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歐洲

美國人湧入歐洲買房

August 18,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美國房產商很苦惱:在美國房價飆升至歷史新高後,許多買不起房子的美國人都不在本土買房了,而是蜂擁般地移居歐洲。據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Knight Frank)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前5個月,美國買家對法國房產的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7%,其中巴黎、普羅旺斯、法國裏維艾拉和法國西南部是最受歡迎的地區。

除法國外,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將目光投向了西班牙馬略卡島和義大利薩丁島等地區,希望在那裏安家。

在法國和義大利,來自美國人的買房需求都達到了至少三年來的最高水準。葡萄牙、希臘也是美國人中最受歡迎的目的地。今年4-6月,請求移居希臘的美國人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0%。

美國本土房價飆升,而歐洲部分地區房價便宜得驚人,是促使美國人到歐洲搶房的一大原因。

今年4月在義大利實現買房夢想的亞特蘭大人Stephanie Synclair,在西西里島的墨索梅利買了一套3100平方英尺的房子,外加一套較小的房子和一個800平方英尺的店面,這一共才花了6萬歐元!

這位企業家表示,如果不是美國市場如此瘋狂,我絕不會考慮在義大利買房,她計劃遠端辦公,並想像著美酒佳餚的美好生活,以及她計劃在她的店面開設的一個當地文學俱樂部和藝術空間,讓人想起1920年代巴黎的藝術場景。

Zillow資料顯示,截至6月30日,亞特蘭大的住房均價達到了404575美元,同比上漲19%,而西西里島巴勒莫地區800平方英尺的房屋均價僅為86560歐元。

除了房價價差,美元兌歐元匯率大幅升值是另一大原因,萊坊報告顯示,僅歐元貶值一項,就意味著美國人在歐洲購買房產的成本比一年前便宜了16%。此外,推動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移居歐洲的原因,還有美國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國內的政治分裂,以及邊境關閉兩年後旅行的回歸等因素。

而一度繁榮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正在加速降溫。Redfin的資料顯示,7月份約有6.3萬套購房協定被取消,約佔當月簽訂合同的房產數量的16%。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房價, 房地產, 歐元, 歐洲, 美元, 美國, 買房

中國和台灣在烏克蘭戰爭中看到了什麼

March 3,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2020鼠年帶來了Covid-19的大流行。2022虎年帶來了戰爭,並延續了大流行的疫情。10多天以前,俄羅斯(Russia)在沒有任何挑釁的情況下入侵了鄰邦烏克蘭(Ukraine)。從表面上看,亞裔社區似乎與這場戰爭無關。事實上卻恰恰相反。

美國和歐洲一直在制裁俄羅斯,以迫使普京(Putin)停止戰爭。中國和台灣雙方都在密切關注著這場戰爭。因為許多亞裔美國人的先輩都來自於這兩個地方。

中國想要知道世界對於這場戰爭的反應,也想了解美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採取的行動,如果中國計劃收回台灣作為其國家的一部份,並因此攻打台灣,那麼俄羅斯的出兵行動可能會對中國產生影響。

但這還不是全部。正如俄烏衝突一樣,中國和台灣也有類似的情況。俄羅斯和烏克蘭從歷史上就有著密切的血濃於水的關係。兩者同屬蘇維埃(Slavic)政權。在1991年獨立前,烏克蘭是俄羅斯帝國——蘇聯(Soviet Union)的一部份。兩國的公民間有許多通婚,以及直系親屬和遠親等密切的家庭關係。經常會發現在家庭中丈夫來自俄羅斯,妻子來自烏克蘭,反之亦然。兩國間的戰爭將給這些俄烏組成的大家庭帶來不必要的悲劇、衝突和負擔。

1949年,當蔣介石的軍隊敗給共產中國後撤退到台灣時,他帶著成千上萬的大陸人播遷落戶到了台灣。台灣本地人與大陸人之間的通婚也不少。直到今天,中國和台灣仍共享一種文化和語言。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商業和貿易一直很強勁。盡管台灣堅稱他們已經形成了不同的身份,即台灣人。但兩岸之間的聯繫是不可分割的。如果雙方發生戰爭,士兵們可能會產生今天俄烏戰爭中類似的反應。CNN的一篇報導稱,一名俄羅斯士兵在與烏克蘭人的戰鬥中遭遇了困難,因為他感到困惑,不知道為什麽要與一個長得像自己的人戰鬥。大陸和台灣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政體。與專制的俄羅斯一樣,中國也在共產黨的統治之下,而台灣則和烏克蘭一樣,都是享有選舉自由的民主制度。

秘密戰爭已經過時了

中國可能已經從烏克蘭戰爭中看到,做什麼事都無法隱瞞。社交媒體上傳播消息猶如野火一般。俄羅斯不希望全世界眼睜睜地看著它對烏克蘭發動攻擊。並一再否認俄羅斯是侵略者。然而,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在谷歌(Google)等社交媒體上被展示得淋漓盡致。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俄羅斯坦克部隊在進攻的第一天就出乎意料地暴露在谷歌地圖上,「因為谷歌想要提醒司機,俄羅斯裝甲車正在造成交通擁堵。」

戰爭取代人才培養

具諷刺意味的是,谷歌(Google)的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是俄羅斯人,他在6歲時移居美國。在MSNBC 節目中,採訪Friedman的Lawrence O’donnell表示,俄羅斯缺乏機會可能是導致Brin一家移民美國的原因。如果普京治國的重點是培養人才而不是捲入戰爭和破壞,那麼跨國科技公司谷歌可能成為是俄羅斯的發明而不是美國的發明。

全世界的譴責

中國可能會驚訝於世界大多數國家都站在烏克蘭這邊。如果中國想突然入侵台灣,可能也會有類似的反應。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的記者都在烏克蘭不同地點的戰區報導這場戰爭。許多美國的紙媒和網絡團隊正在共同努力,馬不停蹄地報導這場戰爭。我從未見過這麼多的報導。全球觀點並不看好俄羅斯。因為它正在攻擊一個 比他小得多的國家。 烏克蘭擁有4400萬人口,是俄羅斯人口的1/3。即使俄羅斯獲勝,記者們也會繼續關注烏克蘭人的勇敢、堅韌和抵抗。西方幾乎沒有報導過俄羅斯士兵的故事,除非他們死了。

戰爭的代價

各國已禁止航班飛往俄羅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受到多項體育制裁。國際奧委會和足球管理機構已宣佈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剝奪俄羅斯舉辦體育賽事和參加世界盃的權利。在這些比賽活動中,俄羅斯的國旗和國歌不會成為運動場上和節目的一部份。

