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首要

在新澤西州高速公路附近有一座大佛像

January 3,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Luis Andres Henao

在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一座大型佛像已成為許多宗教信仰的人的聚集地。自2009年以來,這座9米高的雕像一直矗立在富蘭克林鎮的樹林中。 它是在斯里蘭卡佛教僧侶Hungampola Sirirathana Nayaka Thera的領導下建造的。 他說他的夢想是團結所有信仰的人。這座雕像位於新澤西州佛教Vihara和冥想中心的場地上。 該中心已成為佛教徒、印度教徒和基督徒的精神場所。

讚揚該中心的人包括一位在韓國基督教教堂長大並信奉藏傳佛教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一位組織宗教間聚會的當地尼泊爾社群領袖;以及一位住在雕像附近後成為佛教徒的婦女。

Daniel Choi說:「這似乎是許多人聯絡在一起的紐帶。」他信奉藏傳佛教,在普林斯頓教授寫作。 自2015年以來,他一直在佛像前冥想。Choi說:「該中心向公眾開放,這與美國大多數由私人組織經營的佛教中心不同,私人佛堂無法進入公開禮佛,」。他還指出,該中心位於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 Thera在靠近高速公路的一棟房子後面建造了雕像和冥想中心。Choi說:「在此可聽到交通聲;聽到汽車飛馳而過;聽到飛機飛過……聽到施工工作正在進行。」

冥想中心遵循小乘佛教,這是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的主要佛教形式。 但它歡迎所有佛教傳統和其他信仰。當Choi第一次來訪時,他驚訝地發現了一座佛教慈悲女神觀音的雕像。 在西藏、中國和韓國觀察到的大乘佛教中,觀音菩薩很重要。Choi說:「對我來說,這非常受歡迎,因為也有一些教義適合我。」

當地學生在冥想中心的一堵牆上作畫,上面描繪了從巴哈伊和基督教到錫克教和瑣羅亞斯德教(Baha’i and Christianity to Sikhism and Zoroastrianism)的不同世界宗教的影象。所有這些宗教都在新澤西州奉行。Tulsi Maharjan是非營利組織尼泊爾之友–新澤西的主任。他領導涉及不止一種宗教的專案,包括壁畫和和平花園。他說,35年前他第一次來新澤西時,他不得不開車將近3個小時才能去一座佛教寺廟。 但現在,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住在冥想中心和雕像附近。

「現在,在十分鐘內……從我家出發,我可以去佛教寺廟。」 週邊還有很多其他寺廟。他列出了附近的耆那教、錫克教(Jain, Sikh)和印度教寺廟,這些寺廟讓他為新澤西州中部的宗教多樣性感到自豪。Maharjan說,任何來到寺廟的人「一旦看到那尊大佛,就會感到非常平靜和平靜。」

Carol Kuehn是一名76歲的退休高中教師,住在佛教中心旁邊。 Kuehn說:「這是我早上看的第一件事。」Kuehn在一個基督教家庭長大,在讀完Herman Hesse的小說《Siddhartha-悉達多》後對佛教產生了興趣。2002年寺廟領袖到來後,她成為了一名佛教徒。 她說,在丈夫去世後,佛教幫助她應對了悲傷。她說:「佛教的全部意義在於活在當下。」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佛像, 富蘭克林鎮, 新澤西州, 美國

來自阿根廷的神秘生物在迪拜落戶

January 3,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Jon Gambrell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迪拜以其高大的現代建築高聳立在沙漠之上而聞名。 但在那裡也可以找到一種來自阿根廷的不尋常的動物—巴塔哥尼亞馬拉(Patagonian mara)。這種動物和兔子一樣,有長腿和耳朵,身體比大多數其他齧齒動物都大。 它們在Al Qudra湖附近被發現,Al Qudra湖通常是在阿聯酋或阿聯酋發現的瞪羚(gazelle)和其他沙漠生物的家園。他們是如何到達那裡的仍然是一個謎。 

