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奧巴馬

哈雷爾公佈過渡團隊 宇和島屋總裁任主席

November 18,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 哈雷爾

(本報訊)本月16日下午,當選市長哈雷爾(Bruce Harrell)正式公佈了其過渡團隊成員。他的團隊包括12個委員會,總計近150名官員,多名亞裔參與其中更體現團隊的多樣性。

其團隊圍繞12個以不同主題為導向的工作委員會,主席分別由奧巴馬時期前內政部長莎莉·朱厄爾(Sally Jewell)、平等機會學校代理首席執行官埃迪·林肯(Eddie Lincoln)、宇和島屋(Uwajimay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丹尼斯·森口(Denise Moriguchi)、Sea Ma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格利奧·里奧哈斯(Rogelio Riojas)共同擔任,另配有23名聯合團隊負責人,共計近150名團隊成員。

這12個工作委員會的主題分別為:藝術文化和夜生活、氣候與環境、教育和青少年、政府運作、住房和無家可歸者、勞工和勞動力、慈善事業、公共衛生、安全與正義、小型和本地企業、交通和土地利用、以及體育和指導項目。

許多亞裔領袖也加入了哈雷爾的過渡團隊,其中包括韓裔前金郡副郡長Sung Yang、西雅圖學院總校監潘壽山(Shoushan Pan)、西雅圖學區董事當選人宋瑋雯(Vivian Song Maritz)、韓裔前副市長Hyeok Kim及前資深副市長方威武(Mike Fong)等。

哈雷爾表示:「我們正在建立一支獨一無二、多元化且技術嫻熟的團隊,充滿精力和專業知識,可確保政府能夠順利開展工作。有了這個過渡團隊,我們就能精心制定緊急且具有前瞻性的議程,以恢復城市面貌並推動本市向前發展。」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亞裔, 哈雷爾, 奧巴馬, 宇和島屋, 市長

特區聯邦法院迎首位亞裔女法官

September 30,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亞裔潘愉(Florence Pan)上週四(23日)獲美國國會參議院確認,她成為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法院首位亞裔女法官。

潘愉(見圖)在參議院以68票贊成、30票反對的結果獲得確認。此前,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投票推進了總統拜登提名的其他五名法官人選,其中包括被提名擔任美國第四巡迴上訴法院法官的海滕斯(Toby Heytens)。

潘愉的父親潘無競及母親羅丹玲,於1961年自台灣赴美留學。潘愉出生於紐約,在新澤西州長大。潘愉原來學的是理財,後來為興趣改行,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法學院(Stanford Law School),曾在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及聯邦上訴法院就職。自2009年以來,她一直擔任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助理法官。

前總統奧巴馬在2016年時曾提名潘愉升任該法院法官,儘管當時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推進了對潘愉的提名,但她從未得到確認,該提名隨著114屆國會在2017年1月卸任時而失效。當共和黨總統川普就職時,他提名了弗雷德里希(Dabney Freidrich)填補空缺。

總統拜登在今年3月宣佈,他將重新提名潘愉擔任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官,她所填補的是已升任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傑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留下的席位。對潘愉的提名進一步推動了拜登「在背景和專業經驗上充分反映美國人的多樣性」的承諾。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德賓(Dick Durbin)週三表示:「對潘法官的歷史性提名將有助於建立一個反映全面多元化的聯邦法院。」

在拜登提名的43名聯邦法官中,潘愉是第14位獲得確認的。目前,民主黨人在保持對參議院微弱控制的同時,正急於重塑司法體系。在川普任總統期間,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確認了超過200位聯邦法官。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亞裔, 奧巴馬, 拜登, 法官, 美國

拜登擬任命華裔女律師戴琦為貿易代表

December 17, 2020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 本文作者:蕭尚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12月10日宣佈,擬提名華裔女律師戴琦(Katherine Tai)出任美國貿易代表。美國媒體報道稱,戴琪在最近幾週贏得了國會民主黨人、勞工和商業界的支持。如果獲參議院的批准,戴琪將擔任這個至關重要的內閣級別職位,她的主要任務是執行美國的進口規則,並協調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條款。

戴琦現年45歲,出生在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的一個華人家庭,她的父母來自台灣。戴琦是家族中第一個在美國出生的公民。在華盛頓特區長大,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法學院,入讀大學之前,她就讀於華盛頓的私立學校Sidwell Friends School。這個著名學校培育了很多華盛頓著名政治人物的子女,包括奧巴馬的兩個女兒和拜登的孫輩。1996年至1998年,她赴中國廣州生活和工作,在中山大學教授英語。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如果任命獲得批准,身為亞裔的戴琦將成為首位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有色人種女性,貿易代表是內閣級別的官員,擁有大使頭銜。

拜登在聲明中說,戴琪的能力和應對危機的經驗,將在美國的政府治理中發揮關鍵作用,提高美國人日常生活的尊嚴、公平、安全和繁榮。「在這個歷史時刻,這是一個正確的團隊。」拜登評價說:「戴琦是一位敬業、深受尊敬的公務員,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國際貿易問題專家。她豐富的經驗將使拜登-賀錦麗政府能著手處理貿易問題,幫助美國擺脫因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

戴琦現任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顧問。媒體稱,戴琦去年在國會民主黨推動修訂「美墨加協定」部份條款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她曾在華盛頓多家律師事務所的國際貿易部門工作,後加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並主管美中貿易執行事宜的法律事務。