戰爭期間在現場網絡上顯示的破壞景象令人看得很難受。這可能會對中國產生影響——以不同的方式解決不滿。不要有戰爭。然而,普京的想法恰恰相反。

俄羅斯在普京20多年統治下參與的戰爭數量眾多,包括車臣共和國(Chenchen Republic)、併吞克里米亞(Crimea)、阿富汗(Afghanistan)、敘利亞(Syria)及其它小規模的戰爭。他認為戰爭可以使國家團結起來,使他成為英雄並獲得領土。 這是錯誤的。看看俄羅斯百姓抗議烏克蘭戰爭的人數。即使俄羅斯獲勝,一些法律專家也在對普京提出戰爭罪指控。與此同時,烏克蘭也贏得了世界各國讚譽和欽佩特別是總統Zelenskyy。

戰前,沒有多少人關心烏克蘭,也不知道總統是誰。現在每個人都說,「他是個英雄。」不像去年塔利班(Taliban)解放阿富汗時,第一個離開國土的是阿富汗(Afghanistan)總統。當美國提出幫助Zelenskyy總統撤離烏克蘭時,Zelenskyy說:「我需要彈藥而不是搭便車。」

亞洲沒有北約

但台灣不是烏克蘭。烏克蘭的大多數鄰國都站在烏克蘭這邊。亞洲沒有北約 (NATO),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來為台灣遊說。台灣沒有類似的組織可以依靠。許多亞洲國家,如柬埔寨(Cambodia)、越南(Vietnam)、老撾(Laos)都從中國的援助中受益,修建了道路、橋樑以及其他類型的經濟投資。中國的戰略是孤立台灣。

台灣最大的盟友是美國。如果台灣與中國開戰,很多亞洲國家不太可能願意支持台灣。

社會穩定

中國重視社會穩定,相信穩定對一個國家的繁榮至關重要。中台摩擦雖然從1950年就已經存在,但並沒有發生過戰爭。這是因為這些年來雙方都表現出克制以避免戰爭。

這兩個對手一直在努力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經濟並改善教育體系,以便在世界舞台上競爭。兩者都極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並減少了人民的貧困。中國未來很可能被認為是世界大國和經濟體,其在子彈頭列車(bullet train)等交通系統方面的進步和眾多成就,超過美國第一的地位。外界也很欣賞台灣在技術上的實力。在芯片製造(chipmaking)、良好公民和治理方面比美國先進。

「面子」問題

中國和台灣都有興趣看看普京如何擺脫這場戰爭。普京的假設是,他龐大而強大的軍事集團將能快速輕鬆地遏制烏克蘭,而其領導人Zenlenskyy總統會立即俯首向他磕頭。

然而相反,這一切都沒有發生。戰爭使俄羅斯花費的時間比普京預期的要長得多,而且目前他沒有獲勝。據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3月2日報導,截至當天已有近500名俄羅斯士兵陣亡,1600人受傷。為了保護自己自負和強人的形象,他不能就這樣退出,即使這樣做也不能被稱為失敗者。為了「面子」問題,因此,他將進入烏克蘭首都的坦克數量增加了一倍,甚至下令發出核警報以引發更多恐懼。各方都可以看到,如果戰爭持續下去,它將給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帶來更多的痛苦。

恐怕現在會是一個僵持的局面。留給大家的教訓是:不要輕易發動戰爭,因為結束戰爭對於擔心面子的挑釁者來說同樣重要和困難。

開戰不僅會傷害雙方,還會傷害整個世界,最後的結果人人都是輸家!

Filed Under: 世界新聞, 吳靖雯博客, 意見, 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中國, 亞裔, 俄羅斯, 台灣, 戰爭, 普京, 歐洲, 烏克蘭, 疫情, 美國, 蘇聯

疫情改變禮儀文化

May 7,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譯自作者:Anna Matteo

每種文化都有某種形式和程度上的人與人之間的問候,但世界各地都不同。在美國等一些國家,握手和擁抱是常態。在許多歐洲文化中,在向人們打招呼時,要做的是臉頰親吻或空吻。而且,如果是參加運動隊比賽,無論你的文化背景如何,都可能會向擊掌相慶。這些是我們平時的傳統。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宣佈新的冠狀病毒大流行。全世界的衛生官員都在敦促人們經常洗手。警告人們避免人群過多集中,並通過控制社交活動來嚴防疾病的傳播。這導致了全世界問候的新方式。

大家現在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男人向另一個男人握手。但兩人並沒有握手,而是快速的右腳踢,快速的左腳踢的踢腳動作來互相招呼對方。然後,視頻顯示了更多男人以此方式互相問候。它看起來像是舞步或足球動作。

鄭裕文(音譯)是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在中國的電視主持人。她的工作涉及與許多直播嘉賓接觸。因此,她說她已經更改了客人問候政策。她告訴所有出現在攝影棚裡的客人,我們不再握手了。我們做肘部觸摸,敲打腳,或者可以親吻腳……。而Sharon Wu正在採取另一種方法。就是採用團體洗手法。她表示最近我們有一些客人來工作室。對我來說,我仍然和他們握手。但握手後我會說:「好的。讓我們倆都去洗手間洗手。」

Mir Abdul Moshref在阿富汗工作,他說在此地人們通常不握手。只在口頭上打招呼。或只是觸肘,有時互相踢腳,或只是彼此碰碰。在伊朗,人們使用了類似的問候語,稱為「屁股撞——butt bump」。所以除了腳踢,臀部碰撞和肘部觸摸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不打招呼地打招呼。

許多亞洲文化已經使用非接觸式問候。因此,世界上這個地區的人們可能會更輕鬆地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在日本,傳統的問候語是雙手低頭深躬。在歐洲,接吻是打招呼的一種常見方式。法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人們經常用兩個吻-每個臉頰一個的問候方式。瑞士人會給了,三個吻。但據路透社報導,瑞士和法國的衛生官員已建議人們停止傳統的接吻問候。意大利政府禁止接吻,以阻止這種疾病的傳播。

這不是政府第一次禁止人們之間的口接觸。1439年,在涉及亨利六世國王的儀式上,英格蘭暫時禁止接吻。這是為了避免在瘟疫中危害國王的生命。1562年左右,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公開親吻也被禁止並處以死刑。原因是什麼?一一阻止疾病傳播。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世界衛生組織, 伊朗, 冠狀病毒, 意大利, 文化, 日本, 歐洲, 法國, 瑞士, 疫情, 美國, 英格蘭

