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自由民主世界,所以大家都講究自由,部份人更是接近不自由毋寧死的程度。但疫情細菌不跟你談這一套,一個微細無治療方案的新冠病菌破壞世界秩序與安寧,全人類都在居家避疫。請大眾弄明白,是疫情令大家宅家,政府領導人是無奈的執行這些從不在美國國土上出現的措施。
川普總統對居家令不耐煩,也表示不會載口罩,更下令盡早重開社會,重拾經濟,令美國強大,但他最後也將責任推回各州的領導人身上。總統的立場有機會令站在他身旁的支持者與疫情防預措施唱反調,串連反居家革命,要求回復社會常規。
在民主社會裡,大家是可以自由表達不耐煩,不願意,討厭疫情給自己蒙受很多不能彌補的損失。但自由表達的底線是不要危害身旁願意宅家幫助減低病毒傳播的人。沒有人能阻止那些願意搭上命來換自由的人,但在未能達到安全標準的情況下,政府領導應該是謹慎保護大眾,而不是信口開河,更不讓這些玩命的人來亂世。
相信每一個人心底都想回到從前,回到工作崗位,可以自由外出購物、用餐與社交,讓經濟回到正常軌道,令社會基層盡早脫困。目前疫受控情況好轉並不代表大家可以安全復出。市民不能因為看見疫情數字下降就要急著出門。要完全重開社會可能還有一定的風險。此舉祗會有更大機會誘發第二波的疫情,倘若屆時又再重新封閉,大家面臨的損失與失望,更猶甚於延長居家令所產生的後果。雖然是苦是難,但還請再忍耐吧。




Covid-19不僅是病人的壓力,也是健康人的壓力。疫情帶來諸多的壞消息,例如感染者和垂死者增加的數字,這要我們如何才能放心呢?當病毒摧毀了一切,包括數以百萬計的工作,不動產,企業以及非凡卓著的文化藝術機構時,我們如何還能對未來充滿希望?即使我們彼此相距不遠,但卻要幾個月都不能親眼目睹親人,擁抱或陪伴他們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孤獨的焦慮呢?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環境和未來時,我們是會感到焦慮和不安的。









(本報訊) 華盛頓州在3月10日進行了總統初選投票,在目前所有已完成初選的州內, 按已登記選民投票的百分比計算,華州選民投票率為49.6%,居全美首位。緊隨其後的分別是科羅拉多州(Colorado),加州和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