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可負擔住房

市議會7-2表決結果 通過大企業稅收計劃

July 9,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稅收發起人Sawant和 Mosqueda

(本報訊)7月6日,西雅圖市議會就向大型企業徵稅的新稅收方案進行表決,最終以7-2的結果通過該方案。

此項新稅收主要針對高收入者及僱傭此類人群的大型企業。各大企業每年開出的工資總額超過700萬美元者,將根據他們僱傭年薪15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者數量,繳納一定百分比的稅金。而每年開出的工資數額超過10億美元的特大型公司,則將繳納更高比例的企業稅。

新稅收根據公司規模,及每年開出的工資總額及高收入者個人收入等方面進行評估,將對各大公司徵收0.7%到2.4%不等的稅金。此項稅收的發起人是市議員Teresa Mosqueda,她表示新稅收與先前在2018年所提出的「人頭稅」有所不同,她認為「人頭稅」僅針對大公司,而大公司中也有低收入人群。但新稅收項目則規定對高收入人群徵稅,更加針對那些僱傭許多高收入者的公司。

2018年的人頭稅方案預計每年將為市府帶來4,700萬美元收入,但在通過後卻引來極大批評和反對,在亞馬遜等大公司和舉行全民公決的壓力下,市議會不得不在通過幾週後便將其廢除。此次新稅收方案根據估算,每年將為市府帶來2億美元收入,比之前的人頭稅收入將高出數倍。市議會方面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首先進行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然後建造更多可負擔住房。議會預計此項稅收將在明年前為疫情防控籌集至少8,600萬美元資金,到2022年後,每年可為可負擔住房提供2億美元款項。

此次新稅收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開始生效,有效期持續至2030年12月31日。

西雅圖市中心協會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利用工作崗位徵稅是非常糟糕的公共政策,尤其是在西雅圖失業率達到兩位數的時候更加令人擔憂。本區域正陷入嚴重的衰退並面臨創紀錄的失業人數。西雅圖市議會卻開始向數百家企業徵稅以資助新的城市計劃,而不是計劃如何維持基本的城市服務和致力於經濟復甦。市議會將向關門並被迫裁員的公司發送稅單。徵收就業稅對增加就業機會只會起到反作用,此類稅收在西市早有被廢除的先例,而此次的新稅也應該面臨同樣的命運。」

對於此次稅收的通過,印度裔女議員Kshama Sawant志在必得,她一早便已決意,若此次稅收方案無法在議會中通過,自己將征集3千個民眾簽名,在11月將這一法案付諸選民公投表決。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人頭稅, 可負擔住房, 市議會, 徵稅, 西雅圖

西市投1.1億美元建可負擔住房 再刷新紀錄

December 12,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西雅圖時報

(本報訊)本月9日,西雅圖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宣佈,市府方面將投資1.1億美元,建造及修葺可負擔住房,這筆資金數額大於以往任何一年的預算。

市長9日下午,在位於雷尼爾灘(Rainier Beach)的西雅圖埃塞俄比亞社區中心(ECS)會議大廳發表講話,強調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增建可負擔住房的重要性。她在講話中指出:「我們知道城市發展十分迅速,因此許多民眾被迫搬出西雅圖市。我認為這一現象嚴重威脅到我們的城市。」

此次上億資金將全部用於新建及重新開發可負擔住房。西雅圖住房辦公室主任Emily Alvarado表示,聯邦撥款在此次投入的可負擔住房資金中所佔比例微小,很大一筆資金來自於納稅人,另有1,275萬美元來自於「麻沙大地皮」(Mercer Mega Block)的出售交易。Alvarado稱,「如果我們著重強調改善住房及無家可歸問題,就需要更多的聯邦資源和聯邦再投資」。

此次資金所支持的新項目將幫助本市完成11棟可負擔住房的建造工程,這些建築將供低收入家庭及老年人居住,同時還將用於發展304個永久支持性住宅,用以為遭受慢性病困擾的病人提供服務。

資金中最大一筆單項投資——1,430萬美元將被用於收入低於當地收入中位數66%的家庭,即在雷尼爾灘地區的Via7大樓,單人年收入低於$46,500或4口之家年收入低於$66,400均有資格申請。建築中1/3的單元為2室或3室住房,為大家庭提供住所。最底層將被改建為社區食品中心,由食物銀行進行供給。

