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從1995年至今,西華報每年都舉辦夏季青少年領袖營項目的活動(SYLP),旨在加強美籍亞裔高中生的領導能力。
為期3週所有支出來自西華報基金會的活動,旨在教導亞裔青年在領導力、身份認同和社區建設上的技能。今年,普捷灣(Puget Sound)區的高中生,在華埠國際區(ID)的Massive Monkees工作室舉辦了此一活動,參加成員包括中國、日本、越南、苗族和印度的學生。實際上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有苗族學生註冊參加。
活動中演講者名單都是一些亞裔社區的知名人士,包括最高法院法官華裔虞瑪麗(Mary Yu)、西雅圖副市長韓裔Hyeok Kim、日裔參議員長谷川(Bob Hasegawa)、Connie So教授、KING電視台主播日裔Lori Matsukawa、Andrew Cho教授、Vanna Novak教授、Linh Thai教授及Tom Im等人士。通過演講學生們了解到如何實現成功、美籍亞裔的歷史,以及美籍亞裔面臨的一些關鍵問題和今天的角色。
像西華報這樣的媒體公司每年都舉辦這樣的方案是不尋常的,但是西華報在過去20多年裡已經培育了數以百計的青年,成為未來幾十年的領導者,這是我們回饋和支持社區的方式之一。
這項活動往往不會對參加的學生顯出很快的成果,但幾個月或幾年後,這批年輕人年齡漸長,成熟,就足以將在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和能力應用在生活、學校和社區的學習。然而今年,就是在項目活動的最後一天,我們較往年早見到顯現的回報成果。
認識華埠國際區
過去,大多數學生來自西雅圖地區的高中,但今年大部份學生卻來自郊區。大多數學生並不太知道華埠積極的特徵和屬性,有些學生甚至坦言他們最初註冊的目的,是因為聽說活動提供了美食,而且整個項目是由西華報基金會免費全額提供。西華報需聘請了一名指導老師與學生合作,包括每天在不同的華埠國際區餐館吃午餐。
但華埠國際區除了餐廳的美味午餐和泡沫珍珠奶茶外,青少年也從活動中了解到華埠國際區是華人社區和特徵的中心。隨著對陸榮昌亞洲博物館、聚昌麵廠有限公司和胡進培花園的參訪,學生們了解到華埠社區的歷史、資源和文化的豐富度,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儘管有些以前的學生在華埠國際區長大,但他們告訴我這個項目是怎樣打開他們對華埠國際區的眼界,一件簡單的事情就可略窺其貌,那就是在餐廳吃飯竟然是一些華埠區內孩子的奢侈享受。
有人說:「我們在華埠長大,但很少在餐廳吃過飯。但是夏季青年領袖營的活動居然讓我有機會進了唐人街的一些大餐館。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餐廳。」
樂趣多
三星期的活動不僅僅是聽演講,學生還參觀了華盛頓大學、KING TV電視台和陸榮昌亞洲博物館。他們為Legacy House的耆老們舉辦了一場才藝秀,包括演奏鋼琴和小提琴背誦詩歌、跳舞和魔術表演。每個小組還設計了一個特別項目展示給整個活動組欣賞,包括製作一本活動年鑑。在一天活動結束後,不少學生們喜歡邀集同學們在珍珠奶茶店玩耍聊天,彼此增進友誼。

畢業之夜
很多父母在過去我們22年的活動中從未參加孩子們的畢業晚宴。今年不少父母共襄盛舉,讓我感到很是驚訝欣喜。
一位叫Patricia Wei的母親在畢業之夜站起來說:「兒子每天回家,都告訴我他在SYLP學到了什麼或做了些什麼。我不知道兒子談到的很多事情,所以我也在跟著他學習。」
哇!家長們說的話讓我的腦袋欣喜開花!那是晚餐中最強大和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之一。我不知道SYLP會對兩代造成這樣的影響。美國出生的兒子正在教他的移民家長關於西雅圖亞裔社區的點點滴滴!