據了解預計將任命眾議院籌款委員會(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的首席貿易律師戴琦為美國貿易代表,這是一個關鍵職位,將負責執行美國的貿易規則,並與中國及其他國家協商新的貿易條款。

戴琦得到了其國會同僚的大力支持,他們稱讚她在談判中幫忙對付了難以駕馭的政客和利益集團,才讓修訂後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NAFTA)得以通過。

2007年至2014年,戴琦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工作期間,在世界貿易組織就中國的貿易行為成功提起了幾起訴訟。

國會民主黨人一直在爭取戴琦的任命,部份原因是他們相信她將在確保《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的條款執行上發揮關鍵作用,該協議將在今年取代NAFTA。 協議中包括對違反勞動法規的墨西哥工廠提起新的貿易訴訟,並確保墨西哥將完成對其勞工制度的大規模改革。

作為籌款委員會的首席顧問,戴琦在擬定民主黨對美墨加協議最終修改的要求上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協議是由川普政府談判達成的。在這一職位上,她平衡了工會、環保組織、集團說客與本屆政府之間的競爭性需求,並幫助敲定了一項在國會兩院以較大優勢獲得通過的協議。在眾議院,她還牽頭研究了美國貿易政策中種族不公的遺留問題,以及如何使貿易收益更具包容性。

10位眾議院女民主黨人,11月在給拜登的一封信中寫道:「戴琦具有作為下一任貿易代表去領導實施和執行工作的獨特資質,她清楚每一種讓墨西哥和加拿大負起責任的辦法。」這些議員寫道。

Filed Under: 副刊, 政治, 首要 Tagged With: Jinyong Lee Englund, NAFTA, 內閣, 勞工, 參議院, 台灣, 商業, 墨西哥, 大使, 奧巴馬, 康涅狄格, 戴琪, 拜登, 政治, 新冠, 民主黨, 疫情, 種族, 華人, 華盛頓特區, 華裔, 貿易, 貿易代表

拜登公佈白宮幕僚核心成員名單為上任做好準備

November 19,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拜登團隊週二(17日)公佈了多名未來白宮幕僚團隊核心成員,這是自此前公佈過渡團隊的新冠肺炎特別小組成員和白宮幕僚長人選後,拜登團隊再次公佈重要幕僚名單,為上任做好準備。

截至17日,現任總統川普仍然沒有承認敗選,同時繼續拒絕和拜登團隊進行權力交接。

週二公佈的這些幕僚的辦公地點,位於白宮總統的橢圓形辦公室對面,因此擔任這些職位的幕僚,也被看作白宮西翼內最重要的高級助手。在白宮日常的運作中,這些幕僚將就國家安全、經濟和其他重要議題向美國總統提供政策建議。在得到總統的提名後,這些幕僚的任命不需要得到參議院的投票表決。

在這份名單中,拜登團隊任命其競選經理迪倫(Jen O’Malley Dillon)為白宮副幕僚長;一直協助撰寫拜登競選演講的顧問多尼隆(Mike Donilon),將擔任白宮首席策略師;拜登競選團隊主席、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資深官員的瑞查提(Steve Ricchetti)將擔任總統顧問;擔任拜登競選旅行幕僚長的托馬斯尼(Annie Tomasini),將擔任白宮運營主管;拜登競選的副經理羅德里查斯(Julie Chavez Rodriguez),將擔任白宮政府事務辦公室主任;白宮競選法律顧問、此前曾擔任奧巴馬基金會和奧巴馬法律顧問的瑞莫斯(Dana Remus),將擔任拜登的法律顧問。

當天最讓外界關注的任命,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國會眾議員里奇蒙(Cedric Richmond),將擔任白宮負責公共工作的高級顧問。里奇蒙目前擔任拜登競選的全國聯合主席,他被認為在拜登競選爭取非洲裔美國人選票上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此外,在國會兩黨中擁有良好人緣和關注度的里奇蒙,也被認為能為拜登搭建更多來自跨黨派的立法支持。

拜登當天公佈的白宮幕僚名單,被認為是其競選團隊的擴編整合,因為新的白宮成員都是來自拜登競選的「原班人馬」,他們要么是拜登的長期助手,要么曾在奧巴馬政府任職因此和拜登有過廣泛交集。此外,這些將要擔任要職的幕僚組成,很大程度上顯示了拜登此前所說的,他要建立的是一個種族多樣性和性別平等的白宮團隊。

據媒體報導,隨著白宮幕僚名單基本敲定,拜登將在月底前公佈內閣人員的名單,這些內閣成員的任命需要得到參議院的批准。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參議院, 奧巴馬, 拜登, 新冠肺炎, 白宮

奧巴馬總統回憶錄「應許之地」將於11月發行

September 24,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Elizabeth A.Harris

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回憶錄《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將於大選後不久的11月出版,他的出版商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9月17日作此宣佈。此回憶錄11月17日將以25種語言在全球發行,包括西班牙語,中文,阿拉伯語,捷克語,芬蘭語和越南語。

據稱,該書第一卷將涵蓋奧巴馬入主白宮的整個過程,以及他在第一任期內發生的事情。奧巴馬當天在發佈聲明稱:「過去幾年裡,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總統任期,在《應許之地》中,我試圖誠實地描述我的總統競選和執政時期,一些關鍵事件和塑造這些事件的人,我對自己所做的正確的事情和所犯的錯誤的看法,以及我和我的團隊當時不得不面對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力量,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仍然在努力應對的力量」。

