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麥凱恩

沒川普的新聞 其他都是好消息

September 6, 2018 by Lei Pei 1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近幾天,許多媒體頭條的新聞中沒有川普總統的新聞是件好事。已故的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搶了這個風頭,可想而知那必定讓川普難受。以下是沒有川普的新聞的一些好消息:

1. 《瘋狂的亞洲富人》連三週稱霸

連續三週,《瘋狂的亞洲富人-或譯: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在美國票房排名第一。這部改編自Kevin Kwan小說的電影,收入已超過1.11億美元。

一些反對者批評他們無法認同這部電影,因為角色是富有的新加坡人。對不起各位,當你在看電影《職業特工隊——Mission Impossible》時,是否也期待要與演員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有關?

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是娛樂片,在觀看時只要它能讓我笑或哭,生氣或快樂,激動或顫抖,驚訝或吸引就行了,我不需要藉著電影來向我授課或教育我。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無聊的故事。如果對好電影的標準是基於事實和準確性,有教育內容的主題等相關的特性,那麼請你去看紀錄片。

2. 為何《瘋狂的亞洲富人》會贏

我猜是因為亞裔美國人最終團結起來。最先,我是不打算看這部所有都是亞裔演員的電影,我想等到發行DVD時再看,那麼我就可以從公共圖書館找到它,到時再看也不遲。不過,兒子不懈的努力,要我現在就看這部電影,就像他說服我第一次看電視喜劇《菜鳥新移民-或譯為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一樣。

他說:「媽媽,你不是要支持美籍亞裔演員的電影嗎?」然而我想我的支持是為了報導,就像我們英文版Asian Weekly為這部電影已經分別在社論、觀察、評估、流行趨勢和我的博客版中,分別寫了7篇文章,這對像我們這樣的亞裔小型出版物來說,對同一件事作如此多的報導是很少見的。

不過,兒子對我不買票仍是不能接受,他表示,當從自己口袋掏錢買票才是真正的支持。作為西華報的出版人,我需要樹立榜樣,我需要親自去看這部片子,而不是僅作口頭上的報導。令我驚訝的是,當我和家人一起去看這部電影時,我真的很喜歡。一些亞裔粉絲們居然看了6次這部片子,那才是「真正瘋狂的亞洲人」。兒子看了兩次。

令人驚訝的是,幾個白人甚至告訴我,他們被劇情感動的哭了,我簡直不敢相信。

3. 《瘋狂的亞洲富人》為我們打開了大門

多年來,許多亞裔家長一直告誡孩子們「不要跳進娛樂業,你不會成功,也不可能會賺錢。為什麼不嘗試學工程和電腦等科學。」其次,亞裔在美國的影劇圈是沒有太多機會的,除非不介意擔任個陳規定型的角色。另外,沒有觀眾希望看到由亞裔美國人擔剛主角的電影,因為在這個領域仍然是美國白人領其風騷,但所有假設都錯了!

隨著許多亞裔美國先驅演員鋪平道路,美國電影製作人接受某些多樣性,包括亞裔美國人擔任演員、導演、製片人、電影編輯、電影攝影師等……作為亞裔美國人,我們只需繼續推動,無論多麼艱難的掙扎都要努力消除各種障礙,永不輕言放棄。

4. Colin Kaepernick與耐克公司達成新協議

猶記美國足球明星Colin Kaepernick在演奏國歌時一膝跪地,抗議警察對黑人的暴力行為,其他球員也跟著做。川普總統指責他們不尊重國旗,說那些抗議的球員應該被解僱。從那以後,Kaepernick聲勢一落千丈,許多人認為他的職業生涯將結束。

美國跨國公司耐克(Nike)不以為然,並選擇了Kaepernick說過的:「去做就對了——Just Do it」的這句話,作為公司30週年的紀念活動主題。

耐克的廣告以Kaepernick的照片為特色,口號是:「相信一些東西,即使這意味著犧牲一切。」對於世界而言,Kaepernick是一種靈感,他創造了一種運動。據耐克的臉書頂呱呱表示這是耐克堅守的原則。

