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常春藤盟校

川普將簽行政令 要求高校披露錄取者族裔信息

August 15,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白宮宣佈,總統川普預計將簽署一項行政令,意在全面清除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與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相關的招生政策。該命令將要求各大高校提交詳細的入學數據,以證明在招生過程中未將種族因素納入考量。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X上公佈了這一消息,但並未說明政府將採用哪些標準來判斷學校是否存在違規行為。此舉標誌著川普政府針對「多元、公平與包容」(DEI)項目的行動進一步升級。

上個月,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與布朗大學在與聯邦政府就撥款問題拉鋸數月後,最終與政府達成和解。根據協議,兩所大學除需公佈學術成績外,還須披露申請者的種族信息。該協議迅速引發關於學術自由和政府角色的廣泛爭議。

此次行政令源於最高法院在兩年多以前作出的里程碑式裁決。在審理涉及哈佛大學與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招生歧視」案件時,最高法院裁定,錄取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違反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這一裁決被保守派視為重大勝利,他們長期主張,平權政策對白人及亞裔學生構成了逆向歧視。

然而,最高法院的裁決也引發了嚴厲批評。反對者認為,在美國高等教育體系長期存在種族不平等的背景下,允許在招生中考慮種族因素,是幫助邊緣化群體學生獲得公平機會的必要手段。

非裔大法官傑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在涉及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反對意見中寫道:「在法律層面上否認種族的重要性,並不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在與美國過去和現在的實際經驗嚴重脫節的情況下,最高法院正在干涉大學為解決現實社會問題所做的努力。」

川普在上任初期就確立了反DEI立場。他在上任第一週的行政令要求聯邦政府終止「歧視性和非法的偏好、授權、政策和項目」。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DEI, 哥倫比亞大學, 川普, 布朗大學, 常春藤盟校, 平權法案, 招生, 歧視, 白宮, 種族, 聯邦

全美回報率最高的大學

July 19,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雖然越來越多美國人開始對大學學位的價值存疑,但新的研究發現,有無可爭議的數據表明,大學畢業生的收入還是要遠超過那些只有高中學歷的人。

薪酬公司PayScale的分析顯示,到2024年大學畢業生的薪水中位數將要比沒有的人高出37%左右。以美元計算,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平均年收入為$78,400美元,而高中學歷的人平均年收入只有$49,400。

「雖然學費飆升、入學人數減少,但數據顯示大學學位在今天的就業市場還是有價值的。只不過,並非每所大學都能提供同樣的經濟前景,還是要謹慎選擇學校和專業的。」

分析大學學位價值的一種方法是看它的「投資回報率」,也就是畢業後20年的薪資收入減去讀書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常春藤盟校沒有一家進入前10名,而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大學幾乎都是以STEM為重點的,從第一名的Harvey Mudd College到加州理工學院。

2024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大學: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Payscale, 常春藤盟校, 投資回報率, 美國

高管們解釋為什麼亞裔未能在美國企業中崛起

September 8, 2022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Mahlon Meyer

據一家為亞裔專業人士提供培訓和教育的非營利組織稱,在美國,亞裔是所有族裔中最不可能晉升到高級管理職位的族裔。

耐克(Nike)高管Iris Yen在Ascend基金會(Ascend Foundation)贊助的一個論壇上說,盡管亞裔佔美國總人口的6%和專業勞動力的12%,但只有1.5%的亞裔能夠晉升到高管級別。

5月11日的網上論壇是系列論壇中的第一場,亞裔企業領導人匯聚一堂,他們認為,過去兩年公開的種族主義也使亞裔社區對其所面臨的鬥爭有了賦權和理解。高管們表示,盡管美國對亞裔的種族主義已經存在了兩個世紀,但新的數據和理解為應對這種歧視提供了新的思路。

根據PEW 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76%的亞裔認為自己受到了歧視,Yen說,看到這樣的統計數據證實了她自己的觀察。她說:「你認為可能發生的事情正在發生,這讓我鬆了一口氣,讓我覺得自己沒瘋。」她說,從專業角度來講,了解這些數據對企業至關重要。「任何擁有亞裔員工的公司都需要了解這一點,」她說。

文化差異

Rob Ohno

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PGA Tour)的高管Rob Ohno說,除了公然的歧視和侵犯外,亞裔被提升到高層職位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原因有兩個,即截然不同的工作文化和對他們的無意識偏見。他承認自己指的是一個包含不同文化的多元化群體,並引用了Joyce Chen的一篇名為《巨大的文化鴻溝 — The Massive Culture Gap》的論文。

「我希望這是我一開始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情,」Ohno說。他說,亞裔人重視社會秩序與和諧,他們不想破壞現狀。此外在工作場所強調任務,而不是情感聯繫,尤其是下屬和老闆之間。「要謙虛,讓老闆高興,」提到在一家典型的亞裔公司取得成功的關鍵時,他如此說到。

