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 OFFICES OFDENNIS LAM
315 5th Ave. S., #882
Seattle, WA 98104
TEL:206-682-9233
FAX:206-223-7599
E-mail:dennis@dennislam.com
網頁:www.dennislam.com
本文亦將刊載於林滋強律師網頁,請查看www.dennislam.com

上期說完了普通法的由來,今期倒不如討論一下法律的由來和演變。
從聖經的角度去看,神的律法也許自有永有,人的律法也許是亞當與夏娃有了後代之後才有。亞當與夏娃有了兒女之後,相信沒有法律去調停他們之間的糾紛,有爭執的話可以通過協商或用武力解決。但當他們開枝散葉,後人眾多的時候,發生糾紛的事件自然愈來愈多,找人評論或出頭的情況也就愈多,唯一解決的方法只有訂立一些法律,好讓各人有所遵從。
但如果說神給人有自由選擇的意志,便有人願意遵守法律,也有人我行我素,糾紛仍不可免。各人間仍需要有一個有權威的人士去擔當仲裁的角色。就像所羅門王,可以合理解決各人間的衝突。但若不幸遇上一個比雙方更不合理的仲裁人,公平與公義便難共存。為此,有識之士慢慢將法律制度化,審訊的程序、方式,所倚賴的法律,全都明確化和制度化,仲裁人只需要看雙方有沒有達到既定的標準,有便鸁,沒有便輸。
法律制度化的好處是令公平與公義起碼在形式上可以達一致;因為所有人在制度下皆一視同仁。但制度化帶來的後果是繁複的程序和法律,以及低效率和高昂的訴訟費用。法律界有句話說:「公義的執行受到延遲的話,等於沒有公義」。這便是法律制度化其中一個惡果。
人們長久享受了制度化的法律所帶來的繁榮與安定後,卻漸漸又變得不滿它的各種缺點;人便是這樣,永遠也不會滿足。在現今的世界裡,法律制度化是唯一能達致最公平和公義的辦法。除非是包青天或所羅門王再生,誰會願意把糾紛又再一次交給一個沒有繁複的法律程序去遵守、以及受嚴謹的証供法束縛的仲裁人的手上呢?


什麼是社會安全福利?
工作積點
























2018年10大預期成長的房市

數據顯示,中國留守在家的老人數量正逐年增多,除了沒有子女在身邊照料外,留守老人養老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有退休金,他們只能靠土地或住房維持生活,一旦失去勞動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 因此以土地或住房流轉支撐農村養老,即「以地(房)養老」,讓只有房子、沒有生活費的老人,可以向銀行貸款有錢安享晚年,是許多老年人養老資金來源的一種重要方式,藉此方式能有錢請到無能力或無時間照顧長者的兒女,也是老人自救的一種方式。
香港明報報導,湖北萬松街機場社區居委會開辦項目名曰「親情互換,空巢不空」,讓獨居長者讓出一間空餘房間予年輕人免費居住,大學生或職場新人每週抽出固定時間陪伴老人,彌補獨居老人孤寂感之餘。有人照顧老人家日常生活,又幫到有經濟困難的年輕人解決租房問題,目前已有47組人參加這個項目。64歲姚順建中風後半身不遂,以前總是獨居在家足不出戶;3個月前和24歲河南青年馮露晨簽訂「親情互換」協議後,大讚項目令帶給他很多歡樂:「讓我走出了家門與別人接觸,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如今,智能科技一步步充實著這個世界,智能科技不僅投放在年輕人的市場,還投在老年人市場,目標於智能健康養老,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這個科技化智能化的社會,同時最重要的還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與安全。老年人通過購買這些產品,讓自己可以安心在家養老,同時也減輕兒女照顧上的時間。
陝西西安閻良區推出「共享養老」計劃,長者可獲得免費家政照顧,參與計劃的義工可領取報酬或「儲存服務時數」,他日自己家中老人需要服務時,可以換取「對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