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西華報

華埠國際區圍板藝術壁畫決賽入圍作品一覽

July 23, 2020 by Hao Yi Xu 2 Comments

由西華報和姐妹報英文版NW Asian Weekly主辦的「華埠國際區圍板藝術壁畫比賽」的目的,是表彰為壁畫項目成功做出貢獻的所有藝術家和組織者,及在疫情下我們努力促進並振興華埠商業作出的貢獻。我們將使用部份贊助金購買餐舘禮券,作為得名者的獎項,以表達西華報對社區和餐飲業的具體支持。

比賽除由裁判評分外,我們更鼓勵讀者上網投票,共襄盛舉。詳細內容請參閱本期頭版廣告。本期先刊印30名決賽入圍作品,下期將專文報導我們舉辦活動的初衷,以及贊助商和社區領導者對此活動的支持和鼓勵,敬請期待。

市府計劃在本週六和下週六拆除一些圍板壁畫。因此,請盡快到華埠參訪這些難得製作的壁畫。

投票鏈接:http://nwasianweekly.com/events/


 

愛麗斯花店 Alice’s Floral Designs
617 S King St, Seattle, WA 98104
Daiso
710 6th Ave S, Seattle, WA 98104
Gold and Silver Traders
622 S Jackson St, Seattle, WA 98104
東興超市 Dong Sing Market
625 S Jackson St, Seattle
Bayani Travel
526 S Jackson St, Seattle, WA 98104
全記面家 Mike’s Noodle House (已拆)
418 Maynard Ave S, Seattle, WA 98104
goPoke
625 S King St, Seattle, WA 98104
南方行 Nam Phuong Bookstore
1032 S Jackson St B, Seattle, WA 98104
United States Post Office
409 Maynard Ave S Ste 109, Seattle, WA 98104
茉莉 Jasmine’s
1043 S Jackson St STE101B, Seattle, WA 98104
巧巧海鮮燒臘飯店 Kau Kau Restaurant
656 S King St, Seattle, WA 98104
金邊潮州粿条 Phnom Penh Noodle House (已拆)
913 S Jackson St suite A, Seattle, WA 98104
金邊潮州粿条 Phnom Penh Noodle House (已拆)
913 S Jackson St suite A, Seattle, WA 98104
Pho Bac Sup Shop
1240 S Jackson St, Seattle, WA 98144
翠苑酒家 Jade Garden Restaurant
424 7th Ave S, Seattle, WA 98104
HT Kubota Building
519 S Main St, Seattle
Eastern Cafe
510 Maynard Ave S, Seattle, WA 98104
A A Travel
601 S King St, Seattle, WA 98104
Saeteun’s Garage
720 S Jackson St, Seattle, WA 98104
644, S. Jackson St. Seattle,WA,98104
Eastern Hotel
506 Maynard Ave S, Seattle, WA 98104
676 S. Jackson St. ,WA,98104
點心皇 Dim Sum King
617 S Jackson St, Seattle
United States Post Office
409 Maynard Ave S Ste 109, Seattle, WA 98104
Hirabayashi Place
442 S Main St, Seattle, WA 98104
Hirabayashi Place
442 S Main St, Seattle, WA 98104
綠島餐廳 Purple Dot Cafe
515 Maynard Ave S, Seattle, WA 98104
八仙茶館 Vital T Leaf (已拆)
651 S Jackson St, Seattle, WA 98104
大同飯店 Tai Tung Restaurant
655 S King St, Seattle, WA 98104
陸榮昌亞洲博物館 Wing Luke Museum
719 S King St, Seattle, WA 98104
陸榮昌亞洲博物館 Wing Luke Museum
719 S King St, Seattle, WA 98104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壁畫比賽, 投票, 華埠國際區, 西華報, 餐飲業

我在父親節的日記

July 2,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我早晨起床,即使父親節不是慶祝我的節日,心中仍感到幸福。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在對未來不確定性,和每天壞消息都籠罩著好消息的情況下,我該如何高興?為什麼我不僅在今天,而是在前一天,甚至是前一週我都感到安寧平和?

有些人為擔心疫情哭了很多次。儘管《西華報》前途未卜且在掙扎困頓下,但我從未哭過。沒去感嘆,也沒去怨怪,令人驚奇的是,竟連我的骨頭也沒有恐懼感。讀者可能會說我很勇敢。其實不全然如此。長年來我已訓練自己去欣賞並感激我所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我沒有的。我的家人很健康,我有豐沛活力的頭腦和強健的身體。我實在沒有什麼好再要求的了!

根據健康專家的說法,疫情最壞的時刻還沒有到,他們已經預言9月份有第二次大流行。然而目前連第一波都還沒結束!就像我在思考為什麼我在此時此刻,卻能如此積極的時候一樣……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讓我以正確的角度看待未來。

Jane Nishita向我發送了一封諾貝爾獎得主達賴喇嘛的引言「記住! 有時候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才是好事—not getting what you want is sometimes a stroke of luck」。珍惜我的朋友,他們總是適時的鼓勵著我。

類似的中國諺語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它使我想起了我在1998年至2001年間做出的一些決定,這是我為自己和家人做出的最好的決定。然而是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我才意識到這一點。

因此,無論對我個人還是《西華報》發生什麼事情,我都可能要等到很久以後才能發現影響。實際上,我很好奇每個星期,我們是如何把報紙拼在一起,就像一個艱難的拼圖遊戲。這種不知道自己種下的種子會變成什麼樣時,這個過程是令人激動和期待的。

人們問我是怎麼做到的。事實上要問的是我們該怎麼做?我說,我們就是這樣做。我的團隊以承諾,熱情和使命來維護我們擔當社區喉舌的責任。因此,《西華報》及其英文版姊妹報《the Asian Weekly》可以每週付梓,同時也在網上發行,毫無錯失延宕。通過每週一次的發刊,我們回饋社區並為社區提供支持。

我們每週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激勵點燃我的動力。每週都有太多人依賴我們向他們提供重要信息。根據我們政府的規範, 報紙被視為「必需品—essential」。在這場危機中,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對社區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是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換所。我們是亞裔社區與其他社區之間的重要橋樑。

時事啟發

COVID-19和「黑人的生命至關重要— BLM」運動如何對我說話?現在不是我們為自己感到難過或無所事事的時候。現在該採取行動了。我們每天都可以通過一些小小的同情心就能有所作為。這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對其他人而言可能意味著世界。

我從來沒有對別人在父親節發出過問候之詞。但是我今年做了。現在的父親更傾向於與妻子成為平等的伴侶。現代父親不僅是養家糊口的人,還需要為他們的家庭,孩子和社區做很多事,而不單是他們面前看到的父親。現在是感謝我多樣化的男性朋友們,他們作為父親所做出貢獻的最佳時機。

當我發送問候給這些父親時,我什麼也沒期待。結果卻讓我很驚訝。一位父親給我發回他孩子的照片,我很高興。另一位告訴我,他正在兒子的畢業典禮上。我很高興分享他的喜悅。一位給我發了一份有關日裔美國人律師的有趣研究。弟弟發短信給我,告訴我不要忘記已故的父親。瞬間,我很感激我有兩個父親,我的親生父親和繼父,與我分享了許多人生經歷。

兒子皓君和媳婦Tracy在父親節這天,遵循社交距離的規定,即使他們不能親自與我們共渡節日,但卻是盡最大努力,使我們感受到這個特別日子的喜悅。鑑於COVID-19的死亡和感染數量激增,他和我的工作人員Nancy於3月初將我們的辦公室推向了「在家工作」的方式。

媳婦Tracy特別為我們做了令人垂涎的海南雞肉,米飯和綠芥蘭菜湯。兒子皓君堅持要請我們外賣的晚餐。他爸爸要了牛排,皓君買來一頓全套的晚餐外賣,包括帶骨牛排,烤土豆和有生菜、小蕃茄、洋葱、碎奶酪、培根等的wedge沙拉。巧克力蛋糕是我要的。牛排骨讓我開心,因為我可以像狗一樣咀嚼和吮吸它。我想知道我前世是否是條狗? 所有的東西都很好吃。

