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榮昌博物館收購伍氏家族房產以進行歷史保護
前西雅圖資深副市長和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 區域局長方威武(Mike Fong),被任命為華盛頓州商務部長
COVID-19緊急狀態結束:請做好準備
本文作者:Mahlon Meyer
NORTHWEST ASIAN WEEKLY
在拜登政府於5月11日結束 COVID-19 聯邦公共衛生的緊急狀態 (Public Health Emergency)後,將會帶來許多變化,尤其對那些即將失去醫療保險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根據一位公共衛生研究領導人員表示,至少個人必須改變保護自己免受疾病侵害的方式。
雖然COVID-19 疫苗在聯邦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仍將繼續免費提供給所有人,但對於保險公司承擔 COVID-19相關費用,以及讓人們持續加入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 的要求,卻即將不復存在。
這意味著民眾在出門接種疫苗前,先要研究自己的健保計劃內容,檢查疫苗供應者是否提供免費的聯邦購買疫苗,並如同罹患其他疾病一樣採取所有的常規步驟,好好檢視自己健保計劃的承保範圍。
「COVID 疫苗現在正在進入常規醫療保健的軌道,」 華盛頓大學醫療衛生系統副主席、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教員以及支付策略企業醫療主任 Joshua Liao 表示。
我們該感謝誰?

去年,美國國會終止聯邦政府對抗冠狀病毒的資金。儘管拜登政府已為 2024 年的預算尋求其他措施,以允許任何背景的所有成年人——無論是否有保險,無論是否貧困——都能接種疫苗,但尚不確定該措施是否會在國會獲得通過。
然而, Joshua Liao也同時表示,這類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以及聯邦政府對此的應對是「史無前例的」。
換句話說,對於一代人所罕見的 COVID-19 現象,恢復到疫情前對待其他疾病的常規醫療方式,在某個時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結束像COVID-19 這樣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的完美時刻,其實是不存在的,」他說。
主要影響
儘管如此,最受影響的美國人將會面臨重大的後續影響。根據 Kaiser 家庭基金會的數據,在《家庭優先新冠病毒應對法案》(Families First Coronavirus Response Act) 連續參保規定結束後,有 500 萬至 1400 萬人會失去醫療補助(Medicaid)。雖然許多人可能會加入《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但許多人可能不會申請加入,原因可能是社會結構或個人心理因素,或僅僅因為沒有聽說自己的醫療補助被取消。
根據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健康新聞中心(USC Annenberg Center)的說法,最貧困的人群和有色人種也處於失去醫療補助的高風險中。那些搬家的人可能無法收到有關變化的信息,因此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免費疫苗注射提供至聯邦供給用完為止
對一些人來說,回歸正常似乎令人沮喪,這代表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中存在許多結構性問題。
但自稱是樂觀主義者的Joshua Liao表示,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將會改善,即使是漸進式的。
他說,例如《平價醫療法案》似乎是來自一届政府,但其實許多前幾届政府都在研究和倡導類似的系統,因此已奠定根基。同樣地,研究人員現時已經在研究改變醫療保健系統中所存在許多阻礙大眾就醫的因素,例如預約等待時間過長等。
他表示:「我相信變化將會發生,但也許不會一蹴而成。當談到衛生系統的改變時,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會看到改進,而且將是多項的改進。」
與此同時,在5月11日前,最好先注射完所需的任何疫苗或加強針。
雖然大多數人仍然受到完全保障,但不再只是找個地方打針那麼簡單。幸運的是,在5月11日後,民眾仍可經由參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COVID-19 疫苗接種計劃的組織和提供者,免費接種疫苗。
我們如何造成現況?