一週國際動向滙編 疫情下的歐洲及紐澳

March 26,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2,500萬人工作不保

國際勞工組織(ILO)3月18日公佈,新冠肺炎疫情儼然已是重大的健康、經濟及就業危機,若各國政府未盡速出手保護勞工,全球將有多達2,500萬人口失業。ILO表示:「然而,如果我們看到如同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國際協調政策因應措施,(疫情)對全球失業的衝擊將顯著降低。」ILO並呼籲採取緊急、大規模以及協調一致的措施,來保護勞工、刺激經濟,並支撐就業和所得。這些措施應該包括擴大社會保護、透過縮短工時或帶薪假以支持留職,以及減輕大、中及小型企業的財務和稅務負擔。ILO根據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成長的各種模擬情境預測,在衝擊最小的情境中,全球失業人數將增加530萬人,衝擊最大時則將增到2,470萬人;相較下,2008年金融危機使全球2,200萬人失業。

義大利疫情嚴峻

義大利新冠肺炎在截稿止已上升至七萬多例確診,總理孔蒂已經宣佈全國性封城。期間國民不得任意旅遊,需移動者要繳交自主授權書。除了全面停課,也禁止任何公眾集會、體育賽事等大型活動,所有餐廳、酒吧晚上6點後不得營業,各地博物館、體育館、劇院等全部關閉。

義大利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沒有施行過類似的全國禁令,過去義甲唯一一次取消足球冠軍賽,是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歐洲近代史中,也未有民主國家於和平時期限制公民行動。

不只義大利疫情嚴重,歐洲多國也都告急

法國、德國、西班牙確診數皆已突破近萬或過萬大關,死亡病例亦不斷增加,感染者中更不乏政府官員。這波疫情,歐盟會員國全數宣告失守。許多專家都預測,歐洲疫情將快速超越亞洲。奧地利總理庫爾茨也擔憂,各國效仿義大利封城措施,恐怕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過去歐陸也曾爆發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等傳染病,屢屢造成棺材大缺貨。各界分析,這次新冠肺炎在歐洲迅速擴散,應與各國邊界模糊,且歐陸火車與廉航發達;民眾移動容易,但邊境管理相對困難有關。

亞洲人戴口罩多是自保,歐洲社會則認為是避免傳染他人,但病人不該出門,因此一般人不必戴口罩。且口罩會連結逃犯、恐怖份子等負面形象,若必需遮住口鼻,圍巾更合適。

此外,歐洲多國都有類似「禁蒙面法」的規定,包括奧地利、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瑞典、瑞士、挪威等。像是奧地利就明令,民眾禁止在公共場合穿著覆蓋臉部的罩袍包含口罩,違者依法可罰150歐元。

COVID-19疫情攻入南半球

澳洲和紐西蘭總理19日皆宣佈,將全面禁止所有非公民和居民入境。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表示,目前境內約有8成確診個案都是由境外移入,或是曾有和返國者接觸紀錄者,因此將於當地時間20日晚間9時起全面封關。

Morrison進一步採取行動以防止新冠病毒擴散至關重要。他18日已下令要求公民暫停國外旅行,實施無限期,可能至少6個月。他表示,武漢肺炎疫情是百年一遇的事件,「澳洲自一戰以來就不曾見過這樣的事」。

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也表示,當地時間19日午夜起禁止外籍人士入境紐國。紐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14日宣佈,所有自海外入境的旅客、包含公民,都必須自我隔離14日,但南太平洋島國入境者則可豁免。她同時表示政府並非輕易做出此一決策。除了以色列和少數有效關閉邊境的太平洋島國之外,這個政策意味著紐西蘭將執行全球範圍最廣、也是最嚴格的邊境管制。

至截稿止,澳洲累計確診人數達596人、6人喪命;紐西蘭則有28人確診,尚無死亡病例。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ILO, 亞洲人, 口罩, 失業, 封城, 德國, 新冠肺炎, 歐洲, 法國, 澳洲, 紐西蘭, 義大利, 西班牙, 金融危機

人間極品美食售價高昂 西北地區黑松露隨山任採摘

April 19,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 本報訊)松露Truffle 是一種售價昂貴數量稀有的野菌。近年在西北地區市民有機會在郊野採搞這種人間美味。在春日郊遊季節開始後, 採松露也是本地廚師及食家與業餘採菌愛好者出動的好時機。

全球的白松露主要生長在歐洲,在西北地區採摘的則主要是黑松露,這些外表黑漆,內裡透白的草菌,售價每盎士接近一百美元。目前數位西雅圖餐飲名廚都僱用專人替他們到郊野採摘。雖然松露價高但卻未引來大量開採,主要是因為要採摘也不是容易的事,一定要專人及專責能聞出黑松露氣味的受訓犬隻作導航,才能有所收成。

目前西北地區包括華盛頓州及俄納崗州都有一些業餘組織在春夏季節組團去山野採松露。在華盛頓州內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鄰近郊野原來是滿佈黑松露的,由西雅圖北上一小時車程的郊外,奧林匹亞半島,Shelton, Centralia ,Longview等野外森林中都是松露生長之處。

松露是菌根真菌,因此通常易在與樹木的根部緊密聯繫的位置找到它。松露有一種特殊的香氣,自古便有許多人為之著迷。 松露的菌絲體形成幾個樹種的根共生的菌根關係,包括櫸木、楊木、柞、樺、鵝耳櫪、榛子和松樹。它們更喜歡排水良好和中性或鹼性的泥質或鈣質土壤。松露根據種類的不同,可以發現埋在枯枝落葉和土壤之間。

不管是天然松露還是人工種植的松露都生長在地下,松露多數在闊葉樹的根部著絲生長,散佈於樹底方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公分的週邊,塊狀主體藏於地下五至四十公分的深處。採集並不容易,傳統上是利用豬或犬的靈敏嗅覺來尋找及挖掘松露。特別是母豬最為敏感,是天生的松露獵人,因為松露的氣味與誘發母豬性衝動的雄甾烯醇類似。不過也由於母豬非常喜歡松露,所以常直接將找到的松露吃下,不易為採集人所控制。而且豬用鼻子拱開地面時會破壞松露的菌絲體,導致以後松露的產量下降。 相比豬,狗的嗅覺也很靈敏,而且更容易控制。西北地區有專門幫狗主人訓練犬隻記住松露的氣味的學校,倘若市民想讓自己的犬隻也有這一技之長,不妨送到該等學校受訓,在出遊時可以增添樂趣,具有珍貴美食收獲。

