期天。
  • 南斯拉夫:於每年聖誕節的前兩個禮拜慶祝。慶祝的習俗是:小孩子們在母親節的清晨溜進母親房間,將母親綁在床上,母親醒來時發現自己被五花大綁,便哀求孩子們放開她,並以她預先藏在枕頭下的小禮物作為交換。
  • 西班牙與葡萄牙:12月8日是紀念聖母瑪利亞的日子,同時也是孩子們表達對母親的愛的節日。
  • 瑞典:在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在母親節前夕,瑞典紅十字會會舉辦塑料製的母親花的義賣,義賣所得將作為贊助育有許多小孩的母親的度假經費。
  • 埃及: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是埃及的母親節。這一天,全國各地的青少年都要給母親贈送鮮花和禮物,為母親舉辦音樂會和文娛演出,並評選出全國最理想的母親。
  • 印度:每年4月5日是印度的媽媽節。這一天,凡是生了孩子的媽媽都要穿上五彩繽紛的紗麗,戴上精美的首飾來到公共場所盡情娛樂,以顯示做母親的女性風采。
  • 中非:每年5月29日,中非共和國就要隆重慶祝傳統的媽媽節。這天,媽媽們身著盛裝懷抱孩子在首都舉行盛大遊行。國家領導人和政府官員也要參加她們節日的活動使節日更加隆重熱烈。
  • 法國:每年5月29日是法國的母親節。法國人的母親節則更像是一個為全家人舉行的生日會,子女會為母親送上精心挑選的禮物,包括珠寶和富有意義的禮物。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晚餐,餐畢端出一個為母親而做的蛋糕。
  • 泰國:每年的8月12日,節日期間,全國最有意義的活動是評選優秀母親。成千上萬的女兒手持潔白的茉莉花作為母親之花敬獻給母親以表達感激之情。
  • 日本: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一般以贈送康乃馨為主。
  • 加拿大: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在這天,家庭成員除向母親送禮物外,並要做各種讓母親歡喜事情以表示敬愛之情。
  • 英國:為表達對母親們的敬意,乃訂四旬齋(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人們在這一天回家探視雙親並致禮表示敬意。當時,有許多的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裡當佣工而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裡,在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中非, 丹麥, 加拿大, 南斯拉夫, 南非, 印度, 土耳其, 埃及, 意大利, 挪威, 日本, 母親節, 比利時, 法國, 泰國, 澳洲, 瑞典, 芬蘭, 英國, 葡萄牙, 西班牙, 阿根廷, 黎巴嫩

母親節禮物參考

May 3,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恕娟

母親節是一年中對媽媽和女性長輩表示感恩的節日,在這天通常會收到康乃馨花。母親節除了送鮮花、皮包、化妝品、做家事、出去吃頓飯、出遊、首飾外,還能送媽媽什麼禮物呢?針對不同類型的媽媽,兒女們可以有針對性送禮。節儉持家型媽媽,可以偏重送實用禮品;家境比較殷實的母親,可以送創意浪漫的禮物。當然,這也不絕對,送實用還是送創意或是送浪漫,都是一片對媽媽的感恩之心。母親節將至您是否也在考慮備份禮物孝敬她?以下是一份實用的禮物禮單。愛別等,孝別遲,用小小的禮物,表達大大的孝心。以下僅作參考:

●送一些無煙鍋、安全高壓鍋、洗衣機等實用性強的居家用品。家用智能化產品省時又省力,讓母親在家務方面少操點心多點時間休息。
●純天然黑水牛角梳
●全自動按摩式洗腳盆
●老人高清看戲機或唱戲機
●多功能推拿按摩椅
●納米保濕蒸臉補水儀
●家用全自動手腕式血壓計
●老年人手提便攜音響或收音機
●遠紅外電熱護膝
●保健水杯
●家用智能掃地機器人
●天然薰衣草助眠枕頭
●天然實木老人逍遙椅 休閑搖椅
●健康鵝卵石按摩拖鞋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母親節, 禮物

母親節與花

May 3,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蓮穗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今年母親節是5月13日,星期日,母親節最常送母親的禮物是花。


