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DNR

專家表示現在仍然是野火季節華盛頓人需要謹慎行事

August 28,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部份譯自 Natalie Fahmy, KOMO News Reporter

在華盛頓州,野火(wildfire)已經成為每年夏秋季都要面對的重大挑戰。通常從 5月下旬到10月,其中 7–9月 為高峰期。原因是夏季乾燥少雨、氣溫升高,東華州如斯波坎、雅基馬、Chelan、Okanogan 等地氣候較乾,更容易爆發大火;西華州雖然潮濕,但近年來也逐漸出現野火風險。

根據華盛頓州自然資源部(DNR)與美國林務局統計:人為因素佔 70–80%:包括營火未熄滅、煙頭亂丟、焊接火花、非法燃燒垃圾、電力設備故障等。自然因素佔 20–30%:主要是閃電,特別是在乾雷暴季節。

2023 年華州共有約 1,700 起野火,雖然數量高,但消防單位快速出動,很多火勢在 10英畝內就被控制。消防人員與志願隊伍包括當地部落、農村社區合作,避免了大型城鎮被火焰吞噬。

2024 年夏季同樣乾旱,高溫破紀錄,但州政府投入更多資源。華盛頓州 DNR 培訓並增派了 數百名野火消防員,同時引進 空中消防機隊(直升機與水轟炸機)。消防人員不僅滅火,還進行 預防性燃燒(prescribed burns) 與 防火帶建設,大幅減少火勢擴散。

消防員長時間在高溫、濃煙、陡坡中作業,常常連續值勤 14–16 小時。他們不僅守護森林,也守護農田、牲畜和城鎮,讓成千上萬居民免於損失。

華盛頓州野火大多來自人為疏忽,只要我們日常多一份小心,就能保護森林、家園與消防人員的安全。華盛頓自然資源部表示,今年的野火季節比往年慢。州林業局和華盛頓州自然資源部(DNR)野火和森林衛生副主管George Geissler說:「今年早些時候,他們預測太平洋西北地區發生重大野火的風險要高得多。」 「現在,在華盛頓本身,我們真的低於10年的平均水準。」根據Geissler的說法,到目前為止,本季華盛頓州被燒燬的面積不到10萬英畝。 他說,通常到目前為止,我們受影響的面積遠遠超過20萬到30萬英畝。

現在,儘管最近下雨了,但Bear Gulch 大火仍在燃燒。 Geissler說,工作人員在「控制」野火方面做得很好,但指出野火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完全撲滅。他說:「這有點令人擔憂,但工作人員真的掌控著火災本身,火災正在一個非常難以進入的地區燃燒,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它可能會燃燒,直到]我們從雪或雨中獲得足夠的水分,以幫助熄滅它。」

展望下一個野火季節,問題是資源和資金。 Geissler說,這個季節,DNR能夠配備所需數量的消防員、發動機和飛機。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DNR, 華盛頓州, 野火

華州西部突發4.3級地震 民眾應如何正確應對

October 13, 2023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Komo 4

10月8日晚7時許,華州西部地區突發4.3級地震,雖然震感並不強烈,但仍令部分居民感到措手不及。

此次地震並沒有向民眾自動發送地震警報。太平洋西北地震台網(PNSN)表示,這次地震的強度尚未達到警報閾值,但ShakeAlert系統偵測到了這次地震。華州自然資源部(DNR)解釋稱,本州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地震,但大多數地震規模太小,無法感覺到。DNR同時表示,華州發生較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並不頻繁,但由於其地質環境影響,華州仍然是美國發生大地震的第2高風險地區。

DNR表示,華州境內有數十個活動斷層和斷層帶。有些地處偏遠,但西雅圖斷層和惠德比島(Whidbey Island)南部斷層帶則影響較大,二者穿過主要城市下方並構成重大危險。影響華州和整個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最大活斷層是卡斯卡地亞斷層(Cascadia subduction zone),該斷層曾引發世界上一些規模最大、破壞性最強的地震。

DNR稱,卡斯卡地亞斷層上發生破壞性地震「不可避免」,但尚不清楚具體發生時間。許多華州人長久以來將此視為「大事件」,但卻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發生。但相較於災難何時發生,更重要的是了解地震風險以及在地震期間該做什麼。DNR為民眾提供以下提示,方便民眾採取措施為地震做準備。