在川普政府領導下的「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期間,將數十億美元提供給製藥公司用於開發疫苗。但卻沒有進行任何談判以確保在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結束時,這些製藥公司(例如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將向公眾提供免費甚至折扣的疫苗。
根據 Kaiser 家庭基金會所做的研究,疫苗的價格已經在穩步攀升。
好消息是,只要聯邦政府購買的疫苗持續有效,COVID-19 疫苗將繼續免費提供給所有人,無論保險承保的範圍如何。聯邦購買疫苗的提供者不允許根據接種人的承保範圍或醫療網絡狀態向患者收費或拒絕提供疫苗。
檢查您的醫療承保範圍
輝瑞和莫德納已經表示,他們可能會向沒有保險的人免費提供疫苗和加強針。但根據Kaiser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說法,這涉及到他們的患者援助計劃,其中涉及很多環節,也不清楚這將如何運作。目前還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雖然保險公司不再需要為醫療網絡外的提供者報銷疫苗管理費用,但只要聯邦供應持續,免費疫苗接種將不受影響,因為疫苗提供者不允許根據接種者的承保範圍或網絡狀態拒絕任何人獲得聯邦購買的疫苗,並且不得收取任何自付費用。
然而,在那之後,消費者需要向他們的保險公司查詢承保政策。
同時,根據Joshua Liao的說法,現在很可能會有一項管理費,也就是消費者支付給醫生或醫療機構實際接種疫苗的費用。
根據 Kaiser 家庭基金會的說法,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需要支付住院費。
檢查藥房是否仍提供免費COVID-19 疫苗
Joshua Liao建議消費者在接種疫苗之前仔細檢查自己的保險福利。
例如,必需檢查注射疫苗的提供者是否參與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COVID-19 疫苗接種計劃。您可以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網站上找到參加該計劃的藥房名單。
Joshua Liao表示,就此看來,現在接種 COVID-19疫苗會與接種流感疫苗等其他疫苗類似。
目前尚不清楚聯邦庫存何時會耗盡,以及此後獲得 COVID-19 疫苗或加強針的成本將受到何種影響。
保險公司之間的結構性問題以及政府醫療項目選擇對 COVID-19 疫苗或加強針進行分類的方式將決定這一點。
「關鍵是,就像流感疫苗一樣,免費疫苗接種的選擇可能會有所限制,」Joshua Liao說。
是時候去接種疫苗

儘管如此,專家們還是鼓勵個人接種最新的加強針,如果有人尚未接種疫苗,那就去接種吧!
「是的,絕對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傳染病系的 Amy Chang 表示:「雖然 COVID 國家緊急狀態正在結束,但這並不代表病毒本身已經消失。人們每天仍在感染新冠病毒,也許現在的人數比以前少,但它仍在繼續發生。疫苗的廣泛使用有助於預防疾病,並在人們感染 COVID 時能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
Joshua Liao更進一步說,緊急狀態的結束與我們如何進行疫苗接種沒有任何關係。
「這個結束並沒有改變我對如何接種疫苗的看法,無論是接種初始系列疫苗還是加強針,」他表示。
何時注射更新版的加強針或是無需再注射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發佈了關於何時需要加強針的指南,包括新的二價加強針 /更新版加強針(bivalent booster),它可以防止Omicron 和相對非突變的菌株。
「更新版加強針之所以被稱為『更新-updated』,是因為它可以抵禦導致 COVID-19 的原始病毒以及 Omicron 變種 BA.4 和 BA.5兩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稱。
更新版加強針僅由輝瑞和莫德納製造,並已在以下日期提供使用:
- 2022 年 9 月 2 日,適用於 12 歲及以上的人群
- 2022 年 10 月 12 日,適用於 5-11 歲的人群
- 2022 年 12 月 9 日,針對完成莫德納COVID-19初始系列疫苗的 6 個月至 4 歲兒童
- 2023 年 3 月 17 日,適用於完成 3 劑輝瑞-BioNTech COVID-19 初始系列疫苗接種的 6 個月至 4 歲兒童
因此,如果在上述適用於您的日期之後接種了加強針,那麼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不建議再接種另一更新版的加強針。
相反地,如果在這些日期之前接種了加強針,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建議接種更新版的加強針。專家建議民眾向個人醫療服者諮詢其他問題。
那些未通過兒童疫苗和成人疫苗計劃投保的人仍可獲得疫苗。沒有人會掉隊。以下是通過 Apple Health 了解更多有關疫苗計劃和疫苗供應商位置的信息的鏈接。