另外,在碧近山(Beacon Hill)增加154套可負擔住房,為北碧近山及華埠即將面臨無家可歸的民眾解決燃眉之急。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ECS, 可負擔住房, 市長, 杜爾肯, 碧近山, 西雅圖, 雷尼爾灘, 食物銀行

市議會正式通過土地升級計劃 27個社區將迎來更高建築

March 21,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Crosscut

(本報訊)西雅圖27個社區的土改計劃在數年爭議及數十次公開會議後,終於在本月18日正式經議會投票通過。該計劃的通過允許西雅圖27個街區中心建造更高的建築,住房密度也將提高。但開發商必須將建築中一定比例房屋用來作為可負擔住房。

在此次土地升級計劃通過之前,地產開發商在這27個街區內僅可建造獨棟房屋。原本高樓很少的街區可能將一改現有面貌,變得高樓林立。而早前便已允許建築高層的街區則可繼續增建。這是政府強制性經濟適用房計劃(MHA)的一部分。

MHA目標是希望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至少6千套可負擔住房。開發商在建樓的同時需提前預留一部分作為可負擔住房,或者選擇向政府繳納罰款用來幫助開放其他可負擔住房項目。

對於土地升級計劃,外界反對聲一直不斷。反對者認為開發商寧願繳納巨額罰款也不想預留房屋做可負擔住房,如此一來住房密度加大也未能強制開發商建可負擔住房,反而讓住房負擔更重;同時由於高樓不斷增加,原本寧靜美麗的社區變得更加嘈雜,社區環境遭到破壞。

在此次土地升級計劃中,考慮到大學城(University District)的特殊性,市議會決定將其從計劃中免除,或將在未來允許其單獨立法進行改革。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MHA, 住房密度, 可負擔住房, 土地升級計劃, 大學城, 西雅圖

27社區土地升級計劃 掃清障礙 即將進行最終投票

March 1,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西雅圖時報

(本報訊)2月25日,西雅圖27個社區土地升級計劃獲得突破性進展。該計劃將在27個社區內加大住房密度,並增建可負擔住房。25日西雅圖市議在會特別委員會匿名投票中,以8-0的結果提前為該計劃掃清關鍵障礙。

當日會議中,除議員Mike O’Brien缺席外,其餘所有議員全部投出支持票,但仍需要在議會全體會議中進行投票表決,對於該計劃的最終議會表決日被定在3月18日。

在匿名投票後,極力擁護該議案的市議員Rob Johnson表示:「這項議案在制定的時候耗費了數年時間,如今我們已經快要到達終點線了。」

根據計劃,在此次27個需要調整的社區內,房產開發商在不同街區可選擇增加房屋密度或者層數,但必須將5%-11%的建築歸於低收入者租用的可負擔住房。若不建設可負擔住房,則需按照規定每1平方英呎繳納5至32.75美元的額外費用。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住房, 匿名投票, 可負擔住房, 房產開發商, 西雅圖, 議案

市議會就人頭稅問題徵求意見 民眾評論褒貶不一

April 26,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Komo 4

( 本報訊) 本月23日晚,西雅圖市議會就對大型企業徵收人頭稅問題進行討論。支持及反對雙方均聚集在市議會辦公廳外,對該項稅收發表評論,雙方各持己見,對此褒貶不一。

支持者認為,對大型企業徵收人頭稅可以增加市府收入,5年之內增加7,500萬美元收入十分可觀,這筆資金可以幫助解決可負擔住房問題,以及為無家可歸人士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而一些企業業主則稱,此項稅收僅計算企業每年總收入,年收入2千萬的企業均需繳稅,市府預計符合條件的企業約為500個。而一些業主認為許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真正的淨收益卻遠遠達不到2千萬。

Merlino Foods超市CEO表示,「我們的收入並不是2千萬,那只是總銷售額。他們不明白我們的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利潤有多少。我們只是一個食物零售商,利潤很低,征收人頭數這一做法確實有失公允。」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人頭稅, 可負擔住房, 大型企業, 市府, 市議會, 收益, 無家可歸, 稅收

