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首要

水進去體內的溫度決定人的壽命

May 23,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F•巴特曼 博士

巴特曼博士是亞力山大・佛萊明–盤尼西林發現者和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他將畢生精力致力於研究水的治療作用。只需要兩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潰瘍引起的劇烈腹痛。

他不用藥,僅用水,就治癒了3000多名患者。他總結了幾十年的研究成果:

一、水可以治療——1.心臟病和中風:因為水能稀釋血液,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阻塞。2.骨質疏鬆症:因為水能使成長過程中的骨骼變得更加堅固。3.白血病和淋巴瘤:因為水能夠將氧輸送進細胞,而癌細胞具有厭氧的特徵。4.高血壓:因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5.糖尿病:因為水能夠增加身體內色氨酸的含量。6.失眠:因為水能夠產生天然的睡眠調節物質—褪黑激素。7.抑鬱症:因為水能使身體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應。

二、喝水的方法——喝水,不是喝茶、一天喝2~ 3 升的水、分多次喝、不是等到口渴時喝水。儘量喝白開水,而不是碳酸飲料和咖啡。

三、勿飲冰水——1.人們把0℃的水倒進37℃的胃裡,可小便卻是熱的,是人體的溫37℃。2. 是誰把0℃的冰水轉化成37℃的尿液呢?是脾胃,脾胃喝了以後受不了,就從「腎」裡面抽調精華(元氣)轉成熱能來給它煮成37℃,所以老抽調精華就把你的腎給調虛了。老愛冰水,一定腎虛,影響記憶力。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巴特曼博士, 水, 諾貝爾獎

恐龍也喜歡夜生活

May 23,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作者:Dan Novak

小恐龍曾經生活在現在的蒙古和中國北方的沙漠中。他們出色的夜視能力和強烈的聽力使他們在夜間成為致命的掠食者。科學家在2021年5月說,他們在名為「 Shuvuuia Deserti」的恐龍的眼睛周圍發現了一圈骨頭。骨頭位於容納聽力器官的頭骨內部。科學家說,該恐龍的聽覺和視覺能力很像貓頭鷹,這意味著它可以在黑暗中狩獵。他們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研究表明,大多數掠食性恐龍的聽力很好,但是白天它們的視力效果最好。但是,Shuvuuia喜歡夜生活。

兩條腿的恐龍就像一隻大鳥的大小,重約相當於一隻家貓。它有許多小牙齒,像米飯一樣是輕質的,曾在大約7500萬到81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生活過。Roger Benson是牛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他協助撰寫了這份研究報告。他說:「這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古生物學家很久以來一直想知道它的實際生活狀況。」它的中長脖子,小頭和非常長的腿,使它看起來像一隻不尋常的雞。但是它與鳥類不同,它的臂短而結實,末端有大爪,這對於挖掘非常有用。

Jonah Choiniere是南非Wits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也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Shuvuuia可能會在夜幕掩護下穿越沙漠地面,利用其令人難以置信的聽覺和夜視來追踪夜間哺乳動物,蜥蜴和昆蟲等小型獵物,」他說。研究人員還研究了一種叫做lagena的組織。 Lagena像是一個彎曲的麻袋,位於大腦周圍的骨頭區域。它與耳朵的一部份相連,使爬行動物和鳥類保持平衡並在行走時移動頭部。Lagena愈長,動物的聽力愈好。

穀倉貓頭鷹(barn owl)甚至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狩獵,並且相對於它的大小,它具有所有活鳥中最長的lagena。 Shuvuuia也有一個很長的lagena,相對大小與穀倉貓頭鷹差不多。研究人員還發現,Shuvuuia的鞏膜環(scleral ring)非常寬,戒指的大尺寸意味著它能夠在黑暗中看見。

Choiniere說,他以前曾以為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利用這一夜來躲藏並仍然避開捕食者。他說:「這些發現的重要性在於它迫使我們想像像Shuvuuia這樣的恐龍正在進化,利用這些夜行性群落使恐龍時代得以更容易衍存。」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南非, 恐龍, 沙漠, 蒙古

老移民

May 23,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投稿作者:噠噠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出自《目送》,作者龍應臺。

我的父親在古稀之年移民到了美國,算得上名副其實的「老」移民。離開了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血浓於水的親人和結識了半輩子的好友,父親和母親來到了陌生的西雅圖,落腳在他們的妹妹,我的姑姑家裏。

我原本很難想象對於不懂英語的二老要如何在這裡生活,或者他們只當是來度假,新鮮感一過就打道回府。誰料一場新冠竟將他們留在這裡一年有餘。當真是生活處處有驚喜。

可真正令我驚喜的遠遠不止於此。最讓我高興的是莫過於他們來到西雅圖後都把煙戒了。或許是受到了周圍環境的影響,或許是覺得在這裡買煙太貴,總之他們都做到了,我不抽煙,體會不到戒煙的糾結,但我知道這對他們來說著實不易。