5. 約翰·麥凱恩的去世使川普更加蒙羞

在過去的一週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的葬禮新聞掩蓋了通常頭條是川普的新聞。通常,川普每天都在全國和全球範圍內轟炸新聞並佔據頭版。許多人抱怨他們有一段時間不看新聞,是因為對川普噁心的政治和不合理的政策感到厭倦,他的政策常常激起讀者痛苦的情緒。

在過去的幾天裡,湧現一股清新的空氣,我們可以輕鬆和平地閱讀新聞。在沒有報導川普的新聞下,我們看到美國人向麥凱恩,這位參議員、兩屆總統候選人和美國英雄致敬。

另一位未被允許參加葬禮的人是前阿拉斯加州州長Sarah Palin。那些向麥凱恩致敬的人根本不願去提她的名字,媒體也選擇不理她。她一定很氣,她愈生氣我就愈是高興。

6. 勿用責備的遊戲一名非法墨西哥移民懷疑愛荷華州

學生Mollie Tibbetts被謀殺。川普利用這起謀殺案在集會上猛轟非法移民。但是Tibbetts的父親公開懇求,不要利用女兒的死來培養種族主義。人們即使在悲傷和悲劇中,不僅要超越偏見,更要直截了當地知道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行事態度和作為。

7. 清新空氣和晴朗天氣

由於西雅圖的空氣質量較好,過去幾天我的鼻竇過敏已停止。是的,我可以看到藍天,飄浮搖曳著的雲彩,讓我們祈禱空氣能保持清新。

此外, 西雅圖比全國其他地區幸運,我們的天氣不太熱或太冷,十分的宜人舒服,感謝上天對我們的的賜福。

8. 房價降溫

對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據Zillow上個月發佈的數據顯示,現在西雅圖地區的房屋降低上市要價,變得愈來越愈遍。西雅圖正式上市降價的百分比增加了一倍以上。從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房價從4.3%上升到10.7%。目前,庫存量逐漸增加,提供了買家更多選擇的房屋。

房地產專家認為推動降溫的因素之一是市場已經穩定下來,這給首次購房者減少壓力,讓他們離開公寓,有能力買得起獨棟的房屋。

9. 西雅圖風暴女子籃球隊晉級

西雅圖風暴(Seattle Storm)女子籃球隊控球後衛Sue Bird的鼻子在之前的賽事中斷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半決賽中個人獨得22分,球隊最終以94-84擊敗Phoenix隊,將在9月7日、9日、12日和14日在弗吉尼亞州(Virginia)和華府(Washington)的 Mystics隊進行晉級決賽。華盛頓風暴和華盛頓Mystics對決真是不錯,當然我們華盛頓是技高一籌的。

如果您錯過了看9月4日的比賽,只需瀏覽YouTube,會看到比賽中的亮點。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lin Kaepernick, Sarah Palin, Sue Bird, Zillow, 亞裔, 參議員, 墨西哥, 娛樂, 媒體, 川普, 房價, 房地產, 摘金奇緣, 新加坡, 票房, 移民, 籃球, 總統, 耐克, 職業特工隊, 西雅圖風暴, 阿拉斯加, 頭條, 麥凱恩

從戰俘到參議員的約翰·S·麥凱恩

August 30, 2018 by Lei Pei 2 Comments

在宣佈終止接受晚期腦癌治療後,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於8月25日離開人世,終年81歲。曾在越南戰爭中以戰俘身份遭受酷刑折磨,麥凱恩議員以勇敢、堅韌和愛國贏得了尊重。

生平簡介 

約翰·席德尼·麥凱恩三世(John Sidney McCain III,1936年8月29日-2018年8月25日),生於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父親和祖父曾晉階至美國海軍上將,並共同成為編號DDG-56的Arleigh Burke級驅逐艦「約翰·S·麥凱恩號USS John S. McCain」的冠名緣由。

麥凱恩在Virginia州的亞歷山德里亞聖公會中學和Annapolis的美國海軍學院接受教育,接著擔任海軍的飛行員,在越戰執行戰鬥任務。1967年被俘並拘禁了長達5年半的時間。長時間的拘留造成了永久創傷,但也使他成為全國知名人物。

