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亞洲

生活訊息

March 28,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舊金山唐人街李小龍雕像作品正啓動

美國中國歷史學會博物館(CHSA)宣佈於3月7日啟動李小龍雕像專案,以紀念這位1940年出生於舊金山唐人街的傳奇武術家和電影明星。該專案由Jeff Chinn的熱情驅動,Jeff Chinn是李小龍的忠實粉絲,也是CHSA的《我們是李小龍:天空之下,一個家庭》展覽的首席指導,還有《與亞洲人站在一起》的聯合創始人Mark Young。Young說:「這座舊金山土生土長的兒子雕像既是致敬,也是復原力、團結和賦權的持久象徵。李小龍打破了電影、武術方面的障礙,並激勵了幾代人在逆境中挺身而出。」CHSA正在與社群代表合作,確定唐人街雕像的最佳位置,併發起了一項籌款活動,以支付製造、運輸和安裝費用。Rose Pak社群基金已承諾提供5萬美元的種子資金,CHSA正在尋求透過社群認捐和夥伴關係再籌集15萬美元。


「亞洲漫畫」展

跨越幾個世紀、風格和各個大陸的一個名為「亞洲漫畫」的展覽可能會讓普通美國人想到近幾十年來在這個國家如此流行的日本漫畫。但是,聯合策展人Paul Gravett表示,日本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平衡從一開始就至關重要。Gravett在談到目前在MoPop(流行文化博物館)舉辦的展覽時說:「漫畫當然是一個主要元素,因為它們的製作量很大。但我們也展示了許多其他型別的漫畫,包括印刷形式和來自其他代表國家的稀有原創藝術品。通常,這些作品以前從未在展覽中展出過,甚至在它們的原產國也沒有。例如策展組織設法找到蒙古的漫畫創作者和出版商,他們在此之前從未在國際上展出過。」該展會展示來自20個國家的圖形藝術,從中國和印度等巨頭到新加坡和不丹等小國。重點主要放在雜誌和書籍上的漫畫上,但也以其他形式的視覺故事講述為特色,從來自印度的傳統印度卷軸到在個人裝置上垂直滾動的韓國數字網路漫畫的新浪潮。


ICHS透過綜合醫療服務擴大患者護理

國際社群衛生服務(ICHS)現在為位於國際區、霍利公園、表爾威和海岸線(International District, Holly Park, Bellevue, and Shoreline)的診所的註冊患者提供綜合醫學。致電(206)788-3700,安排與 Hannah Gordon, ND, FNP, RN. 的護理。綜合醫學不再被視為替代治療,在為每個人提供適當的護理方面發揮著全面的作用,重點是促進健康。 Gordon醫生解釋了關於這個迷人的領域的一切,以及如何最好地將其融入你的生活。


亞洲亞群(Asian subgroups)需要更多的心臟健康研究

上週在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和預防會議上發表的一項新的Kaiser Permanente研究強調了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其他太平洋島民群體心血管風險因素的顯著差異。這項研究是PANACHE(太平洋島民、夏威夷原住民和亞裔美國人心血管健康流行病學)研究的一部份,強調對這些群體中的健康差異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研究的必要性。該研究分析了2012年至2022年來自北加州和夏威夷的約70萬名成年人的健康記錄。參與者包括自認為中國人、菲律賓人、夏威夷原住民、其他太平洋島民、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東南亞人(包括泰國人、寮國人、柬埔寨人、苗族人、緬甸人、印度尼西亞人、馬來西亞人或新加坡人)和南亞人(包括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利蘭卡人、孟加拉國人、尼泊爾人或不丹人)的人。


體育場製造商區將增加CID周圍的住房和商業

西雅圖市議會正在考慮一項提案,修改體育場區部份地區的分割槽,以包括大約1000個新的住房單元和手工業的工作空間。擬議的體育場製造商區將在毗鄰公共體育場、歷史悠久的先鋒廣場和唐人街–國際區的地區開發。住房將由負擔得起的單位和市場價格單位組成,為小型製造商企業提供底層空間。這些企業被認為是手工業——製造從食品到腳踏車零件,以及各種其他創造性的努力。該提案有助於使一個未充分利用的城市地區活躍起來,從而增加商業和改善該地區的安全。製造商業務的隨之而來的擴張透過擴大重要和珍視的西雅圖商業模式具有雙重好處。此外,其中許多企業由婦女和有色人種擁有和經營。