來自舊金山的另一位家長也有同樣的觀點。通過女兒,她了解了西雅圖美籍亞裔的歷史和根源。由於孩子和父母願意分享並相互學習,所以孩子和父母更加緊密地聚在一起,這超出了我最瘋狂的夢想。
如果更多的移民家長對孩子們在學校做什麼更能感興趣,就會增加彼此的溝通和聯繫機會,從而消除代溝和語言差距。如果學生願意與父母分享經驗,那麼年輕人就會發揮教師和橋樑建設者的重要作用,只需開放思想且能分享和學習,彼此都可以教導對方而從中獲益,這是領導力的一部份。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更緊密,可以消除兩代人之間的誤解和溝通,特別是有關學校方面的問題。
瞬間,我覺得自己的犧牲和努力是值得的,這是無庸置疑的成果。
值得再參加
過去,我不鼓勵以前參加過的學生回來。我們無意為學生設立再次參加的規定制度,我擔心的只是他們想藉此活動到處逛逛,在某種程度上也有預算原因,希望達到每個人都能有機會的最高成效。
幾年前,一些過去的學員說服我讓他們回來指導新的學員。這些舊學員說:「我們在第二年從項目中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過去兩年,幾名老學員回來,為今年的項目和其他任務指導學生。現在的華大學生Kyle Wong說:「我的生命中最好的決定是參加SYLP。當我和你(新生)在一起時,我發現了更多的自我,並且帶出了我最好的表現能力。」
哇!最好的決定。聽到學生們的認可,真是讓我高興,父母讓孩子參加這個項目是一個正確的做法和選項。
是友非敵
在導師與學弟學妹間,有幾名學生發現他們各自的父母是華埠國際區的餐廳老闆,因為是競爭對手,一些父母彼此間甚至不說話。
但對年輕一代來說,這並不重要到影響他們建立起友誼。
當我邀請父母同是餐館老闆的4位學員一齊拍照時,他們很熱情。我們意識到,他們共同的一個關鍵旅程是來自SYLP的學習和經驗,他們是今天是好夥伴,將來也或許是。看到了這一幕的發展,我在畢業晚宴時激盪起了另一種美好的情緒。
根據聚昌麵廠東主Tim Louie的說法,今年的學生們特別令人印象深刻,他說:「我看到學生們到麵廠訪問,他們問了很多關於這項業務的問題,他們與我有很多往來的互動。」
其他演講者也注意到今年的學生們很特別,SYLP協調員和前學員Tracey Wong表示,她應用了2007年在SYLP學到的東西,發展運用在這次的學活動中,表現出圓滿美好的學習循環過程。她說:「我當年參加SYLP時,花了很多時間在華埠國際區,參覽了鄰里社區、聽了很多傑出美籍亞裔領導人的演講,在華埠很多的餐館吃飯,喝著波霸奶茶。通過整個活動的學習,建立了和我同齡人以及我與這個社區的聯繫,我希望我的學員能像我一樣,甚至今年能有更多的學生擔任起未來項目協調員的角色和工作。」
她同時也補充說:「看著學生們開心驕傲的心情建立看著他們成為有自信的領袖建立看到所有在華埠國際區建立的終身友誼,這就是我最佳的終極回報。」在此感謝所有的回憶!

當我12年前第一次來西雅圖,華人耆老告訴我,不需要訂閱中文報紙,因為這裡有很多免費的中文報紙,但我不同意。從那時起,我已經訂閱了12年的西華報。所以可以知道我是西華報的忠實讀者。西華報是份內容充實完整,報導涵蓋各種新聞的報紙。我知道這份報紙比其他中文報紙更有影響力。我的一些朋友喜歡在微信上看新聞,但我覺得內容不多報導不廣,不如西華報的內容豐富。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感覺,我的朋友也這樣說。
適值西華報35週年慶,送上祝賀之誠。我多年來一直在讀你們的報紙,十分喜歡。從中學到了很多,它教我們很多移民不知道的事情。
讓我們聽聽西華報,它是份活潑、翔實的報紙,是35年必讀的報刊,它涵蓋了最新的消息,從商業發展到名人報導、政治趨勢和流行文化。西華報建立了鞏固,加強和賦予整個社區力量的紐帶。
我從第一天讀了西華報,從此就喜歡它。我喜歡所有的訊息,包括靜雯的博客,我學到了很多。
西華,西華,西華報!
衷心祝福你生日快樂西華報!你我相識二十餘載,我是你成功的見證、你是我成才的沃土;你是我博才多學的導師、我是你多愁善感的文青。我們既有閨蜜的親密也有師生的情懷……。愛你到永遠!
