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近期宣佈延長三座公園的關閉時間至12 月底。 這些地點是:Lake City Mini Park(湖城迷你公園)、七山公園(Seven Hills Park)、以及 Dr. Blanche Lavizzo Park(布蘭奇‧拉維佐博士公園) 的亭子/庇護區。關閉是由 Seattle Parks and Recreation(西雅圖公園與娛樂局) 主導。
官方表示是因為「負面活動」(“negative park activity”)過多。具體問題包括遊民帳篷、吸毒、治安問題。公園管理部門表示關閉是為了「評估設施變更或改善」,可能措施包括:拆除某些設施、加圍欄、增設照明、花圃等。同時將與社區居民開會討論公園未來定位和設施。
有居民支持這樣做,認為有助恢復公園「乾淨、安全」;但也有人批評,擔心關園只是把遊民問題「移到別處」或掩蓋。有評論指出,市府雖然投入遊民安置計劃,但實際成效可能有限。
這類「公園被遊民佔用」的問題並非單純社區投訴,而是與城市無家者危機緊密相關。關閉公園可以被視為一種「維持公共安全與居民使用權」的策略,但也可能被批為對無家者權益的不尊重。
市府提出要「評估」設施改變,這意味著此次不是單純清場,有可能做出結構性的改造,加圍欄、增設燈光、園藝等。是否能平衡「公共空間的安全、居民舒適」與「人道關懷無家者」將是未來關鍵。官方說要和社區討論,但社區中不同聲音很強:有人支持關閉、有人擔憂政策只是一種轉移。真正讓公園重新成為「適合所有人」的公共空間,恐怕需要更多社區對話、資源投放如無家者服務、警力、設施改善。
西雅圖長期面臨住房短缺、遊民人數高的問題;單靠封閉公園並不能根本解決無家者問題。若封閉只是臨時清場,但無家者未能被有效安置,那麼問題可能只被推到城市其他地方。
這是個複雜議題:關閉公園看起來是維護公共安全和居民利益,但也暴露出遊民問題處理上的制度性困難。關鍵在於後續規劃,如果只是短暫封鎖,不做改善,那可能只是表面動作。若能真有設施改善 +無家者支援 +社區參與,那可能成為正向轉折。居民與市府需要持續對話,社區參與、公園規劃、遊民援助等三方需要協調,才能找到比較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Kiro7/Komo News/ Google 整合編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