美國的康乃馨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的安娜賈維思女士(1864-1948)。二十世紀初期,女性積極爭取投票參政權。安娜女士成長後在葛瑞佛頓教書,照顧母親與失明的姊姊愛爾西諾。她參女性投票參政權運動。1905年的五月,安娜的母親去世,安娜在兩年後說服她母親所屬的衛理教會,在她母親去世兩週年時(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她舉行一個紀念儀式。會場用白色康乃馨代表母愛。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豔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繫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之後康乃馨就被稱為母親之花,用康乃馨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依戀、思念之情。送不同顏色的康乃馨代表不同的意義:

粉色——傳說是聖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留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徵。

紅色——用來祝願母親健康長壽。

黃色——代表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祈祝母親永遠美麗年輕。

白色——除具有以上各色花的意思外,還可寄託對已故母親的哀悼思念之情。


中國的萱草花

中國的母親節也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一般人會用賀卡和康乃馨來表示對母親的愛,雖然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但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若開花則供觀賞。萱草, 俗稱為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宜男草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若開花則供觀賞。古人認為以此草嫩苗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憂,所以又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北堂是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是主婦盥洗的地方。故北堂借指母親。後來,就用「萱堂」來指母親的居室喻指母親。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南北征戰,他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病倒。當時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給李母服用,並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後來,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唐朝詩人孟郊《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詩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間含蓄的情感令人為之動容。於是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泰國的茉莉花

8月12日是泰王國太後詩麗吉陛下的生日,也是泰王國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是泰國人民每年都要慶祝的節日,泰國政府從1976年起,把8月12日定為《國家母親節》。這一天泰國各機關學校放假,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頌揚太答的品德與功績,同時,將清香潔白的茉莉花獻給摯愛的母親表達深深孝心。

茉莉花成為母親節的像徵是因為它有潔白的顏色與持久的芬芳,茉莉花終年盛開意寓著母親對孩子無與倫比的純真之愛。和鮮花比起來更為普通的是做成盆栽茉莉花樣子的人造花,另外還有做成單朵的可以為母親別在胸前。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康乃馨, 母親節, 紀念, 茉莉, 萱草花

偶然驚喜是生命的香料

May 18,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今年母親節超實際,在香港工作了十多年的長子回美探親,是他母親節回家的另一個原因。

我們的侄子準備在5月20日結婚,我得承認是我促成他回來參加婚禮。他生在西雅圖,我只是想讓他回到原生地,因為他已經有6年沒回家了。

我們的香港親戚將在婚禮前一天抵達西雅圖,大兒子則選擇在婚禮前一週從香港飛回西雅圖。在幾天前我才意識到他會回來與我共慶祝母親節,真讓我感到無限的幸福和快樂。

這次,他不再像往年那樣只是從聽筒裡傳來祝福我「母親節快樂!」,而是親自現身在我眼前,開懷大笑並熱情擁抱著我,祝我節日快樂。

每年,我都夢想兩個兒子能和我一起過母親節。令人驚訝的是,我的願望今年得以實現。這是一次特別的家庭團圓,丈夫和我及兩個兒子,6年來我們首次全家大團聚共渡佳節和喜事。

是的,我和丈夫過去曾多次走訪大兒子,但從來沒有帶過小兒子同行。我們去看兒子時,經常是住在酒店,除了一起吃飯外,並沒有太多的「住在家裡」的互動感,這就是我們從事新聞媒體工作者得付出的代價。家人要彼此單獨考慮假期,因為我們確實需要一個人留守在報社,除了加強編輯方面的人手不足,還需要有人處理會計、發行和人事等等的事務。

當我們知道大兒子確切回家的日期後,就開始不斷地作些整理工作,讓家裡看起來不那麼亂七八糟。自從他上次離家後,我們把他的房間都做了些什麼?真是抱歉啊!10年前他在離開了西雅圖後,我們把他的房間當作堆雜物的傾銷地,我們的衣服入侵了他的衣櫃,小兒子拿走了他床上的漂亮毯子,房內檯燈也故障了,必需更換一座新的。

餐廳裡的破椅子也是如此多年沒處理了,我們太忙而且舊傢具坐起來很舒服,事實是我們並不在乎已是多年未淘汰換新了,我甚至沒有注意到過去幾年坐在吱吱聲的椅子,上面那塊加鋪的織物已撕裂開了。如果他看到這些陳年破物,想必是會抱怨的。這次,我們決定給自己一個最後通牒的時間,那就是在他進家門之前,完成所有需更換修補的工作,讓他感到回家的愉快和舒適。