獲釋回國後,麥凱恩在1981年退役。翌年當選Arizona州第一選區的聯邦眾議員,1986年當選該州聯邦參議員,成功連任五次,最後一次在2016年當選。他大致上跟隨共和黨的投票取向,但間中偏離黨內的主流意見。

麥凱恩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曾經角逐共和黨的提名,但被德州州長喬治·布殊擊敗。2007年宣佈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並在初選中擊敗黨內對手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最終在與民主黨時任參議員奧巴馬的對決中落敗。2017年7月,麥凱恩確診腦癌隨後減少在參議院中的工作。

麥凱恩曾在各式各樣的媒體節目上出現。他在2005年的夏季電影《冒牌伴郎生擒姊妹團——Wedding Crashers》裡客串演出,扮演他自己。也參與了電視談話節目《週六夜現場》在2002年10月12日的演出,使他成為第二位參與這個節目的美國參議員。一部在2005年製作於電視上播放的《將門虎子——Faith of My Fathers》是由麥凱恩撰寫的越戰回憶錄為藍本拍攝的電影。

麥凱恩與他的第二任妻子Cindy居住在費城。Cindy在2000年繼承了父親的產業,她在2004年4月時曾經因高血壓而中風,但目前顯然已經康復。

麥凱恩育有7名子女以及4名孫子女。麥凱恩收養了與前妻生下的兩名兒子,以及一名女兒。與Cindy有3名子女。除此之外,他與Cindy多年前曾從一間位於孟加拉(Bangladesh)由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經營的孤兒院中認養了一名小女兒。

新書暢所欲言狠批川普

麥凱恩的新書《激湧波濤—— The Restless Wave》即將出版, 表示與腦癌奮戰使他擺脫束縛得以暢所欲言的狠批或暗批川普,曾表示他不相信川普總統有任何「原則和信仰」,在書中對川普更不假辭色,以下節錄幾段讓大家來認識這位麥凱恩:

  • 「他(川普)拒絕區分我們政府的做法與獨裁政府的罪行。表現強硬或真人實境秀的強硬表相,似乎比我們的任何價值更重要」。
  • 「任何政客都能假裝謙虛。謙卑是知道自己擁有與任何人一樣多的固有尊嚴,沒有多出絲毫。謙卑有很多優點,包括促成更有效的政治。」
  • 希望「看到我們的政治回復使我們的歷史有別於其他國家歷史的宗旨和做法」,「我希望看到我們恢復我們與所有人都大同小異的感受。」
  • 「我們是在一個新世界形成的共同理想所創造的共和國人民,以取代折磨舊世界的部族敵對。即使是在政治動亂時期,我們仍共同擁有這些令人敬服的傳統,以及擁抱這種傳統的責任。」

除《激湧波濤》他一生還出過:Faith of My Fathers,Worth the Fighting For,Why Courage Matters,Character Is Destiny,Hard Call,Thirteen Soldiers等書。

敗選演講名言見其大度

2008年11月4日美國大選日,奧巴馬毫無懸念地輕鬆擊敗麥凱恩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當所有的聚光燈都照向奧巴馬時,很少有人注意到麥凱恩發表了一篇第一流的敗選演講。以下是這篇演講的幾段名言:

  • 我始終深信不疑,對於任何一個勤奮努力、勇於開拓的人,美國都會給予他機會——I’ve always believed that America offers opportunities to all who have the industry and will to seize it.
  • 歷史上有過一段黑暗的日子,一些美國人被剝奪了完整的公民權,這樣的不公正令我們的國家蒙羞。雖然它早已成為了歷史, 但是傷痛的記憶依然存在。——once stained our nation’s reputation and denied some Americans the full blessings of American citizenship, the memory of them still had the power to wound.
  • 今天的美國已經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了,駭人的殘忍和可怕的偏執一去不復返了。最好的證據就是,今晚一個非洲裔美國人當選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我們的國家正處在艱難時刻。奧巴馬參議員將領導我們迎接挑戰。今晚,我向他保證,我將盡我所能幫助他。——America today is a world away from the cruel and frightful bigotry of that time. There is no better evidence of this than the election of an African-American to the presid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These are difficult times for our country. And I pledge to him tonight to do all in my power to help him lead us through the many challenges we face…….
  • 在2008年總統大選中廣泛流傳的視頻中,參議員麥凱恩呼籲尊重他當時的對手和最終的勝利者,總統奧巴馬。一名婦女在一次集會上對麥凱恩說:「我不相信奧巴馬。我讀過關於他的事,他不是美國人,他不是 ——他是阿拉伯人。」她的評論促使麥凱恩立即搖頭,從她身上取下麥克風。麥凱恩說:「不是,他是一個體面的家庭男人,一個公民。——我欽佩參議員奧巴馬和他的成就,我會尊重他。我希望每個人都要尊重,讓我們確保我們的尊重。因為這是政治應該在美國進行的方式。」

致美國人的一封公開信

麥凱恩25日病逝後,他生前寫下一封致美國人的公開信,於當地27日由多年來擔任麥凱恩顧問、競選經理的Rick Davis以麥凱恩家族發言人的身份讀出信件。麥凱恩在信中除了表達愛國之情,還不點名批評川普分化美國,又呼籲美國人要團結,切勿躲於「高牆」背後。外界認為,麥凱恩提到的「高牆」指川普一直大力倡議的美墨邊境圍牆。

與三位總統的關係

川普與麥凱恩之間的矛盾持續多年。在川普宣佈參加2016年美國大選後, 麥凱恩因不滿這位商界大亨的言論而宣佈不支持川普,兩人關係此後進一步交惡。在川普當選後,麥凱恩也在演講中警告美國正走向「不成熟的、虛假的民族主義」,並在其回憶錄中毫不掩飾對這位當今美國總統的批評。川普曾公開嘲諷麥凱恩,指麥凱恩之所以被美國民眾視為「戰爭英雄」,只因為他在越戰中當了5年戰俘。麥凱恩則多次猛烈抨擊川普的外交政策,包括批評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峰會後所發表的言論。

麥凱恩病逝後兩日,川普方始在輿論壓力下於公開場合開腔對麥凱恩致敬。川普表示,他衷心為麥凱恩的家人祝禱,並感謝麥凱恩生前對美國的貢獻。而《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川普禁止白宮發表相關參議員麥凱恩去世的新聞稿。

麥凱恩在國會投出了反對廢除《奧巴馬醫改-Obamacare》關鍵性的一票。麥凱恩的此舉,對共和黨領導層和川普帶來了嚴重打擊。據CNN、CNBC等美國媒體報道,麥凱恩明言表示,不希望總統川普參加自己的葬禮。

除了川普,許多麥凱恩生前的好友、同仁、以及很多政治對手都悼念他的辭世,並給予這位鷹派人物極高的評價。據報導,和麥凱恩對招競選總統的奧巴馬和小布殊,將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的葬禮上發表講話。麥凱恩去世後,小布殊稱其為「一個堅守信念和愛國主義的人」;而奧巴馬稱讚麥凱恩「表現出了男子氣概和勇氣,他是我們的典範,我們都蒙他恩惠。」


喪禮

已故麥凱恩於過去一年,親自安排自己的葬禮。據報他希望前總統小布殊及奧巴馬,可以在其葬禮上致悼詞。至於與交惡的總統川普,就肯定不獲邀出席。有線電視新聞網絡則報導,麥凱恩在治療癌症期間安排葬禮,並希望在國內3個地方舉行悼念儀式,分別是家鄉亞利桑那州、華盛頓國家大教堂,以及美國海軍學院所在地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Annapolis, Maryland)。

因此麥凱恩的追悼儀式及喪禮29日起一連數天舉行,儀式始於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期間會經過越戰退伍軍人紀念碑、國會山莊等,最終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喪禮。將分別出席部份儀式的包括美國前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奧巴馬(Barack Obama)、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等。Rick Davis確認川普將不會出席任何一場追悼會或喪禮,白宮只會派出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代表出席在國會大廈圓頂大廳舉行的一場儀式。