他們就在姑姑一家的陪伴下熟悉適應著這裡的生活,正當他們打算開創新生活的時候,新冠疫情在美國爆發了,隨之而來的「居家令」讓一切計劃不得不擱置。有時候無所事事的生活更讓人難以忍受,我擔心他們的情緒和心態會受到影響。這一次,他們又給了我驚喜。

母親喜歡看書、寫毛筆字和京劇,這樣的愛好,令她即便是在西雅圖陰雨連綿的冬日裡也可在家中自娛自樂。父親則愛好釣魚和烹飪,每天去Green Lake「報到」,用釣到的虹鱒魚做熏魚,兩個愛好,同時滿足!而他最大的收獲是在釣魚的時候結識了與他同歲、志趣相投的新朋友,兩人結伴釣魚,分享美食,樂此不疲。

有時我看著他們的背影,仿佛真的就會生出文章開頭那段話的感覺。只不過在我看來,父母與子女的“目送”是雙向的。當他們用背影默默地告訴我不必追的時候,我希望他們也在我的背影中看到他們留給我的,對生活的勇敢與樂觀,對情感的真誠和珍惜,對自己的要求與包容。即使我們終將漸行漸遠,也不必牽掛太深。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居家令, 美國, 老移民, 西雅圖

老年人可以重建骨骼並預防骨折

May 16,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部份譯自: Dr. Chad Walding, DPT, NativePath Co-Founder

一個成年人擁有206條由鈣,膠原蛋白和其他礦物質組成的骨頭。不幸的是,不良的骨骼健康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導致可怕的事故,骨折和跌倒,導致許多老年患者在生命的早期失去了獨立性。Chad Walding醫生說,幸運的是老年人可以做些事情來改善骨骼健康並降低受傷風險。

由於我們的骨骼是由許多食物中天然存在的許多相同的有機礦物質和氨基酸組成的,因此在我們的飲食中摻入更多的骨骼養分已被證明可以顯著提高骨骼結構的強度和耐用性。研究人員認為,有一種出色的飲食習慣對我們重建和增強骨骼組織的能力產生了最大的影響,那就是膠原蛋白。

Chad Walding醫生說:「我建議骨骼脆弱或骨折的患者多吃的第一食品實際上是骨骼中發現的主要蛋白質。」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中最豐富的蛋白質之一。它負責多種生物學功能,其中之一是在結締組織(如肌肉,關節,皮膚,頭髮,指甲,牙齒)中提供結構支撐。實際上,大約90%的骨基質包含膠原蛋白*。臨床證據表明,在飲食中添加膠原蛋白可能有助於骨骼密度和強度。因此,為修復骨骼並防止骨質流失,源源不斷的膠原蛋白將使人體產生奇蹟。攝入足夠的鈣,磷和維生素D有助於在骨骼周圍撒上保護網。如何在飲食中獲取更多膠原蛋白?

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吃起來Q彈、滑順,例如豬皮、豬腳、豬耳朵、雞腳、雞皮、牛筋、魚頭、海參、山藥、馬鈴薯、秋葵、蘆薈、菇類、黑白木耳、仙草、愛玉等,動物性食材多半富含脂肪,每週不超過3次為原則;而蛋白質經過轉化可製造膠原蛋白,建議多吃脂肪較少的魚肉、雞肉、牛奶、蛋、豆類等食物分解後的胺基酸。

膠原蛋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老化或是新生膠原蛋白不足,大約25歲過後,皮膚內的膠原蛋白變開始減少,很多女性都會有意識地補充膠原蛋白,因為如果膠原蛋白流失,有相對於同齡人來說就會衰老的更快,所以,女性想要預防衰老,首先就要多補充膠原蛋白。下面為大家介紹十種富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

1、銀耳⋯⋯銀耳性溫,富含植物膠原蛋白,對於女性來說,是最適合補身體的食物,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有良好的的效果。銀耳富有天然特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而且,銀耳是種富含膳食纖維的減肥食品,它的膳食纖維可助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不過注意烹調的時候少放糖哦。

2、雞皮⋯⋯可以說所有動物類的皮中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當然雞皮同樣不例外,雞皮有很好的美容功效。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能使皮膚光滑,祛皺效果是其它東西沒法比的。中醫認為,雞皮性味甘、溫,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生精填髓之功。現代醫學認為,雞皮的保健作用主要體現在其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在人體皮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良好的支撐力,就像撐起皮膚組織的鋼筋架構一樣,能讓皮膚看起來非常豐潤。所以,雞皮菜餚多有美容保健之功效。

