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巴黎

巴黎聖母院近況

January 9,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譯者:成德

巴黎聖母院數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沒過聖誕節

譯自作者:Susan Shand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聖母院每年都慶祝聖誕節。但在2019年並沒有舉行聖誕節天主教彌撒。2019年4月15日的一場意外大火,使這座擁有855年歷史的大教堂安靜了下來。教堂職事們將著名的祭壇和其他物品移至巴黎的另一座名為聖日耳曼教堂(Saint-Germain l’Auxerrois) 教堂,它曾經是一間皇家教堂,是法國國王在那裡敬拜上帝的聖堂,離巴黎聖母院不遠,就在盧浮宮(Louvre)旁邊。

隨著重建工作的繼續展開,教堂執事們要求獻身給巴黎聖母院的人,在2019年聖誕節一起前來祈禱祝福。大教堂教牧長Patrick Chauvet說,今年是「法國大革命以來的第一次巴黎聖母院不會有午夜彌撒。法國大革命始於1789年,一直持續到1799年。Chauvet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甚至還慶祝聖誕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被納粹佔領,但是「慶祝聖誕節是沒有問題的。」Chauvet補充說,據他所知,大教堂僅在1789年後的聖誕節關閉了幾年。他說,當時,反天主教的法國革命者將教堂變成「有理」的房子。

今年的聖誕節彌撒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可以這麼說「群眾在聖母院牆外慶祝聖誕節。但有一些跡象表明巴黎聖母院與我們有聯繫。」Chauvet說。

這些跡象指標包括在聖日耳曼教堂建造的 木製祭壇看起來類似於巴黎聖母院的祭壇。巴黎聖母院合唱團的成員仍將唱讚美詩歌,大教堂著名的「巴黎聖母」雕像也將在那裡,在大火中沒有遭受損壞,它是十四世紀展示聖母瑪麗亞和小耶穌的傑作。Chauvet仍記得當他發現雕像在大火中倖存下來時的情境。

當時他在大教堂前與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握手。之後,他們查看內部。Chauvet指著雕像,並哭著對Macron說:「看看聖母,她在那兒!」他稍後表示,巴黎聖母院的地上工作的工人要求他不要從大教堂拿走雕像。他們告訴他,聖母在維修過程中保護了他們。

Chauvet表示,聖誕節期間關閉大教堂很令人輕鬆。Chauvet說:「聖母就住在巴黎聖母院附近,她每天觀看著……這天所有35,000名遊客……這使我們得以繼續前進。」

巴黎聖母院大火導致鉛中毒

譯自作者:John Russell

巴黎有許多含鉛的老建築,但沒有關於公共場所鉛塵的規定。

去年春天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後,這個問題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4月的大火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將數千公斤的有毒鉛塵釋放到了大氣中。

「發生巴黎聖母院大火時, 我們沒有任何代表室外危險鉛含量的設定門檻。這是一個警鐘……巴黎聖母院燃燒的鉛數量是空前的。」Anne Souyris告訴美聯社。她是巴黎市政廳負責公共衛生的副市長。

美聯社新聞社發現,許多國家/地區缺乏有關室外公共場所鉛含量的規定。其他歷史悠久的歐洲首都,例如羅馬和倫敦,沒有室外鉛塵含量的規定。美國環境保護署和世界衛生組織也是如此。鉛塵中毒會導致精神能力永久喪失,癲癇發作,昏迷或死亡。懷孕的母親和幼兒面臨最大的風險。

在巴黎,對鉛的擔憂尤其強烈。鉛在巴黎19世紀建築的許多部份中都很常見,包括屋頂,陽台,地板和露台。專家說,由於巴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歷史名城,因此也是鉛的危險場所。Souyris說:「巴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城市。但是我們意識到我們也保持了鉛的領先地位。」

Neil M. Donahue是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n Pittsburgh)的化學教授。他說:「保護的確使巴黎與眾不同。焚燒世界上最著名的屋頂之一可能會特別引人注目,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煉金術。鉛將永遠是保持鉛的存在。」