華埠國際區的景觀 正在發生變化

March 2,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至少有10 億美元中的1/4 金額正在投入此區的建設中

(本文作者:Ruth Bayang)

華埠國際區目前是房地產開發的新熱點。

今天,在此區內有近十幾個房地產項目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這些投資將在未來幾年給華埠帶來新的商業空間、市場價格和經濟適用房(又稱可負擔起的住房)。

這也是10年來第一次居民可以花低於$40萬美元就能買到單元房,此外零售空間的外觀和感覺也會隨之改變。


SpringHill Suites酒店大樓和Studio19建築設計事務所首席建築師田輝。

1. SpringHill Suites酒店

是一個綜合用途項目有16層樓高的開發項目,下層7層是酒店,酒店上方有8層是出租住房單位(Apartment),頂層一層是可以買賣的住房單位(Condominiums)。地面層將有零售空間以及4層的地下停車場。

開發商:Hotel Concepts是本地酒店開發商,在普捷灣地區(Puget Sound)擁有並經營著超過20家酒店。

設計:studio19建築設計事務所。

項目成本和時間表:$7,000萬美元。預計將於2019年春開始建設於2021年春完成。120個市價任房單位,5個自住房單位。

社區將如何從這個項目中受益?隨著地面層零售空間的使用,有24小時的保全酒店,將帶來更多的商業到附近提高鄰里地區的安全性,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振興經濟。


2. 布殊花園家園(臨時名稱)——Bush Garden

布殊花園家園和開發商James Wong。

開發商:Vibrant Cities有限責任公司。

布殊花園在華埠國際區擁有悠久的歷史,開發商在與布殊花園餐廳的業主諮詢後,想要考慮命名該建築「布殊花園家園」。

開發商:James Wong

項目成本和時間表:目前沒有特定的開始日期。開發人員希望與社區領導和居民聯繫,接受他們的意見並聽取他們的關注以便更好地了解開始和結束日期。

項目成本:由於開發商希望首先與社區聯繫,因此總成本可能因單位和零售空間以及建築物的設計和材料而異。

單位數量:估計為時尚早。

單位類型:這將是支持低收入家庭和實惠市價單位組合。

社區將如何從這個項目中受益?Vibrant Cities有限責任公司告訴西華報,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匯聚居民、適合居民文化的微型零售企業和社區活動來激活這個未被充分利用的角落。


3. Thai Binh單元樓

位於南傑克遜(Jackson)街913號


4. 路易莎酒店(Louisa Hotel)

位於南金街669號

這座歷史建築的翻新工程將提供84個新的單位、10個商業空間和24個以下的停車位。施工正在進行,路易莎計劃在2019年夏季開放。


5. Acme Property(項目尚未命名)

Tiscareno協會的Bob Tiscareno(左)和Kim Demarest P.S. 建築+城市計師負責Acme Property。

開發商:Intracorp。

與社區團體和利益相關者合作,包括小西貢之友和西雅圖華埠國際區保護和發展局(SCIDpda),為西雅圖電車線上連接傑克遜和金街(King)零售通道上,開發的一個具當代設計的一棟7層單位樓。

單位數量和類型:320個市場價格和實惠的出租住房單位。

社區將如何從這個項目中受益?行人市場通道(大約10,000平方英尺的中小型零售空間)將成為眾多亞洲供應商和店主的家園。Tiscareno建築師事務所、Nakano Associates和Object & Space Design的設計團隊在開發建棟「木頭、編織和綠化」的設計靈感線索著眼在越式風格。


6. 鮑勃叔叔的地方(Uncle Bob’s Place)

左起:Allison Chan,Evan Chan,Pradeepta Upadhyay,Rie Shintani,Leslie Morishita,Valerie Neng和Aldis Chan。

開發商:InterIm在Edge Developers的協助下與目前擁有和經營Four Seas地產的陳氏家族(The Chan family)合作。

項目成本和時間表: 初步估計$3,500萬美元。

預計施工時間:2019年7月 – 2021年1月。

建築工作數量:估計提供275個直接在此項目現場工作的機會。不包括如製造業的異地工作,能為社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單位數量和類型:104個低收入/負擔得起的住房單位,加上地下商業空間。