兒童疫苗: Childhood Vaccine Program |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成人疫苗供應商地圖: Vaccine Provider Locations (wa.gov)
兒童疫苗供應商地圖: Vaccine Provider Locations (wa.gov)
衛生保健局: Apple Health and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 Washington State Health Care Authority
從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中解脫出來的Apple Health Guide健康指南 : External Guide to Washington Apple Health (Medicaid) Post-PHE
若想與本文作者Mahlon聯繫,可寫電郵至 info@nwasianweekly.com。
本內容為外展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由華盛頓州衛生部(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從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獲得的補助撥款贊助。此信息不全然反映華盛頓州衛生部或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官方政策。
(Made possible in part by the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through a grant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is inform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ies of the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or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西華報停刊感言
本文作者:林滋強律師
每個人一生中總會遇到明知遲早會發生,但又不想面對的事。對我來
當吳靜雯社長告訴我她退休的決定,我第一個反應是惋惜西華報終於
我敢說,放眼本州的華人社區,沒有人可以取代吳靜雯辦一份像西華
吳靜雯來自香港的背景以及她的魄力和傲骨錚錚的性格,加上她在美
西華報馬上要停刊了,心裡的確是感傷萬千,在過去41年,除了1
吳靜雯和讀者對我多年的厚愛和支持,我將鎸心銘骨。套用徐志摩
本期為西華報最後一版
再見!西華報!
當我坐在桌前準備敲響鍵盤的時候,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是西華報的最後一期出版物了,從此西華報將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經年之後,可能不會再有人提起它的興衰,但我不會忘記它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
1991年,我持西華報的H1簽證來到西雅圖,從此開始了延續我在國內《中國舞蹈報》剛剛開始一年多的報紙生涯,這是我來美之前沒有想到的,原本只是想借H1來美與丈夫李恆達團聚,不想吳靜雯社長的一句話:「想不想來試試電腦打字排版?」成就了我生命中一項重要的喜好!從此與電腦寫作、新聞打字排版、平面廣告設計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西華報工作一晃就過去了十七年(1991-2008)。在我記憶中那也是西華報最輝煌的時代:新老華僑翹首盼望西華報週四出報,因為它當時是西北地區唯一的一份華人報紙,每期的分類廣告都能洋洋灑灑三大版,成為新移民的左膀右臂;全美乃至東南亞熱門新聞只有看西華報才知曉;助力華人從政為亞裔發聲、提昇有色婦女地位,吳社長都是功不可沒。恆達舞蹈學院九十年代建校,一路走來也得到了西華報的扶持與幫助!為西華報工作期間,累並快樂著,因為有文字的陪伴!
來美31年,彈指一揮間,剛進西華報時風華正茂的我們也都在與歲月漸行漸遠。還記得剛進西華報不久迎來報紙十週年慶典,同時期也是從新華社來的總編輯宋曉男先生32歲生日,當時覺得都32了啊!現在想想,才32啊!阿蓮、南茜、Monica及當時還在做鉛字排版的Mary…. 至今都記憶猶新!那是一眾用青春撐起西華報的主力員工們,是永遠懷念的一段快樂時光!
西華報41年生涯,是歷史的寫照,它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從鉛字印刷到電腦排版、從Fax新聞到互聯網傳媒、從紙版刊物到數碼產品,直到現在的微信,抖音、Instagram, Twitter社交自媒體泛濫,哪有百度/Google查找不到的內容,所以還有多少人會去關注報紙!西華報謝幕了,是歷史的必然,但它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珍惜!
