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特色文章

清除波多黎各歷史堡壘中的流浪貓

August 9,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 Danica Coto 為美聯社報導的這個故事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 2023年底宣佈了一項計劃,清除數百隻在波多黎各(Puerto Rico)島上歷史悠久的聖胡安老城區(Old San Juan)徘徊的流浪貓。當地人和遊客認為貓是一種快樂,但有些人被它們困擾,而有些人則擔心疾病。

聖胡安歷史遺址古老堡壘周圍約 30 公頃的土地上生活著約 200 隻貓。由於波多黎各是美國的領土,因此由美國聯邦機構運營。公園管理局表示將向動物福利組織支付費用以清除這些貓。如果該組織在六個月內沒有移除這些貓,公園管理局表示將把這些貓移走。

愛貓人士對這個計劃感到失望。然而,該機構表示,貓可以將疾病傳播給人類。該計劃表示清除將減少遊客患病的可能性,對遊客有價值。Ana Maria Salicrup 在非營利組織 Save a Gato 工作。「Gato」在西班牙文中是「貓」的意思。該組織多年來一直幫助照顧這些貓,希望該機構能夠選擇它來做這項工作。不過,Salicrup 表示六個月的時限並不現實。「任何與貓一起工作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它們正在讓我們走向失敗,」Salicrup 說。

有許多不同種類、行為各異的貓在這座建於 1500 年代、被稱為“El Morro”的堡壘中漫步。堡壘位於海洋和島嶼首府聖胡安旁。據信,這些貓來自波多黎各還是西班牙殖民時期。但在1900 年代中期,美洲第一位當選女市長 Felisa Rincon de Gautier 將貓帶到首都捕鼠。

這些年來,貓的數量不斷增加。老聖胡安的遊客經常與這些貓合影,由居民和 Save a Gato 組織的志工負責照顧它們。該小組餵食它們、消毒,然後將它們送去收養。聯邦官員兩年前表示,該地區的貓數量過多。該機構表示,排泄物的氣味和貓的行為「與文化景觀不一致」。去年,國家公園管理局在一次公開會議上提出了兩種可能性:將動物移除或什麼也不做。出席者拒絕移走這些貓咪。一名男子將這些貓描述為「老聖胡安的奇蹟之一」。當地人甚至在歷史悠久的地區製作了一座貓的雕像。

丹娜·韋克菲爾德 (Danna Wakefield) 在太陽能產業工作,於 2020 年搬到波多黎各。她每週都會去探望貓。她告訴美聯社:「這些貓是聖胡安獨有的。我和其他許多人因為貓而喜歡散步。」該機構在清除計劃中表示,除非用於誘捕貓,否則貓餵食區將被拆除。據說餵貓是不被允許的,而且會吸引老鼠。餵養貓也會導致人們把自己不想要的貓留在該地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貓會被餵食。

計劃稱,被選定的動物福利組織將負責決定這些貓是否被收養、安置在臨時住所、收容所或讓其死亡。國家公園管理局表示,如果取得進展,清除貓科動物的六個月期限可能會延長。Ana Maria Salicrup 說,要為這麼多貓找到一個家很困難。「拯救加托」組織已與美國大陸的動物收容所進行了交談。但他們不願意接納貓。「得到的答覆總是,『你不能帶 100 隻貓來這裡,』」她說。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波多黎, 流浪貓, 美國, 聖胡安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August 2,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新加坡共和國 Singapore

簡稱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是東南亞一處氣候晴朗的熱帶島嶼。這個城市國家佔地710平方公里,有華人(多數)、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混血人等四大族群,共約500萬人民居住。新加坡於1965年8月9日獨立以來,即採用國會民主制度。

定居新加坡極具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即是生活便利,特別是住宅、交通和治理制度。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新加坡在許多領域皆有卓越成績,並因而獲得了無數鼓舞人心的國際榮譽,新加坡是一座生動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無論歸因於藝術與文化的經驗交流、前衛創新的創意思維豐富了國內或國外的社區生活,或是齊聚一堂的世界級領袖激盪產生的在地與國際新商機,新加坡無庸置疑是世界精華薈萃之地。