之後,我給兒子和媳婦發短信說:「接下來的三天不用給我們準備午餐了,」因為冰箱裡有很多剩菜。

海南雞肉,米飯和綠芥蘭菜湯(影:吳靜雯)

現在是時候接受改變

有人暗示,將COVID-19和BLM放在一起就像是一場大流行。是時候改變了。我們需要徹底改變或成為變革推動者。擁抱新想法和新關係。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對於那些帶有偏見和對其他種族有偏見的人來說,現在是時候承認這一點,並改變我們的態度和行為了。

首先要多與其他族裔人士交朋友。為鄰居送去你烤的餅乾是個方式,大家邁出第一步。接受他們作為人類並向他們學習。觀看並支持黑人藝人。大家可以通過觀看他們的節目和電影來多方面學習另一種文化。我最喜歡的喜劇演員是Dave Chappelle。最喜歡的黑人演員不勝枚舉。最喜歡的電影有BlacKkKlansman,Harriett,Marshall,Malcom X,Hidden Figures,Selma,The Color Purple,Akeelah和Bee。我也喜歡由Queen Latifah主演或Tyler Perry執導的電影。

通過西華報基金會( the Northwest Asian Weekly Foundation),我們為有色學生的多元化工作提供了多項獎學金。

多年前,有人在街上從我身後叫我。

「吳女士。」我轉身看到一位很有潛力年輕黑人女孩。

「當我還是雷尼爾海灘高中(Rainier Beach High School)的學生時,您給了我獎學金,您還記得嗎?」她問我。

「你現在在哪裡?」我問。

「我現在在西雅圖大學攻讀數學。」

當她說數學時,我隨後想起了她獲得獎學金的原因,是因為她在高中時成立了一個俱樂部,為數學和科學領域的學生提供輔導。她不知道那天她給我帶來了多少滿足,希望和快樂感。

更進一步與其他族裔交流的方法是,對不管喜歡或是不喜歡你的人,加入他們的團隊支持他們,或向對自己社區有益的其他族裔組織捐款。

我感謝與各個種族和背景的人的友誼。

在警惕我成為一個對他們社區當前和即將的推動者來說,我的黑人朋友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因此西華報非營利的「加強有色族裔婦女力量—-Women of Color Empowered」活動中,得以在我們的英文報紙上推薦他們,並在我們舉辦的活動中向他們表達敬意。我一直認為他們是我生命中的一項祝福。謝謝我的朋友,你知道你是誰,就是因為你,才能造就了今天的我。

當我在電視上看到人們聚集在加州和佛州( (California and Florida)擁擠的酒吧和海灘時,我感到非常緊張。 那些拒絕戴口罩或出於任何原因而忽視社交距離的人,請為自己和他人戴上口罩。 請記住,該病毒一視同仁。 被感染的後果是可怕的。 即使活下來,也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只需問問得病才初癒的Michael Flor,他在醫院呆了60多天後,才從這種病毒中康復。 他會告訴你,你的身體永遠不會再跟以前一樣。 一些康復患者的呼吸系統因病毒肆虐遭到永久性損害,還有其他副作用。 Flor的腎臟已經受損。現在, 他每週要進行三次透析洗腎。

好事就在面前

在父親節,徒步健行彼此相鄰的三個公園 Judkins, Jimi Hendrix, Sam Smith 是我們這一天的亮點。我說,我們不要什麼地方都去,仍然要理智的作出選擇。

過去,我們到處健行。在疫情大流行時,最好走些近家的路線。我們通常的景點是Seward公園和奧林匹克雕塑公園 (Olympic Sculpture Park)。 這些地方現在對我們來說,相對的很危險。 因為我們屬於該病毒的高危年齡組。 那裡到處都很擁擠,遊客沒有戴口罩,也從來沒有保持6英尺的距離。 我認為這與北邊擁擠的綠湖 (Green Lake) 一樣,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

「好事就在你面前,」丈夫說。你只需要看看Judkins公園,Jefferson公園,Jimi Hendrix公園,Sam Smith公園,Montlake公園,Elliott Bay碼頭和Tukwila的Fort Dent公園是我們的一些最愛去處。讀者可能已經聽說,我提到的前三個公園,近來周圍發生了BLM抗議活動。但是其他日子,這些公園的人流量很少,並且靠近華埠。在公園漫步是免費的,是一種絕佳的運動方式。這是一個享受新鮮空氣的機會,也是我們城市公園部門保持空氣清新的出色成果。在公園裡轉一圈使我頭腦清晰。每週幾次步行或繞圈慢跑2至3個公園,比治療焦慮和抑鬱的任何藥物都要好。

Jefferson公園(照片由吳靜雯拍攝)
Elliott Bay 碼頭(照片由吳靜雯拍攝)

該犧牲了

當我大部份的員工在家中工作時,在大流行期間出版社區報紙對我來說更具挑戰性。過去,我們非常依賴個人互動來進行所有更正和更改。從初稿到成品,我們每輪至少進行30次更改。從標題到內容,從間距到顏色,從圖片到圖形,將故事切換到不同頁面,我們不斷修改每一個細微的信息,力求報紙的外觀和內容更臻完善。

大家可以想像我現在需要用多少工作和時間來通過電子郵件,短信和電話來回傳達更改。但是,與我在大流行期間損失的業務量相比,所做的犧牲微不足道。與那些無家可歸,失業或感染了COVID-19的人相比,失去業務的影響可能不算是災難。

一個月前,《紐約時報》發表了一個故事,講述了成千上萬義大利城市人,在零售,娛樂和時裝領域失去了光鮮的工作,他們被迫得在農場工作以求溫飽。其實在哪裡工作都不是重點,即使是去農場 採摘水果或去收穫農稼都沒有關係,只要努力工作誠實賺錢,只要能適應並為社會做出貢獻,並在不增加政府負擔的情況下謀生,就不該感到羞恥和無奈。因為外勞被禁不能入境義大利,農民迫切需要幫助。我發現這個故事鼓舞人心。人們了解在困難時期犧牲的意義。盡一切努力生存並保護自己和家人。這就是生命能屈能伸的精神。

疫情大流行教會了我如何生存,更明智和更好的生活。多虧了Edith Eva Eger博士寫的《選擇:擁抱可能—The Choice: Embrace the Possible》,我了解到「我們可以選擇成為我們自己的獄卒,也可以選擇讓自己海闊天空。」Eger猶太人,是遭受二戰時德國大屠殺的倖存者,她的經歷是如此難以言表,令人痛苦且令人恐懼,以至於她在幾十年後,寫下了回憶錄才得到了治癒和解脫。與在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裡的Eger相比,我的艱辛就像吃一頓豐盛的點心,充滿了選擇,樂趣和可能性。我哪有權利去投訴抱怨我的處境。

我選擇不僅要自由,而且要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充滿創造力,從而樂觀以對。兩個月前,我分三部份開始撰寫有關新冠狀病毒的議題。關於這些經歷,我還有更多要說的。本文可以說是我寫的一系列《新冠狀病毒的經驗教訓》的第四部份。或是以單文看待,讀者自行決定。謝謝閱讀。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BLM, COVID-19, 新冠病毒, 父親節, 獎學金, 西華報

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教訓–3

May 21,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可以賺錢嗎?你待在家裡會感到百般無聊嗎?為什麼讓別人微笑,實際上對你自己是有幫助的……請繼續看下去吧!

