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文化

為什麼我拒絕某些亞洲文化的價值

June 2,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備註:1. 此文內容為2013年5月的重印版,但照片是付梓的新版。

2. 有讀者來電稱04-09-2100期「化劣勢為優勢——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新冠帶來的革新」的博客一文為舊稿。此文中的現象曾在其他博文中提及,但2100期內容是採訪本報員工後撰寫的新作品。

當讀到這個標題時,讀者可能會想,「她瘋了嗎? 她在想什麼?」

在我的身上,蘊含著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和智慧。尤其適逢慶祝亞裔美國人傳統月的時候,我宣佈我不認可部份亞洲文化價值觀是毫無意義的。

但老實說,即使是亞洲文化也有其缺陷。那麼,我遠離中國傳統的陰暗面是什麼?

我最認同的中國文化價值觀是什麼?

我喜歡我們是辛勤工作的事實。忠誠是我們的名字,我們會犧牲一切來養家糊口。家庭是我們的基礎。謙卑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塑造品格。

亞裔社區不需要像Suze Orman這樣的金融大師,因為我們的座右銘是「儲蓄、儲蓄和儲蓄」。美國人喜歡消費和借貸,而我的許多亞洲朋友討厭負債。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與其族群相比,亞裔美國人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最高。我們高度重視教育。我們可能不會在奢侈品上花太多錢,但我們非常願意為孩子在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 colleges)和私立學校支付昂貴的學費。

左起: Ming Fung、Stephanie Schuessler、Melissa Camp 和 Ellen Bjorge 在一個節日的生日派對上。這些女士們說她們的中式服裝和旗袍是在網上買的(照片由吳靜雯拍攝)

等級制度阻礙進步

亞洲文化教導我們要服從權威和長輩,尊重排名論輩的等級制度。

當長輩說話時,我們不僅要聽,還要接受他們所說的話,即使他們可能是錯的。 到了50多歲的時候,我才敢鼓起勇氣,多次告訴父母他們錯了。但是我的兒子們則會經常告訴我,「媽媽,你犯了一個錯誤。」

他們喜歡糾正我的英語發音,並指出我從來就對技術和流行文化的無知。我不介意孩子似乎比我聰明,他們有時是我最好的老師。他們成長得愈多,我就愈平等地對待他們。如果我對媽媽這麼說,她會覺得我很不尊重她。

「愛面子」毀人生

我們會過分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面子是亞裔移民的一大文化負擔。有多少次我們害怕做某事,是因為有人不贊成或有機會八卦,即使我們知道這是正確的做法。是取悅自己重要?還是取悅他人?

一些亞裔因為「愛面子」強迫自己買昂貴的房子或接受一份有聲望的工作。擺脫「愛面子」的包袱需要勇氣,只有解放自己才是回報。

謙虛不是最好的答案

一些亞洲文化強調謙虛。結果是即使在關鍵時刻我們也不願宣揚自己和說真話。在美國,你有義務分享你的知識,因為這樣做可以節省同事的時間和老闆的鈔票。

這樣做可能涉及推銷自己,甚至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關注,但是,對我來說,分享技能和專業知識並不是吹捧自己。有時這對自己和公司來說是最好的事情。畢竟如果別人不知道你的能力和貢獻,你怎麼能得到星級的獎章呢?你想打破玻璃天花板嗎?

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推銷自己,是亞裔美國人成為領導者的關鍵。

Jerry Kirsch 和 Terry Allen 最近在西雅圖中心的西雅圖櫻花節上展示了她們的摺紙藝術作品(照片由吳靜雯拍攝)

讓氣氛更熱烈

我被培養成安靜和順從,不製造噪音或惹事。但是,不說出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為報社的出版商,我了解到,當權威和不公正出現時,我們必需挑戰它。

提問會改變生活。你有發言權,應該善用它。當你用得愈多,提問的功力就會變得愈強大。

多樣性是一份禮物如果我不來美國,我可能會成為種族主義者。我的家人向我灌輸了很多好的價值觀,但也灌輸了對黑人和其他亞洲民族的偏見,因為我的家人在甲午戰爭(Sino-Japanese War)期間所經歷的一切,在他們的心目中認為所有日本人都是一樣的沒有人性。