3、海參⋯⋯海參蛋白以膠原蛋白為主體,其中富有的甘氨酸和鹼性胺基酸,是生血、養血和促進鈣質吸收的基礎。海參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有9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含量很高,特別是精氨酸含量遠遠高於其他海產品。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藥材。據《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海參,味甘咸,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痿,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海參具有提高記憶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止動脈硬化以及抗腫瘤等作用。

4、魚皮⋯⋯魚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主要是大分子的膠原蛋白及粘多糖的成份,在生活中經常食用可幫助女性朋友有效的起到美容美膚的功效,是女士養顏護膚美容保健佳品。生活中有很多高血脂以及高膽固醇的患者都不敢吃動物的皮,但專家指出,這部份患者在平時可以適量的多吃魚皮,因為魚皮中所含有的膽固醇含量非常的低。醫學研究發現,「魚皮」中的白細胞素—亮氨酸有抗癌作用。

5、豆類⋯⋯不少人都認為膠原蛋白一般主要集中於肉類,事實上,豆類及豆製品含蛋白質很高,一般在20~40%之間,以大豆含且最高。有人計算,1斤黃豆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2斤多瘦豬肉或3斤雞蛋或12斤牛奶。因此,黃豆被人們稱之為「植物肉」。豆類及豆製品的蛋白質不僅含最高,而且質量也好。豆類蛋白質的蛋氨酸組成與動物蛋白質相似。但是,植物蛋白更不易發胖。豆類大多含有黃體酮以及具有雙向調節作用的雌激素,能夠有效改善人體內循環,是最適合女性的食物之一。

6、豬蹄⋯⋯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並含有鈣、磷、鎂、鐵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有益成分。它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含膽固醇。但作為美容聖品,豬蹄雖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但是脂肪含量卻比肥肉低。它不但能防治皮膚乾癟起皺、增強皮膚彈性和韌性,而且對延緩衰老和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都具有特殊意義。為此,人們把豬蹄稱為「美容食品」和「類似於熊掌的美味佳肴」。

7、牛蹄筋⋯⋯牛蹄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聚糖和膠原蛋白,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並且不含膽固醇,最主要作為結構成份,分佈於軟骨、結締組織、角膜等基質內,其次為關節的滑液、眼的玻璃體等黏液,起潤滑作用。基質中含有大量的透明質酸,可以細胞表面的透明質酸受體結合,影響細胞與細胞的粘附、細胞遷移、增殖和分化等細胞生物學行為。能增強細胞,皺美膚是比較有效果的。不僅如此,牛蹄筋還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具有強筋壯骨之功效,對腰膝酸軟、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如果你還在節食,不妨吃一些牛蹄筋,有補鈣的效果。

8、花膠⋯⋯花膠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高蛋白卻低脂肪的特性,讓女性滋補的同時卻不用擔心發胖,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哦。花膠一般都是作為燉品出現,一次也不宜食用過多,配合瘦肉或者老鴨煲湯,風味絕佳。《本草綱目》記載:花膠能補腎益精,滋養筋脈,能治療腎虛滑精及產後(產後食品)風痙。花膠含豐富的蛋白質及膠質,具滋陰養顏,補血,補腎,強壯機能。腰膝酸軟,身體虛弱,最適宜經常食用。

9、蝦皮⋯⋯蝦皮的營養價值很高,就以衡量營養價值高低的蛋白質含量來說,每100克蝦皮含39.3克,大大高於大黃魚、黃繕、對蝦、帶魚、鯧魚等水產品及牛肉、豬肉、雞肉等肉製品。蝦皮中同樣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因此愛美的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些蝦皮以此來補充膠原蛋白。除了膠原蛋白之外,蝦皮中含量同樣豐富的還有大量的鈣質,因此專家建議缺鈣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些蝦皮湯來進行有效的補鈣。

10、肉皮⋯⋯肉皮,通常指豬肉的皮,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能使細胞變得豐滿,減少皺紋、增強皮膚彈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買回帶皮的豬肉時,總習慣把皮切掉棄之。殊不知扔掉的是很好的營養保健品。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經常食用豬皮或豬蹄有延緩衰老和抗癌的作用。因為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能減慢機體細胞老化。經常食用肉皮,可使皮膚豐潤飽滿,富有彈性,平整光滑,防癟減皺,靚肌膚,美毛髮。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海參, 維生素D, 膠原蛋白, 醫生, 銀耳, 雞皮

拒絕溶解骨骼的食品

May 16,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簡譯自: Dr. Chad Walding, DPT, NativePath Co-Founder

高級保健專家Chad Walding醫生表示,據美國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報告指出,大約有5400萬美國人的骨密度很低。骨密度低的最初跡象通常是骨折,出現這個狀況要改善骨骼健康會變得更加困難。結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總體福祉趨於惡化。實際上,骨折不僅使改善骨骼健康變得更加困難,而且在一定年齡時,骨折最常導致永久性的獨立性喪失。