如何對抗不良情緒

朋友Jane Nishita提醒我,諾貝爾獎獲得主、和平主義者達賴喇嘛說:「以下三個因素似乎是可以增加並影響我們的幸福,它們是:有改變自己思維的能力,有經歷感激的能力,有選擇要友善和慷慨的能力。」

新冠狀病毒使許多人感到沮喪,恐懼和焦慮。我們不要老是想著失去的東西,和困坐在家理的孤獨無聊,而是要提醒自己和他人,特別是當情緒陷入谷底時,就要想到這位藏族精神領袖關於「增加幸福感」的建議。

許多牧師和猶太長老們也建議要「讓別人微笑」。伸出援助之手,通過你的同情心和助人的行為,使人們對他們自己和他們的生活感到良好。

疫情期間是搜索或滿足自己激情的好時機。封鎖(lockdown)期間,我的媳婦Tracy除了仍做著她的全職工作外,還把時間用在烘焗蛋糕的樂趣中。她知道我喜歡帽子,所以在母親節那天,特地為我做了一個漂亮又可以吃的「帽子」蛋糕。她還為孩子們的生日製作了精美的蛋糕。有什麼能比得上一個孩子的微笑更讓人感到欣慰的事呢?

帽子形狀的母親節蛋糕。 蛋糕上所有東西都是可以吃的。 (攝影:Tracy Luu)

充分利用每種情況

新冠狀病毒大流行實際上為某些企業創造了機會。據《紐約時報》報導,一家製造咖啡過濾器的德國公司Melitta,現在也正在生產口罩,因為「過濾器恰好可以罩在嘴,鼻子和下巴上」。由於Melitta已經擁有專業的技術和設備,因此它在生產口罩的速度上擊敗了競爭對手。

母親節的前幾天,我收到了一個驚喜,那是一束鮮花和華盛頓大學多元文化校友合作組織(MAP)的卡片。這讓我著實地開心。董事會成員Sumona Gupta想到要向24位MAP的支持者和捐助者送花。一些捐贈者被這個舉動感動,以至於他們立即再次承諾今年捐贈獎學金給MAP。

圖片:華大MAP送給我的花束和卡片。(攝影:吳靜雯)

董事會還向苗族(Hmong)農民訂購了鮮花,這些農民通常忙於在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上賣花,如今像大多數企業一樣受到傷害。哇!一石二鳥,真是太好了!

此外新冠狀病毒大流行竟然也出乎意料的帶來一些好處。退休人員Naomi Minegishi說:「該病毒使我更具科技能力。我通過Zoom會議與市民組織互動。Zoom使我可以在家中完成更多工作。本週,當我在Zoom小組會議上時,我的編輯打電話給我。我去了另一個房間和她作了簡短地交談。之後,我一邊聽討論會並關閉Zoom的相機和麥克風,一邊洗衣服,洗碗並作了舉重運動。我不敢相信我居然可以不離開家就能完成了很多工作。大家都知道並非會議上討論的所有內容都很重要。在面對面的會議中你是別無選擇逃避,只能坐下來聆聽所有的廢話。」

《西華報》的編輯管理Kelly說:「做力所能及的事。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並非無事可做,給家人更多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也可以通過視頻等方式與親朋好友互送祝福。」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由於居家令的實施,許多印刷出版物和線上公佈的社團活動行程都消失了,包括我們的版面。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填補這個空間?但COVID-19也為我們提供了無盡的故事和題材。自三月以來,我每週的博客都直接或間接談及與疫情大流行有關的內容。

一些社區組織已經成功完成了虛擬籌款活動,包括鄰里之家(Neighborhood House)和Denise Louie兒童教育中心。這些組織可能沒有籌集到預算的資金,但是虛擬活動確實是具有成本較少且勞動強度較低的優點。

聯儲,聯儲,聯儲

大多數美國人沒有儲蓄。美聯儲的一份報告說,一半的美國人沒有400美元的應急基金,其中包括年收入100,000美元的家庭。太可怕了!當新冠狀病毒爆發時,許多人失去了工作,他們只得被困住而沒有任何經濟緩衝。

《西華報》的本地新聞編輯Pei Le說:「每個人在平日都需要存一些錢。許多美國家庭之所以陷入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僅僅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存過錢。在疫情大流行之前大多數人都透支了信用卡,現在他們才有機會學習此課程。最重要的是,儘管我們面臨著危險,但這些人仍然渴望要重新開放我們的經濟,以求得他們自己能維持生計。」

我和丈夫剛結婚的頭幾年總是節儉過著日子。我們經常吃便宜的飯菜,例如白米飯和整隻雞,這足以養活我們倆的肚子,蔬菜等配菜被視為奢侈品。我們偶爾的揮霍是到住家附近的餐廳,享用其1美元的週日特價早餐,包括雞蛋,香腸,烤麵包和咖啡。我們等了四年,直到我們在經濟上可以才生孩子。即使那時沒有很多物質上的享受,我們仍然過得很開心。我的信用卡從過去而且現在僅用於緊急情況。節省了兩年後的回報是,我教書賺的工資足以買我們的第一套房子。

我的建議是大家在疫情大流行結束後,仍然必需計劃若遇到未來的緊急情況下該如何未雨綢繆,包括下雨天基金(a rainy day fund),更新你的遺囑和授權書。這是為了自保。如果一旦周轉不靈,錢被卡住了,誰將會是你的救星?提前預告你的靠山支援,並要他們做好準備。

設不設定目標?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可以設計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設定目標或不設定目標。對於那些因社交距離規令而在精神上遭受痛苦的單身人士,也許你每天都需要訂下目標。

如果你的興趣只是閱讀或看電視,則需要培養更多的興趣和有意義的方式,來度過自己的時間。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欣賞YouTube。如果我想學習畫卡通,拳擊,鍛練身體,或烹飪法國美食,都可以使用YouTube找到我的需要,它可以立即展示許多領域的老師。我不想當漫畫家,但是了解漫畫家將其思想轉變為藝術品的過程,卻是對我很有吸引力。這段日子是學習新知識的最佳時間。

即使沒有目標, 也可以通過臨時安排和自發安排,來放鬆心情和態度。Minegishi說:「我首先列出了自己想完成的事情,在Duolingo上學習俄語。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決心瓦解了,我最終有了一個令我真正感到高興和感激的課程。我學會了忙碌,但對課程沒有設定真正的承諾,義務和目標。」

創造力激增

2020適逢總統大選年,許多媒體都制定了宏偉的計劃,包括以論壇,市政廳為特色的現場直播節目,以及總統候選人在美國主要城市的政見發表會以吸引觀眾和讀者。不幸的是COVID-19結束了所有這一切的計劃。

但是病毒卻激發了記者,藝術家,博物館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和實體的創造力以吸引觀眾。 華盛頓州歷史學會(Washington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增加了一個關於COVID-19對華盛頓居民影響的展覽,並正在收集資料。著名的本土,國家和國際博物館已向虛擬觀眾免費開放了他們的寶貴收藏。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提供免費的在線課程。紐約百老匯(New York Broadway)的明星和許多樂團,包括西雅圖交響樂團,都在網上表演。加州聖地亞哥動物園(The San Diego Zoo) 通過命名競賽,為其一隻新生動物組織了一項籌款計劃。

NBC推出了《夜間新聞》的兒童版。《紐約時報》最近出版了兩頁完整的微型單詞拼圖以供讀者消遣。我已保存該副本準備下次需要時隨身攜帶。為了生存,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為個人和社區的幸福創造一些東西。

不需要實體辦公室

疫情大流行使公司意識到,他們並不需要實體辦公室來完成出色的工作。辦公室為員工制定監督,架構和例行程序。但是它也建立了一個僵化的工作場所,特別是對於有年幼子女的父母和那些必需要進辦公室上下班的人 我的一個有孩子的員工,現在壓力減輕了不少,她喜歡在家工作。令人驚訝的是,她已經達到了大家設定提早截止時間的目標。

為什麼你的那部份至關重要

有些人出於各種原因抗議社交距離禁令,包括自由,工作和流動性。我同情那些需要工作而不能做的人。我希望那些抗議公民自由的人了解,更多的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意味著COVID-19的持續傳播。

社會距離會導致精神困擾。不幸的是,該病毒的不可預測性,並不能為大家提供不實施社交距離的多種選擇。與中國最初的病株相比,該病毒已突變為更強更毒。衛生專家此前曾表示,年輕人將倖免。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如何,有些人已經死亡。現在孩子們正在感染一種奇怪的皮膚病和心力衰竭。專家們也還曾預測,夏季的炎熱天氣會將病毒帶走,然而現在我們仍然看到死亡和感染人數在增加。請不要太責怪這些專家們, 因為我們對COVID-19的很多知識還不能夠有所了解。