正如社區領袖李權忠(Jerry Lee)所說,「那是60年前的歷史事件,當年那些日本人已經死了。」

美國使我變得能夠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我很感激我與日裔美國人和其他有色人種分享了一些美好的友誼。他們打開了我的思想和心靈。

為了表明我對多元化的承諾,我通過西華報基金會啟動了多元化機制。我們根據白人、黑人、西班牙裔、美洲原住民、亞洲人和其他學生在多樣性方面的工作,向他們提供獎學金。

另一個多元化項目是女性賦權午餐系列(Women of Color Empowered lunch series)活動。我們將最多元化的女性群體聚集在一起,互相學習、分享和支持。只有在美國我才能發起這樣的項目。

不要忘記,多樣性是一份禮物。

失敗推動我們前進

在亞洲文化中,失敗是難以被接受的。失敗會使當事人感到內疚和羞愧。

在中國,我見過離婚的女性被視為敝屐(破鞋),即使是她們丈夫的過錯。 在亞洲文化中,不能賺錢也被認為是一種失敗,不快樂的年輕人遭受的痛苦,比他們需要的要多,因為他們認為造成今天的結果完全是自己有錯。如果你犯了罪,那麼在亞洲你將永遠沒有第二次翻身的機會。

但美國相信救贖。已經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來幫助當上父母的青少年,重返學校獲得高中水平的學術技能 (GED)文憑。前吸毒者和幫派成員在社會獲得了第二次改變向上的機會。這些被感化的人會走出去與年輕人交談,幫助年輕人保持生活正常,避免誤入歧途。

2022年5月1日,一個韓國舞蹈團在西雅圖中心舉行的亞太裔AAPI 傳統月節上表演。(攝影:吳靜雯)

回饋

我對亞洲文化價值觀最大的不認同是認為家庭應該是我們唯一要關心的人。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我們的社區、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州和我們的國家負有責任。

我們應該向不同姓氏的人慷慨解囊。

這就是我欽佩美國人總是為陌生人提供幫助。2010年海地(Haiti)發生7級大地震後,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前往該島幫助重建。我認識許多美國白人,包括比爾.蓋茨(Bill Gates)通過他的基金會前往非洲開發清潔水,努力根除脊髓灰質炎、瘧疾(eradicate polio, malaria)和其他疾病,並利用自己的時間、金錢和才能改善農業系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後,二戰以來最大的人道主義危機之一發生了,危機初期就引起美國人的注意,並激發了許多人捐款或參與其他支持行動。1/4的美國人以某種方式打開錢包以應對危機——包括向慈善機構捐款或其他形式對烏克蘭的援助。

美國文化宣揚慈善和慷慨。亞裔美國人在理解回饋和接受慈善事業的重要性方面進展緩慢。

同時身為亞洲人和美國人的我,給了我一點自由。那就是展示了我必需成為我自己、選擇我所相信的東西,並過上我想要的生活的自由,全然不虞恐懼。我慶祝自己拒絕傳承我原生文化中的缺點,保持並擁有東西兩個世界文化中更好部份的能力。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亞洲, 亞裔, 儲蓄, 文化, 移民

疫情改變禮儀文化

May 7,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譯自作者:Anna Matteo

每種文化都有某種形式和程度上的人與人之間的問候,但世界各地都不同。在美國等一些國家,握手和擁抱是常態。在許多歐洲文化中,在向人們打招呼時,要做的是臉頰親吻或空吻。而且,如果是參加運動隊比賽,無論你的文化背景如何,都可能會向擊掌相慶。這些是我們平時的傳統。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宣佈新的冠狀病毒大流行。全世界的衛生官員都在敦促人們經常洗手。警告人們避免人群過多集中,並通過控制社交活動來嚴防疾病的傳播。這導致了全世界問候的新方式。

大家現在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男人向另一個男人握手。但兩人並沒有握手,而是快速的右腳踢,快速的左腳踢的踢腳動作來互相招呼對方。然後,視頻顯示了更多男人以此方式互相問候。它看起來像是舞步或足球動作。