大火還引起官員和公眾注意鉛的危險。六月,巴黎地區衛生局(Paris Regional Health Agency)建議,居住在該地點附近的所有孕婦和幼兒均應進行鉛含量測試。該機構說,自大火以來,周邊地區的12名兒童血液中鉛含量升高,呈陽性反應。無需住院或服用藥物。其中一個孩子的鉛暴露來自大教堂以外的其他來源:他家公寓的鉛陽台。如果不是因為大火,那孩子就不可能接受測試。

儘管大火導致了鉛塵墜落,但專家們說,遊客不應改變其前往世界上人潮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的旅行計劃。

如何清除巴黎聖母院的鉛塵?然而,有毒的鉛塵仍然是失火的大教堂內部的問題。

Aline Magnien是歷史古蹟研究實驗室的負責人。她最近派遣了一組科學家前往巴黎聖母院。他們的目標是找出如何從著名的宗教建築內去除鉛而不會造成更多損害。她說:「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比賽。鉛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大教堂非常珍貴。而且我們沒有時間去浪費。」

聖母院重建5年目標恐成空頭支票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被大火摧殘的震撼畫面震驚了全世界人。盡管消防人員連夜搶救,但這座已有超過850年歷史的法國教堂仍然局部受到了嚴重毀壞。

火災後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宣佈將啟動修復工程,多名法國富翁宣佈捐款協助修復。 Macron曾發豪語5年內完成重建。但目前連同法國官員在內,質疑5年目標恐成空頭支票。

法國文化部長Franck Riester。在接受《巴黎人報-Le Parisien》專訪指出,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後的緊急修復期間,現場情況複雜棘手,只能希望5年後一邊對外開放大教堂,一邊繼續修復。Franck表示:「修復計劃與施工的品質才是最重要的,必需在合理的時間完成。我們的重點不在時間表,雖然我們的目標是5年,但沒有倒數計時問題,總統從未追問我何時動工,我沒受到什麼壓力,也不感到困擾。」專家預估要耗時數10年才能修復完成。在允諾捐助整修聖母院的8.5億歐元中,已有1.1億歐元到位。因為捐款大戶傾向分批支付,確保資金運用得當。

作家Macha du Bourblanc女士期盼巴黎聖母院能恢復失火前的舊觀,但同時應尊重現代生態標準。她表示,修復巴黎聖母院急不得,「對花了數百年興建的建物,我們怎能在5年內就搞定?將金屬樑繪成木質外觀,如此便可避免破壞聖母院原貌。」

巴黎聖母院大祭司Msgr. Patrick Chauvet堅持,燒毀的閣樓應以木材重建,而不是金屬。尖塔的閣樓正是此次祝融之災的起火點,耗掉逾1,300棵古橡樹建成。他表示:「一個是關乎地球未來的氣候和生態問題,而巴黎聖母院是法國的歷史瑰寶、文化遺產,對國家的觀光業也至關緊要。」

此外由於聖母院內過火面積很大,需要重建及修復的對象太多,而且這些工作都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除了預計中的用料與時間花費,要找到足夠的熟練工匠來參與修復工程並非易事。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天主教, 巴黎, 巴黎聖母院, 法國, 火災, 聖日耳曼教堂

對Z世代吸引力城市前20排名榜

October 3,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部份資料譯自Ivan De Luce

網路服務平台Nestpick 9月中旬公佈2019 年Z 世代城市指數(Generation Z City Index),統計各城市對於特定年齡段居民的吸引力。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說法,由於共同的關鍵社會,政治和技術環境,1997年至2012年之間出生的人被認為是Z世代的成員(Generation Z)。他們出生於第四次工業革命,911後世界,氣候危機和經濟衰退。眾所周知,他們重視安全,多樣性和自主權,並旨在通過實用主義和實踐來實現這一目標。

在Nestpick,我們有興趣了解是什麼讓城市在不同的人口統計數據中脫穎而出。為了解這個不斷變化的人口統計數據,Nestpick試驗了一項研究,確定哪些城市正在成為吸引目標的地方,以吸引明天的創造者,倡導者和先驅者。