阿爾茨海默氏症

科學家檢查註定要患阿爾茨海默氏痴呆症的人的大腦,他們說,也許有辦法阻止某些患者的症狀。發表在《柳葉刀神經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參與者服用澱粉樣蛋白降低藥物約八年,症狀發展的風險將降低一半。眾所周知,β澱粉樣斑塊會聚集在大腦的神經元之間,破壞細胞功能。這是「第一個資料表明,症狀進展的發病可能會大大延遲。」Eric McDade 主管這項研究的聖華盛頓大學神經學教授表示。


最熱的十年

最新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已經發佈,訊息非常嚴峻:我們的世界剛剛經歷了最熱的十年。據世界氣象組織稱,2024年是記錄儲存開始以來最熱的一年,可能是全球氣溫首次超過1850-1900年設定的基線1.5攝氏度。 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大氣濃度是過去80萬年來的最高水準。這種創紀錄的溫室氣體水準——以及厄爾尼諾天氣模式——主要是導致氣溫升高的原因。


社會保障辦公室

新的社會保障反欺詐規則可能會迫使更多的人在組織縮小規模的時候訪問機構辦公室。新規則將於3月31日生效,將要求提交福利申請的人無法線上證明其身份的人親自完成他們的索賠。根據一位官員的一份備忘錄,強制進行更多的面對面身份驗證將使外地辦事處的訪問人數每週增加75,000至85,000人。該機構已經人手不足——目前需要一個多月才能預約——現在DOGE的目標是裁減7000名員工並關閉幾個辦公室。到目前為止,超過2500名社會保障員工已經申請接受解僱條件。


國際奧委會新主管

上週一位來自辛巴威(Zimbabwe)的奧運游泳冠軍創造了歷史,國際奧委會選舉她為新主管人。Kirsty Coventry將成為國際奧委會的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非洲主席。


危橋

運輸安全官員表示,19個州的68座橋樑如果被船隻撞倒,應評估其坍塌的風險。加利福尼亞州的金門大橋;紐約市的布魯克林大橋、曼哈頓大橋、威廉斯堡大橋、喬治華盛頓大橋和韋拉扎諾大橋以及密歇根州的麥基納克大橋(The Golden Gate Bridge in California; the Brooklyn, Manhattan, Williamsburg, George Washington and Verrazzano-Narrows bridges in New York City and the Mackinac Bridge in Michigan)都被列入了風險評級高於可接受的結構名單。該建議是在一艘貨櫃船失去動力並撞上巴爾的摩鑰匙橋的柱子,導致其坍塌近一年後釋出的。六名在橋上工作的建築工人掉進Patapsco 河並死亡。

Filed Under: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Tagged With: ICHS, 亞洲, 加利福尼亞州, 舊金山, 金門大橋

美國之音被削資金 所有員工停職

March 21,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削減國營傳媒資金,翌日開始大幅裁減美國之音和其他國營媒體員工。據指,美國之音所有員工都已遭停職。

報導指,國會上週五通過臨時開支法案後不久,川普指示其政府將多個機構的職能縮減至法律要求的最低限度,其中包括美國國際媒體署,旗下有美國之音、自由歐洲和亞洲電台,以及向古巴播送西班牙語新聞的馬蒂廣播電台。

美國之音台長雷克(Kari Lake)上週六上午在社交平台發文提醒員工檢查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同時,美國之音發出正式通知,要求員工帶薪休假。稍後,新聞自由組織「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該通知適用於美國之音的全體工作人員。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亞洲, 歐洲, 總統川普, 美國之音, 行政命令

APIC立法日:強有力的倡導活動

February 28,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2025年2月13日 | 華盛頓州奧林匹亞國會大廈前的活動

亞太文化中心自豪地加入亞洲和太平洋島民聯盟(APIC)的立法日,來自華盛頓各地的一千多名熱心倡導者聚集在一起,捍衛我們的社群。 參與者來自金郡、東金郡、皮爾斯郡、斯諾霍米什郡、斯波坎郡、亞基馬郡和南普吉特灣(King County, East King County, Pierce County, Snohomish County, Spokane County, Yakima County, and South Puget Sound),有些人早在凌晨3點就開始了他們的行程。 儘管寒冷和偶爾的暴風雪,但沒有什麼能抑制倡導和團結的精神。