社區將如何從這個項目中受益?該項目將允許104個家庭擁有適度的條件和有限的英語移民和難民生活在華埠國際區的中心,參與此社區生活並光顧社區商業,同時獲得適合文化的商品和服務。

陳氏家族擁有底層商業空間致力於發揮商業用途,為社區的社會和文化生活做出貢獻。

InterIm計劃向過世的鮑勃·山度士(Bob Santos)表示敬意,並將在未來的社區中心、社區組織和活動中繼續發揚山度士留給華埠的傳統和構想。


7. Koda可買賣單元大樓

2月24日購房者們在Realogics Sotheby’s國際地產門前排隊預購Koda的元房。
Koda單元房的開發商Realogics Sotheby’s國際地產的Dean Jones(左)Dali公司董事長謝志長。

共計有17層樓。第7樓的設施包括健身中心、瑜伽室、圖書館、會議室和禪宗花園,第17層有KODA俱樂部休息室、媒體室、餐飲廚房、私人用餐室及通往帶燒烤爐火爐的屋頂露台和視野。

開發商:台灣Da Li開發責任有限公司。

項目成本和時間表: 初步估計$1億美元。預計2018年夏季開工,預計2020年中期入住。

單位數量:有203個住房單位,另加兩個專門設計的咖啡廳和專程前往參觀該樓餐廳的零售空間,及一個與商業或製造空間相結合的住宅。

單位類型:依所有市場價格,但開發商參與房屋可支付性和可居住性議程(HALA),因此將為非現場的經濟適用住房單位提供捐助。每個單位低於$400,000美元。

社區將如何從這個項目中受益?這是一個為城市復興並向社區引入數百個新的利益相關的建設,為當地經濟作出納稅、享受生活、無需有汽車負擔的貢獻, 這是華埠國際區10年來首個能擁有自置居所的大樓。

Koda的內部設飾。


8. 重建亞洲廣場(Asian Plaza)

位於南傑克遜街1032號


9. Yesler Terrace 5.3和5.4

Gary Oppenheimer(左)和來自Yesler Terrace的John Cheng。

開發商:Seattle Tenth責任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時間表:施工將於2019年開始2021年完成。

施工崗位工作數量:在工作過程中將有500人在現場工作。

單位數量和類型:544個住房單位。26.5%的單位將是負擔得起的住房,73.5%依市場會率。

社區將如何從這個項目中受益?更高的商業密度將為現有生意創造更多機會,街上有更多的人來往有助於保障鄰里的安全。


10. 普利茅斯住房小組(Plymouth Housing Group)

位在南雷尼爾(Rainier)大道501號。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Acme Property, Da Li, Edge Developers, Four Seas, HALA, Hotel Concepts, InterIm, Intracorp, Koda, Nakano Associates, Object & Space Design, Plymouth Housing Group, SCIDpda, Seattle Tenth, SpringHill Suites, studio19, Thai Binh, Tiscareno, Uncle Bob’s Place, Vibrant Cities, Yesler Terrace, 亞洲廣場, 可負擔住房, 山度士, 布殊花園家園, 建設, 房產, 社區, 華埠國際區, 路易莎酒店

杜爾肯撥款$1億 建造可負擔住房

December 21,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Capitol Hill Times/Brandon Macz

(本報訊)18日,西雅圖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在雷尼爾河谷(Rainier Valley)的菲律賓社區中心召開發佈會,宣佈市府將撥款1億美元,建造可負擔住房。

西雅圖住房辦公室(Office of Housing)主任Steve Walker表示,這筆資金將用來建造及維護1,450套可負擔住房,其中896套住房為新建房屋,分佈在西雅圖的9個新建築內,其餘535套住房為現有房產。今年的資金還開發了兩處共計26套房屋,支持首次購房的低收入人群購買。

此次巨額撥款將為收入僅為西市人均收入中位數30%、50% 及60% 的民眾、曾被監禁過的犯人及無家可歸者提供福利。而本年度的撥款金額為近30年來的最高值。

此外,西雅圖市議會還在去年通過了發行2,900萬美元債券,以支持可負擔房屋的計劃。當被問及是否考慮增發債券支持可負擔房屋的方案時,杜爾肯表示自己願意考慮一切可能性。

