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在擔任羅馬天主教會領袖12年後去世,他在2013年3月13日獲選為教宗,成為首位出身於拉丁美洲、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也是繼額我略三世後1282年以來首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也是第一位沒有入住梵蒂岡教宗官邸的教宗,而是選擇梵蒂岡的宿舍設施聖瑪爾大之家的客房作為寓所。2025年4月21日於聖瑪爾大之家逝世。他是家中五個孩子的長子,17歲時,他在一次前往傳統慶典的途中進了一間教堂舉辦告解後,因有所感而立誓成為神父,
在復活節星期日、即他去世前一天,他在X上的最後一個帖文寫道:「基督復活了!這句話概括了我們存在的全部意義,因為我們生來不是為死亡,而是為了生命。」
他去世後的哀悼期包括延續幾個世紀的儀式。哀悼儀式通常持續九天,教會規定這些活動應在教宗去世後的第四至第六天之間開始。
這也啟動選舉新教宗的過程。秘密會議(conclave)在方濟各去世後的第15至20天內舉行。新教宗會由樞機主教團投票選出,這是一群教會最高級的神職人員,全部都是男性,並由教宗任命,他們通常都是受任命的主教。在教宗去世和選舉繼任者的期間,樞機主教團會管理教會。他們負責教會的日常事務,但權力有限,因為教會的中央管理機構會把大部份工作停止,梵蒂岡部門的負責人會辭職,直到新任教宗確認或替換他們。
目前有252位天主教樞機主教,但只有135位有資格投票,因為80歲以上的樞機主教只能參加辯論,但不能投票。只有2/3 以上的與會者同意,才能選出新的教宗。因此通常需要多輪投票才能得出結果。第一天之後,每天都會進行兩次秘密投票,過程通常會延續數天。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投票會持續數週或數個月。一些樞機主教甚至會在秘密會議期間去世。對外界而言,唯一的線索,就是從教堂煙囪所冒出的煙霧,這是燃燒樞機主教選票的產物。黑煙表示投票失敗,白煙表示選出了新教宗。在白煙升起之後,新任教宗通常會在一小時內出現在能俯瞰聖彼得廣場的陽台上。
教宗是天主教會的領袖。羅馬天主教徒相信他是代表耶穌基督的直系。他被認為是聖彼得的在世的繼任者,聖彼得是基督最初的門徒之一,也是使徒中的首領。這賦予了他對整個天主教會擁有完全和不受限制的權力,使他成為全球約14億天主教徒的重要權威來源。
雖然許多天主教徒經常查閱《聖經》以尋求指導,但他們也可以依靠教宗的教義,這些教義管理著教會的信仰和實踐。全球約一半的基督徒是羅馬天主教徒。其他教派,包括新教徒和東正教徒,並不承認教宗的權威。
教宗居住在梵蒂岡城,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的內陸城邦,由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直接統治,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領土位於羅馬西北角高地,因此梵蒂岡不僅是「國中之國」,也是「城中之國」。其為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之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朗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築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羅馬教廷大部份機關、以及教宗寓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梵蒂岡」一詞有多意,可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城、聖座或教宗寓所,視其使用場合而定。梵蒂岡沒有法定官方語言,事實上通行意大利語;儘管許多文件會使用天主教會的傳統語言拉丁語,後者在教會內部的使用已逐漸減少。教宗並沒有薪水,但他的所有旅行費用和生活費用都由梵蒂岡支付。
新教宗
2025年5月8日,羅馬天主教會選出第267任教宗——來自美國芝加哥的羅伯特·弗朗西斯·普瑞弗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樞機,成為教會兩千年歷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他選擇了「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作為他的教宗名號。
教宗方濟各於2025年4月21日辭世後,133位樞機於5月7日開始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舉行秘密會議。經過兩天的投票,當地時間5月8日傍晚6點07分,煙囪升起白煙,象徵新教宗已被選出。隨後,執事級首席樞機曼貝蒂(Dominique Mamberti)在聖伯多祿大殿陽台上,以拉丁文宣布:「羅馬聖教會的樞機閣下普瑞弗斯特,選擇以良十四世為名號。」新教宗資歴簡介:
- 年齡與背景:69歲,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擁有美國與秘魯雙重國籍。
- 傳教經歷:曾在秘魯擔任奧斯定會會士,並在當地傳教多年。
- 教廷職務:曾領導梵蒂岡主教部,負責全球主教的任命與監督。
- 學術與興趣:擁有神學與數學學位,熱愛網球,並希望在教宗職務之餘繼續這項運動。
在首次公開演說中,良十四世以「願你們平安」作為開場,展現出延續方濟各教宗包容與改革精神的意願。他強調教會應促進對話、團結與共融,並致力於推動「共議性」(synodality),即強調主教與平信徒共同參與教會治理的模式。未來,他將面對多項挑戰,包括:
- 修復教會內部的意識形態分歧。
- 處理性侵醜聞的遺留問題。
- 推動財務透明與改革。
- 應對有關性別與身份認同的議題。
良十四世的當選引起全球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這是美國的榮耀,並期待與新教宗會晤。法國總統馬克宏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等多國領袖也紛紛致賀,肯定這一歷史性時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