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美國發生的各種產品收回情況,似乎越來越頻繁,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大家就會接到某某貨品的收回通知;收回項目大至常見的汽車,家具用品,微細至日常三餐中的各種食品等。看來收回快變成市民要認知的生活平常事。
在剛過去的十一月份,本地更連續收回四款食物,包括火雞肉、麥片、牛肉及生菜。雖然大眾對貨品收回看來並沒有多大異議,因為都是與健康或安全相關,在收到通知後將貨品趕快退回收回付款就完事。一些市民根本也嫌麻煩,干脆將收回食物倒掉,日後少買那些品牌的產品就是了。
不過由於收回情況接二連三發生,不期然令人想到美國的產品質檢究竟出了甚麼差錯。一直以美國對內銷或外銷的產品要求都是以嚴格聞名,導致貨物出門又要被召收回來,充份表現了品質監管大漏洞及人為的疏忽。
產品收回看似運作平常,也好像是商家負責任的表現,但這是無謂地浪費了龐大的人力與金錢,同時也損害了商家的聲譽。當今回收貨品已不局限於某一兩位供應商,層面全面擴散,好像大家是排隊輪流上榜,今天是甲明天是乙,這是水準全線下降的先兆,情況其實很糟糕,同時也令人擔憂。
雖然收回是防止末達標準的產品流入市場,是保障消費者的解決方式,但製造商們應該認真處理產品質檢,加強檢查要求守則的門檻,訂下貨品出門不收回的保證,讓消費者能安心使用產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