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失去骨量和密度,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這是骨折,跌倒等事故在這些人群中更為普遍的主要原因。那麼,骨頭到底會如何失去力量呢?研究指出了兩個主要原因。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會失去鈣,重要的氨基酸和骨骼所需的其他關鍵礦物質,以增強骨骼系統的強度和密度。這種與年齡相關的骨骼礦物質流失與身體不活動相混合,為什麼這麼多的老年人患有骨病和骨折也就不足為奇了。

老年人的骨骼衛生最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方面是飲食。大多數老年人正在吃「溶解」骨骼的食物。新興研究表明,某些飲食習慣會加劇骨量的流失。隨著時間的流逝,食用這些食物不僅會削弱我們的骨骼結構,而且還會成倍增加60歲以上的人遭受嚴重摔倒和骨折的風險。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會損害我們骨骼的飲食元兇:

1.)軟飲料⋯⋯ 汽水(是的,甚至是減肥汽水)中都充滿了磷酸,這會導致血液中酸度的升高。結果,人體將鈣從我們的骨骼中抽出,以使酸度水平恢復正常。當鈣攝入量低時,攝入過量的磷酸將促進鈣從體內迅速流失。更糟糕的是,幾乎所有軟飲料都不含鈣。再加上它們還可以增加尿液中鈣的排泄,這很容易看出這些危險飲料如何對骨骼健康產生雙重危害,使老年人面臨嚴重的骨質疾病風險。

2.)食鹽⋯⋯鈉在我們的整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過量食用食鹽或吃過量的高鈉食物可能對堅固的骨骼構成極大的障礙。研究發現,高鹽飲食的絕經後婦女比同齡的其他婦女損失更多的骨礦物質。研究表明,普通食鹽(不只是鈉)會導致鈣流失,並隨著時間的流逝削弱骨骼。這很重要,因為美國人通過鹽獲得約90%的鈉。用粉紅色的喜馬拉雅鹽代替普通食鹽。食用鹽和粉紅色的喜馬拉雅鹽都主要由氯化鈉組成,但是粉紅色的喜馬拉雅鹽具有多達84種其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包括有效劑量的常見礦物質(如鉀和鈣),有助於維持健康骨骼所需的重要礦物質平衡*。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骨骼,Walding博士建議適量攝入鹽。他說:「嘗試將其每天保持在2300毫克以下,並用食用鹽代替粉紅色的喜馬拉雅海鹽。」

3.)咖啡因過多⋯⋯過量攝入咖啡因後,咖啡因會開始從骨骼中浸出鈣,從而降低其強度。當女性每天沒有足夠的鈣開始時,過量攝入咖啡因(來自蘇打水,咖啡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是一個特別的問題。平均而言,每消耗100毫克咖啡因,我們最多會損失6毫克鈣。損失不像鹽那樣多,但是對於不願意花Java攝入量的咖啡愛好者來說,這還是令人擔憂的。好消息是,將咖啡因的攝入量限制為每天300毫克,同時消耗適量的骨骼重建營養素,可以幫助抵消因咖啡因攝入過多而造成的損失。喝咖啡的人可能還會發現喝半杯普通咖啡和半脫咖啡因咖啡逐漸減少咖啡因的攝入量是有幫助的。

4.)氫化油⋯⋯氫化油是人為的脂肪,是通過在超高壓下用氫氣污染植物油而產生的,這會產生合成的阻斷動脈的反式脂肪。請勿將這種人造反式脂肪與動物產品和椰子油中的天然反式脂肪相混淆–天然反式脂肪被證明對我們的健康有益,而合成反式脂肪會嚴重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因為用於產生氫化油的合成工藝會破壞植物油中任何天然存在的維生素K。而且由於維生素K對於強健骨骼至關重要,因此專家建議您完全放棄任何包含非天然反式脂肪的食物(例如快餐,冷凍食品,糕點和大多數商店購買的咖啡奶精)。

5.)麥麩⋯⋯麥麩含有大量的肌醇六磷酸,可以阻止人體吸收鈣。專家建議穀物和麵包愛好者從麥麩產品轉向使用發芽穀物產品一發芽過程會分解肌醇六磷酸,從而釋放出鎂,B族維生素以及伴隨食物中的營養素(例如強化牛奶中的鈣),使其更易於吸收。另外,發芽過程還會分解全麥麩穀物中發現的一些澱粉,這使發芽穀物產品更容易消化。將發芽的穀物產品製成不僅是骨頭,而且是整體健康和福祉的首選替代方法。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咖啡因, 美國, 軟飲料, 骨質疏鬆症