新加坡資源較匱乏,主要工業原料、生活必需品需進口。島上保留有部分原生植物群。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為市民儲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加坡的地理中心,佔地約3000公頃。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於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縮小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佈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19世紀前半期,中國、印度、馬來半島和印尼群島的移民進入新加坡。華族在新加坡經濟社會中地位較高,經商表現突出,有「中華總商會」等規模大、影響廣的商會組織。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馬來語為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新加坡是以華人為主、擁有多元民族的城市國家。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等各民族雖風俗習慣各異,但相互間友好相處、團結和睦。華人的傳統教育較嚴格,倫理道德觀念強,重視家祖宗舍,保留過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習慣。馬來族宗教思想較濃,風俗習慣與宗教息息相關,回教法律和蘇丹制度維繫生活和團結;作為宗教禁忌,馬來人不吃豬肉,不喝含酒精飲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小孩的頭被視為神聖,除長輩父母外,他人不可觸摸。印度族生活比較簡樸,文化也與宗教關係密切,對廟宇建築十分講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設有祭壇或禱告室;印度人視牛為神的動物,不吃牛肉,不能贈送以牛皮革製成的禮品。

新加坡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與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確認新加坡為多元宗教國。新加坡十分重視教育,每個兒童需接受10年以上的常規教育(小學6年,中學4年)。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強調識字、識數、雙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雙語政策要求學生除了學習英文,還要兼通母語。

2023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11.4萬新元(約8.2萬美元)。政府統一興建公共組屋,居民住房擁有率達91%。人均壽命83.0歲,識字率97.5%(15歲以上),每萬人擁有24名醫生,每千人擁有110輛私車。

香味四溢的雞肉沙嗲是新加坡著名的馬來美食。海南雞飯是新加坡早期移民的菜色。做法簡單: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油光黃澄香雞飯,配生抽或老抽特製辣椒醬及薑蓉。烹調海南雞飯的每一部份都必需一絲不苟,方能做出美味無比的佳餚,是新加坡美食之選。

咖哩魚頭是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代表之一,這道香辣的印度佳餚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鯛魚頭為主,盛在一大碗熱騰騰的咖哩湯中上桌,湯味辛辣香濃,魚頭鮮嫩美味。叻沙為典型的娘惹或土生華人菜餚。湯料以椰漿、香料和辣椒為主,香濃辛辣,配上粗米粉,再加上蝦蛤,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

椰漿飯雖然是一道傳統的馬來族佳餚,但它也是民眾喜愛的早餐選擇。椰漿飯得名與其烹調方法,用椰漿烹調米飯,再用一點香蘭葉略微調味,為米飯賜予撲鼻的香味。這道經典美食可分為兩種類型,傳統的馬來式加入江魚仔、堅果、黃瓜和雞蛋。而另一種則是中式做法,裡面的豐富配菜包括炸雞腿、雞肉香腸、魚餅以及午餐肉等。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亞太文化中心, 印尼群島, 印度, 新加坡共和國, 馬來半島

聯合國預計2080年代世界人口將達到103億

August 2,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美聯社報導

聯合國預測,到21世紀80年代,世界人口將達到103億。該預測出現在一份新的聯合國報告中。報告還表明,到本世紀末,人口將略微減少到約102億。John Wilmoth是聯合國人口司負責此報告的負責人,告訴美聯社世界人口在本世紀內達到頂峰的可能性很高。他說,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約為80%。與10年前的預測相比,Wilmoth將這一估計描述為「重大變化」。當時,估計的概率約為30%。

聯合國主管經濟發展助理事務長Navid Hanif最近在一次簡報會上談到了該報告。他說,預計2100年世界人口將低於之前認為的,這「對我們星球的可持續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影響」。在過去的75年裡,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從1950年的26億增長到2022年11月的80億。從那時起,它增加了約2.5%,達到82億。