但在阿聯酋,外來動物最終出現在富人的私人住宅和農場。一項估計表明,在附近的Al Marmoom沙漠保護區地區,多達到200隻可能茁壯成長。美聯社記者最近在訪問迪拜以南40公里處廣闊的沙漠地區庫德拉湖(Al Qudra Lakes)時發現至少5隻馬拉。 在另一次訪問中,記者看到幾群動物,包括一名仍在哺乳嬰兒的母親。

Al Qudra在一條長長的腳踏車道的盡頭。 它在冬季很受歡迎。 露營者和其他人在涼爽的天氣裡來享受該地區湖泊中的戶外活動。 一些湖泊被設計成月亮、兩顆心形的形狀,或作為2020年迪拜世博會的廣告。

巴塔哥尼亞馬拉於20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高峰期首次公開出現。迪拜自然歷史集團的月刊首次刊登關於他們目擊馬拉的資訊。志願者們描述在Al Qudra和阿聯酋首都附近的Saadiyat島上見過他們。長期在阿聯酋研究哺乳動物的Jacky Judas寫道:「這種大型齧齒動物是動物學收藏中的常見物種。」

Judas寫道:「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它們在Al Qudra的環形交叉路口中間睡覺或吃草……它可能在有樹木種植園、草坪和池塘的高度改造的棲息地中生存。」這些詞描述了在Al Qudra發現的環境,可能是馬拉斯繼續生存的原因。 但阿聯酋的夏季氣溫經常達到45攝氏度,使其成為一個困難的環境。Al Qudra的馬拉數量表明它們正在繁殖,他們是終身伴侶的動物,雌性每年只能懷孕幾次。 一次可以生1-3個幼仔。 在阿根廷馬拉可以被獵殺和食用,皮毛被用於織成地毯和毛毯。

馬拉吃植物對人類沒有威脅。在Al Qudra可獵殺它們的動物很少。馬拉通常生活在阿根廷中部和南部。 但過去它們曾因作為異國寵物被販運到其他地區。在阿聯酋私養瀕危或受威脅的野生動物是違法的。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Al Qudra湖, 迪拜, 阿拉伯, 阿根廷

需要新技術來阻止酒後駕車

December 27,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作者:Dan Novak

美國國會對汽車製造商提出新要求:他們必需找到一種方法來阻止醉酒的人開車。這只是旨在提高汽車安全性的新支出大幅增加中包含的規則之一。 這項要求的資金包含在喬拜登總統簽署成為法律的 1 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法案中。該指令要求汽車製造商最早在 2026 年將系統內置到新車中,以幫助阻止酒駕。

總計約 170 億美元將用於道路安全項目。 Eno 交通中心表示,這是多年來此類資金的最大增幅。 交通部表示,這筆錢意味著可以在繁忙的道路上建造更多的自行車道和綠色空間。 「這是不朽的,」Alex Otte 說。 她是母親反對酒後駕車組織的主席。 Otte補充說,這項授權將消除「美國道路上的頭號殺手」。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機構表示,快速駕駛、受損駕駛 、不繫安全帶是增加的原因。每年,美國約有 10,000 人因與酒精有關的車禍而喪生。NHTSA 表示,這幾乎佔所有交通死亡人數的 30%。

目前,一些過去被控酒駕的人必需使用酒精檢測裝置才能啟動汽車。酒精測試儀測量血液酒精濃度。如果駕駛員的血液酒精濃度過高,該設備可以關閉汽車。Sam Abuelsamid 在市場研究公司 Guidehouse Insights 工作。 他說,最有可能防止酒後駕車的系統是尋找司機行為的紅外攝像頭。 攝像頭可確保駕駛員正在註視道路,並尋找困倦或駕駛障礙的跡象。 

一些汽車製造商已經在使用這種技術,包括通用汽車、日產和寶馬(General Motors, Nissan and BMW.)。如果系統發現任何跡象,汽車就會警告駕駛員。 如果繼續駕駛,汽車將打開警告燈,減速並移至路邊。       