Filed Under: 新聞, 特寫, 社區新聞 Tagged With: 奧林匹亞半島, 松露, 歐洲, 華盛頓州, 西雅圖, 野菌

澳大利亞瘋狂的跨年夜

January 11,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去澳大利亞(Australia)一遊,一直是在我的旅遊名單上,但不是為了去看新年放煙花(煙火)。

然而天賜之緣,我卻親眼目睹了澳大利亞新年放煙花的排場,這是新年裡最早在電視上播放煙花活動和最壯觀的煙花盛會之一。預估可能要花費數百甚至數千美元,跨年煙花在人力物力的花費上實非外人所能衡量,而我差點就錯過了這場盛況……。

坦白地說,在看完電影《魔戒--Lord of the Rings》和《霍比特人系列電影:意外之旅--Hobbits》後,我對離澳大利亞不遠風景秀麗的新西蘭(又稱為紐西蘭--New Zealand)則更加著迷。所以我們決定在新西蘭乘郵輪觀光,然後順訪澳大利亞,因為它們彼此相隔僅1,500海浬。郵輪最後一站是12月30日停靠在悉尼(又稱雪梨--Sydney)。它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是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多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

即使在幾個月前我們預訂遊輪後,我也不知道能有機會看到澳大利亞的跨年煙花。在旅行前幾週我家先生告訴我,他要在悉尼預訂一家旅館都相當的困難,因為12月30日和31日的旅遊住宿地,都早已被搶購一空了。

一陣突然的啟示讓我恍然大悟,我笑著說:「這一定是因為大家要觀賞除夕的煙花。」我們從未特意計劃要去看,然而卻是選擇了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剩下的挑戰在能否找到一個位置合適的酒店。

我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在悉尼的高中同學,告知我將於12月30日在鎮上,探聽她是否有興趣一起看煙花,也許,還能幫我得到一個房間。她回郵說:「除夕夜這裡很瘋狂。我們在1月1日再見面如何?」我了解這回得要靠自己了,然而我們也沒有其它的策略可尋,只好到時即興發揮了!但究竟有多瘋狂?我們很快就發現了它的瘋狂。

雖然我們發現觀賞煙花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但要親眼目睹的可能性卻不高。如果我們早些時候知道會有機會觀賞煙花就好了,可惜我們開始籌備得太晚了。因為在旅行前報社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包括西華報及西華報基金會主辦的有300人出席的2018年《亞裔社區傑出貢獻者》的晚宴活動,我們真的沒有時間去做這件事。

雖然我從洞察力得到看煙花的啟示,但丈夫要在悉尼港口施放煙花近處找到一家酒店的機會幾乎是零。經過與酒店經理來回的電子郵件,我們終於得到了一個房間,步行約10分鐘可到有名的悉尼歌劇院。但令人失望的是,即使我們的酒店是位於施放煙花的中心區,然而我們的房間卻不是面對施放煙花的景點。能在最後時刻訂到房間實屬幸運,但另一原因是旅館拒收只訂30及31兩晚的客人,我們訂了四晚的住宿,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等到12月30日到達後再去了解情況。如果各位讀者打算看煙花,我不建議任何人在這麼晚的時間裡才做安排。

真是太瘋狂了!

觀賞跨年煙花的瘋狂是老早就開始了,因為遊客需在兩年前預定觀賞位置,包括港口餐廳和悉尼歌劇院,因為將近200萬人會觀看悉尼的煙花表演。悉尼在除夕夜下了一場不尋常的滂沱暴雨,至少有20年沒有聽說過曾下過這樣的傾盆大雨,幾乎要破壞了煙花秀。大家可以想像人們在除夕夜出門看煙花的之前和之後的混亂狀況,有好幾個小時,每條街上都是人滿為患。

一場大雨後遊人仍穿著雨衣在細雨中等待觀看煙花秀。

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是專程為了看煙花而來到悉尼。我們遇到了來自歐洲各地的夫婦和來自許多其他州的澳大利亞人。

在悉尼,即使是一些公共場合也必需付費。這些理想的觀看景點包括悉尼植物園的某些部份,每人是$335澳幣。歌劇院每人從$795澳幣($568美元)至$2,200澳幣($1,571美元)不等,這個價錢包括觀看歌劇表演、5道菜的晚餐和煙花表演。乘坐郵輪每人$200澳幣(143美元)。在碼頭的一個4人家庭常設房間是$753澳幣($538美元)。在草坪上的一個4人家庭需付費$89澳幣($64美元)。安排的工作和任務從除夕早上就開始,在劇院內外每一步都得付費才能通行。

所有酒店的頂層景觀甲板或天際線餐廳都需要在幾個月前預訂。我們的酒店早在下午4:30關門禁止任何進入。在活動開始前幾個小時,好幾條道路被關閉、封鎖和架起圍欄,渡輪也在幾小時前關閉。街道上張貼了行人良好行為的協議條款,每個角落都放置了數百個公共廁所和垃圾箱,每個角落的防守都很嚴密。

主辦單位貼上告示要大家遵守規矩不可有喝酒鬧事等行為。

12月份澳大利亞到處都是人潮,新年假期恰逢澳大利亞學生漫長的暑假,持續時間超過6週到兩個月。要知道南半球澳大利亞學生們的學年與北半球相反,他們現在是夏天而我們在過冬。

我們如何獲得前排座位

當12月30日我們抵達酒店時,禮賓人員說,除了歌劇院門廳外的觀賞位置,其它都已售空了,售格是$795澳幣($568美元),我們兩個人合計是$1,136美元,可真是夠貴的!這個價錢包括兩場煙花秀,從晚上7點開始到午夜時分提供無限量的香檳、啤酒和開胃菜。由於我們不喝酒,無法最大化的使用我們的利益。

我知道如果我不花這個錢以後會後悔的。我們飛行了超過6,000英里迢迢到此,或許不可能有第二次機會能再次訪問這裡。旅行大師Rick Steve說,你不應該犧牲時間換取金錢,這意味著尋找更好的交易可能會失去其它機會,所以我們忍痛買了票。