奧巴馬表示,在書中,他還試圖讓讀者感受到他和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在那些年裡經歷的個人旅程,那些難以置信的高潮和低谷。此外他還指出,「在美國正在經歷如此巨大的動蕩之際,這本書提供了我的一些更廣泛的想法,關於我們如何在未來彌合我們國家的分歧,讓我們的民主為所有人服務——這項任務不會取決於任何一位總統,而是取決於我們所有參與其中的公民。」

該書值得人們期待,因為奧巴馬被認為是自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以來最有文學氣息的總統,他此前也已出版過兩本銷量過百萬冊的書:《我父親的夢想—Dreams from my Father》和《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據了解,今次這本回憶錄的第一卷共768頁,定價45美元。目前第二卷的出版日期尚未確定。

預計對這本書的需求將非常大,而Penguin Random House的印記Crown則訂購了300萬冊的美國版的印刷品。為了應付如此巨大的訂單,Crown計劃在德國印刷大約一百萬本書籍,並安排了三艘配備112個集裝箱的船隻,將這些書籍運回美國。

奧巴馬先生和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將自己的回憶錄作為一攬子交易出售,價格達到了創紀錄的650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看來出版商並沒有多付錢。自2018年秋出版以來,奧巴馬夫人的書《成為—Becoming》已在美國和加拿大售出810萬套。

奧巴馬在離開白宮辦公室後不久就開始寫這本書,不論是在旅行時,在華盛頓特區的家中,或是今年夏天還在瑪莎葡萄園島上,都寫作不輟。奧巴馬的一位女發言人說,今年許多重要的書籍都是在秋天發行的,但是這本回憶錄並沒有打算要在大選之前出版,因為奧巴馬想集中精力幫助他的前副總統拜登,在競選時沒有任何干擾。

奧巴馬總統回憶錄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奧巴馬不僅是一名政治人物,而且還是作家。他的第一本書《我父親的夢想》由Peter Osnos於1995年在《時代》雜誌上出版。Osnos說,在奧巴馬與Simon & Schuster的原始合同被取消後,他付了40,000美元的預付款,因為奧巴馬花了太長時間才交付這本書。Osnos在談到從4萬美元的交易到6500萬美元的收益時說:「那一定是出版歷史上最大的弧度。」

據Crown稱,「我父親的夢想」至今已在美國和加拿大售出330萬本,2006年發行的「無畏的希望」已售出420萬本。敘述音頻版本的奧巴馬夫人的書《成為—Becoming》贏得了格萊美最佳口語專輯,「A Promised Land」也將有的音頻版本發行。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加拿大, 大選, 奧巴馬, 時代雜誌, 書籍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線上拉開帷幕 多名亞裔發言人講話

August 20,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8月17日晚,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在線上拉開帷幕,此次大會共計持續4日。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代表大會全程以網絡方式舉行。各民主黨人希望藉此大會推動黨內代表拜登(Joe Biden)的選情,使其在11月大選中可以擊敗共和黨對手,現任總統川普。

此次大會發言人中包含多位亞裔,刷新有史以來亞裔發言人最多的紀錄。除拜登新確定的競選夥伴賀錦麗(Kamala Harris)外,還有先前參與競選的華裔總統候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及出生於泰國的伊利諾伊州(Illinois)聯邦參議員Tammy Duckworth。

大會首日發言人包括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拜登黨內競爭對手——前總統候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及一貫對川普不滿的共和黨人——俄亥俄州(Ohio)州長約翰·卡西奇(John Kasich)。

民主黨人原計劃在威斯康辛州(Wisconsin)的密爾沃基(Milwaukee)舉行四年一度的全國代表大會。但是會議改為視頻形式,演講人在他們位於美國各地的家中,以事先錄製視頻或現場直播的形式露面。電視轉播控制台的技術人員將試圖營造現場氣氛,以維持數百萬選民的注意力。

目前美國新冠病毒疫情不僅並無緩解,且死亡人數超過17萬居世界之首,民主黨官員選擇讓原本要來赴會的代表和演講人留在家中。相反共和黨人也計劃基本以網絡形式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Charlotte, NC)舉行有限的現場大會活動,川普將從白宮發表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演說。

民主黨方面,拜登將在20日晚間會議中發表講話,接受民主黨提名。民主黨代表大會除多名亞裔發言人外,一系列民主黨名人,包括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和克靈頓(Bill Clinton),以及2016年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希拉莉(Hillary Clinton)都將出面盛讚拜登和他的副總統競選夥伴——來自加州的參議員賀錦麗。賀錦麗此次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大黨正副總統選票上的黑人女性和亞裔候選人。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亞裔, 共和黨, 奧巴馬, 川普, 拜登, 新冠疫情, 楊安澤, 民主黨, 美國, 賀錦麗

駱家輝70大壽

February 6,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人們以為我有「獨家新聞」,因為眾所周知,我有一位名人朋友。但是,這種靠名人關係去得到獨家新聞的方式,絕對是行不通的。

當我於1月21日受邀參加前州長駱家輝70歲生日時,我更關心的是如何送他一份合適的禮物,而不是去參加他的生日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愈來愈不在乎物質的享受,一般最簡單的方法是送上一瓶酒。然而,駱家輝是不喝酒的。

那麼要對這位在人生路途上已卓然有成,包括擔任奧巴馬總統的美國內閣商務部長,後來被任命為美國駐中國大使的駱家輝,該送份什麼樣的禮物?在他所有的重要職位上,總是被譽為第一位開路的亞裔中的華裔美國人。儘管他的頭銜很高,但他並不在乎花俏的、昂貴的衣服或奢侈品。嚴格來說,他是位實用主義者,節儉先生。