美國國稅局將1月23日定為2023報稅季的正式開啟日
美國國稅局1月12日宣佈,作為全美2023年報稅季的開始,1月23日星期一,國稅局開始接受和處理2022納稅年度的稅表。預計申報個人稅表將超過1.68億份,其中絕大多數會在4月18日的報稅截止日之前提交。
由於前三個報稅季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國稅局已為2023年採取額外措施來改善對納稅人的服務。作為8月份通過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一部分,國稅局已聘請了5,000多名新的電話專員,並增加了更多的現場工作人員來幫助支持納稅人。
《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提供的多年撥款,讓今年的報稅季成為國稅局和全國稅收體系從中受益的第一年。當國稅局1月23日開始接收稅表時,稅務專業人員會將這些稅表傳送給國稅局。
國稅局敦促人們在提交稅表之前收集所需的所有信息。提交完整準確的稅表可以避免長時間的處理和退稅延遲,也可以避免需提交修正稅表的可能性。此外,國稅局鼓勵人們仔細審查他們的稅務狀況,以確保不會忽視可能有資格獲得的重要稅收抵免,例如低收入家庭福利優惠(EITC)。國稅局將1月27日定為特別的宣傳日,鼓勵民眾來確保有了解到低收入家庭福利優惠的重要福利,該優惠可以幫助中低收入的員工和家庭。
對大多數納稅人來說,提交2022年稅表、申請延期以及繳納所欠稅款的截止日期是2023年4月18日,星期二。根據法律規定,華盛頓特區假期對每個人報稅截止日的影響與聯邦假期相同。由於遇上週末以及4月17日週一的華盛頓特區解放日假期,因此今年報稅截止日是4月18日,而不是4月15日。申請延期的納稅人必須在2023年10月16日星期一之前報稅。
國稅局免費報稅將於1月13日開放,屆時參與的供應商將接收完整的稅表並將其保留至可以通過電子方式提交給國稅局。許多商業報稅軟件公司和稅務專業人士也將在1月23日之前接收和准備稅表,以便在國稅局系統開放時提交稅表。
國稅局的免費報稅項目僅在官網IRS.gov上提供,它允許2022年收入不超過73,000美元的納稅人使用商業報稅公司提供的品牌軟件免費電子報稅。免費報稅可填寫式表格,作為此項努力的一部份,開放給任何收入水平的納稅人使用,它免費提供了電子表格供民眾自行填寫和提交。
大多數退稅在不到21天內發放;許多可獲得低收入家庭福利優惠相關的退稅從2月28日開始發放。為報稅季做準備永遠不嫌早。如需更多提示和資源,請查看IRS.gov上的準備頁面。
對於今年的報稅季,納稅人應牢記幾個重要日期:
•1月13日:國稅局免費報稅開啟。
•1月17日:2022納稅年度第四季度預估稅款到期。
•1月23日:國稅局開啟2023年報稅季,開始接收和處理個人2022年稅表。
•1月27日:低收入家庭福利優惠宣傳日,旨在提高對許多民眾可獲得的有價值的稅收抵免的認識–包括使用前一年的收入來獲得資格的選項。
•4月18日:因華盛頓特區解放日假期,提交2022年稅表、申請報稅延期以及繳納所欠稅款的全國截止日期定於該日。
•10月16日:申請延期提交2022年稅表的民眾的報稅截止日。
應付食品漲價指南
A:從採購開始
1、改變採購清單:先清點家裡的糧食庫存制定80%的菜單,然後到現場看看促銷的食材和家中庫存可以如何組合,再做最後定案;不囤積才能省。
2、找替代方案:想烘焙鹹派買冷凍魚肉比較省錢,因為最後完成的餡料與新鮮魚肉一樣好。熬湯用洋蔥代替昂貴的紅蔥頭,打奶昔用冷凍莓果,做蛋糕買打折的過熟香蕉。
3、比單價:某些商品乍看很便宜,但仔細看每100公克或每公斤的賣價,就會更清楚到底差多少,做到更準確的比價。淨重、包裝、單價、幾人份等都是幫助找到適合商品的評估細節。