誠如《西華報》的編輯管理Kelly說的:「接受變化,明白抱怨沒有用。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完美無瑕的世界裡,難免有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抱怨除了傳遞負性情緒,對解決問題沒實際幫助。」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19, YouTube, 口罩, 新冠狀病毒, 派克市場, 疫情, 社交距離, 華盛頓大學, 西華報

2000期的發行 2000次的拼搏 是我們的驕傲 是我們的光榮

May 14,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西華報編輯部

本期是西華報發行的第2000期,它代表的是2000個星期不懈的工作,它代表的是2000次的拼搏和努力。

紙質媒體發展歷史悠久,權威性和可信度是它在長期的發展中得到公眾認可的重要條件。例如遇到像今天疫情這樣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一些受眾還是要找報紙核對確認信息的真實性,這就是紙質媒體多年積累下來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的證明,這種權威性和可信度即使在網路媒體盛行的今天依舊不變,這也是西華報一路走下來的執著和動力的強心劑。

然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和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紙質媒體特別是報紙的發展,受到了現代化電子信息傳播與交流方式的衝擊。網絡資源的迅速發展,使人們已趨向於從網絡上獲取信息,電子網絡網媒佔據著信息傳播領域的市場資源優勢,這種優勢客觀上導致西華報受眾群體的數量逐漸減少。

但是西華報無畏無懼,我們在原有的資源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報紙和網絡的互動,我們緊跟時代的步伐也發行電子報,加快自身的改革,使讀者更方便快捷的獲取信息。我們知道平面報紙的時代雖將逐漸走向歷史,但肩負歷史的價值,我們認真踏出每一個腳步,認真出版每一期的報紙。

2000期的風雨同舟,成就了今天的西華報;2000次的的團結拼搏,成就了西華報的夢想。我們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社區的一路相隨和共同的付出。你們是西華報走向成功的奠基者,也是西華報發展成果的分享者。對此我們永遠感激社區,讀者,商家的一路支持和愛護。

2000期的歲月崢嶸,2000期的春華秋實。回首過去風雨艷陽,傳承跨越,並肩携手的日子,我們也對自己心存感激。2000期的日子,西華報經歷了無數次的蛻變和考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的交織變化,但是永遠不變的是我們心中的那份執著。「執著」二字平淡不過處處可見,但能堅持2000次的考驗並不容易。

值此2000期發行之際,我們為自己驕傲,更為自己喝采。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紙質媒體, 網路媒體, 西華報

二戰華裔老兵的奇蹟防老方法歡度103歲生日 他說:新冠狀病毒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糟

April 30,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梅社珍(Gene Moy)本來認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由於居家令會讓親朋好友裹足不前,那麼他103歲的生日的慶祝活動必定是在安靜中悄然度過,然而他錯了…

梅社珍是一名二戰美籍華裔老兵,往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他通常會與幾位女士以跳舞來慶祝自己的生日,然後與朋友和家人一起在某家中餐館裡大飽口福一番。每當他的生日這天,許多女士會排著隊,等著輪到自己與他共舞的榮幸。梅先生會跳探戈,華爾茲,恰恰,搖擺舞(tango, waltz, cha-cha, swing dance)等舞步。

梅社珍與女兒Jadina(左)和朋友Cari Murotani。

梅社珍的長期舞伴之一是Cari Murotani,她反對讓梅先生今年的生日在無聲無息中度過。起初,梅先生的孩子們說要等病毒大流行過後才慶祝。梅先生近年來六次的生日派對都是由Murotani來張羅,但考慮到他的年事已高,Murotani說服孩子們還是要如期舉行,在驚喜中梅社珍歡度了他103歲的大壽。

「沒人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狀況。他的年紀已不小,現在慶祝他的生日是重要的。」Murotani說。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梅社珍的家人和Murotani組織了遊行車隊,遊行車上的人拿著生日快樂的標語和氣球,從碧近山他的屋前駛過。4月8日有25輛汽車出現,鳴著喇叭,人們大喊生日快樂問候他,甚至有一輛警車在Eric Sano隊長的駕駛下也加入了車隊的行列。同時出現了三家媒體共襄盛事,包括KING 5,KIRO 7和《西華報》,也是特別來向梅先生表達致敬之意的。

慶祝梅社珍生日的遊行車隊。

梅社珍的兒子Corey欺騙他,說有位自由撰稿人嚴美美想採訪他。Corey很早就走進他父親的房子並拉下了百葉窗,這樣梅先生就看不到屋外聚集的朋友和喧嘩的人聲。

當梅先生和兒子走出前門時,他十分震驚。他說:「我感到驚訝和不知所措。」他對遊行車隊的安排感到高興和讚賞。

年齡對建立友誼沒有影響。Murotani崇拜梅社珍,因為她認為梅先生是一個傑出而獨立的人,儘管他已經是一個多世紀前出生的人。去年,Murotani安排他與另外一位102歲的Myrtle Royse共舞,讓梅先生的102歲生日過得特別不一樣。他告訴《西華報》:「Murotani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儘管我比她年長25歲。」

Myrtle Royse和梅社珍。

COVID-19對他造成的影響和看法

原本是去年9月,梅社珍要與其他美國華裔退伍軍人一起被授予國會金質獎章。但被推遲到今年4月,對此他已經感到挺失望的,然後又由於COVID-19而再次推遲。他的兒子和女兒都計劃要陪著梅先生到華盛頓特區首府參加表揚儀式。活動被推遲了,但是孩子們到現在還沒有收到機票的退款。

梅社珍當年在軍隊中擔任廚師。他填寫了一份入伍申請表,稱自己是廚師,入伍後立即被指派去做飯。後來,他被提升為中士,負責120多人部隊的伙食。

梅社珍說,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新冠狀病毒更糟。他說:「我從沒見過這樣的狀況。」儘管他經歷了美國大蕭條和其他危機。他說:「因為疫情肆虐,所以你不得離家外出。」沒有其他災難使我們陷入被迫宅家的困境。

上週兒子開車載他去華埠國際區吃飯,景況使他感到震驚。「所有餐廳都關門,」他說:「這很不尋常也可怕。以前從未發生過,真讓人難過。」

自從疫情大流行以來,梅先生很少出門,朋友們也無法拜訪他。即使在他103歲的高齡,他仍然經濟獨立且獨自生活。他想念社交活動和開車去耆老中心與朋友跳舞的時光。幸運的是,他的三個兒子和女兒輪流來看望他,打掃他的房子並給他帶來食物。

老化

梅社珍在他的屋子裡拿著寫有103歲生日的紙牌。

「我父親很棒」Corey說。 他回憶起父親在100歲時,他的家庭醫生告訴Corey,他父親「在100至105歲之間應該沒有問題。現在父親是103,介於100至105之間,我看著他,他看上去還是和100歲時一樣,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自從「呆在家裡—stay-at-home」政策執行以來,梅先生一直在努力解決一些健身上的問題。根據兒子的說法,無論在家裡找到什麼健身器材,他都會拿來鍛練身體。每週會騎幾次舊的健身車約一個小時,還加上舉重健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梅社珍似乎與統計數據無關,因為數據顯示即女性的壽命比男性長6至8年。梅先生的妻子兩年前因老年癡呆症去世,享年95歲,在她生病時是由梅先生來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研究發現, 壽命與遺傳只有25%的關係。根據《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的報導,飲食,運動和吸煙習慣等生活方式的選擇起著更大的作用。梅先生的父母在60多歲時去世,因此他的長壽與DNA無關。長壽不關乎有多富裕,而與生活方式相關。《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說:「改善生活習慣與公共衛生的正確步驟組合,可以幫助人們壽命更長,無論他們賺多少錢。」