據悉,此次即將開始建造的可負擔住房將在2019年正式完工並對外開放。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人均收入, 債券, 可負擔住房, 市長, 撥款, 杜爾肯, 無家可歸者, 犯人, 發佈會, 菲律賓, 雷尼爾河谷

普選首輪計票結束 杜爾肯成本年度第4位市長

November 9,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首輪票數統計結果出爐後,杜爾肯在支持者的簇擁下於市中心威斯汀酒店發表講話。

(本報訊)前市長墨瑞(Ed Murray)因被控性侵退出本屆市長選舉,使得此次西雅圖市長一職頗受矚目。本月7日晚,2017年度普選首輪計票結果揭曉,西市迎來本年度第4位市長,同時也是近一個世紀以來第一位女市長——詹妮·杜爾肯(Jenny Durkan)。

西雅圖上一次出現女市長還要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Bertha Knight Landes在1926年當選,她是本市歷史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市長。而杜爾肯在91年後的今天,改寫了維持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在7日晚的首輪票數統計中,杜爾肯以61%的得票率領先對手。雖然按照規定,選舉署將在11月28日對票數進行最終核對,但杜爾肯當選的消息似乎已經傳遍全市。

7日晚間9時許,杜爾肯在市中心舉行的活動中發表講話,她在支持者的簇擁下表示,雖然完整的票數統計尚未出爐,但大家對目前的得票率十分滿意,同時還表達了對競爭對手穆恩(Cary Moon)的感謝。

本市華人團體最早趕到活動現場支持杜爾肯。他們正在為杜爾肯籌備勝利晚宴。

她在講話中提及西市所面臨的諸多難題,並表示自己將著手於處理氣候變化、交通、流浪者及可負擔住房等問題,令西市持續穩定發展。同時,杜爾肯更直懟川普當局,稱:「唐納德·川普,把你的手拿得離西雅圖遠一點!」

另一方面,杜爾肯的競爭對手穆恩於11月8日下午發表聲明,言辭中表示承認敗選,並鼓勵自己的支持者,同時恭喜杜爾肯成為西市90年來的首位女市長。

除西雅圖市長一職外,其他熱門職位首輪計票結果如下:

  • 金郡郡長(King County Executive):現任郡長康斯坦丁(Dow Constantine) 以75% 的得票率領先對手Bill Hirt。
  • 金郡警務署署長(King County sheriff):Mitzi Johanknecht得票率51.84%,以微弱優勢領先目前得票率48.16%的現任署長John Urquhart。
  • 西雅圖市議會第8號席位:Teresa Mosqueda以61%得票率領先對手Jon Grant。
  • 西雅圖市議會第9號席位:現任M. Lorena Gonzalez以68%得票率領先對手Pat Murakami。
  • 華州參議員第45號區:民主黨籍候選人Manka Dhingra以55%得票率領先共和黨籍候選人Jinyoung Lee Englund,若Dhingra持續領先優勢,則民主黨將掌控華州參議院。
  • 西雅圖市政律師:現任Pete Holmes以61%得票率領先對手Scott Lindsay。
  • 西雅圖港務局1號專員:現任專員John Creighton得票率51%,暫時領先對手Ryan Calkins。
  • 西雅圖港務局3號專員:Stephanie Bowman以67%得票率領先對手Ahmed Abdi。
  • 西雅圖港務局4號專員:Peter Steinbrueck以63%得票率領先對手Preeti Shridhar。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Ahmed Abdi, Bertha Knight Landes, Bill Hirt, Jinyoung Lee Englund, John Creighton, John Urquhart, Jon Grant, M. Lorena Gonzalez, Manka Dhingra, Mitzi Johanknecht, Pat Murakami, Pete Holmes, Peter Steinbrueck, Preeti Shridhar, Ryan Calkins, Scott Lindsay, Stephanie Bowman, Teresa Mosqueda, 交通, 共和黨, 前市長, 參議員, 可負擔住房, 墨瑞, 女市長, 川普, 市政律師, 市議會, 市長, 康斯坦丁, 性侵, 普選, 杜爾肯, 民主黨, 氣候變化, 流浪者, 穆恩, 華州, 西雅圖港務局, 警務署署長, 選舉, 郡長, 金郡