然而,在西方或英美世界,權力來自「影響力」。雖然取得成果很重要,但晉升更加取決於與其他所有級別的員工建立情感聯繫,甚至是與自己老闆之上的人。對亞洲人來說,這樣的要求似乎不合適。「你的職位愈高,這就愈重要,」他說。

Chen在她的論文中描述了許多亞洲移民家庭的謬論,他們認為「哈佛加努力」就意味著成功。她的父親從台灣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但卻避開了公司的聖誕派對,因為他「害怕與白人交談」,他的晉升因此受到了影響。她還對「財富500強公司 – top Fortune 500 companies」的領導人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很少有人上過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

「在美國,常青藤盟校的學位在你30歲之前,也就是在你大學或研究生畢業後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對你最有幫助。在那個時候,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一些最負盛名的法律、銀行和管理諮詢公司幾乎只從最精英的學校裡招聘,」她寫到。

但是,她補充說,許多亞裔父母教導孩子們努力學習,不要貪玩,而這阻礙了他們的孩子發展必要的人際關係和社交技能,而這些技能最終決定了誰能在美國公司裡成為頂尖人物。她寫道:「在成長過程中,當其他孩子在玩耍、學著成為朋友、交朋友時,我們卻是獨自一人,努力學習,為了獲得優異的成績,贏得數學競賽,為了進入哈佛。」

她補充說,「現在我們明白了為什麼『哈佛加努力』的信條對我們的社區來說是如此危險的謬論。它不僅會誘使家庭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去爭取常春藤盟校的學位,更糟糕的是,它會阻礙我們發展用來利用和引導所受教育所需要的人際關係技能。」

無意識的偏見

對亞裔的無意識偏見是阻礙他們在企業晉升的另一個因素。Blue Buffalo的高管 David Wurm在五年前參加了Ancestry.com的測試後才意識到自己基本上是菲律賓人。

正是在他發覺並選擇接受自己的亞裔血統之後,他才完全意識到,在幾乎每次關於領導力提升的談話中都對亞裔進行了分類,包括他之前在General Mills擔任高管時。「我當時在房間裡,」他說。

諸如「不適合」、「安靜」或「缺乏領導能力,無法領導多元化的團隊」等語句,都表明了對亞裔的無意識偏見。和其他人一樣,他的現任和前任僱主現在都有強制性的領導力培訓。他說,公司層面愈來愈了解無意識偏見的本質。

如何提升

Iris Yen

與此同時,高管們鼓勵亞裔從自己的背景和文化中汲取力量和靈感。來自移民家庭的Yen說,她在面對挑戰時想到的是「特立獨行」的移民精神。她說:「我每天都在思考能為我的團隊帶來一些什麼,並想到我的前輩為我和我的家人所做的事情而產生的巨大的責任感。」

面對近年來針對亞裔的暴力和敵對情緒的增加,以及參與Ascend的活動所帶來的鼓舞,Yen說,她直面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代表著什麼?」部份答案可能會讓非亞裔感到驚訝。

人口來自20多個原國籍,「我們體現了多樣性,以及多樣性帶來的一切,」她說。她補充道,亞裔也代表著未來。目前2200萬的人口預計到2060年將達到4600萬。她說,除了作為購買力增長最快的消費群體之外,亞裔還特別擅長駕馭日益多元化的工作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新想法會從「混雜的文化」中產生。「作為一個社區,我們確實分享了很多跨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見解。」至於教育他人,她說,分享個人故事非常有效。

Ohno在電子郵件中寫道,這個系列虛擬論壇「旨在幫助亞裔專業人士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力,我們有幫助下一代亞裔領導人的宏偉願景,無論他們是剛剛開始職業生涯,還是職業生涯的中途,或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階段。與會者不一定要從事銷售或創收工作。他們可以是從事任何學科的工作者,因為主題與所有亞裔專業人士有關。」

欲知更多ASCEND活動,請瀏覽RISE SERIES LinkedIn群組。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亞裔, 企業, 常春藤盟校, 移民, 種族主義, 耐克

亞裔青少年面臨大學入學壓力

June 9, 2022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Juliet Fang

每年5月,數百萬高中生在他們的大學申請網站上點擊「接受」按鈕,承諾他們將在那裡度過未來四年的生活。

他們已經正式完成了大學申請——這是一個令人生畏、難以承受、充滿壓力和精神挑戰的過程。過去兩年,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著2026屆學生,從他們高中二年級開始,申請大學只會變得更加困難。

「疫情開始時,我的日常生活被完全打亂了。我和我的朋友們都感到完全不知所措,」加州弗雷斯諾市布坎南高中(Buchanan High School in Fresno, California)的高三學生Emily Chen說。「突然變成遠程學習,不僅使我的成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保持,而且我的暑期實習被推遲了,辯論比賽也被取消了。」

這些課外活動,包括暑期夏令營、科學博覽會和社團活動正在變得愈來愈重要,因為學生們試圖在愈來愈多競爭激烈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跟據大學招生網站「大學機密-College Confidential」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申請人數激增,部份原因是可選考試政策。哈佛大學的錄取率下降到歷史最低點,為3.19%,斯坦福大學為3.95%、布朗大學為5%、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14%,全部都有所下降。而對學生來說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答案是壓力,很多壓力。