Z世代最年長的成員今年已從大學畢業。對於那些尋找新的生活和工作場所的人來說,這些城市正成為Z世代的職業目的地。公寓搜索網站Nestpick的2019年Z世紀城市指數確定了Z世代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世界上最好的城市。該研究調查了110個城市,重點關注22個指標,因其夜生活,創業和聯合空間而獲得倫敦的頭把交椅。

該研究調查了110個著名的國際城市,重點關注22個因素,分為四大類:數字化,商業,原則和休閒。所有四個主要類別的子類別包括政府數字化,教育,環境行動,LGBT +平等,抗議權,可負擔性和音樂會等。每個城市的得分均為100分,即四個類別中每個城市的加權平均值。

排名第一的是倫敦,它在三個子類別中獲得了滿分:音樂會,共享空間和社會企業家精神。其他排名靠前的城市包括斯德哥爾摩,洛杉磯和多倫多。以下是20個城市最適合Z世代的特殊需求和需求。

20 .美國西雅圖--Seattle, USA 。總分:77.71

評分最高的類別:政府數字化(94.13),獲得醫療保健(91.77),環境行動(89.48)。2013年,西雅圖公佈了氣候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限制公路運輸,建築能源和廢物的溫室氣體排放。

19.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Belgium。總分:77.72

得分最高的類別: 抗議權(98.05),獲得醫療保健(93.51),LGBT +平等(92.08)。比利時是2003年第二個將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僅次於荷蘭)。其首都布魯塞爾以其LGBT+友好目的地而聞名。

18 . 瑞典馬爾默- -Malmo , Sweden。總分:78.96

評分最高的類別: 數字銀行(100),抗議權(100),獲得醫療保健(97.96)。與大多數瑞典人一樣,馬爾默處於數字銀行業務的最前沿。根據《衛報》3月份的一份報告,大多數公民沒有使用現金購買近期食品。隨著現金變得越來越陳舊,Swish等信用卡和應用程序使數字支付變得更加容易。

17 .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 Germany。總分:79.35

得分最高的類別: 抗議權(98.05),政府數字化(94.07),獲得醫療保健(91.77)。與所有德國城市一樣,法蘭克福提供普遍的醫療服務。事實上,沒有健康保險是違法的,供應商也不能拒絕患者。

16 . 瑞典哥德堡- -Gothenburg, Sweden。總分:79.46

得分最高的類別: 抗議權(100),數字銀行(90.99),環保行動(98.85)哥德堡以其環保政策而自豪。根據全球目的地可持續發展指數,哥德堡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地。

15.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eal,Canada。總分:80.00

得分最高的類別: 抗議權(98.05),獲得醫療保健(94.76),連通性/ 5G(90.99)。蒙特利爾公民可以說兩種不同的語言(法語和英語),但他們仍然是加拿大其他地區的醫療系統的一部份,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獲得免費或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

14 . 芬蘭赫爾辛基- -Helsinki,Finland。總分:80.33

得分最高的類別:獲得醫療保健(98.79),LGBT +平等(98.48),抗議權(98.05)。在數千名公民向法律提出申請後,芬蘭於2017年將同性婚姻定為合法婚姻。與其他北歐國家一樣,芬蘭以其對LGBT +社區的前瞻性政策而聞名。

13 . 丹麥哥本哈根- -Copenhagen,Denmark。總分:80.70

得分最高的類別:抗議權(100),政府數字化(100),LGBT +平等(95.77)。丹麥政府賦予其公民充分的言論自由,其中包括新聞界。丹麥在過去15年中三次在新聞自由指數中獲得第一名。

12 . 英國曼徹斯特- -Manchester , U K。總分:81.18

得分最高的類別:政府數字化(97.69),抗議權(97.08),環境行動(90.62)。雖然倫敦以其蓬勃發展的技術領域而聞名,但曼徹斯特市也是數字技術的先驅:它目前在整個城市投資41億英鎊用於數字業務和服務。

11.法國巴黎--Paris, France。總分:82.13

評分最高的類別:數字化移動性(100),政府數字化(94.46),環境行動(92.19)。巴黎成為2015年12月全球氣候變化會議的舉辦地,該會議創立了《巴黎協定》。在第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同類協議中,世界各國領導人承諾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C以下。