大家仍然記得,在西塔克國際機場(SeaTac)他和家人前往履任中國大使的途中,自己背著背包,暗中被人拍下的那張照片?各位可能會認為他的背包裡藏著最重要的家族財富,可全然不是這麼回事。他後來告訴朋友,背包裡只是貓食和狗食。那張照片在中國引起轟動,與經常帶大批隨行人員,炫耀自己身份的中國政府官員,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天在Palisades是場非正式但私密的聚會,有50人參加。包括他的阿姨和叔叔,四個兄弟姐妹和他們的配偶,其中一個姐姐和一個姐夫是從加州飛來、幾位一直忠實支持他的朋友,和在他州長任期內,替他工作為數不多的人,包括Martha Choe和Fred Kiga在內。

駱家輝漫畫頭像的拼圖。

當我到達時,我甚至沒有決定是否要在我的博客上寫他的慶生活動。但是,駱家輝的第一個問候語是:「你不能報導此次聚會。」很好,我明白了。這是私人活動,我應該尊重主人的意願。畢竟,誰會想打擾這位「壽星公」?況且這是他重要日子--慶祝70歲大壽。

好吧!我走向我的座位,讓自己放鬆和享受這個生日活動。我向丈夫重複了駱家輝跟我說的話。我開玩笑說:「是的,把照相機收起來吧!」

那麼,為什麼我改變主意,而各位現在正在我的博客中,閱讀他的70歲生日的報導?事實上這是另一回事:駱家輝改變主意了。

驚喜

生日宴中最感人的部份是駱家輝的三個孩子Emily, Dylan和Peyton的演唱,我們可將其稱為二重奏或三重奏。最小的Peyton唱的不多,但她卻提供了出色的禮物。她開始讀一封信,然後說:「不是我寫的。」她很聰明地製造了一個懸念的狀況,使當父親的駱家輝感到驚訝。這封信是前總統奧巴馬寄來的。

三個孩子為父親祝壽。

Emily進行了幻燈片放映,其中包括許多照片,這些照片捕捉了她父親許多罕見而有趣的時刻。女兒和父親都畢業於耶魯(Yale)大學。Emily可能更偏愛耶魯,因為那是她父親的母校。Dylan在南加州大學主修戲劇。看到更多的亞裔美國人躍入娛樂行業真是太好了。駱家輝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駱家輝對三個孩子充滿的喜悅和自豪是有目共睹的。多年來,我們的英文版《the Northwest Asian Weekly》和《西華報》在這三位孩子嬰兒時期都作了報導,並陸續發表了他們成長中的照片。看到他們成長出有自己個性,及無限可能的承諾,這使我們感到高興。儘管孩子們對職業生涯的門檻訂的很高,並且這個家庭的點點滴滴,都是被放大在公眾的監督下,但可以看到作為他們的父母,是表現的多麼出色和努力!

餐桌上的樂趣

在餐桌上,當客人們以叉子分蟹餅,用刀切開牛排時,還必需著忙著拼駱家輝頭像的拼圖。此外也要和駱家輝的一個由老朋友組成的樂隊,一起欣賞70年代的流行歌曲,其中有些與他在富蘭克林高中(Franklin High School)一起表演過的老同學。駱家輝深情地記得,他和曾擁有多個高爾夫球場的Scott Oki,從鷹童軍(Eagle Scouts )時代就是好朋友,而且兩人也曾一起有過演出的活動。

駱家輝和老朋友組成的樂隊在生日宴中一起表演。

組織者

「前」是這次生日的組織者,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奇怪。因為這個生日派對是駱家輝的前妻李王蒙 (Mona)和孩子們籌劃的。駱家輝希望他的70歲生日保持低調。但是李王蒙 堅持說:「這是一個里程碑。」

對於李王蒙 和駱家輝在離婚後,仍然保持牢固而特殊的關係,這是令人欽佩的。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樣?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從我6歲起,父母就離異了。在我30多歲時,他們只是停止相互的侮辱,輕蔑和攻擊,直到我成了他們和平使者,情況有了很大的改進。大家能想像我和弟弟經歷父母爭執所帶來的創傷,在情感上有多麼的困難和煎熬嗎?

為什麼將此事寫進博客?

我認為駱家輝不會喜歡我接下來寫的內容。通常,政客對記者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認為每個記者都打算以負面的眼光曝光他們。他們喜歡控制局面而不是順其自然。駱家輝也不例外。他警告,甚至像是用命令的口吻,不要我寫有關他生日的故事。這個狀況不是一次,而是有過兩次。「警告」或「命令」可能不是恰當的用詞,但他的語調確實像他是州長、大使、簡單來說他是個老闆。

我送給駱家輝的生日卡。
(卡片由西華報特別設計)

我從不會駱家輝因為用這樣的口氣和我說話而介意。因為在他贏得第一個政治職位州議員之前,我認識他已經將近四十年。他有正當的理由不希望我寫這件事。多年來,他的支持者和粉絲遍佈世界各地。只要駱家輝在場,人們仍然渴望著他的簽名,並與他自拍合照。即使他不再參政,仍是一名受 歡迎的公眾人物。他結交了各行各業的許多盟友,他們自願參加並為他的競選活動做出貢獻。甚至在成為金郡郡長和其他公職中為他效力。這些朋友會感到不高興,因沒有被邀請參加他的「里程碑」生日。因此,向全世界宣佈自己將迎來70歲生日聚會可能並不明智。

