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上週,在我的電子郵件中出現了一封罕見的午餐邀請信。它像陰沉日子裡閃耀的明亮光線。在新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我日曆上的每個社區活動都被取消。但是在我答應赴約前,確實有些讓我不安的擔憂和顧慮……
我是該去?還是不該去?當然是要去。這是與其他三個人一起在一家餐廳舉行的告別午餐。老實說,自居家令禁閉以來,我一直想念與朋友和家人外出吃飯的樂趣。從我最後一次走進一家餐廳坐下來用餐至今,日子已經過去了五個月。
我是美食家。作為記者,每當在異國風情遊訪時,沒有比寫有趣的食物是更好的話題了。在COVID-19之前,我的飲食習慣是每週至少一次或兩次外出就餐,有時多達四次,這包括參加一些活動。我上一次在餐廳用餐的經歷是3月8日。屈指算一下,上帝!我竟然已失去了80多次享用精緻餐點,以及和朋友們大夥有趣對話和聊天的機會。
根據健康指南上的提示,諸如在擁擠的室內餐廳,酒吧和夜總會,健身房和運動室,遊樂園,以及使用共享設備,如足球/籃球進行的高接觸運動,會議和大型宗教和文化聚會,音樂演唱會或人們在唱歌或大喊的場地,都是傳播COVID-19的高風險區域。
我和丈夫自疫情開始擴散後,大部份時間都是一直待在家裡。 我們偶爾只做一次外賣活動,此外在朋友們過生日時,我仍會叫外賣放在他們家的門口。在進行外賣活動時,我們像閃電般的跳出拿外賣的餐廳。
真是抱歉,因為我們是COVID-19易被感染的高危年齡段,必需謹慎保護自己。我也不用信用卡買外賣,因為若用信用卡,我就不得不在餐館裡待更長的時間。我們把包括小費的確切金額,用小袋子交給櫃台。我們也不要餐廳找回零錢,目的是盡可能避免與他人接觸。
但是, 我是否不應該在大流行期間,親身體驗在外用餐的感覺?也許,會是我另一個博客的主題!我很好奇餐廳在現在的狀況下,他們是如何處理內部保持社交距離的安全就餐空間和環境。
在午餐時與主人交談時是否應該戴口罩?我們必需要戴著。因為當我們說話或唱歌時,水氣會從我們的嘴中釋放出來,這就是疾病的傳播方式。COVID-19是一種在空中傳播的病毒。即使其他客人介意,我也必需向他們建議,戴口罩雖然不方便,但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安全的措施。
如果我戴著一個特殊的、中間有可以讓我進食,然後在我停止進食時,將其密封回來的口罩,我會很粗魯嗎?我在YouTube上看過有這樣的口罩。想像一下,這會很有趣的。但這會減慢我的飲食速度,或引起太多麻煩嗎?如果每個人都吃完飯而我還在吃,會惹惱其他客人嗎? 嗯!我想這取決於主人的態度和作法了。
如果我帶上自己的消毒洗手液並擦拭桌上的盤子和銀器,看起來會很奇怪嗎?我也應該準備好自己的餐巾紙嗎?如果我使用餐廳的餐巾紙,那麼我更喜歡用紙巾而不是布巾,因為這比較衛生。
這次,我將不再像以往那樣與其他人分享食物。我只點自己要吃的食物。服務生應該戴手套。如果他或她沒有,我是否應該拒絕端上來的食物,或是為他或她準備上一副手套? 我知道,我很偏執。但是在目前特殊情況下誰能責怪我呢?
COVID-19已經使我們中的一些人出現了反社交(antisocial)的作法,如彼此擁抱現在是禁忌。當我在外面的時候,我對社交距離很是覺察和注意。當我在公開場合遇到朋友時,我會迅速警告他們:「你靠我太近了。」而我不得不常常提醒他們:「朋友們,請保持社交距離。」
聊天時,大多數人傾向於忘記社交距離的規範,並且身體會向對方前傾。我該怎麼辦?我經常笑著告訴他們要注意,希望他們能看到在不化妝下我提醒大家的笑臉!而且、我絕對不擦口紅,因為它會弄髒我的口罩。反正戴著口罩,沒人看我的口紅,我幹嘛還去費心化妝呢?
大多數人都知道,在目前狀況下握手之禮是有風險的,碰碰肘部的作法倒是蔚為風潮,而且也很有趣。
我沒有遇到任何反對或不喜歡遵守社交距離的人。我真正的問題是公共廁所。我不敢使用任何公共廁所。有什麼解決方案? 我想在午餐前和午餐期間,儘可能不要喝太多液體或是吃流質食物。根據主流媒體的報導,帶上自己的洗手清潔劑和擦紙巾聽起來並不瘋狂。去廁所沖洗時,用蓋子蓋上馬桶。沖洗時離開那裡。這種爆炸性的巨響,可能意味著所有細菌和病毒都在空中飛舞。
在這些不尋常的日子裡,外出吃飯或理髮的小事,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快樂。我們已經將過去所有COVID-19之前的例程視為理所當然。這頓午餐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次冒險。我會記上很長一段時間。我的許多慶祝活動都與餐廳相關,無論活動是大是小,正式和非正式,私人或是休閒。文字和圖片無法完全捕捉成千上萬的用餐樂趣。早知我在過去的餐館經歷中拍攝更多照
片,可以與大家分享更多美好的回憶。
疫情大流行之前,美國有660,000家餐館。在華盛頓州有超過15,000家餐廳。可悲的是,許多餐館在疫情禁閉後可能無法生存。大多數亞洲餐廳的規模,還不足以達到社交距離的要求和標準。他們只能做外賣,如果只靠外賣將如何生存? 如果只能以25%或50%的客容量重新營業,他們又怎麼能賺到足夠的錢?
華埠翠苑酒家老闆陳子良說:「外賣一點賺頭都沒有。但我不想解僱任何一位廚房員工(超過10名)。他們需要工作和金錢,這就是支持我繼續前進的想法和做法:我現在仍舊開門做生意,完全不是為了賺錢。只要不虧錢,那我就算得上是個贏家了。」
餐館是華埠經濟的支柱。亞裔社區的第一大產業是食品,雜貨和餐館。這些行業不僅提供大量工作,而且為所有年齡段和不同技能的人提供各種工作。餐館工作使許多家庭,移民和難民得到了活口的機會。誰能想像在華埠餐館的女服務生,會在西華報上刊登出租物業的廣告?一位女服務員自豪地告訴我,她擁有三棟房子。這是美國夢。如果你努力工作並把錢存起來,就會發生奇蹟。
我也很高興,自己曾當女服務生賺錢,使我有能力付大學的學費,儘管我已獲得大三和大四的學費獎學金,但我仍然需要錢來生活。在飯店工作的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也是如此,他們可以自己謀生,以便從事並追求另一種職業,例如當演員及藝術家。
在華埠的亞洲餐廳, 從通過商業廣告到分類廣告, 一貫支持《西華報》和《the Northwest Asian Weekly》,這就是我們得以生存38年的原因和基石。亞洲餐館的消亡對我們和許多家庭造成了連鎖反應。 失去它們不僅對社區,而且對大家都是有害的影響。
我們對所有亞洲餐廳(華埠社區的主要結構組織)表示最深切的感謝,這些餐廳在COVID-19期間遭受了最大的損失!感謝您們付出的努力和貢獻,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截至本印刷之日,SCIDpda表示,在西雅圖華埠中沒有任何一家餐館,因COVID-19大流行的原因而永久關門熄燈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