這個決定竟讓我們得到了好結果,白天陽光普照氣溫達攝氏31度,但在我們前往活動的途中,於晚上7點後卻下了一場超過半小時的雨。如果我們付的是那些站在碼頭的廉價門票,那麼我們將有可能在6個小時全身是濕透的狀況下觀賞煙花,那我可能會生病的。從我們酒店步行出發時,我們不得不停在另一家酒店外的一個地方躲雨,因為雨下得太兇猛了。即使我們有一把雨傘,但我們的外套、我穿的Nikki鞋和襪子都被水浸濕了。穿著高跟鞋和亮片禮服的女性觀看者,像鴨子般地試圖加速漫遊,但卻動彈不得。而我確實也帶了一雙高跟鞋但沒穿在腳上,每個人都必需用走路的不能開車,因為道路已關閉,不讓汽車通行。晚上8點後雨點漸小,但仍不時感受到細雨從天飄落。

碼頭上等待看煙花的遊人。

劇院裡有幾個派對正在進行,我估計超過5000人參加。當我們在門廳開放空間觀看煙花時,劇院為客人提供了雨披,可看到近在咫尺煙花。所有這些派對都有規定,只要進去了就無法離開,一旦下車就無法重新上車。劇院甚至在票上說,如果活動被取消,將不予退款。我看到一位女士在低聲哭泣,因為她臉上的化妝和一身的穿著都狼狽的被雨水無情摧折。

為什麼悉尼煙花是不同凡響的

在我們回來的航班上,一位美國人說,沒有哪個美國城市可以趕得上悉尼的跨年煙花,在位置和場地上是沒有辦法擊敗悉尼煙花的壯觀,它有一座1.5英里長、440英尺高的海港大橋,從橋樑、歌劇院和水緯度範圍內的幾個點,同步施放煙火、燈光、色彩、聲音和音樂的效果,是沒有任何言語或照片可以淋漓盡至地來描述,我錄了一段視頻,各位讀者可以去https://goo.gl/kCKzCt上瀏覽一番。

這位美國人說,他從親戚的家中看煙花秀,所以是免費和方便的,但是有缺點。在煙花會上坐在我旁邊的英國女士提到音響效果使整個節目很有趣,因為施放的煙花配合管弦樂隊的音響跌宕起伏,是一部煙花管絃樂秀,是對美國歌手、詞曲作者、民權活動家、女演員和鋼琴家Aretha Franklin的致敬,而作為觀眾的你,只需要在那裡欣賞那些神奇時刻的重要性。

大多數國家的煙花都是在小跨度或低高度點施放的,例如西雅圖175英尺到莫斯科230英尺不等高度的摩天輪、我們的太空針塔高約200餘呎,或49英尺高度紐約時代廣場的施放台,都無法造成壯觀且令人振奮的場景。要知道悉尼施放煙花的橋樑寬度是一條8車道外,還可以容納火車、行人和自行車的橋道,以這座橋作為施放絢麗煙花的據點,可以說是超出了所有放煙花據點的界限了。

煙花秀結束後街上滿是回家的遊人。

據《悉尼先驅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超過20億人觀看悉尼的煙花表演。電視上「爆炸」的幾秒鐘,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會有多年深刻的印象。全球瘋跨年最早到最晚的時差逾一天,西雅圖新年距悉尼新年有19個小時之差。悉尼是繼薩摩亞(Samoa)和新西蘭奧克蘭(Auckland, New Zealand)之後第三個迎來新年的國家,各位會關心前兩個國家的煙花嗎?

從倫敦來的一對夫婦表示悉尼比倫敦的煙花好看得多了,當晚用了8 . 5公噸(相當於9.37噸)的煙花。一位澳大利亞人在煙花施放中告訴我,它耗資約$2,500萬澳幣($1,700萬美元)。西雅圖7月4日在Gaswork公園舉辦的國慶煙花秀,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當活動結束時,我遇到的當地和國際遊客對節目讚不絕口。 「這是一生難得的機會」這位英國倫敦女士說道。

雖然那位美國人去過澳大利亞10次拜訪親戚,但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煙花。哇!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袋鼠國家,就看到它的煙花,並在其標誌性的歌劇院前觀賞了這場秀。在2019年的第一天,我感到精力充沛,祝福這件令人難以置信的禮物。

悉尼歌劇院的晚餐

當我們在新西蘭時,遇到了一個來自表爾威華人家庭,他們將於12月30日在悉尼歌劇院的Bennelong餐廳用餐,「這是一家頗有名氣的餐廳。」他說。

「我們怎麼能進去?」我問道。

「朋友已替我們預訂好了。我認為現在要進去有點晚了,可能不容易進去。」他回答。

「真的嗎!」我的反應帶有一絲懷疑和反叛。

到達悉尼時,我居然忘記了要在Bennelong用餐的願望。酒店禮賓部說,我們可以預訂一日遊的向甲殼蟲(Beatles)樂隊致敬的音樂會、或是聽歌劇,或是參加劇院的導覽活動。令人驚訝的是劇院居然每15分鐘提供導覽,另外還有中文和韓文翻譯的導覽。所以我們在離開前一天的1月2日下午5點預訂了參加導覽的活動。下午6點導覽結束了,丈夫問: 「要去哪兒吃晚飯?」。

Bennelong的名字再次出現在我的腦海意識中。

「就在這裡。」我回答

「可是我們沒有預訂啊!」丈夫說

「跟我來吧!」我回答。在導覽中我們曾經過這家餐廳的商標。

我們走進餐廳。

經理問:「你有預訂嗎?」

「沒有。」我說

「你會去看歌劇嗎?」他問

「不會,我們剛結束導覽活動。」我回答。

他指著菜單說:「你有兩個選擇,一是$145澳幣提供三道餐另加甜品和飲品並能坐在較大的餐廳裡,一是在近酒吧的休閒餐廳用餐,可以看到廚師如何準備菜餚。」我不喜歡坐在酒吧,所以經理大力推銷$145元的晚餐。

「我希望在休閒餐應吃飯,但不想坐在酒吧裡。」我說。

他沒法說服我點$145元的晚餐,也沒法安排我坐在酒吧裡,只得說就按照我的意思去安排,並告訴女服務員我們不坐在酒吧,而是安排坐在酒吧上方較好的位子,但必需在7點15分之前吃完晚餐。

「我相信到那時我們會吃完。」我回答。

休閒餐的賬單不到$80澳幣。此刻,我們居然能在悉尼最好的餐廳用餐,誰說願望無法達成!但同樣的,我也不建議大家像我這樣做。

意想不到這次的澳洲之旅竟是如此的多姿多采。我從這次旅行中得到的教訓是:忘記假設,即使被吃閉門羹也必需嘗試去爭取。如果是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下,有些不可能的事會有發生的可能,而運氣將能發揮它不可思議的魔力。

2019悉尼絢麗奪目的跨年煙花秀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太空針塔, 悉尼歌劇院, 新年, 新西蘭, 歐洲, 澳大利亞, 西雅圖, 跨年煙花, 郵輪

關於美中貿易的6個誤解 誰獲得更多?是中國?是美國?