該法案還要求汽車製造商創建後座提醒,以告訴父母是否有孩子留在後座上。 自 1990 年以來,約有 1,000 名兒童因被留在車內而死於中暑。國會還命令 NHTSA 制定新的汽車安全要求。 新規則旨在幫助避免因前排座椅倒塌而造成的死亡,並需要自動緊急制動。目前許多汽車製造商已經在他們的最新車型中做出了這些改變。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NHTSA, 國會, 寶馬, 美國

國際學生在美國

December 27,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部份譯自作者:Dan Friedell

Jack Li於2020年在美國東南部的一所重點大學獲得了科學博士學位。這位中國學生表示,美國的研究機會仍然很多,但他計劃在德國繼續他的工作。Li在2021年早些時候告訴美國之音(VOA),他的決定有一部份是因為「美國的政治環境」。Li有充分的理由這樣想。

一個教育政策組織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來美國學習的中國學生太多而多少感到擔憂。美國教育委員會(ACE)在2021年上半年與1000名美國人進行了交談。調查發現,4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國際學生會搶走美國學生的名額。此外,約有40%的受訪者還表示,他們認為「一些國際學生是被他們的國家派來竊取寶貴的美國知識產權。」以中國為例,近50%的人表示這是一個「普遍問題」。

Karin Fischer為《高等教育紀事報—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撰寫關於國際學生的文章。Fischer說,近年來,對於住在大學附近的人來說,國際學生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學生,變得「更加明顯」。「他們陷入移民政治、中美地緣政治衝突的政治及後新冠疫情和學校重新開放的政治。」

國際學生的存在為美國的社會多樣性注入了新鮮血液。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相聚一堂,彼此分享著各自的故事和傳統,促進了跨文化的理解與尊重。這種文化的交融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也為美國社會的包容性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參與各類活動,如國際學生紀錄片電影節,國際學生們有機會展示他們的獨特視角和經歷,這不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也為觀眾提供了新的視角,推動了社會對多樣性的接受。然而,國際學生在美國的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許多人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面臨著孤獨、文化衝突等挑戰。

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 與國際教育交流協會 (IIE)公佈的「2024國際教育交流門戶開放報告 」顯示,國際學生致力於赴美國學習,美國仍然是國際學生的全球首選求學目的地,迎來1,126,690名國際學生,較去年成長6.6%。「國際教育交流門戶開放報告」每年由國際教育交流協會彙整,是一份國際學生在美國高教就讀、以及美國學生在海外大專院校留學的全面性資料報告。11月18日出爐的報告也隨之更新了國際學生留學最多的美國三大目的州,分別是加州、紐約州和德州,同去年並無變化。

2023-2024學年在美國學習的國際學生人數超過110萬,創下歷史新高。國際學生到美國留學是因為美國大學強大的學術力量以及學校的支持,還有美國學位對於畢業生未來職業生涯的重要價值。超過一半的國際學生(56%)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報告指出,1/4的國際學生學習數學或電腦科學。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學生人數連續第二年增加,增幅為13%。人數最多的國際學來自印度和中國。國際學生在2023年為美國經濟貢獻超過500億美元。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Jack Li, 國際學生, 科學博士, 美國

為沒有學位的人提供更多高薪工作機會

December 27,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為縮小加州的貧富差距,州長加文·紐森宣佈一項新計劃,旨在為加州居民,特別是沒有大學學位的人,創造更多高薪職業機會。這項計劃將通過實踐學習、職業技能培訓和更廣泛的教育機會,幫助人們進入高需求的工作領域。

紐森表示:「每個加州人都應該有機會學習實際技能,追求一份有意義的職業,包括那些不需要大學學位的職業。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高薪、穩定的工作,建設一個支持所有家庭的未來經濟。」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1、「職業護照」工具——這是一種數字工具,用於記錄學術成績、課堂外獲得的技能和證書(如軍旅經驗),幫助求職者向僱主展示自己的能力。

