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特色文章

氣溫低水管凍結該怎麼辦?

February 16,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能源部表示當氣溫降至華氏20度時,水管就會開始凍結。當水結冰時,水管便可能爆裂。如果在大冷天打開水龍頭,發現只有極少量的水流出,那麼水管很可能已經凍結。美國紅十字會指出,這種情況更可能發生在暴露於室外低溫、從地下進入家中的外牆水管。

想要解凍水管時,紅十字會建議,將水龍頭打開一段時間,當水能流過水管時,可有助於融化水管中的冰。同時可以使用家中常見的熱源來解凍結冰的水管,例如在凍結的水管周圍裹上熱敷墊或用吹風機的熱風都會有幫助。紅十字會建議,也可以在凍結的水管前放置室內空間加熱器,或用熱毛巾包住水管,但不要使用噴燈、天然氣加熱器或炭烤爐等明火設備。解凍水管時,應持續加熱,直到出水充足為止;即使在華氏25度低溫下,也足以讓水管解凍,恢復正常供水。如果能找到凍結的水管,上述方法就能奏效;但是如果無法找到,就需要請水管工了。

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另一種慢慢解凍水管的方法是讓家中暖氣開著,並打開廚房、浴室水槽下的櫥櫃門,盡量讓水管暴露在熱氣中。注意要將櫥櫃完全清空,裡面不能有任何可燃物,並與這些物品保持至少兩英尺距離。紅十字會指出,雖然要付更高的暖氣費,但水管爆裂的代價會更高。寧可浪費水,也不要讓水管結凍爆裂。

如果冷天時不在家,要將室內溫度維持在不低於華氏55度。靠近室外區域(車庫或閣樓)的水管更容易結冰,確保車庫門關閉並加裝絕緣材料,民眾可以在家居賣場買到可讓水管保溫的絕緣材料。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CDC, 紅十字會, 美國, 能源部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February 10,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位於智利以西外海約3600到3700公里處,約與智利港口卡爾德拉在同一緯度,較聖地亞哥偏北,為智利的特殊領地。復活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2,075公里遠。為瓦爾帕萊索大區瓦爾帕萊索省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域。該島形狀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面積為163.6平方公里。與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並為智利在南太平洋的兩個屬地。

由於沒有文字資料的記載,復活節島最初的歷史已經無法重建。今日的復活節島樹木稀疏、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一片荒涼的景象。但在波利尼西亞人剛剛抵達該島之時遠非如此。對復活節島的池塘與沼澤地沉積層鑽孔取樣的花粉分析指出,復活節島曾經覆蓋著由喬木、灌木、蕨類植物、草本植物所組成的濃密的亞熱帶闊葉林,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為植物生長提供理想養料,這裡是一個自然生態的天堂。

復活節島以887多尊充滿神秘的巨型石像吸引各國的觀光客和考古學家,大大小小的人頭巨石遍布全島,稱為摩艾石像。石像經考古學家挖取發現,並不是全部為半身,大多整齊排列在4米多高的長方形石台上,背向大海。石像高7-10米,重量從20噸到90噸,最重的竟然達200噸。有的石像戴着紅帽子。石像都是長臉、長耳、雙目深凹、削額高鼻,下巴稜角分明,表情沉毅自信。還有的石像裝有眼珠。

2011年考古學家Terry Hunt及Carl P. Lipo實驗移動石像的方法,由國家地理頻道記錄,利用三條繩子綁在石像上於左、右、後三個位置,用人力的方法左右拉動而後方用作穩定讓石像擺動,讓石像成功「行走」起來,被認為是解開移動石像的謎團。

在石像附近曾經發現過刻滿奇異圖案的木板,人稱「會說話的木板」,但這些木板後來遭遇「文明者」帶來的浩劫。在探險家發現復活節島之後,歐洲的傳教士紛紛來島上傳播上帝的「旨意」。他們下令,將這些木板統統燒掉。只有一個當地居民搶下25塊木板,將它們釘成一條漁船,逃到海上。後來這25塊木板保存下來,成為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館的館藏。這些倖免於難的「會說話的木板」長2米,兩邊用鯊魚牙或堅硬的石頭刻上方形圖案,像魚、鳥、草木和船槳等,也有一些幾何圖形。可是,這些「會說話的木板」上的圖案究竟是不是文字,又有何種含義,至今仍是不解之謎。