鄭裕文(音譯)是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在中國的電視主持人。她的工作涉及與許多直播嘉賓接觸。因此,她說她已經更改了客人問候政策。她告訴所有出現在攝影棚裡的客人,我們不再握手了。我們做肘部觸摸,敲打腳,或者可以親吻腳……。而Sharon Wu正在採取另一種方法。就是採用團體洗手法。她表示最近我們有一些客人來工作室。對我來說,我仍然和他們握手。但握手後我會說:「好的。讓我們倆都去洗手間洗手。」

Mir Abdul Moshref在阿富汗工作,他說在此地人們通常不握手。只在口頭上打招呼。或只是觸肘,有時互相踢腳,或只是彼此碰碰。在伊朗,人們使用了類似的問候語,稱為「屁股撞——butt bump」。所以除了腳踢,臀部碰撞和肘部觸摸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不打招呼地打招呼。

許多亞洲文化已經使用非接觸式問候。因此,世界上這個地區的人們可能會更輕鬆地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在日本,傳統的問候語是雙手低頭深躬。在歐洲,接吻是打招呼的一種常見方式。法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人們經常用兩個吻-每個臉頰一個的問候方式。瑞士人會給了,三個吻。但據路透社報導,瑞士和法國的衛生官員已建議人們停止傳統的接吻問候。意大利政府禁止接吻,以阻止這種疾病的傳播。

這不是政府第一次禁止人們之間的口接觸。1439年,在涉及亨利六世國王的儀式上,英格蘭暫時禁止接吻。這是為了避免在瘟疫中危害國王的生命。1562年左右,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公開親吻也被禁止並處以死刑。原因是什麼?一一阻止疾病傳播。

Filed Under: 副刊, 文化, 首要 Tagged With: 世界衛生組織, 伊朗, 冠狀病毒, 意大利, 文化, 日本, 歐洲, 法國, 瑞士, 疫情, 美國, 英格蘭

2018西雅圖華埠國際區夏日龍節活動花絮

July 19,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由華埠國際商業促進會(CIDBIA)組織的第43屆西雅圖華埠國際暑期美食和音樂節《夏日龍節活動》,己於14日中午至翌日15日下午6時,在新開放和擴大的慶喜公園舉行。

今年的演出更為多元化,來自本地數百名的文化表演者在這個西太平洋堪稱最大的藝術節上演出。舞獅龍舞者、日本音樂家、麥輝功夫會、西北功夫會等武術團體、韓國傳統表演藝術、菲律賓民間舞蹈、日本太鼓、傳統泰國舞、甚至是世界知名的霹靂舞者,都在這兩天踏上舞台,展現西雅圖的多樣性和獨特的文化遺產。許多人參加了乒乓球比賽和吃麵比賽,是活動中的高潮之一。

活動中由超過40家本地餐館提供只售$3的步行美食之旅,更是食物愛好者不能錯過的樂事。大會還提供許多家庭娛樂如:摺紙工作坊、小孩活動和手工藝品展等活動。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CIDBIA, 功夫, 夏日龍節, 太鼓, 慶喜公園, 文化, 步行, 武術, 比賽, 美食, 舞獅, 舞蹈, 藝術, 音樂, 餐館

華埠國際區為何與眾不同

July 12,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對於在華埠國際區生活和工作的人來講,這個地方是十分特別的。華埠國際區於1951年得名,最初由西雅圖當時的市長德文(William Devin)命名為「國際中心」。

如今,這一區域包含華埠、日本城及小西貢三大鄰里社區,已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對於當地人來講,這裡已經是一個樞紐地區。

由於華埠的特殊性,許多家庭企業選擇在此紮根。社區民眾表示大家彼此照應,讓人十分感恩。更有像陳榮新那樣的社區代表性人物,為保護弱勢群體安全而做出努力並犧牲生命。

同時,華埠國際區還是一個美食天堂,在這裡經營的餐館,多數以合理價格為特色。食物選擇更是琳瑯滿目,從亞洲的中餐、日餐、越餐、韓餐及夏威夷餐,到卡津(Cajun,指以新奧爾良市為代表的文化特色,以洋蔥、辣椒和芹菜加以香料調和而成的特色菜系)、墨西哥、埃塞俄比亞及希臘餐,另有披薩店、麵包店和茶館,甚至還有一家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店。每家餐館都有其特定的客戶群,這使得華埠成為了一個蒸蒸日上的繁榮社區。