在獨立中盎然生活

梅社珍到現在仍然自己開車和做飯。他在疫惰大流行前每週2到3次從他碧近山的家中,開車到不同地點的耆老中心去跳舞。讀者可能會認為開要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據Seniorsite.com稱,停止駕駛的老年人會有「生活滿意度降低,調整能力差,孤獨感和活動水平降低」的感覺。實際上,我朋友的父母說她寧願死也不願意開車。

吃什麼養生

梅先生遇到的常見問題是「你是吃什麼東西能讓你那麼長壽?」許多朋友對他維持長壽的秘密感到好奇!「我吃你吃的」他會笑著回答。那麼他是在吃特殊的東西還是在吃魔術藥?梅社珍說,他吃中式和美式食物。 每天為自己做美式早餐,包括燕麥片和煎餅,有時還包括培根(bacon)和雞蛋。我不知道薄煎餅是否對健康有益,但是雞蛋和燕麥粥是有益的。除纖維外,燕麥片還富含硫胺素,鎂,磷,鋅,錳,硒和鐵(thiamin, magnesium, phosphorus, zinc, manganese, selenium, and iron)等元素。雞蛋是大腦的燃料。我們的身體喜歡規律的日常活動和穩定的生活方式。

他在家庭中的主要角色是擔任廚師。自從結婚以來,他一直是為家人做飯,現在他每天早晨仍在自己做早餐。「我老婆當然是喜歡我下廚做飯的」他說。 這對夫妻結婚共同生活了有70年之久。

根據劍橋大學的《公共健康營養》雜誌一項研究發現,在一週內最多做五次飯的人在10年後仍然存活的可能性增加了47%。在切割,煎炸和清洗食材期間,烹飪會鍛練手和腳的靈活性。而且不要小看去雜貨店購物這件事。通過處理具有新舊食材信息,經濟學和規劃的各種產品,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保持活躍。選拿出新鮮的食物是一種技巧。我永遠無法區分最好的瓜和不是那麼新鮮瓜之間的差別。

梅先生能夠烹飪中式和美式食物,例如牛排,帶殼的蝦和蒸的碎豬肉鹹魚這些大菜。他在2016年接受《西華報》採訪時說:「我要嚼一下(蝦)殼的味道,然後吐出來。」啊!這傢伙是美食家,追求味道。 因此,他的飲食並不是真正以健康為導向,因為他實際上並不大量依賴蔬菜或新鮮食物來養生。

他的背景

梅社珍於1917年出生於中國的台山,並於1 9 3 1年與父親一起來到美國。他住在愛達荷州(Idaho)的Lewiston,然後移居西雅圖。他從哪裡學的烹飪技能?參軍後,他與其他三個合夥人一起開設了自己的中餐廳New China Café。他發現廚師的12小時輪班制正耗盡他的時間和生命,於是他辭職不幹了。

儘管他從高中輟學,但他申請了波音公司的一份工作。並立即被聘為機械師和工具製造者,一直待在波音28年直到1982年退休。他的職業生涯雖然不那麼引人注目,但他為妻子和四個孩子提供了體面的生活。

發展記憶能力

梅先生長壽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每晚大約睡足8個小時。睡眠對我們的大腦健康和記憶至關重要。研究表明,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老年癡呆症。9年前,梅社珍無法入睡。因此,他想到了克服失眠的方法。「我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數羊,而是數首都。」他仍然對學習新事物感興趣。

他對州府和歷任總統的記憶如數家珍。他說:「問我有關任何總統,50個州或其首都的問題,我可以告訴你。」我對他進行了州府的測試,他馬上就給出了答案,像學生般的能快速背誦回答考題。

最重要的長壽因素

跳舞也許是對梅社珍的長壽起到最重要的貢獻,跳舞可以提供人體的鍛練,平衡和協調。社交是長壽的關鍵。隔離或是孤獨會破壞生命。已經證明,在社交活動人群中認知障礙的可能性較小,並且可以避免記憶力減退。

梅先生是在1941年至1946年於太平洋服役的聯合服務組織(United Service Organization)學會了跳舞,該組織為軍隊提供娛樂。1982年退休後,他再次開始跳舞。他說:「跳舞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很有趣。我討厭其他運動。跳舞時我不感到累,但是走路時我會累。」找到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動形式很重要,這樣就可以繼續做下去。

交誼舞(又稱交際舞—Ballroom dancing)不僅可以增強腿部和手臂的肌肉,還可以增強心臟。梅先生經常是高級舞會的明星,因為很少有男士知道如何跳交誼舞,甚至很少男士能跳的好。有太多女性喜歡跳舞,但沒有足夠的男性為伴侶。他在舞池中處於領舞的角色,他知道如何帶領舞伴展現舞姿。他告訴《西華報》,他為自己從未撞到別的跳舞者感到驕傲,即使在擁擠的房間裡也沒有。舞蹈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都給他在身心上極好的鍛練。

去年,關節炎襲擊了梅社珍,他感到頭暈和一條腿無力。之後他一直在接受治療。但這並沒有影響他挺直站立的姿勢,且看起來既健康又警覺。他告訴兒子Corey,自己跳舞時根本不會感到頭暈。這表明正確的健身計劃可以幫助治癒我們的疾病並減輕痛苦。看到此讀者已經意識到梅社珍的成功抗衰老並不是一個謎。他活躍的生活方式,充滿歡樂的跳舞,熱愛生活,紀律和有意義的生活日程,這說明了他如何輕鬆度過自己的103歲。

我們無法逆轉衰老,但我們可以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像梅社珍這樣有個好朋友圈子,來延長生活的樂趣。他十分盼著華盛頓特區首府的旅行,去獲得他的國會金質獎章。希望國會加快儀式的日程安排。這不僅是對華裔美國退伍軍人,而且也是對其他戰爭的退伍軍人都將具有的重要意義。它傳達的信息是,在艱難的時刻和不幸中都必需向我們的退伍軍人致敬。

這篇故事包含《西華報》在梅社珍先生99歲生日時發表的採訪中的一部份。他103週年誕辰我們與有榮焉。《西華報》很高興能報導有關我們社區中包括普通人和非凡人的行誼故事。最重要的是,我們渴望獲得有關人道和人性的故事,尤其是在這個恐怖,痛苦和絕望的疫情大流行期間。而梅社珍的故事確實是振奮著我們的精神,鼓舞著我們的人心。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19, 健身, 居家令, 新冠狀病毒, 華裔, 西華報, 跳舞, 長壽, 養生

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教訓–1

April 23,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新冠狀病毒讓我們重新思考並重新定義好死的含義。什麼是好死?

好死指的是沒有遭受太多痛苦煎熬死亡的人,他或她實現了生命的願望,最重要的是,在臨終前有他或她的親人隨侍在側,見證了往生者最後嚥下的一口氣。然後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追念死者一生的點滴和留下的精神財富。

但是對於那些死於Covid-19的人來說,死亡是一個孤獨而困擾的經歷,他們被迫與陌生人在一起,在最後一刻沒有哀悼者相送,沒有喜歡的音樂和歌曲頌詠隨伴。例如在紐約發生的情況,病患斷氣後馬上被放入屍袋。與其他屍體放進大型空調貨車,然後集體埋葬。 整個過程給臨終的人們帶來了悲傷和恐懼,給家人和親人帶來了遺憾和噩夢。

但是, 《成為凡人— Being Mortal》的作者Atul Gawande博士寫道:「歸根結底,我們的最終目標不是美好的死亡,而是美好的人生。」對壽終者而言,這種態度可以安慰亡者家屬和垂死者。但對遭受Covid-19這種可怕傳染病的人,家人和親朋對突然失去的摯愛,是很難用這個態度去接受殘酷的事實。

儘管人們通過電話傳遞著死亡告別的不捨,在病房遠處為親人張貼永愛的宣言,但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那就是孤獨的死亡是不人道的。不過,為死者舉辦「慶祝生命,—celebration of life」活動永遠不會太晚。 沒有任何規定家屬以後不能為尊敬的親人舉辦這樣的活動。另一種選擇是通過Zoom進行追悼儀式。