在行政上,復活節島隸屬於智利的瓦爾帕萊索地區,時區為西六區。據2002年的人口統計,該島一共有3,791名居民,其中有3,304人居住在首府漢加洛(Hanga Roa)。復活節島以其分佈在海濱沿線為數眾多的巨型石刻摩艾石像而聞名於世,1995年,拉帕努伊國家公園(即復活節島)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島內沒有鋪設鐵路,因此以巴士與出租車為島上居民以及遊人提供便利。此外,島上也提供汽車和自行車的租賃服務。島上的馬塔維里國際機場每週都有五班往返於聖地亞哥的智利國家航空的航班。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南太平洋, 復活節島, 摩艾石像, 智利, 聖地亞哥

2023年創紀錄的50萬移民跨越危險的達連峽

February 10,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Dan Novak

2023 年創紀錄的 52 萬名移民穿越哥倫比亞和巴拿馬之間艱難而危險的達連峽(Darien Gap )荒野地區。巴拿馬官員表示,這一數字是前一年記錄數字的兩倍多。巴拿馬政府移民機構表示,2023 年的移民大多來自委內瑞拉、厄瓜多和海地(Venezuela, Ecuador, and Haiti.)。該機構負責人薩米拉·戈扎因 (Samira Gozaine) 表示,在穿越茂密叢林的隊伍中,未成年人約佔 25%。「這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她在一次政府活動上對記者說。「不幸的是,我們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自 2019 年Laurentino Cortizo就任巴拿馬總統以來,穿越達連河的移民人數急劇增加。官員呼籲國際援助來解決這個問題。逃離本國經濟和社會崩潰的委內瑞拉人大量增加,是移民潮的一部份。聯合國表示,近年來有超過700 萬委內瑞拉人逃離自己的國家。穿越達連河的人面臨謀殺、強姦、人口販賣和其他暴力的風險。自然危險包括暴雨、突發洪水、毒蛇和其他野生動物。移民還必需穿越叢林河流。沒有道路、橋樑或服務,包括警察和急救人員。去年9月路透社報導稱,前往美國的非洲移民正飛往尼加拉瓜(Nicaragua)以避免達連峽的危險。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哥倫比亞, 巴拿馬, 移民, 達連峽

烏克蘭煤礦戰時部份轉由女性工作

February 10,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Gregory Stachel

在千餘名工人前去對抗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東部的一個煤礦需要工人。它的答案是歷史上首次允許婦女從事地下工作。一百多人接受了這個工作。「我接受這份工作是因為戰爭開始了,沒有其他工作,」22 歲的克里斯蒂娜(Krystyna)說。

5 個月來,Krystyna 在地下 470 公尺處擔任技術員。她在小型電動火車上工作,這些火車將工人運送到礦井4公里多的地方。在克服了將4歲的兒子丹尼斯留在家裡和母親在一起的恐懼後,她同意接受這份工作。她的家鄉 Pavlohrad 距離前線有100公里,但經常遭到俄羅斯飛彈的攻擊。

她說,這份工作很有趣,但也很困難。設備笨重,蒸氣不易處理。但報酬很高,她感到有責任留下來,為那些前去戰鬥的人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的哥哥在同一個礦坑工作。克里斯蒂娜說,他在入侵開始兩週後就參軍。她說她非常擔心他。她說:「我們的孩子們被帶到了前線,現在我們需要支持他們:現在沒有其他人在礦井里工作了。」

烏克蘭的煤炭工業曾經是歐洲最大的煤炭工業之一。自蘇聯解體以來,它經歷了多年的衰落。它所提供的政府控制的市場突然不存在了。2014年,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東部民兵佔領了許多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2022年入侵後,俄羅斯佔領了更多的礦井。