除美食、社區、歷史和文化外,便利的交通也是華埠地區的一大特色。座落於中心地帶的華埠國際區,除大巴士站和輕軌站外,還有市府巨資修建的第一山街車。民眾來到這裡,可以乘坐汽車、輕軌及街車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作為如此與眾不同的社區,華埠國際區值得探索及開發。支持這裡的企業,同樣也是對構成西雅圖經濟的大力支持。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William Devin, 交通, 國際中心, 小西貢, 巴士, 市長, 文化, 旅遊, 日本, 樞紐, 歷史, 社區, 經濟, 美食, 華埠, 華埠國際區, 街車, 輕軌, 鄰里

慶祝亞太裔傳統月

May 10,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亞太裔傳統月(Asian/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是美國的一個傳統性節日,定在每年的5月。亞太裔傳統月期間,許多地方官員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聯誼慶祝活動體現多元文化,感謝亞太裔的貢獻,增進各族裔之間的相互了解。1992年由時任總統老布殊簽署法案設立了亞太裔傳統月。主要精神是要在美國歷史和社會中建立和認同亞太裔美國人的概念和身份。在美國的各亞太裔社區年年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慶祝活動,多半是以慶祝來源國的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

今年西雅圖的亞太裔傳統月活動已於5月6日上午11:45至下午5:00在西雅圖中心(Seattle Center)舉行,有團體表演、華州各地藝術家、食品卡車、孩子們的活動,吃漢堡比賽、各國文化展示、舞獅、青年儀仗隊、打鼓、武術等內容。通過現場表演,視覺藝術,動手活動,食品,遊戲和熱鬧的市集售貨等,讓大家一起來探索和體驗亞太的文化根源。


舞獅表演
①

 

②
③
④

①-④:來自亞馬遜公司、西雅圖台美專業協會,及建安的的年輕人們參加了吃漢堡比賽。

本次活動的吉祥物與吃漢堡比賽的參加者們。
韓國舞蹈
用韓國古箏彈奏搖滾樂,在YouTube上有5百萬的瀏覽量。
越南舞蹈
書法表演
印度寶萊塢舞蹈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亞太裔, 亞太裔傳統月, 文化, 族裔, 節日, 老布殊

樂敍之家 盛大開幕

March 9,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吳靜雯

當Aegis Living董事長Dwayne Clark於2011年首次宣佈,他將建造一個以中國文化為元素的輔助耆老生活設施的樂敍之家(Aegis Gardens)時,社區不知道盼來的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期待。一些非亞裔人士可能會將紅色,綠色硫璃瓦的屋頂及鑲著金邊建築物的中國文化結合起來。

中國文化究竟意味著什麼?一個輔助生活場所如何才能真正將亞洲文化融入到實質中而不僅僅局限於表面? 樂敍之家最近在Newcastle慶祝了盛大的落成使用開幕式。我不僅被美麗和溫暖的設施感染,也感到環境的舒適和員工的體貼服務,食物是頂尖的一切的安排都出色地呈現在眼前。

環境

休閒區可遠眺湖光綠樹。

Clark諮詢風水大師以確保建築與自然和諧相處,這說明樂敍之家在過程和設計中費盡心思。室外大自然景觀和池塘相映成趣,它是一個包括了池塘和禪宗式花園為主的豐富多樣園林。

雅潔舒適的臥室。幾乎每個房間都有窗戶看到室外面的風景。

水是風水中象徵財富的關鍵。樂敍之家位於Boren湖畔,在夏天耆老和朋友們可以在湖邊散步,有大眾可以享受漫行的尋幽小徑。巧合的是樂敍之家毗鄰中國溪(China Creek)。Aegis Living通過研究,發現這條小溪所居位置的歷史意義,那就是中國礦工曾居住過該區,後被趕出到城外。這就是為什麼小溪被命名為中國溪的因由。