報告指出,63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已經達到峰值。這些包括中國、德國、日本和俄羅斯。在這個群體中,估計未來30年總人口將下降14%。在另外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預計將在2025年至2054年之間達到峰值。這些國家包括巴西、伊朗、土耳其和越南。其餘126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預計到2054年將增加。該集團中的國家包括美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奈及利亞和巴基斯坦。報告稱,這些地區的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或更晚達到頂峰。對於其中九個國家,聯合國估計人口將在2024年至2054年期間翻一番。

Wilmoth說,這些差異是值得注意的。但他說:「重要的是要明白,所有人群都在走類似的道路。」聯合國報告表明,預測更早的人口峰值有幾個原因。這些包括世界上一些最大國家的生育率較低,特別是中國。對中國的估計表明,中國人口將急劇下降,從2024年的14億下降到2100年的6.33億。

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婦女的孩子平均比1990年少一個。此外,在所有超過一半的國家和地區,每名婦女的平均活產人數低於2.1。這是專家們認為,一個國家的人口在不移民的情況下保持其規模是必要的水準。Wilmoth說,報告顯示,世界上近20%的生育率「超低」,女性活產少於1.5人。在中國,目前的數字大約是每個婦女生育一次。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世界人口, 中國, 俄羅斯, 德國, 日本, 聯合國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July 26,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薩摩亞獨立國(Samoa)

薩摩亞是波利尼西亞羣島的中心,也是薩摩亞人的世代居住地。1250年建立獨立王國。19世紀中葉,德國、美國、英國相繼侵入。1899年,英國將西薩摩亞轉讓給德國。一戰時被新西蘭佔領,二戰後成託管地。1962年1月1日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1997年更名為薩摩亞獨立國。絕大多數居民為薩摩亞人,屬波利尼西亞人種,還有少數南太平洋其他島國人、歐洲人和華裔以及混血人種。

薩摩亞地處南半球熱帶地區,靠近赤道,由於周圍環海,氣候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宜人,5至10月為旱季,11至4月為雨季。年平均氣温28℃,年平均降水量2000-3500毫米左右。

薩摩亞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出產椰子、可可、麵包果、香蕉。工業有小型輕工業及農產品加工業。旅遊業也是薩摩亞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森林資源逐年減少,目前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的46.3%,其中39.4%(約11萬公頃)為非生產性森林,可採林只有1.36萬公頃,僅佔全國面積的4.8%。其餘2.1%(約0.6萬公頃)為國家級保護林和部落傳統所有林地。專屬經濟區水域12萬平方公里,盛產金槍魚,年捕撈量約7000噸。

旅遊業是薩摩亞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和第二大外匯來源。薩政府致力於發展旅遊硬件設施及其它與旅遊相關行業。遊客主要來自美屬薩摩亞、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薩摩亞官方語言為薩摩亞語,通用英語。薩摩亞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薩摩亞是一個波利尼西亞傳統文化氣息非常濃厚的國家,社會結構上還是部落制,每個部落是一個父系氏族。部落的土地分配權掌握在「馬塔伊」手中,由他分配給各戶耕種。

薩摩亞傳統的見面禮節是人們用食指互相勾住,向自己身邊稍微拉一下,表示關係的親密。隨着時代的發展,握手逐漸代替了其他問候方式。薩摩亞人忌諱站着吃飯,尤其不能邊走邊吃。在公共場合穿短褲或打赤膊都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薩摩亞篤信宗教,用餐前有人專人祈禱,此時要保持肅靜。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德國, 新西蘭, 美國, 薩摩亞獨立國, 金槍魚

研究人員:大語系在中國有古老的起源

July 26,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John Russell

最近的一項研究追踪了包括現代日語、韓語、土耳其語和蒙古語在內的語言家族的起源。研究結果顯示,數億使用研究人員所說的跨歐亞語言的人具有共同的遺傳祖先。這些語言起源於大約 9000 年前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小米/粟(Millet)農民。有 98 種跨歐亞語言。其中包括韓語和日語以及滿洲和西伯利亞的幾種突厥語、蒙古語和通古斯語(Turkic languages, Mongolic languages, and Tungusic languages in Manchuria and Siberia)。