首先在震前,民眾需先了解地震發生的風險、預期結果以及發生地震時可能面臨的任何其他危險。根據地震的強度,損壞可能會影響電力、水、天然氣和電話通訊。 民眾需謹記建築物、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不會是唯一受到地震影響的東西,需做好相應準備。DNR表示一旦遭遇地震,民眾可能會獨自面臨困境或無法及時得到救援,須有足夠資源堅持3日。建議居民家中配備滅火器、足夠的藥物、用於關閉燃氣和供水的月牙扳手和管道扳手、急救箱和手冊、附有額外燈泡和電池的手電筒、帶備用電池的便攜式收音機、足夠每位家庭成員至少兩週的用水(每人每天至少1加侖)、淨化藥片或氯漂白劑以淨化其他來源的飲用水、罐頭和包裝食品和機械開罐器等。如有必要,為寵物提供額外食物,也可準備在戶外烹飪的露營爐或燒烤架(將燃料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及用於廢物處理的防水重型塑膠袋。

在地震發生時,建議民眾雙手和膝蓋著地。 用手臂遮住頭部和頸部,以防止被掉落的碎片砸中。躲在堅固的遮擋物下,直到震動停止。如果地震發生時您身處室內,則應遠離玻璃、窗戶、外門和牆壁或任何可能掉落的東西。如果您躺在床上,請待在床上並用枕頭覆蓋頭部和頸部。不要呆在門口,門口無法防止墜落或飛行物體,且民眾可能無法保持站立。另外要待在室內,直到震動停止,晃動期間請勿離開建築物,更不要使用電梯。如果地震發生時身處室外,則需遠離建築物、路燈和公用電線。盡量去往空曠的地方,護住頭部,直到地震停止。如果地震時您正在行駛的車輛中,則需快速停車並確保安全,然後留在車內。盡量避免在建築物、樹木、立交橋、橋樑或公用電線附近或下方停車。地震結束後請謹慎觀察周圍環境,因為道路、橋樑或坡道可能已被地震損毀。

地震發生後,檢查自己是否受傷,並在需要時尋求急救。如果在家裡,檢查是否有瓦斯洩露。如果瓦斯管道可能受到任何損壞,請關閉瓦斯供應。在第一次大地震發生後數小時、數天甚至數週內發生其他大地震是很常見的,因此預計會發生餘震,需時刻準備。地震的另一個常見後果是海嘯。如果您位於大片水域附近,請撤離到地勢較高的地方,並在當地官員表示安全後返回家中。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DNR, 地震, 惠德比島, 華州西部, 西雅圖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展期: 8月29日至9月6日(2025年) APCC Jade Choe Gallery地址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與藝術家會面: 9月4日下午四點至六點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心理健康(MH)和社群環境正義(CEJ)是APCC的最新專案,很高興為我們第4區青年(11-18歲)及其家人的福祉提供為期一週的精選體驗和活動,旨在保護環境、內在健康/心理健康。 這一週的免費研討會和活動將提供獨特的學習、治療和社群建設機會。 目標是以引人入勝和無障礙的方式提供心理健康和環境健康。 … [繼續閱讀……] about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亞太文化中心臨時地址 3513 East Portland Avenue, Tacoma 98404的展覽於上午9:00至下午5:00向公眾開放。 請致電253-383-3900告知辦公室您的訪問情況。 Moch Snyder 20世紀80年代,她作為難民與家人一起抵達美國——這段旅程塑造了她對生活的深刻欣賞和對一路上每一步的感激之情。 … [繼續閱讀……] about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亞太文化中心新大樓落成典禮 典禮於2025 年 8 月 29 日下午 3:00–7:30 舉行 。新大樓地址為 4851 South Tacoma Way, Tacoma, WA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Tacoma 車展 8月30日(上午9點至下午4點)。在 Marymount Event Center, 325 152nd St. E in Tacoma.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西雅圖之盾倡議 西雅圖市議會以 9 比 0 的投票結果,將,《西雅圖之盾倡議Seattle Shield Initiative》 送交選民在 2025 年 11 月選舉中表決。該提案預計可籌集約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