隨著華盛頓進入2025-26兩年期,主管層的重大變革——包括新上任的州長鮑勃·弗格森——帶來了挑戰和機遇。華州面臨令人生畏的100-120億美元的赤字,威脅著服務於我們社群的基本專案。現在,倡導對於確保必要的資金以維持這些重要舉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慎。

當天國會大廈的臺階成為倡導變革的聲音的強大平臺。立法者不僅看到了巨大的支援,還積極參加集會,發表鼓勵和承諾的話。看到年輕的倡導者挺身而出,為社群的未來而奮鬥,這尤其鼓舞人心。

全天,代表們參加了許多立法會議,提出了關鍵優先事項,包括:移民的健康公平(HB 1482)/無證工人的工資替代(HB 1773)/入籍服務和LEP途徑資金/ 法律辯護資金

此外,社群團體主張為重要的國會大廈專案提供資金,例如:佛教寺廟縱火修復/ Cham 社群中心/ 印第安裔美國人社群服務中心/ 斯諾霍米什郡難民和移民的安全場所/ APCC的一顆心,一個家園建設基金/ Ron Chew健康老齡化和健康中心(HAWC)/小西貢地標

本次會議還表達了對以下方面的強烈支援:華盛頓K-12學校的A&NH/PI歷史納入(SB 5574)/ 國際家庭正義聯盟(IFJC)資助/擴大工作家庭稅收抵免/ 監獄投票權/通用成人乙肝病毒篩查和疫苗接種

所有參與者表現出的奉獻精神和韌性使這個立法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是漫長而艱鉅的一天,但民眾一起展示力量和承諾,以確保社群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感謝所有團結一致並發出聲音的人!

Filed Under: 亞太文化中心 Tagged With: 亞太文化中心, 亞洲, 太平洋島民聯盟, 華盛頓

鈴木一郎入選美國棒球名人堂 亞洲首位球員

February 7,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美國國家棒球名人堂(National Baseba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公佈最新入選者名單,來自日本的傳奇球星鈴木一朗(Ichiro Suzuki)成為本屆亮點,除了獲得 99.7% 得票率外,亦成為史上首位入選名人堂的亞洲球員。

回顧鈴木一朗大聯盟生涯,打擊率 3 成 11、累計 3089 支安打、117 支全壘打、780分打點、509 次盜壘。除了連 10 年獲外野金手套獎外,亦在效力於西雅圖水手隊的 14 年間,十度入選全明星賽,為該隊當年看板球星。

鈴木一郎於2001年加入西雅圖水手隊,成為大聯盟歷史上第一位日本擊球手,打破了一項紀錄。但他不僅證明了日本擊球手可以在大聯盟中大展身手,而且以最佳球員的身份全面出擊。他在首秀賽季就贏得了美國聯盟年度最佳新秀獎和最有價值球員獎,並幫助水手隊以常規賽116勝的戰績追平了MLB記錄。

為了紀念鈴木一朗的成就,水手隊同步宣佈其背號 51 號退休,成為繼 Jackie Robinson、Ken Griffey Jr.、Edgar Martínez 後隊史第 4人。

鈴木一郎將於7月27日與CC.沙巴西亞、比利.瓦格納、迪克.艾倫和戴夫.帕克一同進入名人堂。他有望成為第三位在名人堂銘牌上印有西雅圖水手隊帽子的球員,其他兩位分別是格裡菲和其前隊友埃德加.馬丁內斯。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亞洲, 日本, 棒球名人堂, 美國, 鈴木一郎

Wing Luke亞洲博物舘慶中國年及陸榮昌先生百歲生日

January 31,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在過去的16年裡,西雅圖的Wing Luke(陸榮昌亞洲博物舘)一直在慶祝農曆新年。今年博物舘滙集一些長期表演活動和一些新的活動。Wing Luke博物館的社群專案經理兼活動組織者Jintana Lityouvong說:「我們與Mak Fai功夫龍和舞獅協會(Mak Fai Kung Fu Dragon and Lion Dance Association)合作多年。」該協會專門從事 Hung Sing Choy Lay Fut 風格的功夫和南方風格的獅子舞,每年演出數百場演出。除了表演,該協會還向所有年齡段的人教授中國傳統武術。 他們的使命是為年輕一代保留舞獅的傳統,並延續中國年的慶祝文化。但該協會並不是今年慶祝活動的唯一吸引力。

「活動還包括Shishi Mai Blessing,這是由Choeizan Enkyoji Nichiren佛教寺廟主辦的日本新年慶祝活動,與Han Eckelberg和MJ Steele的舞獅演講,與Scott Petersen的演示和爬行動物觀賞(慶祝蛇年)、藝術家Maggie Ho的書法。」

