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9月26日,大約100名抗議者組成的小組,從下午5點左右開始在Yesler Way遊行,後遊行再度演變成暴力事件。當日晚,該遊行群體在西雅圖砸碎街邊門窗並放火,晚9點左右由於出現火災,警察向人群下達驅散令。 隨後大火也很快得到控制。
在示威演變暴力事件後,警方共計逮捕10人。警方表示,出於對公共安全的考慮,他們下令驅散人群,該示威組織成員還向警官投擲酒瓶和石頭。
事發後,西雅圖警局代理局長阿德里安·迪亞茲(Adrian Diaz)表示,此類暴力行為應及時停止。他正在與西雅圖市、華州和聯邦各層級的領導人合作,對那些應該在暴力行為中負責的人進行處置。迪亞茲說:「如果有人出去和平抗議,我們將幫助促進和平抗議。但是如果他們要製造這種混亂局面,我們將解決這一局面。」
迪亞茲表示,目前警方正在做出改革,未來將從其他部門借調100名警員進行路面巡邏,以降低報警響應時間。同時,他也提出需要各社區提供合作及幫助。西雅圖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在此次事件後發表聲明:「我懇求抗議者保持和平,停止縱火及危及他人安全的行為,並注意西雅圖警察局的驅散警告。」















1160年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時期,巴黎主教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大教堂興建計劃,並於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開始興建,但一直到近百年後的1260年才完工。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大教堂蒙受嚴重損害,一度殘破不堪,19世紀全面整修,呈現為今日世人看到的面貌。1302年,國王腓力四世在巴黎聖母院召開第一次全國三級會議。1431年12月16日,亨利六世在此加冕。1455年11月7日,教廷在此為聖女貞德(Joan of Arc)召開平反訴訟會。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此加冕。1944年8月26日,巴黎光復,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將軍在此感謝聖母庇佑。1996年1月,法國前總統Francois Mitterrand逝世後,在此舉行追思彌撒。關於巴黎聖母院最著名的文學作品,當然就是19世紀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的小說《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
隨時應留意電台及電視的天氣報告。
及時關閉電器,避免引起火災和設備損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