4、混合蛋白質:肉類和海鮮屬較昂貴的食材,可以聰明地與相對便宜的植物性蛋白質輪番上桌,如可用蔬菜丁混合漢堡肉。
5、換店家.減零食:不一定非去高檔次雜貨店,尤其是大賣場,因多數人會忍不住買過多的零食,而非可以吃飽的食物;少買零食不僅省荷包,還能減重、有益健康。無需捨不得換店家,但需避免車程過長,否則可能得不償失。
6、反思「方便」的意義:剔骨的魚肉、醬料包、免洗沙拉、切好的水果蔬菜等,這些方便食材事實上比較貴,需要慎選。此外,減少逛商店的頻率,而且不要餓著肚子去。把每週購物拉長成每兩週購物一次,絞盡腦汁物盡其用,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7、比較成分:知名廠商的食品一般比通用品牌貴,因此購買時改為先比較成分,再比較價格、品牌。若不是製作細緻的食品,那買通用品牌是否也不錯呢?
B:下廚原則
1、清空盤子及冰箱:把「剩」菜變「盛」餐,吃完了再買,不浪費就是省錢。《美國農業經濟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發表的研究指出,每戶人家約有30%食物浪費;若吃完規劃的菜色,相對是省下了30%的金錢。
2、加大肉感:絞肉是家常菜常用的食材,藉由添加乾燥燕麥、煮熟的扁豆、或其他豆類,可以加大肉的口感與份量,同時把其他營養素放入菜餚裡。肉類與根莖蔬菜一起熬燉,也可增加飽足感和甜度,減少糖和醬料的使用,節省又健康。
3、簡單飲食:減去不必要的醬料和抹醬,用省下的部份購買新鮮食物。懂得欣賞簡單菜。有時野菜也是簡單飲食的另一趣味。
4、學會,保存食物:即使買了大量便宜又新鮮的當令蔬果,也很難一次吃完,所以學會如何醃漬或乾燥食材是很有用的。自製不加糖的果乾、水果酒或者冷凍蔬果,都不失為延長品嚐期的選擇。
很難說「再見」!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因為當這個「再見」意味的是「再也不見」時,通常是很難啟口說出的。
本週是中文版《西華報》和英文版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服務社區41年(1/20/1982~1/21/2023)後的最後一期。1月20日是報社成立41週年慶。如果您正在閱讀此博客的印刷版,那麼您拿到的是一件收藏品。如果您正是在線(online)閱讀本文,不用擔心,我的英文版博客將繼續在線登出。
感謝大家在四個十年中給我們的美好回憶、合作、支持、建議和友誼。
自從我們於12月31日宣佈終止印刷版以來,一連串的好心人士以感激、痛苦、震驚、悲傷、難以置信和批評的方式做出了反應。
以下是一些回應:
「你讓我心臟病發作……」
「(從現在開始)有誰再來追究並監督那些(有權力的)人的責任?」
「 我驚呆了……」
「這太令人傷心了(在報紙停刊的消息傳出後)。 一整天都心情欠佳……」
「我能做什麼(幫助)?」
「沒關係。你必需去做你必需要做的事……」
「在線版與印刷版不同。我不喜歡在線上閱讀報紙。」
「如果你在決定停刊前尋求幫助,大家一定會來支持你。但你沒有這麼做。」
「一個好的開始和結束是你們報紙的勇氣,在停刊後為下崗員工制定財務計劃做得很好。」
「我認為是時候了(40年後)……」
「你不應該只是關閉它們(報社)。為什麼不賣掉它?你不需要錢嗎!?」
最後的評語真的傷到我了,或許她是為我著想才有此言,但如果她真的認為我辦報是為了錢,那她就大錯特錯了。我繼父常說:「以你花費在報紙上的承諾、時間和精力,如果換成從事其他行業,你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