September 20,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川普總統因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抨擊中國,導致他決定徵收關稅。美國與中國有5,000億美元的貿易,中國與美國有1,5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是3,500億美元。可能聽起來勢不可擋,但專家們已經證明,川普對貿易逆差的解釋已經過時,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大眾對美中貿易的誤解。

去年7月,川普聲明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和各國之間的貿易一直非常不公平……例如,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在從事與收購美國知識產權和技術有關的一些不公平做法。美國貿易代表(USTR)於2018年3月22日發佈的一份廣泛報告中,記載了這些做法損害了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加深了我們與中國已經存在的巨大貿易不平衡。」

上週六,西華報對大中華區工業公司(Greater China Industries)首席執行長張斌(Ben Zhang)先生,和正在西雅圖訪問的中國新任駐舊金山總領事王東華,就美中貿易觀點進行了採訪。

張斌的大中華區工業公司(Greater China Industries)在中國製造的商品。

1. 如何正確導讀貿易逆差

川普對貿易的看法是基於企業的底線估計,而在衡量貿易成功方面是有不同的標準。

例如,華盛頓大學Foster商學院的Ed Rice,在西雅圖扶輪社(Rotary Club)的一個小組會議中,舉了一個關於他看牙科的例子。他說,他付錢讓牙醫不斷修理牙齒,沒有從牙醫那裡拿錢,這表明他與牙醫有赤字上的關係。

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們不能把給牙醫師的費用稱為赤字。而且,我們也知道,牙醫所做的牙科診療愈多,對我們的健康狀況就愈好。

貿易逆差指的是一個國家的進口量超過出口量。根據Investopedia的說法:「一個國家與其它國家有巨額貿易逆差,意味著該國的百姓富裕可以買進口貨,有能力購買其他國家提供生產的東西。因此,將出口與進口進行比較並不是必要或公平的,更不用說,若將它們視為同一枚硬幣的兩面。除中國外,美國的出口量仍然超過任何國家。」

美國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國,與中國3,500億美元貿易逆差的數字,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對經濟的危害影響不大。

王總領事說:「我們不能從表面上看待美中貿易,必需了解所有全面的角度。貿易為美國和中國帶來了互惠互利,中國不可能利用美國而自肥。」

2. 誰賺的錢最多?

王總領事說,美國公司賺的錢最多。張斌說:「我們無法就看書的封面,來評判一本書的內容。」

在5,000億美元的貿易中,蘋果產品僅佔2,000億美元,另外2,000億美元來自Target和Walmart兩家公司,但這些都是美國公司。剩餘的1,000億美元是來自像我這樣,擁有數百萬參與購買中國商品的其他企業。」

難怪蘋果公司現在是一家萬億美元的公司。它將自己的技術知識,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為全球市場生產產品。猜猜中國工人為蘋果公司組裝一部iPhone要多少錢?據張說,不到2美元。但大家都知道iPhone在美國的售價是多少!僅僅通過銷售一部Apple手機,利潤就超過了500%。假設除了製造開銷外還有其他成本,蘋果仍然可以獲得很大一部份的利潤。

3,5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難道對美國來說真的是一筆不好的交易嗎?

3. 中國是否從美國人手中奪走了工作?

這是川普一貫的主張。張斌說:「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世界中,每個國家都在競逐其競爭優勢。美國以波音和微軟等科技公司以及銀行、金融和保險等服務業而聞名全球,中國仍被視為發展中國家,但它的優點是低技能勞動力和密集製造。大部份的中國人口,是處在低工資的汗水店裡工作,每月約拿到的僅是450至500美元的工資。美國工人是否願意以每小時1美元的低工資去做這些工作呢?」

自4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已下跌了逾7%,人民幣貶值使中國的出口商品對外國買家來說更便宜。對中國來說,以人民幣貶值來應對美國的關稅,可能比其他方法更具優勢。由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遠遠超過從美國的進口,中國能徵收關稅的美國產品價值,不可能接近美國能對中國徵收關稅的產品價值,反而對中國有利。

中國輪胎企業近年來在海外市場投資,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投資5.8億美元在美國建設輪胎生產基地。美國是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排名世界第一,三角輪胎直接在美國生產消售,不需付進口關稅,固然為美國人提供了工作機會,但相關的技術服務與市場支持能力,也為三角輪胎美國本土化製造與營銷打下了堅實基礎。

川普上任,美國股市一路上漲,在去年11月份他將美國股市上漲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稱「我們股市如此成功的原因就是我」。對於股市的上漲而言,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有一種略微不同的觀點,部份人並不願意明確地將政治因素歸結為股價上漲的原因。科技板塊的上漲為川普上任第一年的美股大盤上漲貢獻良多,但是科技板塊的上漲主要是因為該板塊公司的營收大幅增長,與政府政策相關的任何東西都沒有關系。另外的原因是美國和全球的經濟數據在改善,美國和全球企業的盈利也在大幅增長,以及得利於美聯儲施行的寬鬆貨幣政策。

4. 川普認為貿易戰會傷害中國

張斌表示:「川普認為貿易戰將使中國經濟崩潰,那是不可能的。他忘記了中國政府,已通過建設五大洲的高速列車和公路,來促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這在經濟活動中一種轉向技術的戰略。

既然美國的意圖是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和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在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要與舊貿易夥伴間制定新的規則和保護措施,這些政策最終只會減緩美國經濟的發展,反倒會將推動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5. 川普認為他將贏得貿易戰

隨著美國股市的膨脹和中國股市的下跌,川普認為他將從徵收中國關稅中贏得這場戰爭,事實是沒那麼快。一些經濟學家甚至預測,由於一系列因素,包括中產階級和房屋所有權的下降,與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數字相比,美國經濟不會持續增長。

川普可能認為,中國可以被其他發展中國家取代,成為美國的貿易夥伴。張斌說:「用中國產品創造價值,換取3,5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我認為其他國家是沒有像中國能有這樣的基礎設施和條件,來承擔起這個替代的角色。

我在孟加拉國和柬埔寨(Bangladesh and Cambodia)要出口的產品,好幾個星期都被困在碼頭,因為這兩個國家沒有足夠的船隻運送商品。像越南和泰國這樣的國家,可能會生產紡織品和服裝等商品,但他們沒有能力製造其他產業。」

總領事王東華表示:「中國為美國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勞動力。此外,美國消費者通過中國商品擴大了消費能力。」

6. 誰的犧牲更大?