DTEK 是該礦的所有者,也是烏克蘭最大的私人能源公司。據稱,其 20,000 名礦工中有近 3,000 人正在戰鬥。在礦場和附近其他礦場的 1000 名參加戰鬥的礦工中,有 42 人陣亡。儘管戰前有一些婦女在礦坑工作,但政府禁止她們從事地下工作。這項工作被認為對體力要求太高。該政策自蘇聯時代以來就一直存在。該禁令在戰爭期間被取消。現在,大約有 400 名女性在 DTEK 的礦井下工作。這僅佔地下勞動力的 2.5%。

43 歲的納塔利婭 (Natalia) 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與男人一樣,除非是我們無法舉起的重物。」她也擔任維護火車的技術員。娜塔莉亞曾經在一家銷售電子產品的商店工作,直到烏克蘭企業在入侵開始時關門,她失去了這份工作。當她決定到礦坑工作時,她19歲的兒子已經在鄰近的礦坑工作了一年。「實際上我一直在說服他不要去那裡工作,」她回憶道。但她說,她現在在礦井工作很開心,並計劃留下來,即使在戰後也是如此。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DTEK, 俄羅斯, 歐洲, 烏克蘭, 煤炭工業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February 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中華人民共和國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中國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以五星級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滿兩個民族通用漢語外,其他53個少數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個,共使用27種文字。從語言的系屬來看,中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持續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國家。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之冠。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面。

中國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警句,經過千年的發展獨自形成了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味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國人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美學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週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醫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依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務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復健與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地選擇、表達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認同。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義勇軍進行曲

混合辦公應運而生

February 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疫情改變了很多美國人的工作方式。在疫情期間很多人「被迫」在家辦公,然而隨著疫情的結束,人們似乎又不願意回到辦公室了。於是一個折中的辦公方式混合辦公(hybrid work)應運而生。

在返工浪潮中,包括微軟和谷歌在內的許多大公司都選擇了混合辦公的模式。這似乎是員工們喜歡的解決方案:根據 Bankrate 在七月份對2367名美國成人進行的調查,有68%的人支持混合工作時間表。這種支持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中更高,而54%的嬰兒潮一代表示他們願意採用混合工作時間表。

總的來說,2022年美國有16.4%的企業員工有時「遠程辦公」。這比全職遠程工作的員工所佔比例大得多,全職遠程工作的員工佔比約3%,這表明混合工作時間表更加普及。即便如此,約三分之二的美國勞動力很少或從不遠程辦公。那麼,大多數在美國混合辦公的是誰呢?他們大多是在科技領域工作,受過高等教育,年薪六位數。

一項由影片會議公司Owl Labs開展的年度「工作狀況報告」發現,大部份重返辦公室的全職員工都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全美約 66%的員工現在每週都有5 天在辦公室上班,而他們每天就要花費 $51美元。其中$16美元花在午餐上、$14花在通勤上、$13花在早餐和咖啡上,還有$8美元要花在停車上。除此之外,養寵物的員工平均要比同行多花$20,也就意味著他們每天的消費額要達到$71美元。如果每週5 天都在辦公室上班,一個月就要花掉$1,020美元。對比一下,混合制辦公的員工每個月的通勤費用只有$408美元。

毫無疑問,現在回到辦公室要比疫情前貴得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員工開始要求僱主提供更多的津貼和激勵措施,包括加薪來支付通勤費用。如果公司不改變政策,約有4%的受訪員工表示會辭職,42%的人表示會另找一份在工作地點和時間上更靈活的工作。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Owl Labs, 混合辦公, 疫情, 美國

世界人口成長放緩 但 2024 年初將突破 80 億

February 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Dan Friedell

美國政府機構稱2023 年世界人口增加約 7,500 萬人。美國人口普查局指出,2023年全球人口成長率略低於 1%。該機構也表示2024年全球每秒將有4.3人出生,2人死亡。美國的成長率約為全球成長率的一半。美國人口普查局截至 2024 年 1 月 1 日美國人口為 3.358 億。

