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為美國人過年不送紅包嗎?那你就錯了!
每年到了聖誕季美國人都會想對一年來辛苦服務他們的人表達感謝,由於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服務業者,帶給他們生活上非常多的便利和快樂,很願意在聖誕佳節多給他們一些小費以慰勞辛苦。因此會給些「年終小費(holiday tipping)」。
但包紅包有學問,年終小費該怎麼給,有時也讓人一個頭兩個大。歲末年終,確保你的小費能送到服務人員心坎裏,也讓你未來一年過得更舒心順遂。
如何給年終感謝小費?
在一年裡有那麼多人提供服務,要給誰?給多少?禮儀專家說,答案要看你和提供服務的人之間的交情以及你的預算。小費是禮物,不是強制給,而是表達感謝的方式。本文提供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先制定預算,然後優先列出今年確實幫過你的人,例如美髮師、臨時看管小孩的人、郵差先生、收垃圾工人或送包裹員等。不論是禮卡或現金,都應放在節日賀卡裡,寫下致謝的話,讓收到的人知道這是禮物,不是平常的小費。
也可送禮物,特別是若知道這個人喜歡某種咖啡或茶,或是愛光顧某家餐館。有些人會把自製裝飾品和餅乾,送給他們知道喜歡這些東西的人,由於是自製,更能表達心意。
不常碰到的人例如郵差、收垃圾工人或送包裹員,雖可送小禮物,但是要先查清楚所屬機構的規定。例如,郵差是聯邦政府員工,依法不能收取現金或禮券,但暖心暖胃的小東西,比如餅乾或熱飲則是可以的。




1809年美國小說家Washington Irving(1783年4月3日-1859年11月28日,生於美國紐約州曼哈頓。是美國著名作家、短篇小說家、亦是一名律師)寫了一篇諷刺荷蘭文化的小說《紐約歷史》,書中很多次提到尼古拉斯,不過並不是用他的荷蘭語名字Sinterklaas,而是被美國人早改名的Santa Claus,這個也是現在全世界稱呼聖誕老人最多的名字。
紐約摩爾博士讀了這本書後,在1823年寫了一首關於聖誕老人的詩“A Visit from St. Nicholas”,勾勒了聖誕老人快樂、胖胖的形像,還給老人配上了每邊4隻的8隻馴鹿(Santa Claus’s reindeer),後來改為每邊6隻的12隻馴鹿,不論是8隻還是12隻,都還得加上領頭的馴鹿Rudolph。1862-1886年的美國漫畫家Thomas Nast畫了超過2,200個聖誕老人的卡通形像,還給聖誕老人在北極安了家,幾乎完成了對聖誕老人現代形像的描繪。
不過,在可口可樂之前,White Rock飲料公司已經在1915年用穿著紅衣服的聖誕老人為自己產品做宣傳。而且,20世紀最初幾年在一些冰球雜誌上也出現了穿著紅衣、留著白鬍子的聖誕老人。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的安娜賈維思女士(1864-1948)。二十世紀初期,女性積極爭取投票參政權。安娜女士成長後在葛瑞佛頓教書,照顧母親與失明的姊姊愛爾西諾。她參女性投票參政權運動。1905年的五月,安娜的母親去世,安娜在兩年後說服她母親所屬的衛理教會,在她母親去世兩週年時(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她舉行一個紀念儀式。會場用白色康乃馨代表母愛。
中國的母親節也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一般人會用賀卡和康乃馨來表示對母親的愛,雖然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但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若開花則供觀賞。萱草, 俗稱為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宜男草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若開花則供觀賞。古人認為以此草嫩苗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憂,所以又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在這天不同國籍的人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