裝飾

在建築物周圍放置一些國畫和藝術品是不夠的。Clark派了一位室內設計師前往中國採購,這位設計師帶回了多件優雅的藝術品改變了整個設施,特別是入口處。中式傢具被放置在幾個客廳和房間角落,格局看起來迷人優雅,包括大堂的摺紙鶴屏風和廚房後擋板的麻將瓷磚牆,都是由特定藝術家直接親自創作, 顯現出豐富多采的大器。沒有兩件擺飾是相同的,但被放在哪個地方都很合適亮眼。

廚房後擋板的麻將瓷磚牆

①-⑥琳瑯滿目的中式擺設和傢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電影院可放映亞洲電影。
摺紙鶴屏風
大堂的水泉牆

食物

亞洲廚師團隊為耆老們準備中餐,從主菜到米飯、從甜點到湯品。樂敘之家有能力提供正宗北京烤鴨、炒扇貝和紅燒五花肉等的中式宴會餐。我在那裡吃過3次,食物很可口,可以體會到廚師們是用心和熱情做出好的飯菜饗客。

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稱讚樂敍之家的廚房是華盛頓州「最好的中式廚房」,如果你喜歡還可以享受到中式燒烤或點心。

雷尼爾山谷(Rainier Valley)社區發展基金會的Wayne Lau說: 「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設施。我有機會看到很多不同的廚房,能有機會參觀樂敍之家的廚房,我贊同駱家輝的評估。」

作為樂敍之家的居民,可以為來訪的全家人預訂私人房間用餐。作為社區的一份子,還可以在樂敍之家舉辦活動、租用場地、訂購食物,Aegis Living的整個構思就是要把社區帶到樂敘之家。Aegis Living希望把樂敘之家建成是一個文化及社區中心。今後,將建立日托服務,讓年輕人和老年人能充分享受與社區架構的好處。

樂敘之家有能力提供正宗北京烤鴨、炒扇貝和紅燒五花肉等的中式宴會餐。

工作人員

會計師Dick Woo表示岳父冉守愚是樂敍之家的居民,他把岳父從北門(Northgate)的養老院搬到了樂敍之家,是希望老人家能獲得更好的照顧。他說岳父在北門養老院感到非常孤獨,因為他是那裡唯一的亞洲人。沒有人能說普通話,養老院也不提供亞洲食物。

食物需要改善是許多居住在養老院居民的抱怨。我曾經在Everett養老院拜訪過朋友。美國餐的味道不好,我覺得朋友的狀況很糟糕。我希望我能為她帶些中式食物。這些養老院沒有必要專門去提供中餐服務,然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用一點愛心來烹調食物,讓食物吃起來美味可口才是。

如果喜歡每天享受中國文化,那麼樂敘之家就是個理想的地方。他們有茶室,電影院,健康套房,露天劇場;遊戲和手工藝室提供麻將、書法、繪畫、摺紙和紙牌,住在那裡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經理(中)與兩位廚師。
經理(左)、設計師(右二)和員工。

價格

有人說樂敘之家的定價可能有點高。我曾參觀過其他高級養老院的設施,樂敘之家除了具有這些養老院的設施外,還提供了其他養老院在設施、餐飲和項目中無法提供的中國文化元素。

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承擔得起的預算住進樂敘之家,它們有客臥同室(studio)、一臥室或兩臥室的單位。如果老來想住在有非常專業工作人員精心照顧,具有所有活動功能的場所讓自己擁有更加完善退休生活的環境,那麼樂敘之家會是你的首選之一。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Aegis Gardens, Boren, China Creek, Dwayne Clark, Newcastle, Rainier Valley, 中國, 北門, 文化, 樂敍之家, 社區, 禪宗, 風水, 駱家輝

第20屆亞太文化中心慶祝新年活動

February 22,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亞太地區的新年慶祝活動已有20年歷史,今年亞太文化中心(APCC)以韓國文化為特色展開了慶祝活動的序幕。2月10日的這項為期一天的慶祝亞洲和太平洋群島充滿活力的文化活動,超過8,100人參加。