聯合國指出世界人口將在約 15 年內達到 90 億。數字看起來很大,但世界各地的成長率一直在放 緩。這比從 70 億增加到 80 億所需的時間還要長3年。 2022 年 11 月世界人口達到 80 億。人口普查局表示如果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2020 年代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成長最慢的10年。

William Frey 是華盛頓特區研究機構 Brookings 學會的人口專家。他表示2020 年至 2030 年美國的人口成長率將低於 4%。美國有紀錄以來成長最慢的10年發生在 20 世紀 30 年代,當時正值長期經濟大蕭條之後。那10年的成長率為 7.3%。Frey表示預計未來幾年的成長率可能會「加快」。但他表示這一比例不太可能高於7.3%。

移民是美國在2024年不會有人口流失的原因。應該每9秒就有1人出生,每9.5秒就有1人死亡。但到2024年美國每分鐘可能會有兩名新移民。因此每24.2秒美國人口就會增加一個人。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是印度和中國。印度在 2023 年某個時候超越中國。兩國人口均超過 14 億。到2050年中國人口預計將減少2.7%。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人口普查局, 印度, 美國, 聯合國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January 26,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1、柬埔寨王國( Cambodia)

柬埔寨王國(The Kingdom of Cambodia),簡稱柬埔寨(Cambodia),位於中南半島,古稱高棉,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1世紀就建立了統一的王國。9世紀至14世紀的吳哥王朝,為柬埔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186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9月,被日本侵佔,1953年 11月9日,宣佈獨立。20世紀70年代開始,柬經歷了長期的戰爭。1993年,隨着柬國家權力機構相繼成立和民族和解的實現,柬埔寨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柬埔寨實行君主立憲制,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東盟成員,為傳統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依賴外援外資。截至2023年4月,柬埔寨人口約1600萬,人口的地理分佈很不平衡,居民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地區。金邊及其周圍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人口最稠密,金邊人口約213萬。在柬埔寨的華人華僑約110萬。

農業在柬埔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儘管存在基礎設施和技術落後、資金和人才匱乏等制約因素,但柬埔寨農業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勞動力充足、市場潛力較大。柬埔寨政府將農業列為優先發展的領域,竭力改善農業生產及其投資環境,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優勢,開拓市場。柬埔寨是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首都金邊有塔仔山、王宮等名勝古蹟;北部暹粒省吳哥王朝遺址羣的吳哥窟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西南部的西哈努克港是著名的海濱休閒勝地。

柬埔寨語(又稱高棉語)為官方語言,英語在政府部門較通用。華語、越南語是普通市民中使用較多的外語。將佛教確定為國教。柬埔寨人注意禮節禮貌。最普通的禮節是合十,員、僧侶還行下蹲或跪拜禮。社交場合也流行握手禮,但男女間仍以行合十禮為宜。柬埔寨婚俗是男子“嫁”到女方家。婚禮的全部儀式都在女方家中進行,婚禮由村中最有聲望的老者主持。柬埔寨人的傳統住房多為竹木結構的高腳式房屋,離地二米左右,上面住人,下面存放農具和停放車輛。

由於地處熱帶,柬埔寨人的服裝很單薄。他們的民族便服是,男子穿直領多扣上衣,天氣熱時則不穿上衣,只穿“紗籠”或“山樸”。“紗籠”是由數尺印有各種美麗圖案的布兩邊縫合,圍繫腰間,狀似裙子。“山樸”是用長條布,不加縫合,從腰中往下纏繞至小腿,再從胯下穿過,在背後緊束於腰部,剩餘部分伸出如魚尾。婦女的便服上衣多為絲質圓領對襟短袖衫,下身也穿“紗籠”或“山樸”,通常她們在腰間還要纏一條圖案優美的長布巾。柬埔寨人以大米為主食,以魚蝦為主要副食,喜吃富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如生辣椒、葱、姜等,還喜食生菜、生肉和醃魚醬。