數百年黑奴血汗換來的聯邦國定假日——六月節

May 9,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美國的盛夏有著各式各樣的節慶假期。由暑假初的陣亡將士紀念日開始,至勞動節(Labor Day)結束。而其間焦點落在具標誌性的美國特色節日:美國獨立日 (Fourth of July) 和六月節 (Juneteenth)。美國獨立日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定假日,以下文章將介紹另一個獨立日——六月節。

六月節(Juneteenth)也被稱作是六月獨立日,自由日或解放日,是一個慶祝在美國被奴役的非裔美國人獲得解放的聯邦日。其對應的英文字是「六月」(June)和「第十九」(Nineteenth)的混成詞,也就是每年的6月19日為 Juneteenth Day。

其由來於南北戰爭時,北方聯盟將軍格蘭傑(Gordon Granger)1865年6月率領2000名士兵抵達德州加爾維斯頓島 (Galveston Island)、發現當地仍有蓄奴的情況,並在1865年6月19日在德州宣佈「所有奴隸都是自由為人(Free man)」奠定德州正式擺脫奴隸制的「六月節」、歷史意義深刻。

節日慶祝的傳統主要包括一起閱讀《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吟唱傳統歌曲「Swing Low, Sweet Chariot」(以及「揚聲高唱」),閱讀著名非裔美國作家的作品。慶典活動包括遊行、馬術競賽、街頭集會、野炊郊遊、家庭聚會、公園聚會、重現歷史以及六月節選美比賽等。

今天慶祝這個節日而是走過百年歷程。在美國內戰期間,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在1862年9月22日頒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Proclamation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Black Slaves》,並於1863年1月1日名義上開始生效,但此時南方蓄奴州並不歸聯邦政府管轄。林肯敦促留在聯盟內的邊境州,根據逐步廢除奴隸制度和補償制度的條款,釋放奴隸,但是沒有人這樣做。這些奴隸直到戰爭結束才被解放。

即使奴隸獲得了自由,這對他們而言仍然是一個艱難的時代。在20世紀初,經濟和政治力量導致六月節的慶祝活動減少。到20世紀50~60年代,民權運動將非裔美國青年的集中於努力爭取種族平等改變他們的未來。自20世紀80~90年代,六月節在非裔美國人群體中被更為廣泛地慶祝。1994年,一群社團領導人聚集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基督教團結浸信會教堂(Christian Solidarity Baptist Church in New Orleans, Louisiana),一起商討全國性的六月節慶祝活動。

近來由於人們為反對種族不公正舉行抗議活動,同時COVID-19新冠疫情奪走了不少美國非洲裔的生命,引發廣泛的關注。對於許多人來說,六月節標誌著整個美國歷史上許多對非裔美國人不公待遇的沮喪。2021年6月15日,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將六月節確定為聯邦法定假日的議案,隔天眾議院再以415票支持、14票反對表決通過。總統拜登於6月17日簽署法案生效,將六月節定為紀念美國廢除奴隸制的全國性節日。

六月節自此成為其他10個聯邦假日之外的又一個聯邦假日,也成了自1983年馬丁·路德·金日被立法設為聯邦假日以來首個新增的聯邦假日。人們首次在1986年把馬丁·路德·金日首次作為聯邦假日來慶祝。六月節是說明美國非洲裔草根運動如何把握自己的歷史,努力實現有益的結果。從東岸紐約到西岸洛杉磯,全美各地都安排了數以百計的活動,尤其是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德州加爾維斯敦(Galveston),當地是六月節紀念儀式的焦點。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六月節, 勞動節, 南北戰爭, 美國, 陣亡將士紀念日

天主教教宗

May 9,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教宗方濟各在擔任羅馬天主教會領袖12年後去世,他在2013年3月13日獲選為教宗,成為首位出身於拉丁美洲、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也是繼額我略三世後1282年以來首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也是第一位沒有入住梵蒂岡教宗官邸的教宗,而是選擇梵蒂岡的宿舍設施聖瑪爾大之家的客房作為寓所。2025年4月21日於聖瑪爾大之家逝世。他是家中五個孩子的長子,17歲時,他在一次前往傳統慶典的途中進了一間教堂舉辦告解後,因有所感而立誓成為神父,

在復活節星期日、即他去世前一天,他在X上的最後一個帖文寫道:「基督復活了!這句話概括了我們存在的全部意義,因為我們生來不是為死亡,而是為了生命。」

他去世後的哀悼期包括延續幾個世紀的儀式。哀悼儀式通常持續九天,教會規定這些活動應在教宗去世後的第四至第六天之間開始。

這也啟動選舉新教宗的過程。秘密會議(conclave)在方濟各去世後的第15至20天內舉行。新教宗會由樞機主教團投票選出,這是一群教會最高級的神職人員,全部都是男性,並由教宗任命,他們通常都是受任命的主教。在教宗去世和選舉繼任者的期間,樞機主教團會管理教會。他們負責教會的日常事務,但權力有限,因為教會的中央管理機構會把大部份工作停止,梵蒂岡部門的負責人會辭職,直到新任教宗確認或替換他們。