今年的特邀演講者包括博物館臨時執行主任Kamahanahokulani Farrar Law;西雅圖鄰社部主任Jennifer Chao;博物館高階旅遊經理Doan Diane Hoang Dy;以及Mak Fai的代表。

博物館還將引入一種公平入場的新策略,被稱為定時票務(timed ticketing),訪客在購買門票的同時預訂一個時間段。 Wing Luke發言人Steve McLean解釋說:「這是我們今年農曆新年首次推出的概念,確保為我們的訪客提供舒適和輕鬆的體驗。 這意味著博物館的擁擠狀況更少,為我們的訪客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以及明確的、指定的進入時間。」

作為今年的特別節目,慶祝活動更是為紀念博物館同名的陸榮昌先生(Wing Chong Luke 1925-1965)的100歲生日。 他在1957年至1962年擔任華盛頓州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也是第一位在華州擔任民選公職的亞裔美國人。

(新聞稿節錄自Andrew Hamlin-NORTHWEST ASIAN WEEKLY)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中國, 亞洲, 博物舘, 陸榮昌先生

亞洲美食不是解決亞裔種族歧視的靈丹妙藥

January 24,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作者: Juliet Fang

和許多第一代移民的孩子一樣,我在小學和中學的時候也被一種強烈的願望所困擾,那就是拋棄我的中國根,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美國」孩子。我不穿媽媽從中國帶來的衣服,不好好練習普通話,最重要的是,我拒絕吃我的食物。把我的魷魚乾藏在油膩的食堂餐桌下,最讓我尷尬的就是別人聞到我的食物時捏起鼻子的舉動。

但現在,就像哈比芥末豌豆(Hapi wasabi peas)、擔擔麵(dandan noodles)和米餅(rice crackers)這些我從小就吃的「民族」小吃已經擺滿了每一家庫存充足的雜貨店的貨架。海苔是常見的零食,而像魚露、泡菜和壽司這類所謂「有挑戰性」的食物,現在非常流行,甚至吸引了許多廚師和美食博主的好奇。

事實上,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亞洲食品是美國增長速度最快的美食。John Bender在《早餐俱樂部— The Breakfast Club》中評論Claire壽司(Claire’s sushi)稱,「你不會接受一個男人的舌頭在你嘴裏,但你要吃那個嗎?」從那以來,所有這些炒作似乎已經讓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然而,作為一個仍在尋求了解自己種族身份複雜性的年輕華裔美國人,我對目前這種追捧持保留態度。

最讓我困惑的是,人們怎麽能夠一邊大口地吃著餃子,一邊卻對那些包餃子的人視而不見。對亞洲食品的需求伴隨著亞裔仇恨犯罪同步增長。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直至2021年第一季度,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報告增加了164%,此前亞裔仇恨犯罪的歷史性激增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新冠疫情。與此同時,當亞裔的老奶奶和老爺爺在奧克蘭和紐約的街道上被吐唾沫、被踢得渾身是血,直到哀嚎時,整個國家都在擔心卻是會不會出現珍珠粉圓的短缺。

《大雜燴:美國中餐文化史–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United States》一書的作者Andrew Coe認為,對亞洲文化的採集始於舊金山的第一批中國移民,他們創建了名為「chow chow house」的成功餐廳。美味的食物不足以緩解中國移民和美國白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很快,關於中國人應對薪資和就業機會的減少負責的指控就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反華情緒。

血腥、暴力和仇恨在1882年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中達到頂峰,該法案禁止「華人和其他亞洲人」移民到美國,這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部阻止特定種族或民族的所有成員移民到美國的法律。盡管1965年的《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撤銷了這一禁令,但直到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 總統臭名昭著的北京之行,以及21世紀後期的美食浪潮,才激發了人們對亞洲食物的好奇心,尤其是對中餐以外的美食。

在一個拒絕承認亞洲人是美國人的歷史長達數百年的國家,美國對亞洲食物的接受是一個關於同化、種族主義和文化復原力的故事。當我們的食物成為一種趨勢的同時,也意味著它總有一天會過時,會步上阿拉斯加火焰雪山(baked Alaskas)和焰火焦糖香蕉(bananas Foster)的後塵。而且,因為吃餃子比解決偏見和評判要容易得多,我擔心,當顧客離開早茶店時,會為自己嘗試過「小籠包」的中文發音和啃過雞爪而感到了不起,然而這種表象不過是在填補他們種族主義的愧疚感。