2、州級合作平台——由教育者、職業培訓機構和僱主組成的合作組織,將評估經濟趨勢和勞動力市場需求,並調整課程和資金,確保技能培訓滿足行業需求。重點領域包括醫療保健、氣候、教育和科技等。

3、增加實踐學習機會——高中和大學將提供更多實習、學徒項目、職業探索和職業輔導的機會。計劃還鼓勵高中生通過選修大學課程學習僱主所需的技能。

4、擴大職業培訓的機會——重點幫助殘疾人士、英語學習者、失學失業青年和第一代大學生群體,為他們提供職業培訓和教育機會。

5、擴大無學歷就業崗位——紐森還計劃將不要求大學學位的州政府工作崗位數量從目前的3萬個增加到6萬個。這些崗位包括研究、分析和信息技術等職位。此外,像清潔工等工作將不再要求高中學歷,而一些州調查員崗位也將接受軍旅經驗等其他資格條件。

6、幫助退伍軍人將軍旅經驗轉化為學分——幫助3萬名退伍軍人將他們的服役經驗轉化為大學學分。該項目將由加州社區學院的教師主導實施。

這項計劃的最終版本將在明年初公佈,資金將納入2025年1月的州預算提案中。州政府將提供至少1億美元,用於開發職業護照、幫助退伍軍人學分轉換的系統和其他職業教育項目。雖然大學學位仍然是通往財務穩定的重要途徑,但計劃指出,僅有高中學歷的家庭收入已經比1980年減少了8%。研究表明,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在一生中比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多賺約120萬美元。

計劃強調,加州必需為沒有大學學位的人找到新的出路。由於加州的生活成本高昂,許多人想上大學卻負擔不起。而加州的經濟差距十分明顯:收入前10%的人平均年收入約30萬美元,而底層10%的人年收入僅為29,000美元。(資料來源:  Los Angeles Times)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加州, 加文·紐森, 大學

美國壽命鴻溝創新高的背後原因

December 20,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一項發表於 《柳葉刀》 的最新研究揭示,美國不同人群的壽命差距在過去20年間持續擴大,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加劇。研究將美國人口分為十個群體(「美國」),從亞裔壽命最長(83.1歲)到生活在西部的美洲原住民最短(63.6歲),兩者相差近20年。

關鍵發現:–疫情衝擊: 新冠疫情讓多個群體壽命驟降,尤其是拉丁裔和原住民。–長期差距: 白人低收入地區的壽命增長幾乎停滯,而原住民的壽命更是從2000年起顯著下降。–種族與地理: 非洲裔在種族隔離嚴重的城市地區,其壽命改善顯著,但仍處於低位。

該研究呼籲採取緊急措施,縮小這些令人震驚的壽命差距,實現真正的健康公平。資料來源:thelancet。而造成這樣的現象其背後原因是:

  • 社會經濟不平等:收入差距:最低壽命的美洲原住民和非洲裔群體,收入人均遠低於全國中位數($32,363)。
  • 教育水平:原住民和拉丁裔的高中畢業率和大學畢業率遠低於亞裔和白人群體
  • 醫療資源分佈:印第安健康服務機構(IHS)資金不足,原住民缺乏基本醫療保障。新冠疫情暴露的醫療差距,讓低收入群體和少數族裔承受更高的死亡率。
  • 系統性種族主義:種族隔離影響:非洲裔群體集中在高隔離地區的壽命普遍較低。歧視與健康行為:導致高飲酒、吸菸、肥胖和慢性病發病率。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IHS, 新冠疫情, 美國

開心果成為加州主要作物

December 20,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Amy Taxin的報導

在加州農田中心的一家大型工廠裡,數百萬個開心果(pistachios)被檢查、準備並運往世界各地。開心果是一種堅果,已經存在了3000多年。 開心果最初種植在中亞,在淘金熱期間,在19世紀50年代與數千人一起抵達加州。