華埠國際區可負擔得起的住房措施

August 10,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藝術家呈現在第八大道的SpringHill Suits景觀和建築 。
本文作者:吳靜雯和Stacy Nguyen

此措施旨在允許開發商將能夠建造比過去在華埠國際區高出一到三層的建築物,同時興建可負擔得起的住房(又稱經濟適用房)。

8月2日,市長墨瑞(Ed Murray)加入企業主和社區倡導者,簽署了一項西雅圖市議會法案(CB)118959成為法律。該措施上週在市議會獲一致通過,同時也涉及到土地使用和重新劃分華埠國際區中的某些土地。在目前的法案下,將實施強制性住房負擔能力(MHA)要求,旨在維護和保留鄰里的經濟和文化活力,並規定低收入住房需對抗一些被取代的狀況。

酒店

在616號八大道南開發案中有一幢旅館的評估項目,該概念將是一個14層,約22.5萬平方英尺的混合用途結構,其中包含158間酒店客房和103套公寓,其中包括了樓面層的零售空間。該地段是由Hotel Concepts於2014年以$450萬美元收購。

八仙茶館東主陳偉廷表示,重要的是讓華埠國際區看起來不錯。他說:「我投資錢在我的茶店,讓它看起來不錯。那些舊的、髒的和破碎的建築物不會增加華埠的形 象,只會鼓勵更多無家可歸和吸毒成癮者接管這些建築。如果沒有人想來華埠,華埠就會自然被淘汰。我讚揚那些想要在華埠建酒店的人,將會為華埠帶來新的能源和新的生活。」

前康樂酒家東主並擔任兩個組織領導人的李文輝表示:「我們需要一家酒店。」余風采堂主席余海量說:「對雙方都有利有弊,我希望能夠一起談判並共同做出些事。」

會被取代?

當2017年4月首次考慮加高華埠建築物議案時,批評者擔心增加發展會帶動提高華埠的租金,從而將低收入居民調高成為中等收入居民。據西華報報導,進行非正式調查並發送至西雅圖鄰里社區的華埠特區審查委員會(International Special District Review Board)表示,針對在第8大道和Lane街提出的14層樓酒店計劃,以及城市如何普遍參與社區發展問題上,絕大多數參與者反對發展,並認為這個提案是「壞」或「非常糟糕」的。

據報導,由於從華埠國際區聯盟(the CID Coalition或被稱為Humbows Not Hotels)的徵求意見在截止期沒有被送回,因此報告未提及先前報告中有關該地區在開發過程中有關取代的問題。

華埠國際區的華人居民上週接受採訪,大多數人表示歡迎酒店的開發。

老年人行動(Seniors in Action)組織創始人陳馬淑瑜表示:「我贊成興建新酒店的想法。一些耆老們不明白是個什麼項目,他們被誤導了些事情。酒店業主和開發商正在與一家大型酒店萬豪酒店(Marriott)合作。酒店會有一個良好的安全系統和一個大的停車設施。這個項目只會幫助卻不會傷害華埠國際區的。」陳馬淑瑜本人也住在華埠國際區。

在華埠的康健脊椎治療中心醫師蕭鳴 、陽光商店東主梁國堯、環球旅行社東主侯安娜都表示歡迎在華埠蓋酒店的主意。侯說:「這肯定會提升這個地區的發展。」

住在華埠並在華埠工作的Y. Ku說:「我非常樂意在我們的社區看到酒店或公寓,原因是在該地區會有更多的人,也幫助在華埠的企業。我們都擔心犯罪份子數量增加,帳篷城市危機以來就失控了的一些狀況。」Y. Ku表示,他對開放在位於小西貢區的「導航中心」造成的治安問題現在是更加擔心了。

另外一位居民和餐廳工作人員何先生說:「蓋酒店是個好主意。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反對。如果我可以在那裡工作、只要從住處走過街就可以上班了,那將是十分不錯的。」