張斌表示,中國所做的犧牲是巨大的。看看中國的水、空氣和環境, 都受到工廠生產排放的污染。中國人民的健康成本是巨大的,中國的父母被迫離開孩子出外去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看到有這麼多中國人,每年在農曆新年期間大舉返鄉的原因。此外,當中國供應商與Walmart等一些美國公司開展業務時,這些供應商在商品售出前不會獲得報酬。如果以折扣價出售,中國供應商將無法獲得全額付款。

據張斌說,對假冒商品如手提袋、外套和手錶等,也許中國在打擊這些仿冒品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中國以竊取知識產權而聞名,微軟的Window在美國的售價為700美元,但在中國大家用相當於10美元的價格就可以獲得。在中國盜版電影也是極猖獗。我在中國時,人們只需幾塊錢就可以在街上買到各類的美國電影,中國在這些方面的整頓力度需要加強。

華盛頓州前州長、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表示,中國很多商品根本不一定需要從美國買。以黃豆(大豆)為例,中國進口的美國黃豆佔美國黃豆出口的60%,是美國出口到歐盟的六倍多。中美貿易戰後中國已分別向其它國家進口黃豆。而中國若要報復美國加徵關稅,波音很可能受到影響,因為中國可以不買波音飛機而轉向歐洲的空中巴士,所以對美國來說是不利的。

編者按:

張斌先生將於9月27日中午,在Davis Wright Tremaine, 1201 3rd Ave.舉辦的華盛頓州中國關係委員會(the Washington State China Relations Council)上,就美中貿易發表講話。

Ed Rice
張斌
王東華領事
駱家輝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Ed Rice, iPhone, Target, USTR, Walmart, 中國, 人口, 住院護理保險, 保險, 健康, 出口, 匯率, 商學院, 大中華區工業公司, 孟加拉國, 川普, 州長, 張斌, 微軟, 扶輪社, 政治, 服務業, 柬埔寨, 歐洲, 水, 污染, 汽車, 波音, 泰國, 消費能力, 王東華, 環境, 知識產權, 空中巴士, 空氣, 經濟, 經濟學家, 總統, 總領事, 美聯儲, 股市, 舊金山, 華盛頓大學, 蘋果, 貿易, 貿易逆差, 越南, 進口, 金融, 銀行, 關稅, 駐華大使, 駱家輝

紅色旅遊在中國

August 30,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曼麗

紅色旅遊是在2004年年底時正式提出的、以中國共產黨歷史相關的紀念地為資源的旅游,這包括了各個革命聖地。不僅是中國,北韓及歐洲與獨聯體都有經色旅遊景點。

北韓一直以來高度限制國外旅客觀光,除了團進團出以外,隨團都有官方監督人員在旁監控。觀光客必需接受官方人員的安排,僅可參觀官方指定的景點。北韓官方於2002年推出了《先軍八景》,以彰顯金日成家族與朝鮮勞動黨的成就,其中與朝鮮勞動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金日成家族有關的旅遊為紅色旅遊。

雖經歷了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蘇聯與週遭的東歐衛星國、加盟共和國所遺留下的共產黨執政時代遺蹟開放給國內外民眾參觀(如史達林時代的古拉格),這些遺跡的參觀也稱為紅色旅遊。但觀光客參觀共產黨執政時期遺蹟的目的並非全部接受像社會主義國家一樣對共產黨正面宣傳,而是有回顧與反思東歐與蘇聯共產黨執政時期的高壓統治。

另外德國有保留一小段柏林圍牆的遺跡,同時也有保存東德時代秘密警察的秘密檔案館和黑監獄,將德國統一社會黨統治下的真相公諸於世。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正式把紅色旅遊進行規劃實施。綱要內容認為,發展紅色旅遊是為了「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範圍包括:

  • 與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相關的景點
  • 與紅軍長征相關的景點
  • 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游擊隊抗日相關的景點
  • 與解放戰爭和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的景點
  • 反映各個歷史時期在中國具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家的主要事跡的景點

景點包括:

  • 滬浙紅色旅遊區,以上海、嘉興為中心,介紹中共建黨歷史
  • 湘贛閩紅色旅遊區,以韶山、井岡山和瑞金為中心,介紹領導人的故裡以及中共成立初期的事件
  • 左右江紅色旅遊區
  • 黔北黔西紅色旅遊區
  • 雪山草地紅色旅遊區
  • 陝甘寧紅色旅遊區,以延安為中心,介紹中共領導抗戰
  • 東北紅色旅遊區,介紹東北抗日聯軍等事跡
  • 魯蘇皖紅色旅遊區
  • 大別山紅色旅遊區
  • 太行紅色旅遊區
  • 川陝渝紅色旅遊區區
  • 京津冀紅色旅遊區,以北京和天津為中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根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紅色旅遊人數由2004年的1.4億人次增至2016年的11.47億人次,其中青少年遊客數量累計達到32億人次。2017年,紅色旅遊人數增加15.4%至13.24億人次,景點綜合收入成長18.3%,都高於中國國內一般旅遊業整體水準。按官方規劃,到2020年,中國紅色旅遊年接待量將突破15億人次。

整治紅色旅遊區

中國紅色旅遊魅力無窮,去年吸引13億人前往相關旅遊景點,但不少景區導遊水平良莠不齊,有些甚至為了吸客杜撰「領袖顯靈」事蹟,混淆視聽。一些導遊在講解革命景點故事時,會捏造「領袖顯靈」故事,包括一輛運送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塑像的車子途經井岡山故障,司機下車向毛像鞠躬後,車子就發動了。也有導遊在一些「革命老區」講故事時會添油加醋、誇大其詞,不斷強調景點周圍山勢風水如何非同尋常、當年發生歷史事件時如何天呈異象。這些都與「中國共產黨人是徹底的無神論者」的說法大不相同。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饒權2018年7月表示,紅色旅遊已成為大陸旅遊業重要的一環,要力戒紅色旅遊中的低俗、庸俗、惡俗現象,讓遊客透過紅色旅遊感受革命歷史文化。要寓教於遊,讓遊客通過參加紅色旅遊真正感受革命歷史文化,領略革命歷史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Filed Under: 副刊, 旅遊,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八路軍, 共產黨, 北韓, 德國, 抗日, 新四軍, 景點, 東歐劇變, 柏林墻, 歐洲, 獨聯體, 紅色旅遊, 紅軍, 蘇聯, 解放戰爭, 長征