「我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打擊,就像我的很多同學一樣,」加州弗雷斯諾大學高中(University High Schoolin Fresno , California )的高三學生Emilea Okayasu說。

「我被孤立了,所以我高中的大部份時間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對未來四年要做的事情感到困惑和壓力。」

「大學錄取過程非常困難,我幾乎是一個人在摸索。你不能把事情搞砸,忘記提交文件,尤其是像助學金這樣的事情。更糟糕的是,我身邊沒有輔導員這樣的人來幫助我。」

事實上,由於大學在申請中要求多篇論文、助學金文件、成績單、考試成績和推薦信,因此錄取過程往往是模糊的。

由於無法親自接觸到學校的指導顧問,許多學生不得不自己應對一些棘手的問題,例如我應該參加SAT考試嗎?我要申請多少所大學?申請哪一所大學?助學金如何運作?我要參加什麼活動?

Christie Saetang是加州奧蘭治市(Orange, California)奧蘭治高中(Orange high school)的一名高三學生,她發現自己很難回答這些問題。

「在高中二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計劃好了大學生活。我要在大學取得好成績,在SAT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參與課外活動,與老師建立有意義的聯繫。但疫情打破了這一切。突然間,我覺得自己無處可去,我所做的一切都不夠好,永遠都進不了大學。那是一段艱難的時期。」

她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是她焦慮的根源。「我害怕失敗。我也害怕讓我的父母和家人失望,因為我一直承受著考上名牌大學的壓力。家裡關於我上大學的氣氛讓我覺得如果我沒有被斯坦福大學、常春藤盟校或麻省理工學院錄取,我就會失去職業生涯的機會。」

Saetang的故事很普遍。文化和父母的期望是亞太裔高中生經常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聲望的價值,比如成為斯坦福大學的學生,而且許多有移民背景的亞太裔家庭,尤其是東亞家庭,將大學教育視為對小學、中學教育、音樂課以及學校導師多年投資的回報。

《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的Allison Singh表示:「來自嚴格的亞太裔家庭的學生總是被寄予厚望,就讀常春藤盟校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從本質上說,上一所「好學校」意味著在研究生或專業學校有更好的機會,意味著更高質量的職業選擇和未來的經濟保障。

這是一個很大程度上錯誤的假設。精英本科學校不是精英研究生院的「附屬」學校。例如,在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所代表的本科院校就像學生本身一樣多元化。通常,通往職業生涯的道路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死板。

Saetang、Chen和Okayasu分別計劃報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和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現在他們很高興大學申請流程結束了。

「當我進入伯克利時,我如釋重負,」Saetang說。「我很感激能被錄取,但是,回顧過去,我知道我在任何一所學校都會很開心。我花了一段時間才擺脫那種以成就衡量價值的思維定式。現在看來,那種心態是多麽的不合理,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是非常真實的。」

她祝願即將升入高中的學生們都有好運和勇氣。不要去在意別人的想法,尤其是那些你幾個月後就不會再見到的人。在學校之外,我想說,我希望亞裔美國父母和家庭能更加理解斯坦福或哈佛不是終點,但這需要一些時間。你知道,這是雙向的。父母只是真心希望兒女們能夠得到最好的。」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亞裔, 伯克利,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南加州大學, 大學, 常春藤盟校, 移民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工作和堅定的決心,亞太文化中心美麗、充滿活力、最先進的設施已經完工。 APCC已於2025年8月29日舉行節日盛大開幕式以紀念這一里程碑。 新地址是:4851 South Tacoma Way, Tacoma, Washington 98409。 29年來,APCC一直在穩步發展,並一直在尋找一個永久的家。 多年來,APCC員工在Sheraton … [繼續閱讀……] about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探索與亞太文化中心聯絡的多種方式,同時享受獨家會員福利。 成為會員意味著加入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慶祝亞太地區的多樣化文化和傳統,同時支援APCC對社群的使命。 作為會員,您將全年享受特殊福利,包括: 1、Judie … [繼續閱讀……] about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展期: 8月29日至9月6日(2025年) APCC Jade Choe Gallery地址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與藝術家會面: 9月4日下午四點至六點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西市公立學校的安全觀察監測中心 從今年秋季開始,西雅圖公立學校將開始推行「安全觀察」應用程式和相關電腦程式。其目標是將發生在校內的威脅事件進一步惡化之前盡早進行通報;通過應用程序、短信或網絡來識別可疑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參觀現代住宅 9月13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多個地點。西雅圖現代住宅之旅是自駕參觀西雅圖和東區的現代住宅,有機會與建築師、設計師和建築商會面,適合10歲以上(可以)。 交響樂的開幕之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博物館 通行證計劃又回來了而且比以往更大,有15個景點可以免費參觀。在中斷了幾個月之後,這是在預算內參觀西雅圖博物館、水族館和動物園的好方法!在2025年8月又增加了兩個景點後,西雅圖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