簡單地吃另一種文化的食物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已經成為文化探索的種族先鋒,或著開始理解作為亞裔美國人的細微差別。這只是一個解決各種問題的權宜之計,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它助長了系統性種族主義的力量,讓很多人感覺自己不受歡迎。正是這種種族簡化主義使得亞裔在美國起初的經歷如此缺乏話語權。

關於亞裔美國人的經歷,美國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當然,並不僅僅局限於食物。不過,盡管美食的流行有種種缺點,但我還是很開心看到我朋友的弟弟妹妹們在Zoom上大方地展示和講述他們的越南河粉(pho)和雞肉阿多波(chicken adobo)。他們興奮的雙手幾乎把食物灑在了鍵盤上。我希望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即使在有人反對的情況下,也會勇敢地享用自己喜歡的食物。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亞洲, 亞裔, 美國

2025年年度活動

January 10, 2025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請在日曆上標記日期並共襄盛舉:

  1. 以印度為特色的新年慶祝活動塔科馬圓頂展覽館(Tacoma Dome Exhibition Hall)
  2. 高棉新年(Khmer New Year)
  3. 韓國日(Korea Day)
  4. 一年一度的泰國薩瓦斯迪節(Annual Sawasdee Thailand Festival)
  5. 薩摩亞文化週/日(Samoa Cultural Week/Day)
  6. 波利尼西亞Luau APCC籌款活動(Polynesian Luau APCC Fundraiser)
  7. 楚錫韓國節塔科馬和吉格港(ChuSeok Korean Festival Tacoma and Gig Harbor)
  8. 沖繩日(Okinawa Day)
  9. 亞洲的味道,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在APCC(Taste of Asia, first Saturday of every month at APCC)

Filed Under: 亞太文化中心 Tagged With: 亞洲, 印度, 塔科馬, 沖繩日, 韓國日

APCC 將於2025年展示亞洲食品風味陣容:發現、品嚐、體驗!

December 20,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沉浸在文化饗宴中,擁抱每個特色國家的傳統服裝,讓參與的活動更加讓自己難忘。無論是充滿活力的紗籠、優雅的韓服,還是俏皮的草裙,讓您的服裝反映美食和文化的精神!這個備受喜愛且非常受歡迎的APCC系列邀請與會者沉浸在12個不同國家的傳統、風味和故事中。參與者不僅將學習如何準備標誌性菜餚,還將作為味覺測試者,沉溺於創作。

請在日曆上標記下烹飪之旅,每個月APCC都會推出一個國家,展示獨特的食品風味,使他們的美食難以令人忘懷。每個國家的特色食品將公佈。2025年的國家和文化排列如下:

1月4日 –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被稱為香料島,擁有納西戈倫和沙爹等菜餚,這證明其數百年的烹飪遺產。

2月1日 – 夏威夷。體驗Polynesian 和亞洲風味與poke 和 kalua豬等夏威夷經典菜餚的融合。

3月1日 – Lancang。這個地區提供獨特的大米菜餚,突出了其農業根源和多樣化的食材。

4月5日 – 柬埔寨。深入瞭解柬埔寨美食的清爽和大膽風味,包括魚和prahok k’tis等特色菜。

5月3日–韓國。品嚐韓國美食的魔力,從熱氣騰騰的bulgogi到泡菜,泡菜是發酵卓越的全球象徵。

6月7日–泰國。在泰式炒麵和綠咖哩等菜餚中品嚐泰國傳說中的風味和諧。

7月5日 – Tonga。探索湯加傳統美食的健康、樸實的味道,包括lu sipi和ota ika。

8月2日 – 不丹。不丹的烹飪場景以辛辣的辣椒和ema datshi和紅米飯等令人欣慰的菜餚為特徵。

9月6日 – 關島。透過烤肉和燒烤雞等風味產品,瞭解關島的Chamorro遺產。

10月4日 – Champa。發現佔婆古老的烹飪傳統,融合東南亞和越南的影響。

11月1日 – 西藏。西藏美食以momos和thukpa等豐盛的菜餚為特色,非常適合其山地景觀。

12月6日——孟加拉國。以孟加拉國充滿活力的咖哩和糖果結束這一年,包括biryani 和 rasmalai。

Filed Under: 亞太文化中心 Tagged With: APCC, 亞洲, 印度尼西亞, 夏威夷

亞洲的影響為感恩節盛宴增添色彩

December 6,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譯自:Nina Huang (NORTHWEST ASIAN WEEKLY)