Filed Under: 副刊, 政治, 首要 Tagged With: 亞利桑那, 公民, 公民權, 共和黨, 前總統, 副總統, 參議員, 國務卿, 國會大廈, 基辛格, 墨西哥, 奧巴馬, 川普, 州長, 巴拿馬運河, 布殊, 彭斯, 德州, 戰俘, 拜登, 政客, 政治, 歷史, 民主黨, 海軍上將, 演講, 眾議院, 總統, 總統選舉, 聯邦, 腦癌, 費城, 越南戰爭, 阿拉伯, 鳳凰城, 麥凱恩

麥凱恩的智慧

August 30, 2018 by Lei Pei 5 Comments

能在臨終前理智為自己一生做總結的人應該為數不多,離世前給世人留下中肯衷告的政治家更是鳯毛麟角。聯邦參議員麥凱恩作為一個立場鮮明的政治家與共和黨員,他並沒有利用自己的遺言去分裂國民。反觀祗是請大家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化解分歧繼續邁向前,言談中流露大家要團結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在政治圈中屹立數十年同時獲得執政與在野同僚尊重的政治人物自有他處事的一套。他堅定立場的同時也為自己築下很多障礙,與現任總統同屬一黨,但因為政見不同而不逢迎,據理力爭而反目,最後做到老死不相往來。也許很多人都覺得他笨,但當今能為理想為民眾敢怒敢言的政治家還有多少?

美式民主自由可以讓麥凱恩早在死前就公開拒絕邀請川普總統出席自己的喪禮。對俗世人來說,在任國家元首出席自己的人生最後大秀是何等生榮死哀的事,但麥凱恩就是不需要。他倒真是用自己的死來教誨美國總統,迫著川普當一回有風度像個模樣的美國總統,即使百般不願意,死者為大,川普也要按傳統做回他應做的禮節,以免給世人留下笑柄。

麥凱恩的政途反映了他不是凡事都會說是或說不;在適當時他以大局為重能與異見者妥協。政治世界中絕對沒可能祗有一種聲音,如何在雜音中取得平衡是政治家的智慧與本錢。麥凱恩在協調共和民主兩黨中舉足輕重,希望能後有來者繼續造福美國。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共和黨, 參議員, 川普, 政治家, 民主, 總統, 聯邦, 自由, 麥凱恩

終選候選人懸念漸揭曉 杜爾肯穆恩角逐女市長

August 10,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8月1日的市長初選票數統計結果雖未正式出爐,但根據7日的最新記票結果來看,終選候選人似乎已經敲定杜爾肯(Jenny Durkan)及穆恩(Cary Moon)二人,西市90多年來再無女市長的紀錄也終將被打破。

記票結果顯示,杜爾肯始終佔據主導性優勢,以28%的得票率穩居首位。票數一直十分接近的穆恩和奧利弗(Nikkita Oliver)一度成為最大懸念。但就目前情況來講,票數統計完成度已經達到99%,穆恩以17.6%的得票率仍處於第2位;而奧利弗得票率為16.68%。兩人得票率相差近1%,未統計票數也在1%左右,奧利弗反超機會微乎其微。

儘管如此,奧利弗表示自己尚未放棄,杜爾肯和穆恩也表示支持奧利弗繼續角逐至最後一刻,穆恩更稱自己尚未確定是否可以奪得最終候選人的第2個席位。

初選正式開始之前的6名熱門候選人,除杜爾肯、穆恩及奧利弗外,目前法雷爾(Jessyn Farrell)得票率為12.55%;長谷川(Bob Hasegawa)得票率8.43%;麥凱恩(Mike McGinn)得票率6.52%。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初選, 奧利弗, 女市長, 杜爾肯, 法雷爾, 穆恩, 記票, 選舉, 長谷川, 麥凱恩

市長被爆曾性虐養子 議員要求其提前下野

July 20,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由於性侵案而飽受爭議的市長墨瑞(Ed Murray)雖已宣佈不再尋求連任,但性醜聞事件卻不斷發酵,日前更被翻出舊賬,稱其在1984年曾對養子實施性虐。