我永遠不會知道駱家輝為什麼上週緩和了他的態度,讓我可以將他的生日宴會寫入我的博客文中。很高興他打了這通電話。他說:「你可以將它放在博客中,我讀你的博客。」這是我永遠都不想讓讀者失望的。

所以,這篇就是駱家輝最近剛剛慶祝70歲生日的寫實。他生於1950年1月21日,生肖屬虎,但不是。他的出生日期是前一年的農曆年尾。所以仍應屬牛,比老虎還強的牛勁。這頭牛一生都在精神和身體上努力工作。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駱家輝總是喜歡在家裡,不停地修東修西的答案,而Home Depot就是他最喜歡的商店了。

(註:1950年的農曆年是2月17日,生肖是虎。明年的生肖是牛。)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前州長, 南加州大學, 博客, 商務部長, 奧巴馬, 富蘭克林高中, 耶魯大學, 華裔, 西華報, 駱家輝

從無名小卒到港務專員 韓裔曹世鉉如何在選舉中獲勝?

November 14,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幾個月前,當提到候選人曹世鉉 (Sam Cho)名字時,人們可能會回答:「曹世鉉 ?他是誰?」

11月5日,曹世鉉擊敗對手、現年63歲的前表爾威市長Grant Degginger,贏得了西雅圖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港務專員一職。曹世鉉的最終得票率為60%,這表明超過322,000人,不僅投票支持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而且投票支持一位政壇上的新手。在初選時,他擊敗了其他7名候選人。

29歲的曹世鉉,將是西雅圖5位港務專員中唯一的有色族裔。他是贏得全郡競選的第三位亞裔美國人,前二位的是前州長、金郡郡長駱家輝和2006年當選的第一位亞裔美國人港務專員 Lloyd Hara。曹世鉉的競選出馬,對任何有意競選公職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案例。如果您有夢想,又因為文化和族裔障礙而害怕追求的話,那麼曹世鉉會激發您實現目標。

儘管專員是份兼職的工作,但卻是個很重要的職位。港口是華盛頓州經濟的重要經濟引擎,負責監督貨物,國內和國際貿易,西塔克機場,以及所有郵輪碼頭和海事行業。

美國前內閣秘書Norm Mineta對曹世鉉獲勝感到很高興,對他的當選全然不感到驚訝,並表示:「曹世鉉的做事方式非常精確且有條理。」當Mineta於11月10日在西雅圖時,曹世鉉稱他是自己導師。要了解曹世鉉為何獲勝,大家必需針對他的賠率作一些研究,以及他如何設法一一克服這些賠率的方法。

曹世鉉(左)與美國前內閣秘書Norm Mineta(右)在華大一起拿著有關Noman的一個紀錄片光碟。

亞裔家庭對孩子們參政表示懷疑

當選舉結果在選舉之夜發佈時,曹世鉉的父母很是激動。他們在華埠國際區的Eastern Cafe喜極而泣,相互擁抱並興奮歡樂。早先的回報是曹世鉉以56%的選票領先。

但是,曹世鉉的母親回憶起對兒子有意初試啼聲出馬競選,她最初是持懷疑態度的。儘管她鼓勵兩個兒子去追逐夢想,並儘其所能使他們快樂,但她告訴他們,除了參政外,他們可以做其它任何事。

因此,當曹世鉉說他想競選港務專員時,做母親的她感到驚訝,告訴曹世鉉不要著急,要給自己「一個星期的時間」去思考,一週過後,曹世鉉不改初心。因此,母親和家人決定支持他。

左起:弟弟,母親,曹世鉉和父親在華埠國際區的Eastern Cafe舉行的選舉之夜合照。

正確的信息

《是的,我們可以-Yes, we can》是奧巴馬總統首次參選總統時傳達的信息,並立即引起大家的注意。川普總統的主題是《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總統候選人華裔楊安澤(Andrew Yang)的口號《讓美國更加努力地思考-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也相當有趣。曹世鉉的口號是《人民的港口-A Port for the People》。他在宣傳中表示:「西雅圖港口應為西雅圖人民服務」。從而得到了許多甚至不知道西雅圖港到底在做什麼的選民共鳴。曹世鉉使選民意識到大家可以從港口的福祉中受益。

厚實的簡歷

曹世鉉充分利用了川普在美中貿易戰中的政治氣候,強調要在港務工作的人,需充分了解國際貿易和出口事項。他是唯一一位具有出口經驗的港務員,在2017年禽流感危機期間,他用冷凍櫃將250萬磅真空包裝的雞蛋運往缺貨的韓國。

這應該是曹世鉉第一次競選公職,但他並不是政治新手。曾為奧巴馬總統和華州日裔參議員長谷川( Bob Hasegawa)工作的背景,充分說明了他掌握了在聯邦和州政府中的知識。擁有美國大學國際研究專業碩士學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厚實學歷,這些都是他過人的背景和後盾。

努力且聰明

當曹世鉉第一次考慮參選時,指導者和前老闆長谷川告訴他:「獲勝的關鍵是要使對手不堪一擊。」的確,曹世鉉擊敗了對手,籌集了比對手更多的資金,並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和更多的認可。曹世鉉說,他獲得了12個立法區的支持,而對手只有兩區,此外12個工會都不支持他的對手。