目前有252位天主教樞機主教,但只有135位有資格投票,因為80歲以上的樞機主教只能參加辯論,但不能投票。只有2/3 以上的與會者同意,才能選出新的教宗。因此通常需要多輪投票才能得出結果。第一天之後,每天都會進行兩次秘密投票,過程通常會延續數天。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投票會持續數週或數個月。一些樞機主教甚至會在秘密會議期間去世。對外界而言,唯一的線索,就是從教堂煙囪所冒出的煙霧,這是燃燒樞機主教選票的產物。黑煙表示投票失敗,白煙表示選出了新教宗。在白煙升起之後,新任教宗通常會在一小時內出現在能俯瞰聖彼得廣場的陽台上。

教宗是天主教會的領袖。羅馬天主教徒相信他是代表耶穌基督的直系。他被認為是聖彼得的在世的繼任者,聖彼得是基督最初的門徒之一,也是使徒中的首領。這賦予了他對整個天主教會擁有完全和不受限制的權力,使他成為全球約14億天主教徒的重要權威來源。

雖然許多天主教徒經常查閱《聖經》以尋求指導,但他們也可以依靠教宗的教義,這些教義管理著教會的信仰和實踐。全球約一半的基督徒是羅馬天主教徒。其他教派,包括新教徒和東正教徒,並不承認教宗的權威。

教宗居住在梵蒂岡城,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的內陸城邦,由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直接統治,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領土位於羅馬西北角高地,因此梵蒂岡不僅是「國中之國」,也是「城中之國」。其為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之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朗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築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羅馬教廷大部份機關、以及教宗寓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梵蒂岡」一詞有多意,可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城、聖座或教宗寓所,視其使用場合而定。梵蒂岡沒有法定官方語言,事實上通行意大利語;儘管許多文件會使用天主教會的傳統語言拉丁語,後者在教會內部的使用已逐漸減少。教宗並沒有薪水,但他的所有旅行費用和生活費用都由梵蒂岡支付。

新教宗

2025年5月8日,羅馬天主教會選出第267任教宗——來自美國芝加哥的羅伯特·弗朗西斯·普瑞弗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樞機,成為教會兩千年歷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他選擇了「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作為他的教宗名號。

教宗方濟各於2025年4月21日辭世後,133位樞機於5月7日開始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舉行秘密會議。經過兩天的投票,當地時間5月8日傍晚6點07分,煙囪升起白煙,象徵新教宗已被選出。隨後,執事級首席樞機曼貝蒂(Dominique Mamberti)在聖伯多祿大殿陽台上,以拉丁文宣布:「羅馬聖教會的樞機閣下普瑞弗斯特,選擇以良十四世為名號。」新教宗資歴簡介:

  • 年齡與背景:69歲,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擁有美國與秘魯雙重國籍。
  • 傳教經歷:曾在秘魯擔任奧斯定會會士,並在當地傳教多年。
  • 教廷職務:曾領導梵蒂岡主教部,負責全球主教的任命與監督。
  • 學術與興趣:擁有神學與數學學位,熱愛網球,並希望在教宗職務之餘繼續這項運動。

在首次公開演說中,良十四世以「願你們平安」作為開場,展現出延續方濟各教宗包容與改革精神的意願。他強調教會應促進對話、團結與共融,並致力於推動「共議性」(synodality),即強調主教與平信徒共同參與教會治理的模式。未來,他將面對多項挑戰,包括:

  • 修復教會內部的意識形態分歧。
  • 處理性侵醜聞的遺留問題。
  • 推動財務透明與改革。
  • 應對有關性別與身份認同的議題。

良十四世的當選引起全球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這是美國的榮耀,並期待與新教宗會晤。法國總統馬克宏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等多國領袖也紛紛致賀,肯定這一歷史性時刻。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天主教, 復活節, 羅馬, 聖經

社區家門前的免費迷你圖書館

May 2,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噠噠

來到美國,在西雅圖生活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這個城市裏有不少圖書館。不僅如此,在社區裏,很多人家門口還有免費的迷你圖書館。我的姑父今年76歲,經常和我聊起他最近從圖書館借了什麽書,當然他現在借的、看的都是電子書了。我也會不時看到有人在鄰居家門口的迷你圖書館駐足,有人借書,有人還書。

起初,我並未多想。直到最近,我突然想找本書看,可是又沒什麽目標,於是我打開搜索引擎,下意識地輸入了一個問題:「你有多久沒讀書了?」答案五花八門,但其中一個令我吃驚:「調查顯示,從閱讀來看,美國人均每年25本,韓國24本,以色列18本,而中國只有5本,僅為美國的1/5。」這份數據來自2010年,現在的情況,我想不出來,也許不會好太多。