生存的意志

具諷刺意味的是。 前線醫護人員一直在努力挽救新冠狀病毒患者,但有些人卻希望結束生命。當我丈夫打電話給親戚時, 她說:「朱迪(不是她的真名)試圖自殺,我現在沒有時間和你說話。」這使得我家先生不得不縮短談話的時間。朱迪過著優渥的生活,是我們親戚未來的媳婦,即使在疫情大流行爆發前,她已經和抑鬱症作鬥爭。然而新冠狀病毒大流行使她的病情更加惡化了。

Covid-19不僅是病人的壓力,也是健康人的壓力。疫情帶來諸多的壞消息,例如感染者和垂死者增加的數字,這要我們如何才能放心呢?當病毒摧毀了一切,包括數以百萬計的工作,不動產,企業以及非凡卓著的文化藝術機構時,我們如何還能對未來充滿希望?即使我們彼此相距不遠,但卻要幾個月都不能親眼目睹親人,擁抱或陪伴他們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孤獨的焦慮呢?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環境和未來時,我們是會感到焦慮和不安的。

當我們不知道大流行疫情何時結束時,我們感到絕望。擔心的是,我們的生活將永遠不會再正常。健康專家一直在說,可能會有第二波的疫情。

然而處在逆境中,我們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祝福。由於我在外面戴口罩和執行儘可能居家不外出的宣導政令,我的花粉過敏症得到了控制。由於參加會議和活動的次數減少,我在家裡放鬆了不少壓力。我丈夫說,他現在都走樓梯而不是乘電梯,讓自己有了更多鍛練身體的機會。

目前的處境也是讓大家學習如何在逆境中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最佳時間。我沒有為未來擔心,因為我專注於目前的目標,無論挑戰如何,每週都要以印刷和在線方式出版《西華報》和《the Northwest Asian Weekly》。如果我無以為繼遭到失敗,我可以忍受,因為我已經盡全力了。

無需過度擔心或嘗試預測未來。每天早上可以向自己確認的第一件事是:「感謝上帝,我還活著。」鑑於這一大流行中死亡和感染的數量驚人,任何人都不應視生命是理所當然的禮物。祝賀自己有決心和精神面對這場危機。意識到自己可以呼吸和吃飯……這很重要。想想那些呼吸機上不能呼吸或進食的人。應該要意識到,並感謝自己真是太幸運了。

做好片刻時段

如今,嚴峻的疫情可能會因難以控制而遭到延宕,像是走進愈來愈黑暗的隧道,難看到光明的盡頭。

我在三月初寫的博客上建議讀者們「過好每一天。」現在,我意識到對於Judy這樣的人來說,可能會讓他們精疲力盡無法承受,因此對於那些不知所措的人來說,「讓我們做好一天中的某個時段。」可能更行得通。

軍隊的教學訓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在大流行期間可能更適用。早上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整理床鋪。如果你做了所有這些小事,例如在地板上撿起髒衣服或清理雜亂的廚房櫃檯,那麼生活就會井井有條。這樣你會對自己和身處的環境感覺會更好些。在災難期間,做一些小事很重要,例如向鄰居伸出援助之手。最好將注意力集中在別人而不是自己身上。

我的應對機制是振作起溫暖快樂的時刻。這些特殊的時刻來之不易。大家要從早晨起床起,就必需且發現這個機制,努力培養並堅持下去。就像我丈夫很滿足並對他在前幾天剛買的椰子微笑的作法,他說:「我很喜歡它」。我希望能拍下一張他臉上呈現著快樂的照片,那是他對椰子的喜歡並珍惜這歡愉片刻的寫照。所以儘可能地記住是什麼賦予了我們快樂,然後停下來細細品味。它將會使我們的大腦從壓力轉變為輕鬆愉快的狀態。

現在我當天的待辦事項清單與以前不同。我的目標不再是成就或取得更多成就,而是如何減少工作並在我的工作中找到意義。現在,我的清單更具哲學意義,這其中包括今天我有沒有笑過?有沒有表達過感激之情? 這些對我的靈魂和精神比獲得獎項更為關鍵。我是否一段時間以來,對一些事一直拖拖拉拉的?例如得給某些朋友或親戚打電話或發電子郵件。我是否寫過一個可以激發他人在精神上戰勝流行病的話題?事實上在這一項目上,我已經這樣做並將繼續這樣做下去。

練習愛自己

有人說你現在應該首先考慮別人而不是自己,這是錯誤的方式。因為如果你對自己都沒有同情心,那麼將無法給予他人足夠的幫助。這是至關重要的時刻,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健康和福祉,這樣你就不會讓家人,同事和醫療保健系統承擔任何責任。

你有好好的吃飯和睡覺嗎?隨著社交距離的生活實施,許多人可能傾向於吃更多的垃圾食品,看太多電視以及花太多時間上網。我承認目前看電視是比以前多,但是看電視時,我會作運動,打掃衛生,吃飯或折疊衣服,絕不會一屁股坐下來後,就像沙發土豆那樣,動都不動的埋進沙發裡。

當情緒低落時該怎麼辦?有可以說話的人給你打氣嗎? 我的一個獨居的朋友喜歡和我見面並在我們見面後,拋棄所有的悲傷和煩惱,似乎我成了她的治療師。我總是讓她想起她的一些祝福。她告訴我,總在我們交談後,她沮喪的感覺會好了很多。現在,我們無法見面,真希望她能找到其他應對方法。當我情緒低落時,我會聽音樂,彈鋼琴和做家務。我不會深陷在苦惱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你犯了錯誤,請原諒自己,也原諒別人。我寫下一生的祝福,這些祝福是漫長而令我心動的,可以鼓勵著我繼續向前邁進。

如果感到恐懼, 請寫下你的恐懼。問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害怕。揭開每個神秘面紗。這些恐懼的事實和解決方案是什麼?我保證經過這樣的運作和練習後,心中慌亂的感覺會好了很多。

以目前的情況來說總還是有些好處的。一位朋友說:「現在是省錢的最佳時機,因為處於百業暫歇的狀態,沒地方去消費花錢。」 另一個人說:「現在是簡化生活的好時機。」

適應力就是韌性

當我們能夠適應並儘力為處於困境中的自己和其他人做到最好的狀況時,它就體現了韌性。打起精神做某件事,而不是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過日子,能做到韌性就意味著你沒有向困難屈服或放棄自己。高端餐廳Canlis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開始提供早餐和漢堡外賣。華埠國際區的餐廳,如翠苑和綠島餐廳,在疫情期間都仍有很多外賣的客人。Pho Bac擁有自己的送貨迷你小型卡車,Hood Famous Cafe+ Bar計劃在未來幾週內,重新啟動其送貨服務。

我不相信沒有所有員工在辦公室的合作,《西華報》和姐妹報英文版的《the Northwest Asian Weekly》會表現得更好,這是因為 我們能集思廣益而興旺發達。然而COVID-19使我們變得靈活。我們了解到,完成一項任務有多種方法。而且我們每週都進展的愈來愈順手,因為每個員工都願意在更少的資源下做出更多的事情和成就。危機中的改進,表明我們可以解決問題。我為我們的員工和作家感到驕傲,他們貢獻了驚人的想法和故事。

只需看看音樂家如何通過Zoom,在樂隊中一起演奏虛擬貝多芬音樂會就能略知一二。音樂家已經進行了調整,以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最好的演出。適應性使我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忽略新聞和事實的後果

4月2日,喬治亞州(Georgia)州長Brian Kemp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剛剛才得知COVID-19也可無症狀地傳播。」真是夠虛假的了!然而無知並不能原諒他的施政無力。他被平庸的助手包圍。一個英明的州長應該知道如何運用同僚的信息應對危機,而助手們也應該知道如何解釋這些事實。可憐低智商的Kemp沒有領導能力,他應該被革職下台。