辦報不比其他的行業生意。如果落入有心人之手,可能會被濫用作為政治上的宣傳和武器、假新聞充斥、對人物和事件的攻訐詆毀,以及在社區中挑起並製造分裂和派系。要找到一位沒有個人意識形態和議程、能夠無畏無懼無條件報導真相、願意接受各方反對意見和各種觀點、並為社區服務的繼任者需要時間去物色考量,遺憾的是我沒時間這樣做。也很抱歉的要說,我並沒有繼任傳承或是轉手出售的計劃。
最令我痛心的是,《西華報》的停刊將造成本區新聞的空白,華人社區將缺乏強大的話語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的華人社區改變也進步了許多,和我當初開始辦《西華報》時已迥然有別。 今天的社區已經發生轉變,許多人已成為「變革的推手—change agents」。
過去,當我問社區成員,「你投票了嗎?」回答通常是「不」、「也許」、「我必需投票嗎?」「那是無濟於事的。」然而現在的答案通常是:「是」,而且是語氣堅定的說:「是」。自2010年代初以來,社區許多人組織並幫助那些英語能力有限的移民,讓他/她們也能在每次選舉中投下自己神聖的一票。
包括華人社區在內的亞裔,已經擺脫了過去在他們眼前對政治環境的冷漠、無所作為和麻木不仁。今天他們的自信令人震驚和敬佩。因為他們意識到即使自己英語不夠好、教育程度不夠高,收入可能不高於平均水平也不以為意,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有權利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參與政事,通過共同抗爭和反對不公不義的聲音,以投票來行使他們的權利。我們的社區終於了解到,共同努力和團結起來,比單獨對抗的力量要強大得多。
去年,華人社區甚至成立了幾個政治行動小組,購買廣告為他們肯定的候選人背書,在自己家裡舉辦籌款活動,在路上高舉競選看牌,並與其他團體合作建立起支持和聯繫的管道。
之所以能快速發展,是因為社區人士對西雅圖市發生的事態感到不安。他們學到的是抱怨既沒有效率也沒有效果,他們現在知道如何激活自己的聲音,讓它變得更有力、更強大、也更好。
我們的工作不是僅限於成就自己的社區。我們必需建立起聯盟和政治資本。一種方法是鼓勵更多有色族裔競選公職並擔任公職,而不僅是參與一些活動。因為只有民選官員有權讓事情發生或不發生。換句話說,官員有能力提升大家的生活或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悲慘。強化我們社區的政治權力,意味我們的人應該在政府的組織中,必需擔任著主要決策和領導的職位。
對於年輕人來說,進入政壇的門檻之一是先擔任政治家們的助手,並為其他機會打拼自己。已故的政治大師胡國恩夫人Ruth,長期以來一直倡導並努力讓年輕人參政。我們需要選出自己的官員並且要能為我們的社區服務,這樣才能為社區和自己敞開大門。當社區遇到麻煩和危機時,他們可以領先登高一呼幫助我們。另一方面,社區需要為我們的年輕政務官提供經驗並支持這些領導人,以便他們能夠有效地工作並實現造福社區的目標,增強他們未來的抱負、能力和成就。
我們社區2023新年新希望,應該要讓更多有色人士競選公職並獲勝。由於今年是競選西雅圖市議會公職人員十分激動人心的一年。有三個席位已經公佈,實際上可能有四個席次。有傳言和跡象表明,市議員Kshma Sawant可能不會再競選連任,因為她在市議會會議上露面的次數愈來愈少,並且在2022年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這不是她典型咄咄逼人的風格。 因此,潛在的候選人應該開始計劃並與社區領袖交談。作為華人社區的我們更應該做好準備。可能會被要求隨時為那些了解我們的問題,並將來為服務我們的候選人,舉辦各樣集會和組織各類活動。沒有你們,我們的社區將會很不一樣!希望社區能盡棄前嫌及彼此的攻擊指責要求,以歡喜的心團結互助共同支持社區的需求和前景。