一份曾被認為已被銷毀的文件揭露,墨瑞曾在1984年性虐受害人Jeff Simpson。受害人是今年春天控告墨瑞性侵的4名男子之一,現年49歲的Simpson在嬰兒時期便被父母遺棄,上世紀70年代末,墨瑞在俄勒岡州的一處問題少年收容所將其領養,並從1980年開始對其施以性虐,並一直持續到自己離開墨瑞為止。期間墨瑞每次均以禁忌藥物或10美元金錢作為交換,強行與之發生性行為。被曝光的文件標註日期為1984年5月,未成年人保護局的社工在文件中寫明——經過專業評估,Jeff Simpson遭到墨瑞性虐。

然而,當時俄州官員雖表示墨瑞在何種情況下都無法擔任兒童養父,檢察官卻拒絕指控其有罪,原因是Simpson人格令人不安。受害人曾於2008年試圖提訟,但其代表律師認為該案件已超過追訴時效,因此拒絕了他的請求。

此次文件披露市長不堪回首的陳年往事,在市議會中也引起了強烈反響。議員Lorena Gonzalez發表聲明,要求墨瑞考慮引咎辭職,並表示若墨瑞拒絕提前下野,議會將在7月24日前召開會議,商討市府領導層過渡問題。Gonzalez曾擔任墨瑞的法律顧問,她此次在聲明中表明觀點,稱這樣的性醜聞事件在本市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無法讓眾人坐視不理。

根據西雅圖憲章規定,若市議員在表決中2/3票數同意彈劾市長,則彈劾即可生效,市長一職將由市議會主席Bruce Harrell暫行代理。除Gonzalez外,當前下任市長候選人麥凱恩(Mike McGinn)、穆恩(Cary Moon)、奧利弗(Nikkita Oliver)及法雷爾(Jessyn Farrell)均在首輪電視辯論中表示墨瑞應該立刻辭職。而長谷川(Bob Hasegawa)及杜爾肯(Jenny Durkan)則未明確表態,稱「應走法律過程」。

墨瑞在這一事件爆出後發表聲明,稱自己從未被指控有罪,拒絕引咎辭職。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Bruce Harrell, Jeff SImpson, Lorena Gonzalez, 下野, 墨瑞, 奧利弗, 市長, 性虐, 性醜聞, 杜爾肯, 法雷爾, 穆恩, 議員, 長谷川, 麥凱恩

市長競選首次辯論 候選人不滿高消費稅

July 20,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2017年西雅圖市長競選首輪電視辯論賽於本月17日晚在先鋒廣場(Pioneer Square)舉行,6名候選人就西市目前的稅收政策、警務改革問題及流浪者等熱議話題展開辯論,各自發表觀點。

此次辯論共計90分鐘,6人在財政方面意見分歧較為嚴重,除在高消費稅方面一致表示不滿情緒外,其他財政收入及支出政策均持不同意見。

日裔候選人長谷川(Bob Hasegawa)表示自己一直主張凍結遞減稅,中低收入人群在高消費稅的影響下,無法提高生活水平。

前華州眾議員法雷爾(Jessyn Farrell)表示目前高端收入稅正在面臨法律挑戰,但若這項稅法得以通過,所徵收的稅金便可用來抵消高昂的消費稅。她在辯論中稱:「我們需要用這筆稅收為地產稅及消費稅買單,如果還有剩餘,則應專門用來投資本市可負擔問題。西市面臨可負擔危機,我們應該確保所有民眾不被遺棄。」

城市規劃師穆恩(Cary Moon)同意將高端收入稅抵消高消費稅及地產稅的提議,但認為剩餘的資金則應該投入到教育中。

前聯邦檢察官杜爾肯(Jenny Durkan)對於此次的高端收入稅法持懷疑態度,稱在面對法律挑戰的前提下,或許此項稅法無法順利通過。但她認為在華州範圍內徵收入稅更加合理,有利於降低遞減稅。此外,杜爾肯表示應該降低企業稅,以保障小型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下順利存活並發展。