亞裔和亞裔美國人家庭參與了許多不同的感恩節傳統,包感恩節大餐。雖然傳統感恩節大餐菜餚包括火雞、土豆泥、青豆和南瓜派,但今年有些人決定為他們的菜餚注入一些亞洲風味,為他們的飯菜增添文化。

Kimberly Chan的丈夫Ani Vijay喜歡每年嚐試不同的火雞食譜。Chan說,Vijay的火雞靈感來自於他從印度抵達美國後第一次體驗的美國感恩節。「在過去的十年裡,他每年都在掌握油炸和紅外線火雞(deep frying and infrared frying turkeys),每年更換醃料和香料。他媽媽是一位熟練的家庭廚師,所以他從小就學會尋找好口味。 今年,我們將舉辦一個20人的派對,所以他將處理三隻傳統火雞:一隻在紅外線油炸鍋裡,兩隻在煙燻爐裡(one in the infrared fryer, two in the smoker),」Chan說。她補充說,他們的火雞總是多汁(因為油炸)和美味。

Sarah Chan和她的家人總是用醬油和蠔油醃製火雞。他們先打泡(lather),然後塗上混合了醬油和蠔油的黃油。

Diane Saw受到她母親的啟發,她的母親擅長提供讓人垂涎欲滴的菜餚。「她有很多招牌菜,讓朋友們滿意,我們的大家庭或朋友都喜歡打包剩菜回家。其中一道菜是她的咖哩雞配土豆。這是一種馬來西亞風格的咖哩,香料豐富,比傳統的泰式咖哩更鹹。今年,我重新創作了那道菜,稱它為咖哩雞鍋派(curry chicken pot pie)。黃油酥皮(puff pastry)是完美的升級,」Saw分享道。

Mina Huynh和她的家人通常在她表弟家吃感恩節晚餐,表弟家做大部份的佳餙美食。她和丈夫通常做一道與典型的感恩節菜餚不同的菜餚。去年,他們做了一道山羊咖哩菜。今年,他們堅持以家禽為主題,並計劃製作一種讓眾人滿意的菜餚:用椰子水和椰子奶油製作的走地雞肉咖哩配芋頭(free range chicken curry with taro)。

Emily Jen和她的丈夫喜歡吃和做飯。對他們來說,糯米餡是感恩節盛宴的完美補充,味道很美味,讓人聯想到家。「我長大後並沒有吃一頓典型的感恩節大餐。我媽媽在感恩節給我們做螃蟹和糯米飯,因為她不知道怎麼做火雞和餡料。因此,從我們的文化中帶來一些東西來慶祝感恩節的傳統,這增加了節日固有的溫暖和感激之情。此外,我兒子有很多過敏症,用糯米更容易避免過敏原,」Jen說。

屢獲殊榮的美食記者Hsiao-Ching Chou即將與她的女兒Mei-lee Riddle一起推出她最新的烹飪書《好運盛宴-Feasts of Good Fortune》,Mei-lee Riddle是這本書的共同作者。在她的食譜中,他們以他們獨特的亞洲特色,在傳統餐桌上經常看到的兩道蔬菜菜餚:芽甘藍和羽衣甘藍(Brussels sprouts and kale)。他們創造炒鍋燒焦的芽甘藍(wok-charred Brussels sprouts、的食譜,配上煙燻醬油(smoked soy sauce)炒羽衣甘藍,配蔓越莓乾。

這對母女分享說,她們想把羽衣甘藍加入她們的食譜中,因為它非常受歡迎。「在感恩節前後,人們開始思考使用蔓越莓的不同方式。兩者一起做這個炒菜,又鹹又甜,看起來很喜慶。我們更喜歡斯卡納羽衣甘藍(Tuscan kale),也被稱為恐龍羽衣甘藍(dinosaur kale),」她們在食譜書中說。

「我通常用臺灣製醬油做飯。但我真的很喜歡白煙燻醬油(Haku smoked shoyu)的煙燻味,它是在日本釀造的,用日本白橡木燻制的。這是一種輕微的煙霧,為芽甘藍增添了許多味道。和任何醬油一樣,你可以用煙燻醬油來調味任何數量的菜餚。搭配壽司卷味道很好,」Chou說。