正確的策略

獲得立法區的認可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整個區將代表曹世鉉競選,他能獲得更多支持和更多選票本錢。最重要的是,由於這些區的認可和背書,將帶來更多的人力資本,例如在人力、建議和其他服務目的支援。這迫使對手不得不花更多的資金,用在昂貴的郵件寄送上,他的對手在競選期間寄出了五次宣傳郵件。大多數選民一般來說,是不會閱讀那些彩色的精美郵件,因為它們被視為候選人的宣傳品而已。

表爾威和南西雅圖

曹世鉉說:「從政治戰略的角度來看,從大選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的對手是佔領東金郡,而我能保住西雅圖。因此,我們之間的角逐戰場是南金郡的SeaTac,Burien,De Moines,Federal Way等區。這些也是受西塔克機場(Seatac Airport)擴建影響最大的區。我的一位導師 Norman Mineta告訴我,一個好的政治家要多聽民意,少說大話(大耳小口-a big ear and a small mouth),我牢記這個建議。在整個競選過程中,我花時間真誠地傾聽了南金郡受機場影響選民們的擔憂和心聲。只花時間聽他們說話,就會產生很大的不同效果,這使我能在南金郡跨過被邊緣化的選情。」

韓國人與中國人

曹世鉉得到韓裔的支持非常了不起。在選舉之夜聚會上,四家韓國媒體和眾多韓裔社區領袖出席。他們對曹世鉉的支持是堅定而無條件。社區團結在他身後,除了自豪之外,這些社區和媒體都不強取表現。大家可能會說,這沒有什麼不尋常的,因為曹世鉉是第二代韓裔美國人。

但是我不能對華人社區這麼說。問題是,華人社區通常不看遠景,而是把事情成敗,視為攸關個人的榮辱。例如,如果他們不同意某位華裔候選人,那麼他們就不會嘗試與之合作,並試圖找另一位華裔美國候選人去支持。在表爾威市議會的選舉中,就曾發生過兩次這種情形。這不僅是由於華人移民社區的文化和語言(100多種方言)兩極分化,且華人遇到政治分歧時,立場上是毫不會妥協的。假設候選人或他的父母來自中國,則由於政治立場的差異,台灣人和香港人可能不會露面。最近的香港抗議活動,也在香港和中國的移民間造成了裂痕。

我很高興曹世鉉沒有像美國華裔候選人那樣有那麼大的社區和政治包袱。

曹世鉉(前排右三)與他競選團隊。

亞裔美國人的投票

曹世鉉在以華裔為主的華埠國際區舉行選舉之夜聚會。港務專員管轄全郡,他可以在金郡的39個城市舉行選舉之夜的慶祝活動,甚至是韓裔眾多居住的聯邦路市(Federal Way)和林伍德(Lynwood),或是曹世鉉住的科克蘭市(Kirkland),但是他卻選擇在華埠舉行。

曹世鉉說:「你必需去支持你的選民的地方。」華埠國際區是亞裔美國人歷史和傳承的起始點,也是許多亞裔組織的所在地,是亞裔美國人的身份和文化中心。

大多數候選人會立即不計算亞裔美國人的選票,因為傳統上,亞裔美國人大多不會投票。但是最近,許多亞裔團體一直在不懈地對社區進行政治參與方面的教育,確實產生了一些效果,尤其是在移民社區中。亞裔美國人是金郡最大的少數族裔,亞裔在選舉中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在華裔和韓裔社區中,曹世鉉是一個為大家共同熟悉的姓氏-「曹」。到目前為止,曹世鉉對此還沒有異議。他的教育背景吸引了重視教育的亞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可以從他身上感覺到一種文化聯繫,並且願意甚至渴望支持像曹世鉉這樣的非華裔的亞裔。而且,曹世鉉一再強調自己的家庭移民背景……以及港口事務委員會需要多元化。」

正確的背書者

在10月9日於國際區舉行的亞太地區及島民候選人論壇上,曹世鉉被問到誰是他的背書者,曹世鉉首先點名的是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觀眾有點驚訝,但很高興。群眾中的每個人幾乎都知道駱家輝是誰。很快,曹世鉉的信譽和聲望得到了增強,特別是對於那些以前從未見過他的人。

尋求幫助

多個月前,當我第一次與曹世鉉聊天時,他的坦率直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往常一樣在採訪結束時,我會問候選人是否有問題要提出。我從未遇過一個候選人,問我是否可以讓他與一些重要的亞裔美國人領導者建立聯繫。我確實為他聯繫了一些領導者。

在生活中,如果想要得到某些東西,那麼要做的就是「問」。如果閉嘴不言,那您是什麼也得不到的。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中國, 亞裔美國人, 奧巴馬, 川普, 曹世鉉, 港務專員, 西雅圖, 韓國

我見過總統參選人: Joe Biden, Andrew Yang 和 Jay Inslee

May 10,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投票結果……

我見到民意調查中,從最高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到那些不怎麼起眼的人…我算是相當的幸運!

5月3日,20多位民主黨總統參選人中唯一的美籍亞裔楊安澤(Andrew Yang)前來西雅圖,參加集會和籌款晚宴。我是在他舉行活動前,在表爾威凱悅酒店(Hyatt Regency Hotel)上屬於一個小團體中的一員時見到了他。對於西雅圖的亞裔社區來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天。

與華盛頓州英斯利州長的互動

華盛頓州州長傑伊·英斯利(Jay Inslee)也宣佈參選總統的意圖。我深刻地記得他和他同時競選州長對手的Rob McKenna,在西華報於西雅圖喜來登酒店(Sheraton Hotel)慶祝成立20週年的晚宴上,兩人各自分別舉著龍頭進入會場,真是壯觀又隆重!

