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希望擴大財政委員會的管轄權,審查外國人在美國軍事基地附近購買土地的情況。
美國財政部的新規則將擴大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權力,使其審查另外56個軍事基地附近的土地銷售情況,從而使受審查的軍事基地總數達到227個。2018年的一項法律授權該委員會審查全美敏感地點附近的房地產交易。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是一個鮮為人知但權力很大的政府委員會,其任務是調查企業交易中的國家安全問題,有權迫使企業改變所有權結構或完全撤資。該委員會由來自國務院、司法部、能源部和商務部等部門的成員組成。
在本週的規則制定公告發佈之前,美國總統拜登5月份發佈撤資令,阻止一家由中國支持的加密貨幣礦業公司在懷俄明州核導彈基地附近購買土地,拜登總統稱這是一個「國家安全風險」。
財政部長Janet Yell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拜登政府致力於「利用我們強大的投資篩選工具來捍衛美國的國家安全,包括保護軍事設施免受外部威脅」。
2023年5月,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開始制定規則,賦予該委員會審查軍事基地附近土地銷售的權力,此前,富豐集團計劃在距離Grand Forks空軍基地約12英里的地方建造一座耗資7億美元的濕玉米制粉廠,這一計劃引發了爭議。
擬議規則將在30天內公開徵求公眾意見。



川普對中國極為強硬,除了發動貿易戰令中國陷入兩難外,近月亦對在中國企業在美資產進行嚴格審查。《華爾街日報》(WSJ)8月10日報導,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下令海南航空集團強制出售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紐約海航大樓。

川普就職以來與媒體間的戰爭愈演愈烈。他最近在全美各地的助選集會上,更頻繁也更用力地攻擊媒體。白宮幕僚及接近川普的人士表示,川普攻擊媒體,除了反映他內心感受的不公平,另也經過算計,是競選策略的一部份,希望在期中選舉前刺激共和黨選民。

川普再度發出關閉美國政府的威脅——如果國會不為他在美墨邊境建造隔離牆的計劃撥款,表明他決心在11月中期選舉前強調他在移民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有別於傳統的多邊國際合作,世界各國的單、雙邊外交有增長的趨勢,專家解讀為「川普現象」。其中包括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島與伊朗核協議,過去多透過聯合國或多國談判來協力解決, 現今的中美貿易戰、美國制裁伊朗等等,多是一對一的處理,顯示各國有放棄聯手傳統盟友解決問題的趨勢。現在的單邊行為多半是因川普而生,其他各國仍尋求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