2、加羅林群島 (Caroline Islands)

加羅林群島又稱加羅蓮群島,是太平洋西北部一個重要的群島,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北,菲律賓正東,由500餘小島和珊瑚礁組成。除西端的帛琉自成一國外,其餘島嶼均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歷史上此區域又被稱為新菲律賓(Nuevas Filipinas),因為曾為西屬東印度的一部分,並接受位於馬尼拉的菲律賓都督府統治。群島為西班牙探險家發現並以當時西班牙國王命名。

島民使用數種不同的語言。日本和菲律賓移民也是人口的重要組成部份。不同語言使用者島民間的公用語為英語。島民主要靠傳統食物維生,例如魚、多種香蕉、芋頭。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加羅林群島, 日本, 柬埔寨王國, 菲律賓

農曆新年現已成為紐約公立學校的假期

January 26,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節譯自: Northwest Asian Week

紐約州州長凱西·霍赫爾(Kathy Hochul)2003年9月簽署立法,宣佈亞洲農曆新年為紐約州公立學校假期。新法律將確保學校在農曆新年期間不上課。

霍赫爾說:「通過將農曆新年指定為學校法定假期,我們正在邁出重要一步,認識到紐約 AAPI 社區的重要性以及使紐約如此偉大的豐富多樣性。」 「這不僅僅是放假一天,更是我們的 孩子們了解和慶祝自己或不同文化和傳統的機會。」

皮尤研究中心 2021 年的一份報告發現,紐約是美國第二大亞裔人口的所在地,也是全美增長 最快的種族和族裔群體,擁有 190 萬居民。華盛頓州排名第五。

眾議員格雷斯·孟(D-Queens):我很榮幸能與州長一起簽署這項歷史性法案,我讚揚她使 該法案成為我們州的法律。 2009年,當我在州議會任職時,我領導了一項法案,規定紐約市農曆 新年學校放假,我記得人們是如何嘲笑它的。有很多反對者告訴我這永遠不會發生。現在,看看 我們已經走了多遠。我為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我為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 標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我感謝所有發揮作用的人。在國會我將繼續推動我起草的立法,使農曆 新年成為聯邦假日。

眾議員格蕾絲·李 (Grace Lee)、眾議員亞太裔美國人 (APA) 工作組聯合主席表示:我很榮幸能 夠領導這項歷史性的努力,將農曆新年視為紐約州的全州假日。作為亞裔美國人,我們在紐約被 忽視和聽到的時間太長了,這項法案是對我們對紐約歷史貢獻的認可,並證實我們的聲音和我們 的故事很重要。現在,我將能夠與全州數千個家庭一起與孩子們一起在家慶祝農曆新年。這項法 律將使新一代接觸亞洲文化,並在亞裔紐約人遭受反亞裔仇恨之際促進多樣性和包容性。通過使 紐約成為美國第一個在農曆新年期間強制全州學校停課的州,我們為其他州樹立了寶貴的榜樣。 我感謝州長 Kathy Hochul、議會議長 Carl Heastie、多數黨領袖 Andrea Stewart-Cousins 以及所 有支持這一努力的同事,為紐約AAPI 社區確保這一歷史性成就。

2022年,加州州長Gavin Newsom 簽署法案,宣佈農曆新年為該州法定假日。今年早些時候 ,州眾議員 My-Linh Thai 在華盛頓州提出了一項法案,將農曆新年定為州法定假日,但遺憾沒有被處理。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有66.2萬名亞裔和亞裔美國人居住在華盛頓州。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凱西·霍赫爾, 格雷斯·孟, 紐約, 華盛頓州, 農曆新年

前索馬利亞(Somalia)難民榮獲聯合國難民獎

January 26,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Dan Novak

聯合國難民機構任命一名來自索馬利亞的前兒童難民為今年南森(Nansen)難民獎的得主。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 UNHCR)認可阿卜杜拉希·邁爾 (Abdullahi Mire) 向肯亞(Kenya)難民營中的索馬利亞難民提供了 10 萬本書。邁爾現年36歲。