由於開心果需要很少的水,加州的農民一直在用更多的土地來種植農作物。 開心果去年為該州帶來了近30億美元的收入。 而且,在過去的十年裡,美國已經超越了伊朗,成為世界最大的開心果堅果出口國。

Zachary Fraser說:「在過去的10或15年裡,種植量激增,這些樹木正在上線。」 他是美國開心果種植者的總裁兼執行長,該組織代表美國西南部的800多名農民。 「你開始看到40年前人們願景的成果。」加州農業資料顯示,該州種植了美國1/3以上的蔬菜和3/4的水果和堅果。在過去的十年裡,開心果的產量有所增加,成為加州第六大農產品。 資料顯示,堅果的價值在草莓和西紅柿等長期作物之前有所增加。

大部份開心果作物被送到中國,這是農曆新年期間流行的美食。 但行業專家表示,美國人也吃更多的開心果。一代人之前,堅果在食品店很少見,今天幾乎隨處可見。開心果可以帶殼或不帶殼出售。 它們的味道從鹽和胡椒到加蜂蜜烤的開心果。

The Wonderful Co.是一家價值60億美元的農業公司,是開心果業最大的品牌。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公司一直在種植開心果。 Wonderful Orchards總裁Rob Yraceburu說,在開發了一種用相同土壤和水生產的開心果根莖後,它在2015年增加了40%的產量。現在,Wonderful產量佔美國開心果作物的15%到20%之間。Yraceburu說:「對開心果的需求越來越大。全球的需求也更多。」

開心果比該州更大的堅果作物杏仁更能經受加州的旱期。行業專家表示,去年該州的杏仁產量接近40億美元。與杏仁和其他更敏感的作物不同,開心果園在乾旱期間可以用最少的水生存。 Yraceburu說,這些樹木還使用風而不是蜜蜂進行授粉,並且可以長期生產。許多種植開心果和杏仁的加州農民正在利用從杏仁種植中吸取的教訓。 加利福尼亞州的杏仁產量也迅速增長,比開心果產量大得多。 但在疫情後大量供應的情況下,價格下跌。 與此同時,農民面臨著水太少和投入成本上升的情況。

開心果種植者表示,他們希望避免類似的結果,並正在努力保持對堅果的需求超過供應。例如,弗雷澤說,美國開心果種植者最近與印度一位頂級板球運動員簽署了一項協議,希望幫助在那裡推廣開心果。

開心果的興起是加州農民轉向多年生作物的一部份,其回報比棉花等產品更高。多年生作物不是每年都需重新種植,不能在乾旱年份就更種。因此,在長期缺水的情況下,它們可能會遇到困難。但開心果具有其他多年生作物所沒有的好處。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存活更長時間,並且可以在鹽分土壤中生長。這可能會吸引加州農民大面積種植,因為根據新的州法律,他們的地下水使用量受到限制。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Zachary Fraser, 加州, 杏仁, 開心果

巴黎聖母院重建完畢

December 13,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部份資料來自美聯社

經過五年多以來斷斷續續的瘋狂重建,巴黎聖母院於11月20日首次重新向世界展示其內部。公眾參觀將於12月8日起開放。重建的高聳天花板和奶油色的嶄新石雕抹去人們對 2019 年毀滅性火災的陰鬱記憶。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訪問現場,在現場直播畫面展示這座標誌性大教堂的內部,就像朝聖者們在過去幾個世紀所體驗到的那樣,寬闊的空間在清爽陽光明媚的冬日裡充滿明亮的光線,照亮彩色玻璃窗的鮮豔色彩。

在大教堂外仍然是一個建築工地,有腳手架和起重機。但翻新後的內部令人歎為觀止。大火在拱形天花板上炸出的巨大洞口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一堆堆燒焦的碎石。新的石雕被精心拼湊在一起,以修復和填補大教堂內部暴露在風雨中的傷口。精緻的金色天使從重建的天花板之一的中心俯瞰著它,似乎又在橫廳上方飛翔。