當英斯利在華埠國際區為州長競選拉票時,他的助選員問是否可以從西華報的辦公室作為他的競選活動的第一站。當我說沒問題時,並沒有意識到他的競選經理會發佈一份新聞稿,報導他由西華報啟動他在華埠的競選訪問活動,暗示我們間是盟友關係。為了公平,我同意讓 McKenna 於選舉日,在我們辦公室結束他的競選活動,以便他可以接受不同電視台的採訪。

英斯利在支持亞裔社區方面有著長遠的歷史,在他的政府中,包括金郡、金郡最高法院,華盛頓州最高法院中,都有任命美籍亞裔法官。1998年,英斯利聘僱了一位20多歲的美籍亞裔女性 Joby Shimomura來負責他的國會競選活動,由於Joby的年輕和族裔背景,這一活動在那些日子裡是非常規的現象。在英斯利早期的州長時代,Joby 也是他的參謀長。

一些華盛頓人批評英斯利競選總統的決定,增加華州在保護他安全上等等的花費。我們不要忘記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他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他想要參選的公職之位。當然,他的競選活動提升了我們華盛頓州的形象和知名度。

在白宮會見拜登

2009年,適時前任州長駱家輝宣誓就任奧巴馬總統的商務部長,我在白宮有幸會見了前副總統喬·拜登 (Joe Biden)。這次見面,他沒有像其他11名指責他的女人那樣不恰當地碰觸我。拜登最近宣佈參選2020年民主黨的總統競選。

我的意圖不只是當一名嘉賓參加宣誓就職當商務部長駱家輝身上。我參加的目的是能報導這件盛事,西華報是唯一一家報導此事的華盛頓州媒體。感謝駱家輝和前妻、及前華州第一夫人李王蒙,邀請我前往觀禮,

當天奧巴馬在介紹了駱家輝後,就離開了會場,讓拜登做了所有公關的協議。駱家輝方面約有60位嘉賓應邀出席,還有一大群粉絲也參加了前DSHS秘書 Kathleen Sebulius 的宣誓儀式。等待與拜登見面的參見隊伍就超過100人。他向所有人打招呼,包括堅實有力的握手、簽名、拍照、小談、拍拍嬰兒和小孩。

請相信我,每個參見者都自備了相機,這使整個問候的時間延長了兩倍。他向Sebulius 參見團走去,然後是駱家輝的參見團。除了我,一切都是按腳本進行,因為我是接見者中的最後一個人。這也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可以有時間忙著拍攝每個參見者和副總統見面的照片。如果他選擇不與我握手,我也不會責怪他。就在他準備和我握手前,有人打斷了我們的聲音,並向拜登低聲說了些話。他轉向我說:「我馬上就會回來。」

信不信由你,當輪到我時,他原本可以加速並完成見面儀式,而我仍是會心滿意足的。但如果他沒再回來,我也能理解見諒,因為每個人都想要見他,而我只不過是華盛頓州的一名小卒而已。我於是就地等候,但也不知道我是否應該繼續等下去。他會履行諾言嗎?然而這就是拜登和其他政客間的區別。5分鐘多後,他帶著微笑走回來了,我們並合影留念。

我在把名片遞給他時說;「副總統先生,我聽說你寫了一本書。」

「是的。」他熱情地笑著說。

「我希望能讀它。我怎麼能有到這本書?」我問道。在那些日子裡,如果一本書已是絕版,就無法輕易獲得。他拿走了我的名片,並在名片後面寫了一張提醒自己的便條。他說,如果他不這樣做,會忘了這件事。

我希望他能記住,他會履行嗎?不可能。然而在與他見面後的第18天,我收到了一個大包裹。拜登的平裝書《履行承諾--Promises To Keep》被包在大塑料泡泡袋裡,郵寄到西華報的地址,信封上是他的頭銜。當我打開包裹時,你可以想像我那張敬畏和驚訝的臉。封面內頁,他寫道:

送給Assunta 誠心的祝福
          喬·拜登 09年5月3日
拜登的著作及簽名。

 

 

 

 

 

 

 

 

這本書就像他在信仰和政治中所表達的,大聲、真誠、風度翩翩、清晰透徹。當時我與他見面是感受到真實的他,現在在電視上看到他時,這種真實感仍歷歷在我心中。

楊安澤抓住了這一刻

我第一次看到楊安澤的臉是在全國新聞(national news)的報導中。什麼?一位亞裔面孔出現在10多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中間!我看得對嗎?這只是一個兩秒鐘的鏡頭。很快,來自我們社區的許多人知道有一名亞洲人要出馬競選美國總統, 但沒有人記得他的名字或知道他是誰。他的族裔背景對許多亞裔美國人很重要。

在5月3日20多人會面的小型會議裡, 高科技創業企業家楊安澤表現出他的智慧和魅力,就像魔術一樣。他走進凱悅酒店的一個小會議室,每個人(大多數是華裔美國人)坐在長長的會議桌前都感到驚訝。

在凱侻酒店小會議室中的相關人士與楊安澤合影。

楊安澤說: 「我很自豪我的背景能夠代表亞裔社區和亞裔的文化傳統。 亞洲父母並不鼓勵孩子競選公職。我的父母當然沒有告訴我要我去競選。」因為一般的亞裔父母是希望兒女通過成為醫生或律師,在經濟上或學術上取得高成就。

