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WFC)、美國銀行(BAC)和摩根大通(JPM)等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實現創紀錄的貸款激增後,目前紛紛減少了寫字樓和其他商業地產的融資。包括摩根士丹利(MS)和高盛集團(GS)在內的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已變得更加挑剔,收緊了借款條件,同時減少了新發放的商業地產貸款。這種回落的部分原因是客戶需求減弱,以及對利率飆升的擔憂。在某些情況下,加強監管發揮了作用。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資料,截至6月30日,美國各銀行在辦公、酒店、工業和其他非住宅地產方面的貸款敞口約為2.8萬億美元。富國銀行計畫縮減其住房抵押貸款部門,其貸款規模為1550億美元,是最大的商業地產貸款機構;摩根大通貸款規模為1060億美元,美國銀行的貸款規模為640億美元,位居第三。
美國銀行發言人Bill Halldin表示,當有貸款需求時,該行會繼續為客戶提供支援。富國銀行發言人Hannah Sloane表示,今年迄今,該公司商業地產貸款「強勁增長」,並將繼續與客戶合作,幫助他們獲得所需融資。
美聯儲的資料顯示,在截至6月份的六個月裏,美國受監管的銀行提供了創紀錄的3160億美元新商業房地產貸款,比2021年同期增長172%。貸款激增之際,美聯儲上調了利率以冷卻通脹,這一舉措使商業地產的借貸成本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
總體而言,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正在降溫。MSCI real Assets的資料顯示,利率上升已開始降低房地產估值,7月份交易量大幅下降。這導致貸款機構降低了新發放貸款的抵押資產價值比,並擴大了貸款利率與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等基準利率的息差。
FDIC對辦公和商務酒店的價值感到擔憂,尤其是在曼哈頓等地區。第二季度曼哈頓寫字樓空置率達到創紀錄的15.8%,而美國寫字樓空置率為18.9%。
銀行的貸款在2022年上半年激增,以至於最近的下降非常明顯。幾家大型貨幣中心銀行已被要求停止商業地產貸款,特別是寫字樓貸款。今年下半年,來自大型銀行的貸款可能會較今年上半年下降50%。商業房地產是美國一半銀行(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貸款組合中最大的一塊。










數據顯示,中國留守在家的老人數量正逐年增多,除了沒有子女在身邊照料外,留守老人養老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有退休金,他們只能靠土地或住房維持生活,一旦失去勞動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 因此以土地或住房流轉支撐農村養老,即「以地(房)養老」,讓只有房子、沒有生活費的老人,可以向銀行貸款有錢安享晚年,是許多老年人養老資金來源的一種重要方式,藉此方式能有錢請到無能力或無時間照顧長者的兒女,也是老人自救的一種方式。
香港明報報導,湖北萬松街機場社區居委會開辦項目名曰「親情互換,空巢不空」,讓獨居長者讓出一間空餘房間予年輕人免費居住,大學生或職場新人每週抽出固定時間陪伴老人,彌補獨居老人孤寂感之餘。有人照顧老人家日常生活,又幫到有經濟困難的年輕人解決租房問題,目前已有47組人參加這個項目。64歲姚順建中風後半身不遂,以前總是獨居在家足不出戶;3個月前和24歲河南青年馮露晨簽訂「親情互換」協議後,大讚項目令帶給他很多歡樂:「讓我走出了家門與別人接觸,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如今,智能科技一步步充實著這個世界,智能科技不僅投放在年輕人的市場,還投在老年人市場,目標於智能健康養老,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這個科技化智能化的社會,同時最重要的還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與安全。老年人通過購買這些產品,讓自己可以安心在家養老,同時也減輕兒女照顧上的時間。
陝西西安閻良區推出「共享養老」計劃,長者可獲得免費家政照顧,參與計劃的義工可領取報酬或「儲存服務時數」,他日自己家中老人需要服務時,可以換取「對等」服務。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成功創業和擴張的關鍵之一,就是獲得來源安全且能滿足需要的資金。因為只有積累足夠的資金,才是無後顧之憂地開啟業務的前提。但是,許多新企業家的不難發現,募集足夠的資金可能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複雜且令人沮喪的過程。 本篇將重點介紹小企業如何籌集資金,並解釋如何準備貸款計劃。
銀行和信用社是最常見的資金來源,如果能夠證明自己的業務建議是健全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將為您提供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