2019 年 4 月 15 日的大火迫使大教堂關閉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座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大教堂變成禁區只有工匠、建築師和其他參與重建的人才能進入。在4月15日教堂內的火警警報器響起,消防隊接報到場。但教堂的保安人員和消防員並沒有發現明火,但教堂方決定疏散教堂內的人員和遊客。至當日18:43火警源頭仍未能發現,而當他們發現火頭時,火警已一發不可收拾,消防隊要求增援。有400名消防員參與滅火,其他應急部門亦調動100人進入教堂內協助運走教堂內的藏品。4月18日巴黎市警方發言人向外公佈指火警可能是由於電線短路而引起。

當天凌晨,巴黎聖母院的火勢得到控制,其頂部的哥德式尖塔和木質的閣樓屋頂完全被燒毀,而大部分石製拱頂承受住了火災,僅有教堂東側(尾部)部分拱頂脫落。被燒毀的尖塔是19世紀中後期,捍衛中世紀遺蹟不遺餘力的建築師歐仁·維奧萊–勒–杜克所重建。其內部結構沒有過火,保存完好,而存放於聖母院的三聖物和大部分藝術品得以在救火時被消防隊及時搶救出來。

為修復大教堂,法國籌集了10億歐元,每天有包括建築師、工程師、考古學家、科學家及藝術史學家在內的超1000人參與重建工作。光重建使用的腳手架結構就高達100米,約有7萬個金屬構件,總重超過600噸。巴黎聖母院修繕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新冠疫情、天氣以及鉛污染等問題,重建工作曾一再延遲。法國政府於2024年12月8日重新向公眾開放。但修復專家認為,重新開放並不代表修復工程竣工,竣工預計要到2029年至2030年。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 巴黎, 法國, 聖母院

加州「幽靈湖」消失130年後重現世間

December 13,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加州一座在 19 世紀消失的「幽靈湖」 Tulare Lake 如今在 130 年後重現,目前已吞沒 94,000 英畝的私人農田,並且仍在擴張中。作為 19 世紀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淡水湖,Tulare 湖的重現引發了人們對生態和農業的雙重思考。

曾綿延 100 多英里長、30 英里寬的 Tulare 湖位於加州 San Joaquin Valley,於 19 世紀 50 年代末開始乾涸。它的消失並非自然原因,當時為開墾農田,加州對這座湖泊進行了大規模的排水工程。最終 Tulare 湖於 1890 年徹底消失,依賴這裡生活的原住民部落 Tachi Yokut 也被迫離開家園。

此次 Tulare 湖之所以重現,是受到了 2023 年加州冬季暴風雨和內華達山脈融雪的影響。在湖區曾經的所在地建有人工水庫,但大量融雪水沖垮了這些設施,淹沒了大片農田。不過儘管良田被淹沒,伴隨湖泊的歸來,當地的生態系統也重新煥發生機。多年來首次,鴨子和其他水鳥聚集到湖邊,青蛙也開始在湖岸邊安家。

然而水位的持續上漲也引發一些擔憂。被湖泊淹沒的不僅是私人農田,還有儲存化肥、糞肥等有害材料的倉庫,這威脅著復甦的生態系統。與此同時這座「幽靈湖」可能再次消失。自 1890 年以來,Tulare 湖已經五次重現。排水和洪水循環幾乎成了一種模式,這可能意味著它很快又會再次消失。(摘自New York Post報導)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San Joaquin Valley, Tulare Lake, 加州, 幽靈湖

牛津年度詞彙Brain Rot

December 13,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文章來自BBC News

你是否花數小時無意識地滑看Instagram和TikTok上的短影音?如果是的話,你可能也成為「Brain Rot」的一群,這個詞彙已經成為牛津的年度詞彙。「Brain Rot」中文可詮釋為「大腦腐蝕」的意思,顯示人們對消費過量低品質社交媒體內容影響的擔憂。牛津字典分析,從2023年到2024年,該詞的使用頻率增加了230%。