慶祝活動由韓國、日本、夏威夷、泰國、關島(Guam)和沖繩(Okinawa)等不同文化共同合作展出。許多政要發表了賀詞,包括韓國總領事Lee Hyung-Jong、國會議員Derek Kilmer、副州長Cyrus Habib、州審計長Pat McCarthy、皮爾斯郡(Pierce)郡長Bruce Dammeier,和塔可瑪(Tacoma)市長Victoria Woodards。華盛頓州最高法院法官Steven Gonzalez是主要演講者,前海岸線(Shoreline)市議會議員Cheryl Lee 擔任司儀。

APCC每年舉辦的新年慶祝活動,由不同負責東道的國家展示文化,華盛頓州韓國社區是今年主辦的東道主,因此展示了許多該國文化的特色。代表韓國的許多團體在舞台上表演,韓國著名的流行江南風格(Gangnam Style)舞蹈甚至還有一場有趣的「快閃族——flash-mob」表演。

除了韓國民俗文化的表演外,觀眾還看到了來自薩摩亞(Samoa)、關島、印度尼西亞、夏威夷、中國、菲律賓、日本、印度、泰國、台灣、柬埔寨、斐濟/湯加(Fiji/Tonga)、老撾(Laos)和沖繩(Okinawa)等國家和地區的舞蹈、音樂和表演。觀眾可以參觀超過100個展攤,嘗試製作日本摺紙和燈籠等手工藝品,同時還可以觀看武術表演,並享受各種亞太食品攤的美味佳餚。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APCC, Bruce Dammeier, Cheryl Lee, Cyrus Habib, Derek Kilmer, Lee Hyung-Jong, Pat McCarthy, Steven Gonzalez, Victoria Woodards, 中國, 亞太文化中心, 亞洲, 副州長, 印度, 印度尼西亞, 台灣, 國會, 塔可瑪, 夏威夷, 太平洋, 審計長, 岸線市, 市長, 文化, 斐濟, 新年, 日本, 最高法院, 柬埔寨, 沖繩, 法官, 泰國, 湯加, 皮爾斯郡, 老撾, 菲律賓, 薩摩亞, 議員, 郡長, 關島, 韓國

吃魚,運氣會隨之而來 我家有吃魚的傳統

February 8,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在我家,魚是慶祝農曆新年必備的食材。在亞洲文化中,魚是豐富和財富的象徵。

對許多非亞洲人來說,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才能獲得所有的幸運?可嘗試養錦鯉(koi),因為在中國和日本文化中,錦鯉象徵的是財富。然而在籌備用錦鯉帶來好運之前,得要先花錢去買錦鯉才行,然而要買大型的錦鯉,可能要高達數千美元的花費。僅僅在池塘裡養一、兩條錦鯉是不夠的,需要至少12條各種金、紅、白不同顏色的大錦鯉,才能顯出熱鬧和福相去傳遞好運。也許,吃魚是降低獲得好運成本的一種方式,不妨就以此為決定吧!

在新的一年裡,為了好運吃一塊魚片行嗎?看來是不太夠的,最好的方法是吃掉整條魚,包括尾巴和頭部。數十年前,帶有整個頭部的完整魚上桌時,曾讓我的白人朋友感到些許不舒服也不願嚐試。嘿!這個狀況其實就像他們去釣魚時捕抓到整條魚,而不只是魚身的中間部份,他們不應該害怕看到整條熟魚才是。他們不知道魚頭是多麼的可口的,生薑魚頭湯經常供給分娩的婦女。魚頭湯含有許多營養素,但需要用新鮮的魚頭來燉出魚湯,在西雅圖的超市是很難找到極品的。

香港街市游水魚

我在香港的家中,常常為吃魚頭「打架」。在我最近一次去香港時也是如此。我不應該用「打架」這個詞來形容魚頭受歡迎的程度,但往往出於禮貌,我們的方法是首先尋問同桌有興趣的人「有沒有人要魚頭?」,實際上是提問者暗示自己想要魚頭,因為我知道還有別人也想要。