「去年,2022 年,德國前聯邦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贏得了該獎項,而今天,一名來自達達布(Dadaab)的年輕難民獲獎了。天空不是極限,」邁爾用索馬利亞語表示。Grandi 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在加強難民教育品質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機智和堅韌。」

邁爾1987年出生於索馬利南部。1991年,他的家人因索馬利亞內戰逃離該國。邁爾表示:「1991 年,我和母親一起逃離下謝貝利地區的 Qoryooley,在達達布難民營長大並生活了 23 年。」如今,肯亞東北部的達達布難民營居住著超過 24 萬名難民,其中大部份來自索馬利亞。營地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兒童。

邁爾在營地完成了小學和中學學業。他繼續在肯亞肯雅塔大學獲得公共關係和新聞學大學學位。他說,他的母親給了他幫助和支持,用他的話來說,讓他成為「弱勢群體的代言人」。邁爾在索馬利亞的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找到了一份工作。他曾在首都以及南部城市工作。他說,他在達達布的童年和職業經歷教會了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決定將自己的職業生涯奉獻給幫助他的難民同胞。2018年初,他創辦了一個名為「難民青少年教育中心」的組織。該組織的重點是難民教育和青年發展。

在挪威生活不久後,他回到達達布幫忙。「我渴望為社區服務,這促使我回到營地,」他說。邁爾說,一位在達達布學習醫學的難民婦女啟發他為難民營收集書籍。「她告訴我,大約 20 個女孩通常會分享一本生物書。這激勵我利用社交媒體開展圖書收集和捐贈活動,直到圖書數量達到 100,000 冊。」

邁爾並不是唯一一位獲得南森難民獎的索馬利亞人。2012 年,聯合國難民署向Hawa Aden Mohamed 頒發了該獎項,以表彰她為幫助索馬利亞難民和流離失所的女性所做的工作。該獎項以挪威探險家、科學家、外交家和人道主義者弗里喬夫·南森 (Fridtjof Nansen) 的名字命名。

「這場勝利並不屬於我一個人,」邁爾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為了所有與我一起工作的志工……這是為了學校裡的孩子。”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UNHCR, 南森難民獎, 安格拉·默克爾, 索馬利亞, 達達布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6
  • Go to page 17
  • Go to page 18
  • Go to page 19
  • Go to page 20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22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一家藥局對亞裔、夏威夷原住民及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提供文化敏感照護的承諾

在我們最新針對亞裔、美屬夏威夷原住民與太平洋島民(AANHPI)公共衛生專業人士的專訪中,我們繼續與 ACTS 藥局與健康服務中心的菲律賓移民擁有者對話——這是一家在當地深受信賴、因提供文化敏感照護而廣獲肯定的機構。他們分享道: 「作為菲律賓移民,我們非常重視多元文化觀點的重要性,而我們的藥局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在塔科馬服務來自各種背景的族群,包括移民和 AANHPI … [繼續閱讀……] about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一家藥局對亞裔、夏威夷原住民及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提供文化敏感照護的承諾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2025年5月8日亞太文化中心(APCC)和低收入住房研究所(LIHI)很高興地宣佈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這是一個致力於5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經濟適用房社群。這座六層樓的建築位於塔科馬林肯區南G街3740號(3740 South G Street in Tacoma’s Lincoln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Whatcom 郡出現7年來首例腮腺炎(mumps)病例 華州 Whatcom 郡衛生官員表示,有居民的腮腺炎檢測呈陽性。這是該郡七年來的首例病例。據Whatcom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陣亡將士紀念日儀式 5月26日。多個地點參加紀念退伍軍人的儀式。Kent — Tahoma National Cemetery/ Lakewood — Mountain View Cemetery/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表爾威市以藝術展覽慶祝AANHPI遺產月 5月2日晚上150多人聚集在表爾威市政廳,慶祝該市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遺產月藝術展覽的開幕。該展覽由Mami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