小米是一種小而圓的全穀物。隨著狩獵採集者成為農民,這是一種重要的早期作物。該研究的結果表明,冰河時代之後的農業利用如何推動了世界上一些主要語系的遷移。語言家族的起源是遼河流域的古代小米農民。該地區包括中國遼寧省和吉林省以及內蒙古的部份地區。隨著古代農民穿越東北亞,相關語言在數千年來傳播到西伯利亞、韓國和日本。

該研究強調了現代人口和文化的複雜起源。Martine Robbeets 是德國Max Planck 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考古語言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她還是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Robbeets 說,人們常常認為日本、韓國和中國是代表一種語言、一種文化和一種民族的強大 國家。「但讓民族主義議程的人感到不安的一個事實是,所有語言、文化和人類,包括亞洲的語言、文化和人類,都是混合的,」 Robbeets 說說。她補充說:「承認一個人的語言、文化或民族的根源超出了目前的國界,這是一種身份的放棄,有些人還沒有準備好做出這樣的放棄。」

研究人員研究了 98 種語言的詞彙數據。他們確定了一組與農業相關的詞,並創建了一個語言家譜。該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Mark Hudson說,研究人員檢查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東部 255 個考古遺址的數據。他們研究古代物品,包括陶器、石器以及動植物遺骸。他們還包括對來自不同地區的 269 件古代作物遺骸的年代測定。研究人員發現,中國東北的農民最終在種植小米的同時還種植了水稻和小麥。 大約公元前 1300 年,農作物與農業人口一起傳播到韓國,並在大約公元前 1000 年從那裡再傳播到日本。

研究人員對 23 人的古代遺骸進行了基因研究,並檢查了 9,500 年前生活在北亞和東亞的其他人的數據。例如,在韓國四千島(Yokchido)發現的女性遺骸 95% 的血統來自日本古代繩紋(Jomon)人。這表明她最近的祖先來自海上。「令人驚訝的是,古代韓國人反映了繩紋人的血 統,而迄今為止,這种血統只在日本被發現,」 Robbeets 說。

早期講跨歐亞語言的人在遼河流域種植黍,而早期講漢藏(Sino-Tibetan)語系的人幾乎同時在中國黃河地區種植粟。Robbeets 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導致了不同的語言運動。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小米, 日本, 粟, 西伯利亞, 韓國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July 19,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塞班島 Saipan

為美國自治邦北馬里亞納群島面積最大的島嶼,也是邦內近九成人口所在地。該島為珊瑚島,沿西海岸有潟湖,山脈南北延伸。最高點塔波查山海拔479米。北馬里亞納群島自由邦的行政中心是塞班島的卡皮托爾希爾,但由於整個塞班島是一個單獨的市,所以大部分出版物把塞班島稱作北馬里亞納群島的首府。

由於「盟約」規定北馬里亞納擁有海關、出入境管理和最低工資的自治權,輸美產品也可免關稅和標籤「美國製造」,成衣製造業1980年代在塞班迅速發展,全盛時期(2000年前後)僱用外國勞工(以中國大陸女子為主力)一萬多人。其他行業也非常依賴外籍勞動力,例如菲律賓籍家傭和南亞裔保安員等。

塞班島另一項經濟主力是旅遊業。跟關島一樣,塞班島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旅遊業。塞班因為與日本距離近,加上有歷史關係,客源以日本為主(包括戰死的日本軍人遺族,或者原居此地平民的親友定期祭拜追思),高峰時間每年達數十萬人。

因製衣業衰退及旅客數量減少,塞班島的經濟多年來一直萎靡不振,當地政府於是在2014年解除賭博禁令。隨後,當地開始有購物中心內設賭場。2015年,塞班島在開設賭場後吸引大量中國熱錢湧入;同時,博彩公司把目光投向其他太平洋島嶼計畫打造更多度假村。

2009年,當地政府對中國和俄羅斯遊客出台了免簽入境45天的政策,這使得塞班島所屬的北馬里亞納群島成為唯一一處中國公民能夠免簽進入的美國領土,這吸引了大量中國孕婦來此生產以讓孩子獲得美國國籍。據北馬里亞納群島政府統計,中國孕婦在此產下的美國嬰兒的數量急劇攀升——從2009年的8個上升到2016年的472個。2016年,在塞班島上分娩的中國籍孕婦數量首次超過了美國孕婦。

