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最新分析,明年可能有數十萬美國人陷入貧困。
該研究中心在最新的貿易政策報告中指出,川普總統推動實施的關稅政策所引發的「價格衝擊」可能導致美國貧困人口增加65萬至87.5萬人。
川普政府的關稅計劃打破了既有的貿易規範,同時為聯邦政府帶來了數千億美元的收入——根據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最新估算,金額達到1630億美元。然而,許多人警告稱,這些政策目前大多已生效,可能導致美國民眾,尤其是低收入群體,面臨經濟困難,因為進口稅的提高轉化為更高的消費價格,進而削弱了整體經濟前景。
預算實驗室指出,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將削弱美國人的購買力和整體消費水平。他們認為,這將導致銷售額下滑,企業被迫裁員,進而使更多美國人陷入貧困。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拉弗萊特公共事務學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s La Follette School)經濟學教授Timothy Smeeding也認為,關稅導致物價抬高,從而影響貧困率。他在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價格上漲會減少消費,導致銷售下滑,受影響的行業將不得不進行裁員。
Timothy指出,受影響最嚴重的是依賴銷售的行業,如超市員工、零售業員工,及其他藍領職業人員。
他補充說:「隨著SNAP補助和醫療補助(Medicaid)削減的實施,同一批人將受到影響,因為超市銷售減少、醫療費用上漲,部分商店甚至鄉村醫院和診所可能被迫關閉。」
為了準確評估關稅對貧困率的影響,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了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當前人口調查》的數據,並結合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經濟預測。他們在假設9月初關稅政策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將各行業的「價格衝擊」預測應用到消費者價格指數中,結合通脹因素,推算出關稅對整體人口的影響。
耶魯大學表示,其預測結果取決於所採用的貧困衡量標準。使用僅基於稅前收入的官方貧困測量(Official Poverty Measure,簡稱OPM)得出的較高估計為87.5萬人,其中包括37.5萬名兒童。
而採用補充貧困測量(Supplemental Poverty Measure,簡稱SPM)——該指標考慮了地理差異並納入了非現金福利(如SNAP、住房援助和稅收抵免)——則得出較低的預測數字,為65萬人。
根據人口普查局最新報告,2024年美國官方貧困率約為10.6%,約有36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根據SPM數據,2024年貧困率則為12.9%,約有4400萬人處於貧困狀態。
耶魯預算實驗室在報告中寫道:「關稅作為一種間接稅,通過提高物價或減少名義收入,降低了家庭收入的購買力。經濟學家稱這種購買力的下降為「實際」收入的減少,這構成了關稅帶來的直接經濟負擔。由於各家庭的消費模式不同,這種負擔在家庭間分布不均。」
對此,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表示:「經濟預測專家在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也曾做出類似的悲觀預測,但當時政府推行的關稅、減稅、放鬆監管和能源政策釋放了歷史性的就業增長、工資提升和經濟發展,同時實現了數十年來財富不平等的首次下降。」
美國最高法院計劃於今年11月初就川普總統多項關稅措施的合法性展開聽證。此前,政府已對下級法院裁定總統在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實施這些關稅時超越權限的判決提出上訴,案件結果備受關注。
(From 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