不讀新聞的人會受苦。我指的是真實新聞而不是假新聞,例如共和黨州長贊成福克斯(Fox)新聞,對病毒輕描淡寫。 這些人必將承受著每天不閱讀和關注新聞的後果。

儘管我是一名新聞記者,但我還是建議大家晚上上床睡覺前不要看新聞。所有這些負面新聞都會影響我們的睡眠。晚上好好休息一下。維持良好的生活紀律並保持健康,是當前重要的課題。願上帝保佑你和美國!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19, 抑鬱症, 新冠狀病毒, 疫情, 西華報

自然醫學指南 如何預防Covid-19

April 9,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韓威儀

大家知道如何預防Covid-19以及適量的治療嗎?真正的有錢人是能與大家分享金錢!比爾蓋茨在疫情中的大愛曾說要「冷靜」讓我想起「定其心應天下變」的說法!我每星期都很仔細地看「西華報」,大部份都是告誡大家要注重戴口罩,洗手再洗手並提高免疫力。但是沒人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增強免疫力?現在我以自然醫學物理生化學的立場和理論給讀者一些新的建議。

人的身體是由維生素礦物質氧氣水分氨基酸(蛋白質)荷爾蒙等等合成,要多吃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雞,魚,豆類,乾果。少吃糖類,牛奶,奶酪等會引起消化不良的食物。此外服用VIT C 2000mg每天,Zinc picolinate 30mg每天。由於人類身體內因缺少一種酵素,不能製造維他命C一定要從外界補充。

VIT D 5000 IU每天。這是我簡單的陳述。詳細的文章請看TAHOMA CLINIC FACEBOOK DR. LESLEY MORICAL的寫作臉書。如果還有問題請電1-888-893-6878問TAWNI托妮營養師講中文請電206-812-9988分機 229 HOLLY 哈莉。另外可以得到治療VIRUS的歷史。

大家不要過份緊張,盡量多做好預防工作,就不會害怕。在1920年的西雅圖一個大醫院在做UVBI(ULTRA VIOLET BLOOD IRRADIATION)把紫外線放進血管裡來回十次在血液中殺死VIRUS救了許多快要死的病人!有一本書叫「INTO THE LIGHT」,DR. WILLIAM DOUGLAS讓大家進一步的了解為什麼紫外線可以殺菌,尤其是殺VIRUS! USEDBOOKSEARCH.CO.UK. 如果了解這些實情就會比較安心了,不再告訴自己Covid-19是「生死之戰的決鬥」。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免疫力, 口罩, 比爾蓋茨, 蛋白質, 西華報, 西雅圖

社交距離生活 圖片花絮2

April 9,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SeaTac副市長Peter Kwon一直支持本地企業,在疫情期間他為無法離開家的居民,代領並送外賣來幫助鄰里社區。
「我的健身房關閉了,所以我發現了一個非常適合我在線上的鍛練身體的視頻,也節省了我的通勤時間。 為我打開了一個不必離家出門的新點子。」— Charlene Lee
之前研究義大利中世紀詩人,神曲作者但丁(Dante)的學者Adina Meyer,經由與網上另一位義大利但丁學者進行交流,以通過愛及通過世界末日的詛咒和最終的救贖,重新認識了這位偉大曠世的詩人。
西華報員工們在3月17日的一次簡短會議上,進行社交距離工作匯報,為每個人在家工作做好準備。
不能出門遛街的95歲張老太太,在社交距離生活下修改衣服自娛。
在社交距離生話下的Gary Tang,進行了他自己的國際烹飪之旅,甚至是學了繪畫技能。作品從左上方:法式土豆韭菜白蘆筍湯,Yucat n燉豬肉,紅油餃子和一幅Acrylic畫作:勇士
通常在4月份人潮擁擠賞櫻花的華盛頓大學Quad,因疫情蔓延變得很安靜。(圖片來源:Becky Chan)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外賣, 疫情, 社交距離, 華盛頓大學, 西華報

華埠國際區如何應對冠狀病毒

March 19,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自病疫擴散以來,每天我都在祈禱,希望華埠國際區不要遭到冠狀病毒的波及。然而那卻是個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它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就像沒有人期望加拿大總理賈斯汀(Justin Trudeau)的妻子得上這種病毒,但是她確被感染了。獲得奧斯卡獎的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和妻子麗塔.威爾遜(Rita Wilson)也沒能逃過。該病毒殺死了科克蘭生命護理中心(Life Care Center in Kirkland)的幾名老年人,從而標誌著華盛頓州遭此病而導致死亡的人數,成了全美最多的州。

上週有傳言說國際區受到影響時,我們即時訪查了所有相關的狀況。 第一個謠言說,是在S. Jackson街上,但沒有任何人受到波及。然後,另一則謠言說陸氏藥房(Luke Pharmacy)的工作人員遭到感染。店主Sam Chen表示藥房人員都安好無恙。後來我們得知這是藥房樓上發生的狀況。這位感染者曾在耆老平價住宅樓International House的辦公室工作。我們發現房屋管理部門於3月10日發出的一封通知其居民的信。由於該信未翻譯成中文,引發社區成員對此表示關注。 住在大樓裡的華人老人們一開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謠言四起。目前該棟大樓進行全樓消毒,另外兩個同事,也在早先主動進行了自我居家隔離的措施。

但當時,這消息是我肩上的一堆磚頭。

對西華報來說,是否要發佈這個新聞很難決斷,尤其是在社區已經受到深深影響的時候。但是,告知社區事情的真相是我們的工作,每個人都應該決定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

然後,在週日晚上,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就通過電子郵件,向我們媒體發送消息,稱他將宣佈關閉餐館和酒吧,但仍可以經營外賣生意,直到3月31日為止。川普總統並在網絡新聞中說,每個人都應該要自我隔離15天。 哇!我感覺無能為力!這個決定將摧毀國際區160多家的移民企業,其中以餐館居多。因為華埠是西雅圖市最活躍的商業區之一,甚至非裔美籍領導人Charlie James也稱我們這個地區為經濟強區,並且是黑人社區的嫉妒對象。

餐廳先關門了

當點心皇(Dim Sum King)宣佈將於3月16日暫時關閉時,許多顧客上週末從這家受歡迎的外賣店購買了食品。老闆Amy Eng說:「但這仍不能有太大的幫助。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三週前,我們業務下降了50%,現在下降到了70%, 而且情況變得愈來愈糟。要冒著病毒傳播的風險是不值得的,大家應把安全放在首位。因此我決定暫時關閉了餐廳,直到一切穩定為止。」

那麼員工在工作時間戴口罩保護自己,出現了些什麼狀況?Eng的員工告訴她:「他們戴上口罩時,顧客害怕進入餐廳,而且害怕吃店裡賣的食物。當他們戴著口罩坐公車來上班時,人們叫他們是猴子。」

Eng尚未決定何時才重新開始營業。她在關店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是發工資給員工,並告訴他們去申請失業救濟,並給他們所有剩餘做點心的材料。

現在關閉的餐廳是全記(Mike’s Noodles)、利苑餐廳(Fortune Garden)及雲桂香。海港城(Harbour City)、錦棠餐廳(Honey Court Restaurant)和Sizzling Pot King等一些餐廳,各家餐廳同時也都張貼著「歡迎訂購外賣」的標語。但這有幫助嗎?