塞班島的農業方面,雖不及旅遊業和外勞的經濟實力,但在區內相對算較發達,盛產椰子、甘蔗、水稻、香蕉、木薯等。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俄羅斯, 北馬里亞納群島, 塞班島, 美國

調查揭示美國人心中的「財務自由」門檻

July 19,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根據 Bankrate 2024 年「財務自由」調查,不同世代對「富有」的定義略有不同,Z世代認為需要 46.1 萬美元,千禧一代認為需要 48 萬美元,X世代需要 57.4 萬美元,嬰兒潮一代則認為需要 55.6 萬美元。然而,普通美國職工的收入遠低於這些數字。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 74,580 美元。

那麼,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呢?Bankrate 分析師 Sarah Foster 指出,感到財務成功更多取決於如何管理資金,而不是賺了多少。她認為,保持預算、量入為出且優先儲蓄的人,即使收入適中也能過上財務穩定的生活。

要實現個人財務成功,首先要檢查收入和支出。一旦了解了自己的財務狀況,就可以確定哪些支出可以減少,並將這些錢用於財務目標,如增加應急資金或償還信用卡債務。Foster 表示,賺更多的錢並不是理財的秘訣,優先為未來做準備的人將更容易實現財務成功。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Sarah Foster, X世代, Z世代, 千禧一代, 美國, 財務自由

厄爾尼諾(El Nino )現象損害農作物後糖價上漲

July 19,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Gena Bennett

食糖價格的突然大幅上漲讓 Ishaq Abdulraheem 別無選擇。提高麵包成本意味著銷售量下降,因此尼日利亞(Nigerian)麵包師決定將產量減半。對於這個西非國家其他苦苦掙扎的麵包師來說,這是他們面臨的眾多問題中的最新一個。許多麵包店被迫關門。

製作麵包需要糖,麵包是尼日利亞 2.1 億人的日常食物。對許多人來說,麵包提供了一種成本較低的卡路里或能量來源。糖價上漲——兩個月內上漲了 55%——意味著麵包師和麵包的數量減少。「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情況,」 Abdulraheem 說。

糖的交易價格達到 2011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是由於全球供應量減少。此前,異常乾旱的天氣導致全球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國印度和泰國的收成受損。對於已經面臨大米短缺和某些食品貿易禁令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只是最新的問題。其他影響包括厄爾尼諾天氣系統和烏克蘭戰爭的影響。而且,糖愈來愈多地被用於生物燃料,因此全球糖儲量處於 2009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巴西是最大的糖出口國,但其收成只能在 2024 年稍後幫助供應。在那之前,食糖進口國(如大多數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仍然面臨風險。

Abba Usman 是尼日利亞首都的一名商人。他說,一袋 50 公斤的糖一週前售價 66 美元,現在售價 81 美元。隨著價格上漲,他的顧客正在減少。「價格每天都在上漲,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他說。部分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這是一種改變世界各地天氣的自然事件,可能導致乾旱或洪水等極端天氣狀況。科學家認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厄爾尼諾現象。

印度經歷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最乾旱的八月。佔甘蔗產量1/3 以上的西部 Maharashtra 邦的農作物生長不良。印度糖廠協會表示,今年印度的食糖產量可能減少8%。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食糖消費國,目前正在限制食糖出口。泰國糖業種植者協會領導人 Naradhip Anantasuk 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了泰國收成的數量和品質。他預計 2024 年收穫季節的甘蔗產量僅為 7,600 萬噸,而今年的產量為 9,300 萬噸。

展望未來,Gro Intelligence 資深研究員 Kelly Goughary 表示,巴西的收成預計將比去年增加20%。但由於該國位於南半球,供應量的增加要到三月才會出現。美國農業部 (USDA) 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可滿足需求的糖儲備不足 68 天。包括印尼和肯亞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減少了糖進口。中國六年來首次被迫從儲備中釋放食糖以抵消高價。

