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部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錄得五個月來最大漲幅,首次清晰地反映出關稅對通脹的傳導效應。然而,報告同時揭示了潛在通脹壓力依然溫和,或將足以讓聯儲在9月會議前繼續按兵不動。
數據顯示,6月CPI環比上漲0.3%,是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同比漲幅則從上月的2.4%加速至2.7%,漲幅擴大主要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後,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比漲幅為2.9%,略高於前值的2.8%,為連續第五個月低於預期。
具體來看,家居用品價格大漲1.0%,電器價格上漲1.9%,服裝價格反彈0.4%,而玩具價格更是飆升了1.8%。經濟學家認為,隨著企業售完低關稅期囤積的庫存,關稅的全面影響將在未來數月進一步顯現。
另一方面,新車和二手車價格雙雙下跌,酒店和汽車旅館的成本下降了3.6%,機票價格也略有回落,表明消費者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正變得謹慎。
這種「商品熱、服務冷」的矛盾組合,讓聯儲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關稅正在製造其不願看到的輸入性通脹;另一方面,內需的疲軟又使其對過早收緊政策心存顧慮。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的海格(Kay Haigh)表示:「儘管今天的數據顯示出關稅影響的一些早期跡象,但總體而言,潛在通脹仍保持溫和……目前,聯儲仍處於觀望狀態。」
上周公佈的會議紀要已顯示,絕大多數聯儲官員認為7月降息為時過早。這份最新的CPI報告幾乎鎖定了央行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的會議上,維持4.25%-4.50%的基準利率不變。隨著新一輪關稅可能於8月生效,經濟學家普遍預計,商品價格的上漲趨勢將在整個夏季持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