我知道你們中的許多人認為我們停止印刷版是瘋了,因為我們的大部份收入來自印刷廣告。事實上,印刷媒體正處於十字路口,當年輕一代閱讀印刷品的時間愈來愈少時,它很難為繼生存。要麼我們做出一些關鍵的決定,否則《西華報》在線版也必將無法長期生存。
我們有信心能夠順利完成過渡。包括賀明律師事務所(Herrmann Law Firm)、宇和島屋 (Uwajimaya) 、Lam’ s Seafood、City Produce、西雅圖港務局(Port of Seattle)等在內的一些廣告商和客戶,已經同意從印刷廣告轉向在線廣告。
我們感謝這些商家客戶的超前思考,並支持像我們這樣的少數族裔社區媒體。 我們尤其感謝宇和島屋,它是我們最久的廣告客戶,從開業的第一天就與我們一起做廣告長達41年,從未錯過任何一期。
在向我們發送關於報社停刊印刷版的所有反饋人士中,六年前嫁入我們家的侄媳婦Shinny讓我驚訝和感動。這是她在1990年代初來美國時對《西華報》的回憶,概括了新移民對我們報紙的依賴。她說:「我記得我們剛搬到美國的時候,《西華報》是我們用來找房子和工作的報紙,了解最新的時事新聞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幾份免費的中文報紙,但《西華報》是經由別人推薦的週報。感謝副督印人John和您的員工們傑出的表現!」
並非是我自己單槍匹馬編印出版報紙的。(見照片)而是背後有著一群敬業的員工,一週又一週不懈地努力工作,使報紙和我看起來不錯。 在此,我向所有過去和現在的員工、我們的社區、讀者和廣告商鞠躬致敬,感謝41年來的愛護和支持!
再見了!我至愛的「雙胞胎」:《西華報》和《Northwest Asian Weekly》(印刷版)。沒有你們,我們的社區將會很不一樣!
年夜飯餐廳預訂回疫前9成 預製菜銷量同比增5倍
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餐廳業影響似正逐漸消退,2023年春節年夜飯市場進入復甦階段,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堂食(內用)預訂和預製菜外賣兩旺。其中,北京許多餐廳的年夜飯預訂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九成,有平台的年夜飯菜品銷量比去年增長500%。帝王蟹、三文魚(鮭魚)等都變身今年預製菜食材。
數據顯示,以「年夜飯」「團圓飯」為主題的堂食套餐線上訂單量週環比增長193%。其中以「年夜飯預訂」為關鍵詞的搜索量週環比增長220%。
受疫情影響三年,催生半成品預製菜的走俏。一些商家把預製菜做成禮盒,羊腿、三文魚和帝王蟹等等都成了一款款預製菜。山姆會員商店工作人員表示,相比於去年,今年山姆禮盒類商品銷售呈雙位數增長。叮咚買菜方面數據也顯示同比去年,叮咚買菜年夜飯相關菜品銷量增長500%。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年夜飯的主導者,預製菜也成為年夜飯的最佳選擇。年輕人的年夜飯會考慮三點:好吃、好看、方便。早些年風靡的酸菜魚、金湯花膠雞、佛跳牆等此前的明星預製菜似乎已經「不夠看」,差異化成為今年年夜飯預製菜市場的主題。叮咚買菜今年開發更多高品質海鮮預製菜,如整隻帝王蟹三吃、芝士焗波龍、避風塘炒麵包蟹。此外,今年叮咚買菜聯名各地知名餐廳,如上海老飯店、綠波廊、陶陶居、蘇浙匯等,推出「年夜飯套餐送到家」系列,一週內已被搶訂8000桌年夜飯,讓更多消費者可以吃到各地特色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