回到非洲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麵包師的困境就是食品、燃料成本上漲、高糖價造成巨大影響的例子。麵包往往是貧困家庭有足夠錢購買的唯一食物。當麵包師提高麵包價格時,就像今年早些時候提高 15% 一樣,有些人就會挨餓。尼日利亞麵包師協會主席 Mansur Umar表示,不轉嫁更高的成本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高買低賣,」他說。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印度, 厄爾尼諾, 尼日利亞, 糖, 非洲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July 12,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波納佩 Pohnpei

又譯澎貝島,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佩州的一個島,是謝尼亞溫群島中最大的島,屬於加羅林群島的一部分。位於該島的帕利基爾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首都。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中,波納佩島是最大的、最高的、人口最為稠密的並且最為發達的單個島嶼。波納佩島上有很多的生物,生物種類非常多。它也是地球上其中一個最潮濕的地方,在某些山區地方,每年的降雨量超過300英寸。

波納佩屬於隸屬於帛琉洲群島。這個區域有著眾多的河流和海灘,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海灣之一。波納佩的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有助於當地農業的發展,主要作物包括椰子、芒果和木薯。此外,波納佩還擁有許多文化遺產,包括傳統舞蹈、手工藝品和飲食文化。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海產品、農作物和手工藝品。此地區也面臨許多環境挑戰,例如海平面上升和珊瑚礁受損等。

最著名的波納佩運動員是參加了悉尼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伊萊亞斯·羅德里格斯。羅德里格斯是最後一名跑完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員,但是成千上萬名觀眾為他歡呼鼓舞,同時還有電視機前數以百萬計的觀眾看着他進入奧林匹克體育場並完成最後一圈,為了他能夠完成比賽,閉幕式也推遲。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伊萊亞斯·羅德里格斯, 悉尼奧運會, 波納佩, 澎貝島

有些移民從美國夢轉向墨西哥夢

July 12,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Andrew Smith

華特·巴內加斯(Walter Banegas)是來自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Honduras)的難民。他現在住在墨西哥北部城市薩爾蒂約(Saltillo)。在那裡,他在一家工廠工作,為機器製造鋁製零件。

但墨西哥並不是28歲的巴內加斯第一個試圖把此地當作家的國家。為了躲避洪都拉斯的暴力販毒團夥,他在青少年時期首先逃到了美國。但2014年被驅逐出境。為了尋求庇護,他於2020年重新進入美國,但再次被驅逐出境。

因此,當巴內加斯在2021年再次逃離宏都拉斯時,他的目標是墨西哥而不是美國。他獲得了難民身份,並在聯合國難民計劃的幫助下搬到了薩爾蒂約。在那裡,他得到了佩斯(Pace)工業公司的工作,這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金屬製造商,在美國和墨西哥設有工廠。

在過去5年中,選擇留在墨西哥的難民人數增加。那裡的庇護制度不如美國嚴格,難民可以找到工作,因為墨西哥的公司需要更多工人。巴內加斯表示,他在佩斯工業公司每月的收入約為800美元。這比他想像的在美國賺的還要少,但足以每月給家人寄至少50美元。他說他喜歡他的墨西哥同事,並為他6個月大的兒子大衛是墨西哥公民感到自豪。「我在這裡感到很平靜,」他說。「沒必要去美國。你也可以在墨西哥取得成功。」

對某些難民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大約10年前墨西哥每年只有幾百人獲得庇護。據墨西哥難民機構稱,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增加至27,000人。墨西哥今年可能會批准至少2萬個庇護申請,其中大部份來自宏都拉斯、海地、委內瑞拉、薩爾瓦多和古巴(Honduras, Haiti, Venezuela, El Salvador and Cuba)。

進入墨西哥的絕大多數移民繼續向北前往美國。美國去年收到了超過70萬個人庇護申請。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墨西哥負責人喬瓦尼·萊普里(Giovanni Lepri)表示,墨西哥正在成為難民的一個不錯的選擇,部份原因是該國對工人的需求很高。

Coparmex研究墨西哥的經濟和社會問題。該組織表示墨西哥全國有超過100萬個職缺。最近對墨西哥2,500多家企業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85%的製造業僱主表示難以找到工人,這一比例高於任何其他就業領域。美國、墨西哥和聯合國官員呼籲合作,幫助移民在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和哥倫比亞(Mexico, Costa Rica and Colombia)等地重新定居,旨在減少非法移民進入美國。