錦棠東主說:「3月16日一整天外賣訂單很少。」他已經要求40名員工中的一些去度假。他同時表示:「在我從事餐飲業的幾十年中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由於病毒造成的壓力,它有時影響了我的睡眠。我想,如果政府可以通過一些救濟計劃幫助我們,我的壓力就會減少些。」

除餐廳外,華埠國際區的其他生意也關閉了。這包括了3月2日的西雅圖彈球博物館和Ghan Sen(健生行)。

華埠最老的銀行改變作業

華盛頓聯邦儲蓄銀行WFSB的 104家在華州分行,已於3月16日關閉大廳服務台的業務,直至另行通知。WFSB華埠支行是華埠國際區中最早開設的銀行。這是該行對州長英斯利宣佈華州進入緊急狀態和學校關閉六週政策的回應。客戶可以使用ATM、或是開車在窗口(Drive-Thru)存取金錢,和夜間投遞存款(Night Drop)等選項。

對於在該行提款客戶只能做少額操作,以便銀行員工可以將放有錢的信封,經由門縫塞出去。但客戶必需事先用手機從外面向銀行行員撥打電話。如果需要更大的金額,客戶必需在雷尼爾海灘(Rainier Beach)和碧近山分行,使用開車在窗口取錢的服務。

但其他在華埠國際區的銀行,例如美國銀行、國泰銀行(Cathay Bank)、East West銀行、鎖匙銀行(Key Bank)和Wells Fargo銀行仍將照常營業。

大量失業

由於所有餐館暫時關閉,造成許多員工失業。在州長宣佈關閉餐廳營業的一天內,非營利性機構仁人服務社(CISC),就即時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提供幫助。已有2 0多個人來到仁人辦公室,以獲取有關失業救濟金的信息。華埠餐館為大多數移民,至少提供了一千多個工作。這些移民主要是做著洗碗、廚師、侍應生、企檯、收銀員、接待員、清潔工等工作。通常,他們靠著一次一次發下的薪水維持著生活,但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他們成了無所適從者,不知道要靠什麼來過以後的日子了。

當餐廳關閉時,供應鏈商家也遭受損失。這些連鎖店包括農產品供應商和麵條廠,以及其他雜貨批發商,這個影響是巨大的。

華埠圖書館關閉

當市府宣佈關閉所有餐廳的前一天,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已於3月13日宣佈關閉所有對民眾的開放服務,由於發佈日期已過了西華報當期的截止時間,很遺憾我們不能與社區和讀者們共享這個信息。很抱歉,我們無法讓讀者提前獲得資料。但大家不必擔心過期未還的書,因為你可以在4月13日圖書館重新開放時歸還。

從而得到的教訓是,當我們處在不確定的時刻,要每天跟踪新聞,以通過網絡新聞或《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了解最新信息。但是如果你不會讀說英語,則可能是不利和不方便的。因為西華報也只是每週發行一次,或會讓你錯過了即時發生事件的訊息。

一位圖書館員說,西市將利用閉舘時間來清理所有圖書館。

一條好消息

由於所有的自我隔離都是呆在家裡且無處可去,所以不少人到亞洲雜貨店逛逛,讓這些商店生意蒸蒸日上。通常,亞洲商場僅在週末日繁忙,但是工作日較少顧客上門。現在他們的顧客流量在工作日顯見增加。店裏的速食方便麵貨架也被掃貨,顧客們現在一直在跟踪這些貨品。

唯一令我困惑的是很少購物者戴口罩,倒是收銀員都戴上了。我知道大多數美國人不相信戴口罩可以預防疾病的傳播。 但是,如果各位已經看到2003年「非典」時期,對香港人和中國人發生了什麼危機,而我們現在正在與冠狀病毒作鬥爭之際,那麼你就會知道口罩是有效的防疫工具。 他們感染這種病毒的人數增加的情況較少,並且能夠控制這種疾病不再擴散。

根據Time.com的報導,曾任香港行政區行政長官的曾蔭權,除了是位政治人物,同時也是傳染病專家,他還曾是該市醫院管理局的顧問。他說戴口罩的目的有兩個 :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而且還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潛在感染的可能性。 你的狀況不會擴散到周圍的人。這是他告訴TIME的言論。他還同時表示,有濾片的三層式口罩,有助於減少與有病毒傳播的飛沫接觸的風險。

3月18日《紐約時報》作者Apoorva Mandavilli在一篇文章上說:「數週來,專家一直認為這種病毒不是空氣傳播的。 但實際上,它可以在空中飛行,並在大約半小時的時間內保持懸浮狀態。」

那麼按照他的說法,如果有百分之一的機會,可以戴著口罩保護自己和周圍的人,你願意這樣做嗎?這次是最嚴重的流行病。我是很樂意。我唯一的抱怨是,這種一般尺寸的口罩是給大臉的人用的。而我必需收緊兩側的弦線以適合我的臉。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冠狀病毒, 英斯利, 華埠國際區, 華盛頓州, 西華報, 陸氏藥房, 點心皇

華埠街頭閉路電視 攝像機項目報廢 捐贈者會獲得退款

March 5,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Ruth Bayang    照片拍攝: Han Bui

2019年由非營利組織《耆德會-SIAF》創始人陳馬淑瑜(Nora Chan),所策劃旨在減少犯罪增加居民安全,改善華埠的商業環境,並幾乎100%覆蓋華埠範圍,估計需要43台攝相機,包括夜視閉路電視(Closed-CircuitTelevision,簡稱CCTV)的大型項目,在一年後的今天遭到挫敗,令陳馬淑瑜大失所望。她說:「我真的很難過,我確實如此。」

《耆德會》在過去一年中籌集了17.5萬美元,現在,她正準備將所有款項退還給捐助者。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安裝攝像機的目的雖是為提高居民安全性,減少犯罪並改善商業環境。但是,沒有組織或個人願意挺身負責並承擔下攝像機所有權的任務和事後相關的問題。

華盛頓基金會大中華香港商業協會理事長李國祥(Benjamin Lee)表示,他能感受到陳馬淑瑜的失望之情。曾是財務捐助者之一的他說:「我們在華埠國際區住有很多老人。我們需要保護他們,而此區的商業也需要得到保護。」另一位捐贈者,大同飯店的老闆Harry Chan告訴陳馬淑瑜,先保留這筆錢,他說:「我告訴她,這筆錢最初是為了使社區受益,所以我告訴她要尋找或做其他有益於華埠的項目,並用這筆錢來做。」

籌集的資金的1 / 3 , 是來自Historic South Downtown的贈款。該組織執行董事凱Kathleen Johnson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已承諾提供和項目約240萬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給《耆老行動基金會》的資金。」

除了維護和管理攝像頭系統之外,如果需要更換零件,負責人必需是主要聯繫人。該項目經理Donny Kwan 告訴《西華報》,在安裝頭兩年之後,每年維護該系統的成本將在15,000美元至22,000美元之間。陳馬淑瑜接洽了幾個非營利組織,即使她告訴他們:「我發現企業可以從這筆錢中籌集資金,作為運營成本。並告訴他們我在一年內籌集了175,000美元。我確定我每年可以籌集30,000美元。但他們甚至不想與我討論這件事。」

其中一家非營利組織甚至問陳馬淑瑜,是否會直接給他們她為相機項目籌集的17.5萬美元。但陳馬淑瑜說不行,她說:」我不能只是錢給他們就不管了,這些錢是私人資金,如果就這樣給了他們,這筆籌款就無法掌控了。我本來認為我可以完成這個目。但是我找不到放置天線和服務器的地方……而且沒人願意管理它。所以現在是時候結束這個項目了,因為沒人願意向前邁進。雖然我明白這是要負起很多責任的一項工作。」她感謝社區和捐助者支持她的願景。她說:「我將把錢還給大家。我需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很多人是捐給我2美元,3美元的耆老們……我肯定是要還給他們的。償還這些老人們。」

像Harry Chan一樣,陳馬淑瑜說,一些企業主告訴她,他們不希望自己捐助的錢被退回,他們要求她保留這筆錢,並將其用於造福華埠國際區的其他項目上。

李國祥說:「我的組織……我們在經濟上,情感上對陳馬淑瑜提供100%的精神支持。我希望我能為做得更多。在我們社區像70歲的陳馬淑瑜這樣的人並不多,她有健康上問題,但仍到處為社區做事。」李國祥拒絕接受捐贈的退款。

陳馬淑瑜發誓說:「我不會停止對社區的服務,我雖然無法完成華埠街頭裝設閉路電視攝像機項目,但也許我仍能做其他事情,為了華埠我必盡心盡力。」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攝像機, 耆德會, 華埠, 西華報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3
  • Go to page 4
  • Go to page 5
  • Go to page 6
  • Go to page 7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0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