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 Singapore
簡稱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是東南亞一處氣候晴朗的熱帶島嶼。這個城市國家佔地710平方公里,有華人(多數)、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混血人等四大族群,共約500萬人民居住。新加坡於1965年8月9日獨立以來,即採用國會民主制度。
定居新加坡極具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即是生活便利,特別是住宅、交通和治理制度。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新加坡在許多領域皆有卓越成績,並因而獲得了無數鼓舞人心的國際榮譽,新加坡是一座生動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無論歸因於藝術與文化的經驗交流、前衛創新的創意思維豐富了國內或國外的社區生活,或是齊聚一堂的世界級領袖激盪產生的在地與國際新商機,新加坡無庸置疑是世界精華薈萃之地。
新加坡資源較匱乏,主要工業原料、生活必需品需進口。島上保留有部分原生植物群。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為市民儲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加坡的地理中心,佔地約3000公頃。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於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縮小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佈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19世紀前半期,中國、印度、馬來半島和印尼群島的移民進入新加坡。華族在新加坡經濟社會中地位較高,經商表現突出,有「中華總商會」等規模大、影響廣的商會組織。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馬來語為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新加坡是以華人為主、擁有多元民族的城市國家。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等各民族雖風俗習慣各異,但相互間友好相處、團結和睦。華人的傳統教育較嚴格,倫理道德觀念強,重視家祖宗舍,保留過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習慣。馬來族宗教思想較濃,風俗習慣與宗教息息相關,回教法律和蘇丹制度維繫生活和團結;作為宗教禁忌,馬來人不吃豬肉,不喝含酒精飲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小孩的頭被視為神聖,除長輩父母外,他人不可觸摸。印度族生活比較簡樸,文化也與宗教關係密切,對廟宇建築十分講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設有祭壇或禱告室;印度人視牛為神的動物,不吃牛肉,不能贈送以牛皮革製成的禮品。
新加坡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與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確認新加坡為多元宗教國。新加坡十分重視教育,每個兒童需接受10年以上的常規教育(小學6年,中學4年)。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強調識字、識數、雙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雙語政策要求學生除了學習英文,還要兼通母語。
2023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11.4萬新元(約8.2萬美元)。政府統一興建公共組屋,居民住房擁有率達91%。人均壽命83.0歲,識字率97.5%(15歲以上),每萬人擁有24名醫生,每千人擁有110輛私車。
香味四溢的雞肉沙嗲是新加坡著名的馬來美食。海南雞飯是新加坡早期移民的菜色。做法簡單: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油光黃澄香雞飯,配生抽或老抽特製辣椒醬及薑蓉。烹調海南雞飯的每一部份都必需一絲不苟,方能做出美味無比的佳餚,是新加坡美食之選。
咖哩魚頭是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代表之一,這道香辣的印度佳餚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鯛魚頭為主,盛在一大碗熱騰騰的咖哩湯中上桌,湯味辛辣香濃,魚頭鮮嫩美味。叻沙為典型的娘惹或土生華人菜餚。湯料以椰漿、香料和辣椒為主,香濃辛辣,配上粗米粉,再加上蝦蛤,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
椰漿飯雖然是一道傳統的馬來族佳餚,但它也是民眾喜愛的早餐選擇。椰漿飯得名與其烹調方法,用椰漿烹調米飯,再用一點香蘭葉略微調味,為米飯賜予撲鼻的香味。這道經典美食可分為兩種類型,傳統的馬來式加入江魚仔、堅果、黃瓜和雞蛋。而另一種則是中式做法,裡面的豐富配菜包括炸雞腿、雞肉香腸、魚餅以及午餐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