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採取行動,使移民官員更容易因申請人使用過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或糧食券(SNAP)等非現金福利而拒絕其綠卡申請。
這項名為「公共負擔不予受理理由」的新提案,旨在推翻一項拜登時期的規則,這項2022年的規則將「公共負擔的定義嚴格限制在那些「主要依賴」政府現金援助或長期機構護理的人群,並明確將糧食券、常規聯邦醫療補助和住房援助等非現金福利排除在外。
根據新提案,移民官員將被要求權衡申請人的「整體情況」,包括家庭健康史和經濟背景,提案文本稱,這將使官員們能夠「在任何時候利用他們的良好判斷,更準確地評估一個外國人成為公共負擔的可能性」。
《國會山報》指出,新規雖然沒有完全恢復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將所有公共福利都納入考量的極端做法,但通過廢除拜登的保護措施,並以一套更模糊的「整體情況」評估標準取而代之,賦予了移民官員巨大的自由裁量權。
移民倡導者和醫療健保組織都對此表達了強烈擔憂,他們認為,這種模糊的標準將為移民官員的「任意拒簽」打開大門。
「此舉旨在製造混亂和不確定性,」國家衛生法項目的高級律師格魯辛(Sarah Grusin)在一份聲明中說。「移民官員肯定會做出前後矛盾和武斷的決定,迫使家庭去猜測哪些項目算作公共負擔,哪些不算。」
批評者警告稱,該提案最嚴重的後果將是產生廣泛的「寒蟬效應」。由於擔心影響未來的綠卡申請,許多合法移民家庭,甚至包括其中的美國公民兒童,可能會被迫放棄他們有資格獲得的、賴以為生的食品、住房和醫療援助。
致力於消除兒童飢餓的「分享我們的力量」組織負責人克萊門(George Kelemen)說:「政府正在迫使低收入的合法移民家庭,在保留他們的移民身份和確保他們的孩子擁有成長所需的東西之間,做出一個不可能的選擇,這意味著更多的美國孩子將面臨飢餓、失去穩定住房和生病的風險。」
保護移民家庭聯盟的執行董事卡德納(Adriana Cadena)也表示,新規所引發的「混亂和恐懼將比上次嚴重得多」,其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大。
該擬議規則將在《聯邦公報》上正式公佈,隨後將進入為期60天的公眾評論期。
(From Yahoo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