10 . 加拿大溫哥華-- Vancouver, Canada。總分:82.48

得分最高的類別: 抗議權(98.05),獲得醫療保健(95.03),連通性/ 5G(89.53)。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正在快速現代化。它計劃為公民提供移動信息亭,使他們更容易聯繫城市服務。

9.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Netherlands。總分:83.02

得分最高的類別:獲得醫療保健(99.02),抗議權(98.05),LGBT+平等(95.99)。阿姆斯特丹以其公民不受拘束的性質而聞名,他們對LGBT+社區有著進步的態度。這個城市也有自己的年度同性戀自豪遊行,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

8.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 , USA。總分:83.09

評分最高的類別:人工智能行業(100),企業家精神(100),政府數字化(94.13)。舊金山是美國創業中心矽谷的所在地。舊金山是美國創業中心矽谷的所在地。無數的科技公司開始在該地區開展業務,包括蘋果,谷歌,特斯拉,Twitter和Facebook。

7.德國慕尼黑--Munich, Germany。總分:83.11

得分最高的類別:抗議權(98.05),政府數字化(94.07),獲得醫療保健(91.91)。德國醫療保健在歐洲名列前茅。它還擁有最古老的醫療保健系統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

6.德國柏林--Berlin, Germany。總分:84.53

得分最高的類別:抗議權(98.05),政府數字化(94.07),獲得醫療保健(91.68)。德國政府正在採取重大舉措將柏林帶入數字時代。該市已撥出24億歐元用於數字基礎設施,以提升其互聯網。

5 . 美國紐約--New York,USA 。總分:86.03

得分最高的類別:共享空間(98.12),音樂會(96.97),政府數字化(94.13)

紐約市充滿機遇,包括小企業和自由職業者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它為其共用空間贏得了高分,證明了這個行業的存在。

4.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Canada。總分:86.20

得分最高的類別:抗議權(98.05),獲得醫療保健(95.05),社會企業家(91.48)。加拿大以其單支付全民醫療保健系統而聞名,這使得多倫多成為世界上最適合獲得醫療保健的城市之一。

3.美國洛杉磯--Los Angeles,USA。總分:89.4

得分最高的類別:教育(96.87),音樂會(95.36),政府數字化(94.13)。洛杉磯是一個娛樂中心,擁有沃爾特迪斯尼音樂廳,希臘劇院和好萊塢露天劇場等傳奇場所。

2.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Sweden。總分:89.88

評分最高的類別:數字銀行(100),環保行動(100),抗議權(100)。斯德哥爾摩以其環境政策而聞名 – 事實上,它是世界上最環保的城市之一。其10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資源,併計劃到2040年不再使用化石燃料。

1.英國倫敦--London, UK。總分:100

得分最高的類別:音樂會(100),共用空間(100),社會企業家(100)。倫敦在三個不同的類別中得分很高。 其優勢之一是社會企業家的高排名 – 根據2016年路透調查,英國被評為社會企業家的第三大國。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倫敦, 多倫多, 巴黎, 德國, 抗議權, 柏林, 洛杉磯, 溫哥華, 瑞典, 紐約, 舊金山, 芬蘭, 英國, 荷蘭, 西雅圖, 醫療保健

祝融不好惹

April 19,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屹立在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巴黎聖母院是世界古蹟,成功經歷了八百多年的風霜雨打,但卻敵不過一場無名火,在短短數小時內這座舉世聞名的聖殿,頓時變成頽垣敗瓦,舉世震驚。

巴黎聖母院情繫世界,這座涵蓋了歷史、宗教、建築、文化、藝術與旅遊於一身的教堂從此不再,即使再重建也不會是原來雨果筆下《鐘樓駝俠》中,天生駝背、相貌醜陋的主角在神秘又古老的教堂間跳盪的巴黎聖母院。

古物古蹟自有它的價值,但世人要保存這些無價不動產時,總要出盡法寶與一大筆財富,才能令其完整無缺世代相傳;大家在感謝先賢賜預瑰寶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去保護歷史文物財產,減少損耗,預防天災人禍的危害,或者多利用文物生財,自給自足,減輕後人支付修補美化的負擔。