我感到吃驚,是因為這意味著,在中國,已經有一半的識字的人處於放棄閱讀圖書的狀態。無論是對於一個民族,還是對於一個人來說,這都是非常可怕的。

我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並未在學業上格外督促我,我的成績就保持在中等水平。不過好處是我也不用上那麽多補習班,可以自由支配週末和寒暑假的時間。上中學的時候,我有兩個打發時間的好去處,一是西單的圖書大廈,一是北海公園旁邊的國家圖書館。大多數的時候,我一個人在這兩個地方一待就是一個下午,看的也都是和學業無關的「閒書」。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國家圖書館不再對外開放。而我也從學校畢業,開始工作。那段安靜的時光就這樣保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匆忙的現代生活時常令人焦頭爛額。網絡世界的出現更是猶如「豪門」一般,令人「一入深似海」。網絡資訊猶如海嘯般鋪天蓋地地洶湧而來,讓人喪失辨別與控制的能力,沈醉其間,從一個鏈接跳躍到另一個鏈接,接連不斷,時間和精力被嚴重的耗散掉。總之,人們有太多的理由不去讀書。所以,我更加佩服和羨慕那些,無論年紀多大或者工作多忙,依然保持著閱讀習慣的人。

有人說:「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無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這不是說書本本身有多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我們仍然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嘗試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更多的可能性。

也有人說:「時代不同了,現在早已不靠讀書來改變命運了。」這句話或許沒有錯,因為無論讀多少書,我們大多數人仍然會平凡的度過這一生。只是那些讀過的書,會讓我們在面對同樣的境遇時,卻擁有不同的心態;身處同樣的生活中,卻擁有別樣的情懷。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圖書館, 美國, 西雅圖

我老了但並不悲觀

May 2,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袁慶成

西雅圖到處的迎春花都綻放了。2019年正是這個時候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勢頭,如脫韁野馬般迅速地蔓延開來。我精神恐懼,貓在家中,哪裡有心思欣賞那花開花落幾春風。一年多雖然經歷了難熬的日子,但是面對如今綻放的五彩斑斕的迎春花,仿佛就在昨天,「老去光陰速可驚」。

想到這裡,勾起一樁往事。那是2007年,我見到早就相識卻分別十多年的老友寧兄。他已八十有八,耳聰目明,思維敏捷,步履輕盈,精神矍鑠,每天都由Bellevue出行到華埠走一趟,作為鍛練身體的功課。相談中了解到他的修身之道,即有自信的生命觀,正確地對待「吃、坐、想」三要害等,令我欽佩。

出於對寧兄高齡的讃賞,我將他介紹給《西華報》的Nancy。Nancy敬重長者,高興地邀他到報社做客,其間合影,還請我們到餐館共進午餐。事後,我寫了一篇《我的修身楷模》,描述寧兄的生活和自律,轉述他的名句「八十正當時,九十成就大,百齡似中日」等,連同寧兄的照片刊載2007年6月23日《西華報》上。

事情過十四年,一想起當年我和寧兄與Nancy見面的情形、再次看到我寫的那篇文稿,也仿佛就在昨天,「年難留,時易損」,然我也步入了那時寧兄的歲數,Nancy也大幅增壽了。正是:時光轉瞬即逝,歲不饒人,「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我感嘆歲不饒人之一,就是我的青春早已遠去,壯年不在,連古稀都俱往矣,而今白髮蒼蒼,體型走樣,臉譜累積著歲月的風塵,哪裡還有什麼昔日的風采和顏值可言。這是保養再好也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必然。

我感嘆歲不饒人之二,就是我已耳背眼花,體力衰弱,腿腳笨拙。青年時代的我練過田徑十項全能,跨越110米高欄健步如飛,同時還是體育學府籃球代表隊的一員呢!可以想像得出我是多麼健壯!至今,不要說跑步退化得吃力、姿勢可笑,連走路都蹣跚,老態龍鐘鍾,此已非常身。每逢看到年輕人跑跑跳跳我都羨慕不已。索性我的記憶力不減當年,還能筆耕不輟,是值得慶幸的。

如此這般,說眼下到了生命的邊緣我不認可,確信還會有較長的一段餘生。那麼既然歲不饒人,就要更加珍惜時間;既然生理無奈,就要越發強盛心理。為的是:完美人生。為此,

  • 第一, 要盡情享受生活。身背各種重負承受壓力的年頭已成為過去,現在既無負擔又無憂無慮,清閒自在,正是開開心心生活的黃金歲月,何不「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安排得當,就會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 第二, 要飽眼大千世界。人世間,風雲滾滾,變幻無窮,在這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將會出現何種新的生態,我是想看到的,哪怕是看到一點苗頭,都不白活。當然,若能看到自己期待喜聞樂見的事,更為滿足。
  • 第三,要留言見證。活了這麼大歲數,經歷過幾個時代,親歷和耳聞目睹海內外諸多事件,應該走筆留痕,白紙黑字或許看是一般,或許也是精神財富。

