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共和黨在選舉中遭遇慘敗,凸顯了總統川普在「生活負擔能力」問題上的弱點。但如果選民仍對高物價感到沮喪,那麼共和黨的困境恐怕要等到消費者看到薪資上漲時才可能緩解。
美國銀行研究院(Bank of America Institute)表示,政府和私營部門數據顯示,經通脹調整後的工資增長正在下降,自今年年初以來,通脹上漲速度超過了中低收入家庭的稅後收入增幅。實際收入增長率已放緩至上世紀2010年代初的水平——當時美國經濟仍在從金融危機中復蘇,失業率約為當前的兩倍。
與此同時,美國人對自身財務狀況的看法持續惡化,對未來一年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不斷上升。儘管很少有經濟學家預計會出現大規模裁員或失業激增的情況,但招聘信息減少以及雇主不願增加新員工的趨勢,對那些希望加薪的人來說並非好兆頭。
「我們顯然正經歷一段疲軟期,」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經濟學家兼全球策略師加里·施洛斯伯格(Gary Schlossberg)表示。「家庭將會感受到一些痛苦。如果你關注工資通脹的走勢,我認為明年會放緩。」
這對共和黨來說可能構成嚴重風險,因為他們正急於在明年中期選舉前調整經濟宣傳策略。川普堅稱通脹「已大幅下降」,並表示「大家都知道,在川普執政時期的生活成本遠低於喬·拜登時期」。
但雖然選民歷來在經濟問題上給予川普及共和黨更大的支持,這一領先地位自他第二任期開始以來已逐漸消退。隨著勞動力市場降溫、通脹小幅上升,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的一項民調顯示,僅有34%的選民認可川普在經濟問題上的表現,這與拜登政府末期的支持率相當。
川普的顧問們表示,總統接下來將更加關注物價和生活成本問題。他已提出可能動用關稅收入向中低收入家庭發放2000美元支票的設想。近期,他還推進了旨在降低部分處方藥價格的協議,並提出50年期按揭貸款的概念,以幫助購房者降低月供。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消費者很快將看到共和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的減稅法案帶來的好處。
招聘經濟學公司(Recruit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弗勞爾斯(Andrew Flowers)說,這些減稅措施將讓人們的口袋里有更多錢,增強購買力,此舉尤其有利於富裕階層。而川普對移民的打擊可能會限制低收入崗位——這些崗位長期由外來勞工擔任,導致未來工資增長進一步下滑。
但美國銀行的分析指出,目前工資增長放緩在低收入群體中尤為明顯。10月份,高收入家庭的稅後工資和薪酬年增長率為3.7%,而底層群體僅為1%,這是自2016年初美國銀行開始追蹤家庭收入增長以來差距最大的時期之一。
低收入人群對價格變化尤其敏感,特別是在食品和電力等生活必需品方面。即便工資增長放緩,通脹仍持續高於美聯儲每年2%的目標水平。
預計下個月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及其他決策者將降息0.25個百分點,以理論上刺激就業,但若物價進一步上漲,將削弱未來繼續降息的理由。
弗勞爾斯說,“毫無疑問,如今的通脹狀況比年初或一年前更糟。”
此外,儘管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在建築、農業和食品服務等行業中抑制工資增長下滑,但其他行業對川普的邊境政策影響並不敏感。
據全球人力安置公司Challenger, Gray and Christmas稱,上個月企業裁員公告激增,大型公司紛紛削減成本、精簡員工隊伍。大型科技和金融服務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們越來越多地表示,在面臨市場壓力、加速採用人工智能軟件或自動化的情況下,他們希望控制員工數量。
這給剛踏入職場的年輕勞動者帶來了巨大阻力。25至29歲人群的收入增長自本年代初開始出現下滑,而這通常是收入快速提升的階段。隨著勞動力需求減弱,年輕人通過跳槽提高薪資的機會減少。
摩根大通研究院(JPMorgan Chase Institute)的喬治·埃克爾德(George Eckerd)說,「實際購買力增長緩慢,而且年輕人的購買力增長尤其緩慢。」
(From Newsw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