安全問題

如果要開發酒店項目,現有的建築、 以前是Kings水煙館(Kings Hookah Lounge)和 Reprographics的店址將被拆除。新建築將是萬豪酒店旗下的 SpringHill Suites酒店。

在老年人之間十分活躍同時也是International House的居民彭姨(Qiu Feng Peng)說:「我喜歡在八大街南開一家酒店。在華埠國際區沒有體面的酒店,過去有一個水煙館,但對社區是不利的。當親朋好友到我們這裡旅行時,如果有酒店就可以方便他們住在那裡。」她同時補充說:「我知道有些人想要保存ID中的舊建築物,我們有足夠的建築物,不是嗎?統計一下在華埠的社團總數超過10個,其中很多個是圍繞在南King街,我們需要發展華埠國際區的繁榮。」

2015年7月國際區急救中心(International District Emergency Center)負責人陳榮新在第八大道南和南Lane街意外事故中被槍殺致死,後來被視為是幫派有關的事件。

另一位居民朱太太說:「自從陳榮新在水煙館附近被槍擊身亡,我和好朋友(另一名居民)一直避免到華埠的這個地段去,我們害怕去那裡,因為它可能不安全。」

受到提議中興建酒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居住在擬建酒店對街721號南Lane街的居民。曾在10年前住在該建築物裡的李卓霞說:「自從陳榮新被殺了,我和孩子們很怕在晚上出門……酒店將比水煙館好多了。」

其他居民,包括退休做縫紉的服裝工人梁潔華說,她喜歡酒店的想法:「將會帶來地區的繁榮。這個街道一到晚上就太靜,太黑了。有新的酒店將有更多的人走在該地區,這是讓人很高興的事。」

華埠居民李玉霞和丈夫從看西華報了解到興建酒店及反對者的看法,他們說他們很驚訝有人會反對。她說:「國際診所(ICHS)在下午六點半左右關閉,就再也沒有任何緊急服務的機構。——隨著一家新酒店的興建,它將吸引新遊客和新的生活到這個地區。」

業主Ling Chinn同意這個看法並表示:「我贊成建酒店,因為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和家庭來認識華埠國際區。我們在鄰里有低收入住房和耆老人口。酒店將帶來更多的新訪客到此。」

當前版本

自4月起,CB 118959法案已經多次修改以解決這些擔憂。根據該法案,開發商必需將5-8%的項目用於經濟適用房,或每平方英呎支付20.75美元。此外,在某些情況下,租賃住房必需保持75年的可負擔得起的住房措施。

根據《華埠國際區執行強制性住房負擔能力要求——董事的報告》(Implementation of Mandatory Housing Affordability Requirements in the Chinatown/International District — Director’s Report)指出,華埠國際區大部份樓面曾用於商業用途。 2010年,該地區的居民人口為3,466人,這個人口多樣性大、收入低、年齡大。約57%的居民認定為亞裔,95%平均家庭人口有1.44人,中等年齡為52歲(相比之下,全市為35歲)。

業主Ken Okamoto表示:「我了解一些人不喜歡在此建酒店的想法,他們支持維護此區的文化。但我們的文化是什麼?我們保留的是什麼?我們喜歡在破舊建築物的街道上過著沒什麼樂趣或生活單調的日子嗎?

我想我們都想要比這個更好的狀況。我想我們想要的是一個健康的新舊混合體。就我個人而言,我想要一個充滿活力的華埠,一個讓人們、 朋友和家人度過美好時光的地方。從破舊的建築物眺望著我空盪盪的窗戶並不適合我。增加新的酒店意味著更多的生活,為當地的餐館和商店創造更多的生意、更多的機會。你認為住在酒店的所有人都會在哪裡吃飯?一家酒店將會為我們的華埠社區提供更多的商業和生活,並為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提供工作的機會。」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MHA, SpringHill, 余風采堂, 可負擔住房, 國際診所, 墨瑞, 安全, 康樂酒家, 水煙館, 經濟適用房, 華埠國際區, 酒店, 陳榮新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很難說「再見」!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因為當這個「再見」意味的是「再也不見」時,通常是很難啟口說出的。 本週是中文版《西華報》和英文版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 [繼續閱讀……] about 很難說「再見」!

西華報電子版(1-21-2023). (停刊版)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3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