兒子們送我的母親節禮物——太陽帽。

母親節當天

兒子請我去星都海鮮酒家吃皇帝蟹母親節大餐

當我慣例在餐廳看早報時,孩子們在我身後說:「母親節快樂」,他們的聲音讓我的心靈都融化了。

他們送我一頂時尚的太陽帽(是的,我是帽子女士)和一張漂亮的賀卡,上面寫著「媽媽!我們每天都更愛您,我們每年都更感謝您。」

小兒子準備的盆景禮物。
水果拼盤

之後再來的一個驚喜是小兒子和他的團隊朋友合作,為我做了一個盆栽仙人掌植物,一瞥這個植物,就可以想像它是集心思、創造力和愛大成的禮物;然後,在餐桌上打開一個顏色讓人印象深刻並精心裝飾展示,裡面有16種水果的大型水果盤,我們大家馬上大塊朵頤一番,我一生中從未收到過這麼多、這麼豐盛的母親節禮物。

與兒子不尋常又興奮的日子

過去一週,兒子在家裡一直是全家不尋常且興奮的日子,我很驚訝他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截然不同。

「你沒有黃油(butter)嗎?」兒子問。他用黃油、大蒜、新鮮辣椒和其他香料烹製美味的牛排,這是兩代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每星期只吃一次黃油,是當參加市中心的扶輪社會議時。

「你有白糖嗎?」他問。這又是另一個讓我感到驚喜的問題。

「沒有!兒子,我們家長時間沒買白糖了」我回答。我避免吃東西放糖,因為它不健康,我們家裡只有蜂蜜。

當我們去雜貨店購物時,兒子抓了一盒巧克力餅乾。我不知道是多久以前,我們家就放棄了在廚房裡放餅乾的習慣。我們所有的小吃都是protein bars、飲料和黑巧克力。接下來他要燻肉(bacon),幸運的是,他做出了去掉脂肪且完美烹飪出來的燻肉,真是太棒了!

「有沒有調咖啡的煉奶(cream)」他說。

「我們不用煉奶,只有2%的脫脂牛奶」我回答。我真羨慕他,當他吃東西時總是無所畏懼,從不擔心卡路里或脂肪。當我們年輕時,真是有本錢可以擺脫一切需限制的食物,如今我必需注意吃進肚子裡的一切東西,所以我們買了他喜歡為我們做飯的所有不健康的食材。

兒子充份的利用在西雅圖的這一星期,兩人一起去了趟溫哥華,和爸爸一起慶祝了父親節,一天晚上安排和弟弟看水手隊(Mariners)的比賽,這場比賽居然是個「奇蹟」,在失去最後四場比賽後,水手隊居然在最後一秒贏得勝利,是兒子帶來的好運嗎?好的!我承認是有些誇張,但是我還能怎麼解釋水手隊這個難得的勝利呢?

我們一起在華埠國際區散步,向他展示了社區最新的發展,包括Dearborn南大街周圍最新無家可歸的營地發展,對他來說都是開眼界的經歷。

回饋

為了表示感謝兒子在母親節回家,我決定向另一位母親致敬。厚德福飯店(Snappy Dragon Restaurant)的東主Judy傅,長久以來一直支持西華報。她的餐廳經營得很好,客人通常是住在附近的白人,她不需要打任何廣告,不過,她每個農曆新年都打電話給我們要買廣告。

星期六我帶了束鮮花讓她驚訝歡喜,並在她的餐廳吃飯。很高興看到她精神很好,很幸運有客戶喜歡她。

有孩子

我的年輕女朋友已經決定婚後不要有孩子,她說:「壓力太大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是否她知道養兒育女在之前和之後獲得的獎償,生活中沒有一成不變的順利。當然,撫養孩子是有很大的犧牲,頭痛又心痛的事。

但是,為了能夠體驗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無條件的愛,這是份值得且驚人的最無私的愛。父母會為孩子做任何事情,不要指望任何回報,但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往往是有條件的。

這位朋友因拒絕有孩子而在生活中錯過了許多苦樂甘甜,我希望她能改變心意。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回饋, 團圓, 孩子, 母親節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在拜登訪問期間市長哈雷爾成了焦點 市長不僅僅只是在吸引人們的注意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 [繼續閱讀……] about 在拜登訪問期間市長哈雷爾成了焦點 市長不僅僅只是在吸引人們的注意

西華報電子版(5-21-2022)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2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