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節當前,因受制於嚴峻的新冠疫情,我們再度被送回暫時宅家的生活模式,生活自由受到限制。猶記年初第一次宅家措施實行時引起的恐慌,很多人都排隊瘋狂囤貨搶購,情況惡劣。現在這緊張情景開始重現,搶購者還是沒領悟大事當前時,要從容鎮定應變,才會為自己為別人,減少不必要的壓力。
身為自由民主的先進大國,或許很多美國人都一直活在福中不知福。不管是貧人富戶,大部份人都享有不同層次的豐富物資,都能過著滿足基本需求的生活,家中還可以儲存滿滿緊急備用的求生物品;數量之多,遠超出政府指示的卻比比皆是。
過量囤積行為主要是滿足心理要求多於物質需要。面對堆積如小山的物資,某些人是可以為此而得到一份安全感。但他們沒有顧及別人也要為自己的安全感而要付出代價。這一大堆存放不用的物資,剝削了真正有需要者的購買機會與使用權利,逾期後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最後祗能輕描淡寫用一句「可惜」來交待。
新冠影響全球,世人從未想到會被新冠疫情弄到這般遍體鱗傷,束手無策。雖然目前疫情較諸本年初時來勢更兇猛,但政府多次強調,要求市民無需恐慌囤貨,祗要大家不搶購,不損害物資供應鏈運作,本地是能夠提供足夠日常物資。回顧在平常日子,我們使用的物資數量,根本與疫情時期無大差異。每當大家有搶購衝動時,先盤點自己的小庫存,有足夠就不要強搶他人的機會,三思而後行是目前的良心購物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