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晚我從美國打電話給台灣友人,詢問台灣領導人大選的最新情況,答案是:未定之天,難以推斷。12日清晨看新聞報導才知道綠營在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都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蔡英文獲817萬票,韓國瑜552萬票。綠營也爭得立法院委員115席中的61席(53%),逾半數,贏操縱權。
藍綠對比,落差極大,這也顯示了台灣主要民意的依歸。國民黨落敗不是「大意失荊州」,而是力不從心,力所難及。關心台灣大選的另外兩個重要實體是中國大陸和美國,此三者各有意圖,立場和行動,從而增加了台灣大選的變化和複雜性。綠營黨內初選時競爭激烈,賴清德出面挑戰蔡英文,來勢凶猛。但後來賴成為蔡代表民進黨爭逐大位時的副手,統一了矛盾,整合了力量。率先開始了和國民黨大選對決的準備和行動。藍營初選拖時太久,又出現郭台銘參選在先,退選在後的變數。他退選後不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韓國瑜,而為親民黨的宋楚瑜站台助選,這便也分散了藍營的團結力量和票源。國民黨黨內合作欠佳,黨內大佬立場不一,各有所圖,不能擰成一股繩,爆發全力。老大保守的國民黨對台灣年輕人號召力不足,黨產也被執政的民進黨加以清算,淪入財力困乏的窘境。
相對來說,民進黨針對香港亂局,全力從旁煽風點火,力陳「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已徹底失敗,此一設置更不能強加於台灣。台灣民眾要清醒認識到,「今日香港就是明日台灣」。這萬萬不可,要強加戒備,全力防範。在台灣出生的新生代和首投族鄉土情深,對大陸缺乏情感,牽掛和認同,這也是綠營前後兩次在台執政,「去中國化」宣傳的成效。至今大多數台灣年輕人認定要跟綠營走才有政治前途,他們樂於接受綠營對大陸敬而遠之和戒備森嚴的立場和行動。其結果也讓台灣的青年選民大多投票支持了蔡英文。
美國對華貿易戰出現緩解,但互鬥全局遠非落幕。美國當局為自身利益著想,希望綠營可以繼續執政,即可牽制大陸,也不會引發台海戰火。藍營上台會促進兩岸合作,非美國所樂見。以上多種力量和立場對台灣大選結果都產生了輕輕重重,或多或少的影響。如今是大局已定,綠營大獲全勝了。此時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的標題是:《蔡英文高票當選,台灣選民對北京說不。》意在其中矣!蔡英文在獲勝致詞時說:「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作者註:馬英九在台執政時也有此說),這八個字是兩岸重啟良好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一個關鍵。」此言甚是!但要付諸實施,不可流為空談。
大陸針對蔡英文連任的事實要沉住氣,不要濫用威脅的言辭和行動,更不要倡言「武統」勢在必行。因為可以推論的是,中美紛爭和兩岸對峙都不會惡化到兵戎相見,一決勝負的極端地步。大家都要耐心穩重,自求多福。美中會渡過貿易戰的關卡,恢復良好互動。兩岸之間,不論何黨在台執政,也將逐漸回歸到理性相待,互通有無。大陸則要側重民生和民主建設,戒躁戒驕,去浮躁,免耀武。
現詩贈藍綠兩營和中美兩國,盼各得其所,各得其益。正所謂:
「藍營敗選穩住神,檢討成敗再動身,台灣福祉兩岸情,從長計議要認真。」
「綠營勝選獲連任,任重道遠莫狂奔。台獨走向是末路,兩岸修好要重申。」
「中國建設重萬分,民生民主注全神。韜光養晦是上策,真金火煉才顯真。」
「美國第一行過份,全球事務亂過問。改弦更張此其時,世界和樂多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