我老了,但並不悲觀,我將駕馭自己的心靈和行為,理性地活著,圓我之所願。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新冠肺炎, 袁慶成, 西華報, 西雅圖, 迎春花

在印度 海龜突然死亡引起擔憂

April 25,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Sibi Arasu

在本年1月下旬的兩週裡,在印度東海岸欽奈市附近發現 400多隻海龜屍體。這些數字已經20多年沒有見過了。這種海龜被稱為橄欖雷德利(olive ridley)。這些動物沿著印度海岸跋涉數千公里,前往理想的產卵地點。但這個被稱為築巢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因為在世界各地越來越難找到不受干擾的海灘。而且,像這樣的大規模死亡可能是由漁網引起的,漁網會捕獲並傷害物種。

Shravan Krishnan是欽奈學生海龜保護網路的志願者。他告訴美聯社,在正常年份,該市海岸有100到200隻成年海龜死亡。他說,今年,我們已經在兩週多一點的時間裡宥200隻死海龜。

Krishnan還擔心在岸上築巢的海龜數量很少。他和其他保護主義者在夜間沿著城市的海灘收集和移動海龜巢穴。 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蛋被狗吃掉或被沿著海岸行走的人損壞。Krishnan說,到目前為止只找到了四個巢穴,這也確實令人擔憂。

在過去的幾天裡,環保主義者和林業部門官員每天至少看到十隻死海龜,有時甚至更多。這是自2014年以來官員們看到的最高數字。專家表示,死亡很可能是由沿著海底拉扯的大型漁網造成的。

Manish Meena負責該市的野生動物。他說,這些團體一直在積極嘗試通知參與捕魚的人釋放可能被網纏住的海龜。他們還要求海岸警衛隊注意非法捕魚活動。

在海龜築巢季節,地方政府命令禁止使用巨型漁網捕撈海底所有東西的漁船在海岸線五海里範圍內作業。法律還要求使用可以幫助海龜逃脫網的裝置。

Shantanu Kalambi是保護組織ReefWatch的海洋動物專家。他說,當海龜被網纏住時,它們無法浮出水面呼吸空氣。環保主義者表示,漁船的船員並不總是使用這些裝置來幫助海龜逃跑,因為這樣會減少他們能捕獲的魚數量。

橄欖海龜被認為是瀕危物種。就像大多數海龜一樣,它們的蛋需要兩個月才能孵化。由於沿海土地活動、更高的溫度和光線汙染,這使他們面臨更高的風險。在印度東海岸,每年有超過50萬隻海龜築巢。但大約1000隻孵化的海龜寶寶中只有一隻能活到成年。

專家表示,海龜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很重要。Kalambi說,作為一個物種,它們有數百萬年的歷史,在食物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印度, 橄欖海龜, 欽奈市, 美聯社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Go to page 4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36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典禮 在2025年5月21日,這個快樂且有意義的日子裡,亞太文化中心(APCC)與LIHI(低收入住房研究所)榮幸共同舉辦慶祝 Patsy Surh Place 的盛大開幕典禮。這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案例,說明願景、社群和同情心走到一起時,發生的巨大成就和榮耀。 這座全新的六層樓建築,擁有77套負擔得起的老年公寓(affordable senior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ACTS藥房對AANHPI社群文化能力護理的承諾

在我們強調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公共衛生專業人士的最新採訪中,我們繼續與ACTS藥房和醫療保健服務的菲律賓移民業主進行對話,ACTS藥房和醫療保健服務是一家本地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因其文化能力而得到認可。 他們分享了:「作為菲律賓移民,我們重視不同文化觀點的重要性,我們的藥房透過為塔科馬的廣泛人口服務,包括移民和AANHPI社群,反映了這一點。」正如他們的藥房的使命 … [繼續閱讀……] about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ACTS藥房對AANHPI社群文化能力護理的承諾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2025年5月8日亞太文化中心(APCC)和低收入住房研究所(LIHI)很高興地宣佈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這是一個致力於5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經濟適用房社群。這座六層樓的建築位於塔科馬林肯區南G街3740號(3740 South G Street in Tacoma’s Lincoln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疫苗 據KFF健康新聞報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向國會議員傳送的一份檔案,以支持健康部長Robert F. Kennedy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伊朗節 6月28日。在Seattle Center Armory, 305 Harrison St. in Seattle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社安資料 最高法院撤銷下級法院的命令,該下級法院的命令是阻止政府效率部查看社會安全局的資料系統。由於社會保障是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跟蹤資料,以下是DOGE現在可以瀏覽的一些資訊:您的姓名、社會安全號碼、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