阿圖羅·羅查 (Arturo Rocha) 是墨西哥外交部移民局局長。他說,政府正在努力擴大工作簽證計劃,並將雇主與尋找工作的移民聯繫起來。墨西哥正與瓜地馬拉(Guatemala)政府合作,每年向墨西哥輸送多達2萬名工人。墨西哥還計劃將該計劃擴展到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Honduras and El Salvador)。

Coparmex負責人何塞·梅迪納·莫拉 (Jose Medina Mora) 對幫助巴內加斯搬遷到薩爾蒂約的聯合國計劃表示讚賞。他還敦促墨西哥政府擴大工作簽證計劃,以便更多移民能夠迅速與雇主配對。聯合國計劃幫助難民從墨西哥南部(大多數人在那裡完成了庇護程序)搬遷到墨西哥中部和北部的城市。該計劃提供資金並幫助尋找工作。它還幫助難民找到托兒所、學校和醫療保健。2022年,它幫助5,500名難民找到了工作,2023年至12月已幫助近3,000名難民找到了工作。

24歲的費爾南多·埃爾南德斯 (Fernando Hernandez) 去年與伴侶和小女兒逃離洪都拉斯前往墨西哥南部。他計劃盡快穿越該國到達美國。但隨後他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了一些兒童在美國邊境的河裡溺水身亡的貼文。他想像他兩歲的女兒也死在水中。他還想到了他的母親,她於2017年移居美國。她住在德克薩斯州的一棟小型移動房屋中,大部份工資都用來付房費。

因此,埃爾南德斯決定前往墨西哥尋求庇護。二月獲得批准後,聯合國幫助他的家人搬到了北部工業城市蒙特雷(Monterrey)。在那裡,埃爾南德斯開始在一家小商店工作,出售食品、飲料和人們需要的其他物品。

埃爾南德斯很快就了解到到處都有職位空缺,他說。他在一家工廠找到了一份工作,然後在P.F.擔任廚師,每週收入約為225美元。「在這裡我們擁有一切:房子、食物和家人,」他說。「我不能要求更多了。」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墨西哥, 宏都拉斯, 美國, 薩爾蒂約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2
  • Go to page 13
  • Go to page 14
  • Go to page 15
  • Go to page 16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26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工作和堅定的決心,亞太文化中心美麗、充滿活力、最先進的設施已經完工。 APCC已於2025年8月29日舉行節日盛大開幕式以紀念這一里程碑。 新地址是:4851 South Tacoma Way, Tacoma, Washington 98409。 29年來,APCC一直在穩步發展,並一直在尋找一個永久的家。 多年來,APCC員工在Sheraton … [繼續閱讀……] about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探索與亞太文化中心聯絡的多種方式,同時享受獨家會員福利。 成為會員意味著加入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慶祝亞太地區的多樣化文化和傳統,同時支援APCC對社群的使命。 作為會員,您將全年享受特殊福利,包括: 1、Judie … [繼續閱讀……] about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展期: 8月29日至9月6日(2025年) APCC Jade Choe Gallery地址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與藝術家會面: 9月4日下午四點至六點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西雅圖市長辯論會 由大西雅圖韓人會攜手多家亞裔及少數族裔組織共同舉辦的「一城多聲——西雅圖市長辯論會」將於9月24日晚7點在Town Hall舉行。現任市長布魯斯·哈雷爾(Bruce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生態博覽會 9月20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訪問40家可持續產品和服務供應商,修理破損物品(如破損的傢俱、腳踏車、電子產品、電器、珠寶),玩遊戲、做工藝品、聽現場音樂,讓孩子們在Bothell市政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西市公立學校的安全觀察監測中心 從今年秋季開始,西雅圖公立學校將開始推行「安全觀察」應用程式和相關電腦程式。其目標是將發生在校內的威脅事件進一步惡化之前盡早進行通報;通過應用程序、短信或網絡來識別可疑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