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關於美國各州就業市場與工作壓力的綜合研究結果引發關注——華盛頓州在全美就業機會與工作壓力兩項指標中雙雙墊底。
根據報告,華州在「就業市場吸引力」總排名中僅列第16位,在「就業機會」排名中更是跌至全美倒數第四。而在「工作壓力」方面,華州同樣表現不佳,排名倒數第五。雖然華州的經濟環境依舊強勁、科技行業蓬勃發展,但普通勞動者卻越來越難找到滿意的工作,也承受著更高的職場壓力。
報告顯示,華盛頓州在「就業市場」總榜單中排在第43名,遠低於人們對這座「科技天堂」的印象。僅在「經濟環境」一項上,華州仍憑借微軟、亞馬遜、波音等巨頭的支撐保持全美前列,但在具體就業機會指標上卻「拖了後腿」。
在全美範圍內,華州的就業機會僅高於伊利諾伊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位列倒數第四。不少求職者雖然身處經濟強州,卻發現「崗位多不等於機會多」。一名居住在西雅圖的科技人表示:「崗位看似多,但競爭太激烈,很多職位要麼是內部晉升,要麼要求極高。普通人想換工作,真的不容易。」
在「工作壓力」維度上,華州的排名同樣不容樂觀——倒數第五,僅高於西弗吉尼亞州、阿拉巴馬州、俄勒岡州和新罕布什爾州。
專家指出,房價高、生活成本高、通勤壓力大、科技業裁員頻繁等因素共同推高了華州居民的工作焦慮指數。尤其是在西雅圖及金郡一帶,房租飆升、遠程辦公削減、返崗要求增加,使得不少白領在心理與經濟上雙重承壓。
有評論認為,這種「表面繁榮下的緊張生活」,正成為華州勞動力市場的新常態——人們在高薪與高壓之間,艱難尋找平衡點。
對比之下,一些中小州反而表現亮眼。在就業機會最佳的前五名中,依次為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和弗吉尼亞州——這些州遠離美國西海岸,卻提供了更穩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就業滿意度。
與此同時,工作壓力最低的州包括蒙大拿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羅來納州、緬因州和馬里蘭州。這些地區雖然經濟規模不及華州,但生活節奏較慢、社區關係更緊密、住房負擔更輕,因此整體幸福感更高。
分析人士認為,華州當前的職場困境,反映出高科技經濟與普通勞動力市場之間的脫節。雖然西雅圖聚集了大量如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巨頭,但這些崗位大多集中在高技能領域,對中低技能勞工而言,機會有限。同時,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的快速普及,也在重塑就業結構,使傳統崗位減少、競爭壓力增大。
經濟學者指出:「華州的挑戰在於如何讓科技繁榮帶動更廣泛的就業機會,而不僅僅讓高薪精英受益。」
從表面上看,華州依舊是美國西海岸的經濟強州、創新中心,在全美經濟環境排名中位居第一。但在這背後,「就業難」「壓力大」「生活貴」正成為越來越多居民的共同感受。
(From Yahoo)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