楊安澤的著作及其簽名。

 

 

 

 

 

 

 

 

然而,楊安澤解釋說,亞裔美國人在美國多被視為「較低層」和「不存在」,原因有五:

首先,亞裔美國人的選民投票率很低。

其次,亞裔選民的籌款和捐款模式是最差的。

第三,亞裔候選人只競選低層職位。

第四, 亞裔人口不足以對紐約州、馬薩諸塞州、威斯康星州、德克薩斯州和賓夕法尼亞州 (New York, Massachusetts, Wisconsin, Texas and Pennsylvania) 等搖擺州產生影響。

第五,亞裔社區在政治上存在分歧。

然而,楊安表示,他並沒有依靠他的「身份-identity」作為競選的靠山,而是他的經濟思維。

在表爾威市議會議員梁浩婷(Janice Zahn) 的開場問候後,楊安澤表示他競選高層公職較容易,也更容易上任。但是,梁競選本地官員之職是較困難,因為必需面對選民,而且「選民們知道你住在哪裡。」在楊安澤和與會者不到半小時的對話中,梁浩婷表示支持楊安澤。不久,Redmond市議員Steve Fields也表態背書。楊安澤迅速抓住了這一刻,並通過對梁和Fields的背書來回應他們對他的支持。梁和Hill都將在今年的競選中參選。

楊安澤與Steve Fields(左)及表爾威市議員梁浩婷(右)合影。

梁浩婷表示支持楊安澤是因為她一直在研究他的網站。「我讀了他的平台。在將想法和政策放在一起前,楊安澤談論的是證據。他在不同領域有很多想法。他務實,……積極主動,……有遠見,……鼓勵艱難的對話,著重潛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著眼於技術……塑造國家的未來。」

在中國海景大酒樓有460多人參加了楊安澤的造勢活動,華人社區為他籌集了40,000多美元,除去開支,餘款有26,000美元。楊安澤認識到他的競選活動為整個亞裔社區注入了活力。儘管觀眾中有共和黨人,但這正是楊在5月3日所取得的成就。雖然有些人不同意他對18至64歲公民,由政府給予1000美元基本收入的方案,但反對者仍然參加了這場活動。組織者不想處理楊安澤贏得勝利的問題。許多人提醒西華報,比爾·克靈頓總統和奧巴馬總統,在競選早期不被選民接受,他們沒有太大的成功機會。事實上是因為克靈頓和奧巴馬不為眾人熟知,且他們的對手擁有強大的頭銜和知名度。然而他們無懼一切,終於改寫歷史,

在中國海景大酒樓門口,我與楊安澤擊掌致意。

WeCan公司的魏玉玲在凱悅酒店的會議上表示,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勇氣可嘉。楊安澤所做的,就是這種精神標誌性的代表。

6月26日或27日(取決於安排)亞裔選民將在NBC,MSNBC 和 Telemundo的總統辯論中觀看楊安澤的表現,他將提高美籍亞裔參政的熱情,及改變美國人對美籍亞裔的的描述,並打破陳規定型的觀念。

是的,我們亞裔美國人可以成為領導者,完成任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那麼為什麼要談論背書支持誰?或者我們應該投票給誰呢!現在談論這些似乎顯得還為時過早吧!

楊安澤手持西華報英文版NW Asianweekly。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中國海景大酒樓, 亞裔, 副總統, 喜來登酒店, 奧巴馬, 拜登, 梁浩婷, 楊安澤, 民主黨, 白宮, 總統參選人, 美籍亞裔, 英斯利, 華埠國際區, 華盛頓州, 西雅圖, 駱家輝

駱家輝宣佈市郡兩府為 2020人口普查 撥款$100萬

April 4,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駱家輝與郡長康斯坦丁

(本報訊)在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中,駱家輝受到前總統奧巴馬指派,對普查過程及結果進行監督。如今,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距離下一次僅剩1年時間。

華州前州長駱家輝於本月1日與本地其他政要一同出席活動,在碧近山(Beacon Hill)附近的會議中向總統川普發出警告,稱川普試圖以增加詢問居民是否為美國公民的問題,來干擾人口普查的真實結果,希望此次監管普查過程的工作人員盡職盡責,忠於自己的工作。同時,駱家輝表示,由於川普所設下的阻礙,西雅圖市府、金郡郡府及西雅圖基金會將聯合撥款100萬美元,以確保人口普查數據的真實性。

由於各州人口直接決定了本州可獲得的聯邦款項數量,人口同時還決定了大西雅圖地區在國會中是否可以獲得另外一個席位。西雅圖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及金郡郡長康斯坦丁(Dow Constantine)表示,市郡兩府分別為此次資金貢獻了25萬美元,西雅圖基金會提供了50萬美元。

移民、有色族裔、LGBTQ(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及酷兒的統稱)、租戶、學生及無家可歸人士等群體,在以往的人口普查中長期未能全數計算,這筆資金將幫助一些非盈利組織更好的與民眾接觸交流,確保將所有人口如實上報。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LGBTQ, 人口普查, 奧巴馬, 川普, 康斯坦丁, 有色族裔, 杜爾肯, 碧近山, 移民, 美國, 美國公民, 西雅圖, 西雅圖基金會, 金郡, 駱家輝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很難說「再見」!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因為當這個「再見」意味的是「再也不見」時,通常是很難啟口說出的。 本週是中文版《西華報》和英文版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 [繼續閱讀……] about 很難說「再見」!

西華報電子版(1-21-2023). (停刊版)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3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