前市長麥凱恩(Mike McGinn)表示若自己當選,首先要削減市府支出,並稱在現任市長當政期間,市府支出在過去3年內上升80%之多。

律師奧利弗(Nikkita Oliver)則認為可負擔性是西市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她表示若高端收入稅法無法通過,自己暫時將不在當前的稅收政策上做調整,而是把重點放在建設可負擔住房上。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企業稅, 先鋒廣場, 可負擔, 地產稅, 奧利弗, 市府, 市長競選, 教育, 杜爾肯, 法雷爾, 流浪者, 消費稅, 稅收政策, 穆恩, 警務改革, 財政, 辯論賽, 遞減稅, 長谷川, 高端收入稅, 麥凱恩

市長競選如火如荼 杜爾肯籌款額遙遙領先

June 8,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Mike Lewis,Kiro廣播台

(本報訊)在本屆市長競選史無前例地出現了21 位候選人後,這場角逐也變得更加充滿懸念。

原本打算尋求連任的現任市長墨瑞(Ed Murray)由於性醜聞事件造成負面影響,宣佈退出競選。而在這之前,他所籌集的競選資金已突破40 萬美元。

目前在競選資金方面,前聯邦法官珍妮· 杜爾肯(Jenny Durkan) 籌款額遙遙領先,共獲得來自650 人的捐款,總額達到$163,000。其中市議員Sally Bagshaw和Tim Burgess 均為其捐款500 美元。杜爾肯在本月5 日發言表示:「我們非常感激來自朋友及社區的草根支持者,他們堅信西雅圖的前進議程。我期待日後與全市更多的選民們見面,一起討論我對我們偉大的城市所提出的計劃。」

最新數據表明,除杜爾肯外,目前在市長競選資金方面籌款額最高的候選人是社區活動家奧利弗(Nikkita Oliver)。記錄顯示,奧利弗和杜爾肯一樣, 共計收到650 人的捐款, 總捐款額為$46,698。其中市議員Mike O’Brien 為其捐款$250。

其他候選人按照籌款額降次排序分別為:

  • 前市長麥凱恩(Mike McGinn)——$13,334
  • 城市規劃師穆恩(Cary Moon) ——$12,715
  • 前州議員法雷爾(Jessyn Farrell) ——$5,500
  • 自由黨Casey Carlisle——$3,125
  • Jason Roberts——$3,371
  • Harley Lever——$2,365

此外,另一熱門候選人長谷川(Bob Hasegawa)身為在職參議員,根據相關法律條款無法進行競選籌款。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Casey Carlisle, Harley Lever, Jason Roberts, Mike O'Brien, Nikkita Oliver, Sally Bagshaw, Tim Burgess, 墨瑞, 市長, 性醜聞, 杜爾肯, 法雷爾, 穆恩, 競選, 籌款, 長谷川, 麥凱恩

市長初選21人角逐 史無前例

May 25,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 自現任市長墨瑞(Ed Murray)宣佈不再尋求第2 任期後,下任市長選舉競爭日發激烈。

截至5 月19 日下午4:30,市長初選候選人名單正式出爐,共計21 人宣佈參選,競爭人數之多史無前例。

候選人之中最為民眾所熟知的為:前任市長麥凱恩(Mike McGinn)、前聯邦檢察官杜爾肯(Jenny Durkan)、華州眾議員Jessyn Farrell、華州參議員長谷川(Bob Hasegawa)、律師Nikkita Oliver 及城市規劃師穆恩(Cary Moon)等。

這21 名候選人將在今年8 月1 日的初選中接受投票表決,票數最高的2人將進入11 月份的終選。由於競選人數眾多,20 歲左右的青年選民或許將成為決定此次市長人選的重要因素。初選開始日期為7 月14 日。


21位候選人名單:

  • Gary Brose
  • Casey Carlisle
  • Tiniell Cato
  • Jenny Durkan
  • Jessyn Farrell
  • Thom Gunn
  • Greg Hamilton
  • Michael Harris
  • Bob Hasegawa
  • Lewis A. Jones
  • David Kane
  • Harley Lever
  • Mary Juanita Martin
  • Mike McGinn
  • Cary Moon
  • James W. Norton, Jr.
  • Larry Oberto
  • Nikkita Oliver
  • Jason Roberts
  • Alex Tsimerman
  • Keith Whiteman

 


熱門候選人:

麥克·麥凱恩(Mike McGinn)——西雅圖前市長,籌款額$10,837
珍妮·杜爾肯(Jenny Durkan)——首位女同性戀聯邦檢察官
法雷爾(Jessyn Farrell)——華州民主黨籍眾議員,2012年當選
長谷川(Bob Hasegawa)——日裔民主黨籍參議員
穆恩(Cary Moon)——城市規劃師及工程師
奧利佛(Nikkita Oliver)——律師及社區活動家,籌款額$34,360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候選人, 墨瑞, 市長, 杜爾肯, 法雷爾, 穆恩, 競選, 長谷川, 麥凱恩

公開女同性戀聯邦檢查官 杜爾肯宣佈競選西雅圖市長

May 18,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Q13 Fox

(本報訊)在市長候選人出臺的最終時刻,美國聯邦檢察官珍妮·杜爾肯(Jenny Durkan)也宣佈加入競選角逐。

杜爾肯是華州本地人,於1985年獲得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她之後成為了全美首位公開女同性戀聯邦檢察官。

作為訴訟人員,她向來以「難纏」而聞名。2005年華州州長選舉中,共和黨人對選舉結果提出法律挑戰,她當年為民主黨辯護,在最終辯論前一晚,杜爾肯的父親不幸去世。民主黨不得不臨時找來一名律師替代她的位置,而令人意外的是,她在轉天的辯論中準時出現,並對眾人說:「如果我的父親還在,他會告訴我『去吧,要盡力』。」她應驗了這句話,其出色的辯論令格雷戈瓦(Christine Gregoire)成功連任州長一職。

與之相識20載有餘的前州長格雷戈瓦稱其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人。她具有遠見,擁有一顆赤誠之心,並具備正確的價值觀,這些特質推動她完成自己的任務。」

在現任市長墨瑞(Ed Murray)宣佈退選後,一些呼聲比較高的候選人包括前市長麥凱恩(Mike McGinn)、城市規劃師穆恩(Cary Moon)、華州資深參議員長谷川(Bob Hasegawa)及社區活動家奧利佛(Nikkita Oliver)等。而杜爾肯的加入,無疑為此次市長競選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彈。前任金郡郡長Ron Sims甚至認為「她在宣佈競選的一刻就已經處在了領先地位。」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Ron Sims, 共和黨, 墨瑞, 奧利佛, 女同性戀, 州長選舉, 市長, 杜爾肯, 格雷戈瓦, 檢察官, 民主黨, 穆恩, 競選, 長谷川, 麥凱恩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一家藥局對亞裔、夏威夷原住民及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提供文化敏感照護的承諾

在我們最新針對亞裔、美屬夏威夷原住民與太平洋島民(AANHPI)公共衛生專業人士的專訪中,我們繼續與 ACTS 藥局與健康服務中心的菲律賓移民擁有者對話——這是一家在當地深受信賴、因提供文化敏感照護而廣獲肯定的機構。他們分享道: 「作為菲律賓移民,我們非常重視多元文化觀點的重要性,而我們的藥局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在塔科馬服務來自各種背景的族群,包括移民和 AANHPI … [繼續閱讀……] about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一家藥局對亞裔、夏威夷原住民及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提供文化敏感照護的承諾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2025年5月8日亞太文化中心(APCC)和低收入住房研究所(LIHI)很高興地宣佈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這是一個致力於5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經濟適用房社群。這座六層樓的建築位於塔科馬林肯區南G街3740號(3740 South G Street in Tacoma’s Lincoln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表爾威市以藝術展覽慶祝AANHPI遺產月 5月2日晚上150多人聚集在表爾威市政廳,慶祝該市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遺產月藝術展覽的開幕。該展覽由Mami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挪威日 5月17日。在Ballard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