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國進入國際公認的老齡化社會,目前全國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尤其是老齡化程度城鄉倒置情況十分突出,也就是說農村老齡化程度遠高於城市。農村老年人口佔老年人口總數的七成以上,預計這種城鄉倒置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
中國過去絕大多數人依靠子女來贍養晚年,但是由於過去的獨生子女政策及社會受現代化的影響,這個狀況已在改變。目前國際上對養老有兩種理論:一是脫離理論,就是把老人放在養老院,剝奪他們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權,這是一種消極的養老方法,老人會衰老得更快。第二是參與理論,讓老人待在家裡或社區,積極參與社會和家庭生活,對他們的健康更有利。中國社會已逐漸走向第二種理論,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在中國現在有哪些養老方式:
以地(房)養老
數據顯示,中國留守在家的老人數量正逐年增多,除了沒有子女在身邊照料外,留守老人養老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有退休金,他們只能靠土地或住房維持生活,一旦失去勞動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 因此以土地或住房流轉支撐農村養老,即「以地(房)養老」,讓只有房子、沒有生活費的老人,可以向銀行貸款有錢安享晚年,是許多老年人養老資金來源的一種重要方式,藉此方式能有錢請到無能力或無時間照顧長者的兒女,也是老人自救的一種方式。
親情互換養老
香港明報報導,湖北萬松街機場社區居委會開辦項目名曰「親情互換,空巢不空」,讓獨居長者讓出一間空餘房間予年輕人免費居住,大學生或職場新人每週抽出固定時間陪伴老人,彌補獨居老人孤寂感之餘。有人照顧老人家日常生活,又幫到有經濟困難的年輕人解決租房問題,目前已有47組人參加這個項目。64歲姚順建中風後半身不遂,以前總是獨居在家足不出戶;3個月前和24歲河南青年馮露晨簽訂「親情互換」協議後,大讚項目令帶給他很多歡樂:「讓我走出了家門與別人接觸,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智能產品養老
如今,智能科技一步步充實著這個世界,智能科技不僅投放在年輕人的市場,還投在老年人市場,目標於智能健康養老,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這個科技化智能化的社會,同時最重要的還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與安全。老年人通過購買這些產品,讓自己可以安心在家養老,同時也減輕兒女照顧上的時間。
設備一般都有實時定位、緊急呼叫、自動報警、心率測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如血壓心電監護智能手錶,還擁有血壓監測以及心電圖監護、睡眠監測等功能,更能讓老人更好的了解自身身體健康狀態。此外,兒女還可通過「智慧健康」APP進行軌跡查詢、圍欄告警等隨時掌握老人的出行狀況。
共享養老
陝西西安閻良區推出「共享養老」計劃,長者可獲得免費家政照顧,參與計劃的義工可領取報酬或「儲存服務時數」,他日自己家中老人需要服務時,可以換取「對等」服務。
獨居老人謝玉琴子女都在外工作,最近有義工上門為她提供免費家政服務:「給社區的打個電話就來了,給我做做飯洗洗衣服,打掃衛生。態度好,人也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