越是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就越吸引遊人觀賞,而損壞程度就更趨嚴重。古物古蹟修護工程非比尋常,絕對專業講究耗巨資。與法國大部份古建築都不設門券同出一轍,法國巴黎聖母院是大開中門分文不收的藝術寶庫;維修由政府文化部管,在面臨龐大保存文物經費開支時,法國政府也顯得拮据。在總統號召全國捐款重修聖母院及愛國情懷驅使下,法國人都大解善囊,團結起來。

日後大家外出旅行參觀歷史文化藝術之地時,別再吝惜計較參觀收費,觀賞時也祗能眼看手勿動。保護公開的古蹟文物是群體工作,大家互相合作才能將歷史見證繼續流傳後世。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古蹟, 巴黎, 巴黎聖母院, 文物, 法國, 雨果

聖母院大教堂祝融大火 法國文化珍寶陷入浩劫

April 18,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法國首都巴黎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15日下午發生嚴重火災,冒出熊熊大火與濃煙,屋頂幾乎全毀,還有一座尖塔倒塌,法國歷史與文化珍寶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總統馬克宏臨時取消當天原本要對全國發表的演說,並趕赴現場,所幸目前尚未傳出人員傷亡。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有800多年歷史,最近正在進行一項耗資600萬歐元的整修工程,巴黎消防局懷疑這項工程就是引發大火的元凶,目前仍在全力搶救,但火勢難以壓制。消防員也試圖搶救大教堂中岌岌可危的藝術珍藏,希望儘量降低損失,但恐怕為時已晚。

聖母院有許多木造結構, 可能都難逃一劫。法國歷史學家帕斯卡(Camille Pascal)沉痛表示,這場大火將摧毀法國文化的「無價之寶」,他說:「800多年來,聖母院俯瞰巴黎。每當發生美好或不幸的事件,我們都會聽到大教堂鐘聲起。」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總統則說,大火不但燒毀了巴黎聖母院,也燒毀了全法國人共同的一部份。大批民眾在聖母院周遭圍觀,許多人都覺得不可置信、無法接受、無比傷心。

1160年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時期,巴黎主教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大教堂興建計劃,並於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開始興建,但一直到近百年後的1260年才完工。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大教堂蒙受嚴重損害,一度殘破不堪,19世紀全面整修,呈現為今日世人看到的面貌。1302年,國王腓力四世在巴黎聖母院召開第一次全國三級會議。1431年12月16日,亨利六世在此加冕。1455年11月7日,教廷在此為聖女貞德(Joan of Arc)召開平反訴訟會。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此加冕。1944年8月26日,巴黎光復,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將軍在此感謝聖母庇佑。1996年1月,法國前總統Francois Mitterrand逝世後,在此舉行追思彌撒。關於巴黎聖母院最著名的文學作品,當然就是19世紀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的小說《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

法國總統馬克宏誓言「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馬克宏15日傍晚前往巴黎聖母院視察災情。他情緒激動的做了以上表示。馬克宏眼中含著淚表示,感謝消防人員的努力,「避免了最嚴重的災情」,聖母院兩個塔樓和主建築未受損。馬克宏表示,將召集「最頂尖人才」重建受損部份。

Filed Under: 世界新聞, 新聞 Tagged With: 巴黎, 巴黎聖母院, 教堂, 法國, 法王路易七世, 火災, 雨果, 馬克宏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矛盾的COVID 為什麽2021年會比2020年更加艱難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 [繼續閱讀……] about 矛盾的COVID 為什麽2021年會比2020年更加艱難

短評

華州重開二期何時到?

華州推出新重開計劃已逾半個月,由於將健康指標勒得死死,把關森嚴,華州各行各業基本上都維持原地踏步,半個月內沒有太大改變。每到週五公共衛生部門公佈是否能重開二期時,全州目前祗能盼來一個「不」字。 新 … [繼續閱讀……] about 華州重開二期何時到?

閱讀更多時事短評

西華報電子版(1-23-2021)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1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