心理學家、牛津大學教授安德魯·普茲貝爾斯基(Andrew Przybylski)表示,這個詞的流行是「我們所處的時代的症狀」。該詞被定義為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狀態的惡化,特別是過度消費微不足道或無挑戰性材內容後的結果。

「Brain rot」的首次使用記錄可以追溯到網路誕生之前,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於1854年在他的著作《瓦爾登湖》(Walden,又譯為《湖濱散記》)中使用了此詞彙。他批評社會貶低複雜思想的傾向,以及大眾精神和智力程度普遍下降。

這個詞最初在Z世代和阿爾法世代社群的社群媒體上受到關注,但它現在主要被用來描述社交媒體上低品質、低價值的內容。

普茲貝爾斯基教授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大腦腐蝕確實存在。」「相反地,它描述了我們對網路世界的不滿,我們可以用這個詞來緩解我們對社交媒體的焦慮。」牛津語言學院院長卡斯帕·格拉思沃爾(Casper Grathwohl)回顧過去20年的牛津年度詞彙,「你可以看到社會越來越關注我們的虛擬生活如何演變,以及網路文化如何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牛津大學字典並不是唯一宣佈年度詞彙的字典,上個月劍橋字典也宣佈「manifest」為年度詞彙。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Instagram, TikTok, 牛津, 瓦爾登湖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7
  • Go to page 8
  • Go to page 9
  • Go to page 10
  • Go to page 1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40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快報——即將舉行的活動、盛大開幕、候選人論壇

即將舉行的活動 K-POP惡魔獵人漢吉繪畫工作坊-10月17日和18日。 點選此處註冊。 沖繩日-10月18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 K-Pop惡魔獵人手鍊製作-10月24日下午4點至7點。 點選此處註冊。 菲律賓日-10月25日。上午8:30至下午5:00 看不見的護士電影放映和小組討論-上午8:30至中午 美食網明星-Jan … [繼續閱讀……] about 快報——即將舉行的活動、盛大開幕、候選人論壇

APCC的菲律賓日嘉年華 – 2025年10月25日

上午8:30開始一整天(上午8:00開門),放映《看不見的護士》,然後是晚上1:00到5點的Bayanihan活動(下午12:45開門) 事件一覽 亞太文化中心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 上午8:30 – 下午5:00 看不見的護士 - 上午8:30 – 下午12:00 | 電影、演示和討論 … [繼續閱讀……] about APCC的菲律賓日嘉年華 – 2025年10月25日

從南韓到APCC 的Jade Choe 畫廊 MinHwa 南韓藝術展覽

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 以來自南韓 Samwon Art Studio的藝術家為特色。 由Kellis Partlett策劃。 Jade Choe畫廊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三上午9:00至下午5:00。週四至週六上午9:00至晚上7:00 請參加10月18日下午4點至6點在蓮花室(Lotus Room) … [繼續閱讀……] about 從南韓到APCC 的Jade Choe 畫廊 MinHwa 南韓藝術展覽

K-POP Demon Hunters Hanji 繪畫工作坊 來自韓國的實踐文化藝術體驗

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下午6點到8點。 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1點至3點 這個研討會使用了圍繞最近Netflix動畫《K-Pop Demon Hunters》中的角色「Duffy the Tiger」開發的繪畫工具包。 參與者使用專門用於東方繪畫的顏料在預先設計的韓國桑紙面板上作畫。 參加一個特別研討會,由Netflix的K-POP惡魔獵人中的Tiger … [繼續閱讀……] about K-POP Demon Hunters Hanji 繪畫工作坊 來自韓國的實踐文化藝術體驗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新冠肺炎疫苗 疾控中心已簽署一項建議,即患者必需諮詢醫療保健提供者才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由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Robert F. Kennedy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印度節 10月18日(下午12點到6點)。在排燈節上慶祝「光明戰勝黑暗、善戰勝邪惡、知識戰勝無知」:印度之光,在 Seattle Center Armory, 305 Harrison St. in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