富可敵國的美國四大城市

August 9,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根據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本年六月發佈的財富報告,一些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超過很多國家。

到2022年,全球最富有城市的GDP將達到1.8萬億美元。10大最富城市中,將有4個在美國、2個在歐洲,2個在日本,中國的北京和上海將躋身10大最富城市行列。以下介紹富可敵國的美國四大城市:

紐約市 City of New York

簡稱NYC,位於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世界第四大城市。

紐約坐擁大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地帶,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2017年,紐約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9007億美元,直接影響著全球的金融、媒體、政治、娛樂以及時尚界。

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及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6家總部企業位於紐約。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全球市值為15萬億美元,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

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曼哈頓的唐人街是西半球最為密集的華人集中地。

洛杉磯 Los Angeles

縮寫為L.A.,簡稱洛城,當地華僑亦稱羅省,是加州第一大城,同時也是美國人口第二大都市,僅次於紐約市。

現在的洛杉磯,已成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國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擁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位居全美第一,享有「科技之城」的稱號。近年來,洛杉磯的金融業和商業也迅速發展,數百家銀行在洛杉磯設有辦事處,包括許多著名的國際大財團,以航空工業為主的大型公司都在此設立總部,使得洛杉磯已成為美國境內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大洛杉磯地區GDP達到7706億美元,其中洛杉磯都市區GDP為7357億美元。是美國僅次於紐約的第2大城市經濟體,也是世界上僅次於東京和紐約的第3大城市經濟體。如果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其經濟實力可以在全世界名列第17位,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巴西、意大利、印度、加拿大、俄羅斯、西班牙、墨西哥、韓國、澳大利亞、荷蘭,並且與荷蘭基本持平。

芝加哥 Chicago

是美國僅次於紐約、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主要的金融、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7年建市以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都市之一。

芝加哥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個金融中心,是美國第二大商業中心區。有12家財富500強公司的總部設立在此,如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芝加哥股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以及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和道瓊斯指數在列的CME集團等。

該市有12個全球500強的公司總部,以及17個財經500強的公司總部。軍工巨頭波音公司的總部於2001年搬到芝加哥,卡夫食品和麥當勞位於芝加哥的郊區,這三家公司都屬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30大公司之列,聯合航空總部也位於芝加哥。多個科技和運輸行業在該地的經濟方面佔據比較大的份額。幾個醫藥製造和服務公司的總部位於這裡。通用電氣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部門在該地設有分支機構。伊州和密歇根州為了通過五大湖運輸貨物,以及19世紀以來鐵路的發展使得該地成為美國運輸業的一大中心。

達拉斯 Dallas

是美國第九大城市,達拉斯-沃斯堡機場位是美國南部的航空中心、德克薩斯州最繁忙的機場,也是全美第3繁忙的機場。城市本身就是北美交通和物流要塞交通非常便利。

達拉斯曾獲得《全美經濟增長最快城市》、《全美就業增長最快城市》等殊榮。因此,達拉斯受到了商家的青睞。再加上達拉斯沒有公司或者個人收入所得稅,也無州資產稅,所以吸引了眾多企業和個人來到這個城市。另外,為了鼓勵商業發展,達拉斯推出了眾多優惠政策,比如減稅、退款、無稅港、企業開發區及外貿區等,這讓達拉斯成了個人和企業投資者的最好選擇。

目前達拉斯已經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200多家跨國公司總部或者營銷部入駐,還有20多家世界500強名企的總部,眾多中國大型企業如華為和中興等在這裡設立分公司。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GDP, 上海, 中國, 俄羅斯, 加州, 加拿大, 化工, 北京, 卡夫食品, 印度, 唐人街, 商業, 墨西哥, 娛樂, 媒體, 密歇根, 巴西, 德克薩斯, 德國, 意大利, 政治, 日本, 時尚界, 曼哈頓, 東京, 歐洲, 法國, 波音, 洛杉磯, 海洋, 港口, 澳大利亞, 百老匯, 石油, 科技, 納斯達克, 紐約, 紐約時報廣場, 經濟體, 美國, 聯合航空, 航天, 航空, 芝加哥, 英國, 荷蘭, 華人, 華僑, 華爾街, 西班牙, 證交所, 證券, 達拉斯, 醫藥, 金融, 鐵路, 電子業, 韓國, 麥當勞

國泰航空明年4月 開通西雅圖直飛香港航班

July 26,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日前,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宣佈,將從明年4月1日起,開通西雅圖直飛香港航班。西塔國際機場(Sea-Tac International Airpot)對於這一知名亞洲航空公司發出的聲明表示歡迎,並稱國泰航空是自2016年來,第10家在西塔機場增開航線的國際航空公司。

西雅圖港務專員Stephanie Bowman表示:「對於國泰的入駐,我們表示十分激動和熱烈歡迎。國泰對於我們諸多旅客來講都是一個熟悉的名字,他們希望在西塔機場看到這一航空公司。作為一個有活力且為全球周知的地區提供服務的機場,西塔機場對於擴展國際業務感到驕傲。」

西塔國際機場是全美範圍內發展最為迅速的大型樞紐機場之一,同時也是美國西海岸距離亞洲和歐洲最近的門戶。由於各種優越因素影響,全球各大國際航空公司選擇在本地擴展業務,西雅圖現已擁有直飛全球27個目的地的航班。

國泰隸屬全球第三大航空聯盟寰宇一家(oneworld alliance),與本地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及其他諸多航空公司共享班號。此次新開設的航班將由空中客車A350-900執飛,從2019年4月1起,將在每週一、三、五及週日凌晨1:05提供西雅圖直飛香港班次,次日早晨5:25抵達目的地;每週二、四、六及週日提供回程航班,起飛時間為夜晚11:55,當日夜晚9時抵達西雅圖。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Stephanie Bowman, 亞洲, 國泰航空, 寰宇一家, 歐洲, 港務專員, 空中客車, 西塔國際機場, 阿拉斯加航空, 香港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很難說「再見」!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因為當這個「再見」意味的是「再也不見」時,通常是很難啟口說出的。 本週是中文版《西華報》和英文版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 [繼續閱讀……] about 很難說「再見」!

西華報電子版(1-21-2023). (停刊版)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3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