「感恩節,我可能會做芽甘藍,因為它們是當季的,我喜歡向不喜歡芽甘藍的人證明它們的味道很美味。每年的這個時候,芽甘藍會出現在農貿市場——這意味著它們超級新鮮。我們利用這種季節性的食材做佳餚,」Chou補充道。

Olivia Foster是臺灣裔美國人,今年有兩名額外的助手來幫助他們做感恩節大餐。她今年嘗試了一種新食譜,並得到了她4歲的兒子的幫助。「長大後,我的家人用傳統的感恩節菜餚和亞洲甜點來慶祝感恩節。帶有黑芝麻餡的湯圓是主食,這些黑芝麻巧克力卷結合了我最喜歡的口味和我兒子對肉桂卷的熱愛,」Foster 說。

Samantha Thompson來自香港,喜歡烹飪傳統的亞洲菜餚,但決定在這個假期嘗試一些新的和有創意的東西。她查了紅薯砂鍋(sweet potato casserole recipes)食譜,並想到了融入亞洲風味的不同方法。她決定吃ube、紅薯和芋頭球,並想新增質地,所以她添加了麻糬(mochi)。 配料通常是山核桃(pecan),所以她用澳洲堅果和栗子代替了亞洲風味。

Fadzrul Jamaluddin正在製作一款名為seri muka的馬來西亞奶油凍甜點,通常用pandan製作,但他受到感恩節的啟發,用南瓜代替。甜點的底部是糯米,頂部是南瓜奶油凍(pumpkin custard)。

Kristen Morita是第四代中日裔美國人。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但她是一個龐大的日裔美國人社群的一員,其中許多人首先移民到夏威夷,她的日本曾曾祖母在那裡出生。

沖繩紅薯豪皮亞派(Okinawan sweet potato haupia pie )是一道眾所周知且深受喜愛的亞洲–夏威夷融合菜餚,在夏威夷被稱為「當地美食」,她的許多家庭朋友也有自己的食譜。沖繩紅薯是牽牛花(morning glory)家族的紅薯,皮淺棕色,果肉亮紫色。煮熟後,肉會變成醒目的深紫色。顧名思義,這種紅薯在日本沖繩通常種植。Haupia是一種由椰奶製成的傳統夏威夷甜點。

Morita還有另一個亞洲融合的柚子蛋白酥餅食譜。柚子是一種非常酸的柑橘類水果,原產於東亞。它主要在日本和中國種植,但在許多亞洲國家很受歡迎。它是圓形的,通常為黃色。柚子因種子多而臭名昭著,這使得它很難從新鮮水果中獲取大量果汁。在美國也很難找到新鮮的柚子,所以她的食譜大多需要瓶裝柚子汁。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亞洲, 亞裔, 亞裔美國人, 感恩節

亞洲飲食消費市場的趨勢

November 29,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文章摘錄自Foodnext

根據資誠(PwC)、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以及淡馬錫控股 (Temasek Holdings)2021年9月聯手發表的分析報告,2030年亞洲人口預計將達45億人,涵蓋全球65%中產階級,飲食消費將翻倍,達到超過8萬億美元,不意外成為全球最大飲食消費市場。此市場的趨勢如下:

亞洲如同全球消費者,將更注重健康,尤其是減少糖量攝取。報告指出,中國每年因醫療保健就需耗費1000億美元、馬來西亞全球糖量攝取名列前茅。90%中國、69%印尼、68%緬甸消費者願意為了吃得更健康付更高的價格,包括減糖、減少防腐劑,以及添加物,也願意吃更多營養保健品。

亞洲消費者腦中的高品質往往都是「新鮮」。而且,亞洲消費者普遍認為冷凍食物一定不新鮮,不管是在越南、印尼或中國,消費者普遍認為離生產地愈近、離有效時間愈久,產品則愈新鮮。

亞洲消費者愈來愈看重透明、清楚的產業供應鏈。值得注意的是,越南16~30歲者中有超過70%表示他們最關注的社會議題是穩定的工作以及飲食安全。

如同歐美近兩年風靡植物肉奶、植物肉,亞太地區逐漸意識到永續與健康重要性,報告調查發現,亞太區每4個人裡面就有1個吃的肉比3年前少。最大動機是為了降低紅肉為心血管帶來的負擔、其次則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PwC, 中國, 亞洲, 淡馬錫控股, 荷蘭合作銀行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7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