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麻省理工

印度即將取代中國成為美國大學校園中最大的國際學生

March 29,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COLLIN BINKLEY and KRUTIKA PATHI

Pranay Karkale 花費多年的積蓄和 6 萬美元的學生貸款去美國攻讀碩士學位,但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在印度國內,常聽到一些家庭賣掉土地送孩子去海外大學的情況。一旦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卡卡萊就願意做任何事。他相信,獲得美國著名大學的學位將為他找到比在印度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薪水來打開大門。23 歲的卡卡萊說:「我覺得我在印度無法獲得與在這裡同等水平的教育。」

隨著快速成長、有抱負的一代年輕人尋找在國內找不到的機會,前往國外大學學習的印度學生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印度估計有 150 萬名學生在其他地方的大學學習——自 2012 年以來增加了8倍——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吸引學生。這對印度來說是一種損失,因為許多學生將大學視為海外職業的墊腳石,但對美國學校來說卻是一種福音。隨著創紀錄的中國學生入學人數減少,美國大學已轉向印度作為全價學費支付的新來源。

印度經濟正在成長,但即使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失業現象仍然持續存在。Azim Premji 大學 經濟學家Rosa Abraham表示,建築業和農業等領域正在創造就業機會,但無法滿足新受過教育的勞動力的需求。「我認為今天的許多年輕人都覺得經濟沒有滿足他們的潛力和願望,因此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想在國外嘗試機會,」她說。

印度自身的高等教育系統也能力不足。隨著人口激增,印度頂尖大學的入學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印度一些菁英大學的錄取率已降至 0.2%,而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率分別為 3% 和 4%。

Lokesh Sangabattula,正在攻讀博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博士,是許多希望在美國找到工作的人之一。他說,印度對材料科學家的需求很少,他認為自己最多只能成為教授。對於工程師來說,情況也類似,印度產生了大量工程師,但沒有足夠的行業來僱用他們。「我們培養的工程師的學位沒有價值,所以人們離開了這個國家,」他說。

加拿大、澳洲和英國的大學也對印度學生的興趣不斷高漲,其中尤以美國大學為甚,美國大學招收了近 269,000 名印度學生。隨著這一數字的飆升,包括 2022-23 學年增長 35%,印度即將取代中國,成為美國大學校園中最大的國際學生。

絕大多數人來攻讀研究生課程,通常是在科學、數學和工程領域——這些領域在美國一直面臨勞動力短缺——儘管隨著印度中產階級的擴大,本科生人數也在增加。其中一個賣點是畢業後有機會在美國工作長達年,這是美國政府提供的福利,稱為可選實踐培訓。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印度, 國際學生, 美國, 麻省理工

麻省理工中國留學博士生身亡 死因眾說紛紜

November 24, 2023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在著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的中國留學博士生Tiansi Xin, 上週三於當地離世。有關其死因眾說紛紜。有媒體稱他是自殺,但亦有最新報導指他因實驗室爆炸重傷身亡。

有人提供一封由麻省理工校長向學生發出的電郵,內容稱就讀化學系5年級博士生Tiansi Xin上週三去世。他年僅27歲, 來自吉林長春,畢業於北京大學,2019年來到麻省理工,從事可持續和高效合成燐化學品的研究。電郵又指Xin的導師評價他是了不起的學者和化學家,他曾在多份著名化學期刊上 發表論文,又獲得多項獎項和榮譽,如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研究生獎學金。但有關其死亡原因,卻未有具體細節。

另有報導引述其他學生透露,在Xin去世當天,他在化學實驗室進行一項涉及燐化合物與金屬氫化物在高壓和高溫下反應的實驗,期間他使用的容器突然發生爆炸,釋出大量氣體和碎片。爆炸震碎實驗室的窗戶和牆壁,Xin身受重傷。後來他被送往醫院,最終搶救無效死亡。報導又稱,校方和有關部 門正深入調查爆炸原因。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中國, 北京大學, 博士生, 麻省理工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