在中文版西華報和甚姐妹報英文版的Northwest Asian Weekly共同聯合努力下,使本地區的數以千計的讀者了解到,不僅讓人們知道在我們周遭發生的事情,而且以一種方式將事件與大家的觀點和意見聯繫起來,分享本地的文化和遺產,這種共同性和共同的經驗,提供了一個可能不總是在其他地方找得到的鏡頭新聞或媒體。
35年來,西華報一直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社區新聞媒體,擔任著從報導本地文化活動、作為一個消息資源、突出社區領導的工作、提供一個論壇,分享創新的想法,報導美國西北各種社區的文化活動等等,西華報塑造了我們區域的歷史進程。
由於我不能參加所有亞太島民(API)舉辦的社區活動或會議,我喜歡通過閱讀西華報的英文版來了解社區。我個人對亞太裔島民社區的認可,如同西華報幾十年來舉辦的婦女午餐會(women’s luncheons)一樣,感覺都很美好。我在華盛頓州各方面都均衡發展的Gate和 Centralia 社區長大,西華報英文版補充了我對亞太裔島民及Puget灣地區多樣化的問題和教育方面的認識。
報紙有告知民眾社會現象和推動輿論的力量,我讚賞西華報的中英文版,長期堅定地報導了影響我們亞裔美國人和亞太島民,在多樣化社區及日常生活中有爭議的事項。
自從我第一次去華埠國際區購物,就發現了有西華報和英文版Northwest Asian Weekly,20多年來,我一直是忠實且狂熱的讀者。高質量深入的原創新聞以及廣泛準確的新聞報導,讓我從早期大學時期,到職業生涯中能脫穎而出。
賀《西華報》
2004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很特別的一年,這一年我宣誓成了美國公民;這一年也是我與西華報結緣的一年,每到週末我總是期
我喜歡通過西華報的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聯繫關於社區重要的事件和訪談。此份報紙非常有助於讓讀者了解州政府在教育、公共安全、移民等重要的許多其他重要問題。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這種重要的媒體聲音。恭喜35年!
了解Northwest Asian Weekly的重要性是了解希望的本身,每週一次,當對事件感到懷疑時,這份報紙精彩的報導將會表明闡釋出立場。許多日子我盼著這份報紙出刊等待閱讀。這份報紙是讓我在華埠國際區更幸福的一部份,而我從來沒想過,我的生活可以圍繞在這份報紙的氛圍中。
通過西華報基金會,我多年來被邀請參加舉辦的彩虹書報(Rainbow Bookfest)活動。通過社長吳靜雯、Carmen Palomera和許多志願者的努力,我們少數族裔的美國作家有機會與少數族裔的美國讀者進行互動。此外,我們還能與其他少數族裔的美國作家進行互動,並且發現西北地區的人才財富。西華報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堅持真正的新聞傳統,這意味著把不同的觀點放在報紙上,讓讀者自己去判斷去做決定。
哇!已經有35年了。我期盼從第一版讀到最後一版的報紙。我最喜歡的部份是文章和博客。恭喜能保持提供35年的社區消息給讀者。
是什麼原因觸動了吳社長由中文版的西華報,增加了一份英文版的Northwest AsianWeekly的原因,是因為她知道許多人來自不同的亞裔社區。而這份報紙仍迄立至今已達35年之久,提供了許多重要消息來源給大家。恭喜!






我是在2007 年參加西華報舉辦的《青少年領袖夏令營活動——SYLP》的參與者。在3個星期裡我從這個活動中感受中獲得授權、自信和強烈的團結,並感受到同學間彼此的互愛和尊重。我喜歡Northwest Asian Weekly支持本地社區的商業活動,並在西雅圖舉辦涵蓋了亞裔美國社區的故事。這絕對是重要的,因為這些通常不被主流媒體報導。
英文版的Northwest Asian Weekly 和中文版的西華報,服務於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化社區,並塑造了我們幾代人的城市特徵。恭喜吳靜雯社長和員工們,把時間和自己奉獻給華埠國際區和亞裔太平洋島民,致力去確保報紙擁有強大且獨立的聲音。
祝賀Northwest Asian Weekly成立35週年。這些年來,專業精神和工作時間都是持續的。Northwest Asian Weekly是華埠國際區非常寶貴的財富。社長通過購買舊劇院,並將其重新設計成報社大樓,致力於多年的出版,並保持華埠國際區獨一無二媒體業務而不動搖。




我在Garfield高中時是和許多亞洲人、猶太人和黑人一起長大。最近與許多亞洲人同時被列入Garfield高中的名人堂。西華報組妹報英文版Northwest Asian Weekly一直是社區的喉舌,向讀者介紹了本地亞裔社區發生的事情以及亞裔社區涉及的美國和國際問題。一直以來,它涵蓋了有色族裔從市政廳到華州的影響力和力量。我很感激能參與慶祝35週年的活動。相關的慶祝活動是及時給平時不發聲的人的平台,同時也突出了經常沒有被聽到的婦女們的心聲。
我通過西華報組妹報英文版Northwest Asian Weekly了解華埠國際區。華埠國際區是非裔的榜樣,如果非裔社區想擁有一個經濟強大的社區,應該效仿華埠國際區。它鼓舞人心希望非裔社區同樣可以做類似的事情。Northwest Asian Weekly過去35年來一直致力於亞裔社區的最大利益,每個社區都應該有像Northwest Asian Weekly這樣的報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