其他人會回答:「你拿去吧!」。

「不,你拿、你拿!」我會推讓別人先動筷子。

其他親戚會反擊說:「不,不,你拿!你拿!」。

幾分鐘來來往往的爭讓後,我們想出了一個分食的方法。

我建議的說:「你拿魚臉頰那部份,我拿其它的部份。」

同桌會有人跳出來說:「你拿臉頰的一邊,那我就拿另一邊。」

但是,如果您拿走了魚頭,通常也應該會分到一點魚尾巴,這象徵著有始有終的好運。服務員通常會用個冠冕堂皇的詞說:「小姐!你應該有龍頭(魚頭)和鳳尾(魚尾)的。」

即使頭部和大部份的肉都被吃掉了,魚的整個背骨仍留在盤裡。屬前世的貓、今世為人的表妹總等著吃魚背骨。不過,我們都很有禮貌不去和她爭搶。阿姨最終會說:「小妹妹(她的暱稱),拿尾巴骨頭去吃吧!」我本想說,魚背骨沒有什麼肉了,但就在我打算這麼說之前,表妹回說:「好!好!好!」她在盤子裡剁碎了整塊骨頭。

她真是隻貓啊!

去年12月我在香港餐館吃了很多美味的魚食,牠們是來自深海的各種活魚。一條活魚在市場上價格高達$90美元,在香港餐館吃活魚需花費1,000港幣(折合$150美元)。在美國的亞洲超市不提供太多活魚的選擇,最常見的種類是鰂魚(Tilapia),它不是來自深海,肉質很粗。

我很幸運,朋友和親戚用最美味的魚餐招待我。從粵式蒸鱈魚,到上海式的松仁油炸魚,到越式的烤鰻應有盡有。即使是石斑魚(rock cods)作法也有變化。最昂貴的是朋友在一家私人俱樂部請我吃的瓜子型石斑魚(pumpkin-seed-shape rock cod)。不太昂貴的是黑色鱈魚(black cod)和龍利魚(sole)。所有這些活魚吃起來都很鮮美,而我在香港也享受到品嚐那些美味的時刻。

清蒸石斑魚
上海松子黃魚
越式煎魚

所以問題是,我吃魚是因為它可能提供好運,還只是因為我喜歡它?事實是,我只是喜歡吃魚,真的不相信這會給我帶來好運,儘管我可能是錯的。我們今年獲頒的獎項數量驚人,其中一些獎項如西雅圖市文化大使獎和華盛頓州將軍協會獎(the City of Seattle’s Cultural Ambassador award and the Washington State Generals Association)不該頒給我們,但如果不是好運那我就不知道該歸功於誰了!

研究發現,魚給我們許多健康上的好處,它的歐米加3(Omega 3)脂肪是防止老化的食物之一。海鮮比肉類好多了,因為它較少脂肪並含更多的蛋白質及各種有價值的營養素。

當海洋和河流污染嚴重致使魚類含有汞,因此一些人可能會摒斥吃魚的好處。一位教授同意我的觀點,那就是魚類確實含有汞,但吃魚的好處大於害處。是的,這是一個明智的論點!

如果不喜歡魚那怎麼辦?可以訓練自己吃這種動物:一次吃一口,這並不難。經朋友和家人多次勸說後,不愛吃海鮮的朋友Jane,正試圖改變自己。有
天,她居然在吃大量的鮭魚,真是好樣的!

從魚頭到魚肚

正如我剛才所說在西雅圖很難找到新鮮的魚頭,所以我改變了口味,我已經迷上了魚中最肥美的魚肚。它是如此光滑柔軟,我的許多朋友避開此味,因為含有大量的脂肪。對我來說,吃肚子就像是到了天堂。我必需警告各位,這可是要靠後天才能培養出來的口味。

人們經常想知道為什麼我可以在華埠國際區呆上36年,答案是食物和友誼讓我駐足於此。最近,我在華埠餐館吃到了一道最精緻的魚肚。對不起,他不是在菜單裡。有時,最好的食物在菜單裡是看不到的,這是廚師和老闆們的佳餚!去年11月,我漫步到了大同飯店,Harry Chan和Tommy Quan兄弟檔經營的這家飯店正要吃午飯,引起我的注意的是在櫃檯上放了兩條清蒸的鰂魚。

大同飯店老闆兩兄弟

「多好的時機!」我笑了起來。

「想加入我們嗎?」Harry說。

「當然,我不會客氣的。」我說。

Harry正要替我拿餐食用的銀器。「不用了!我可以自己去拿。我可以吃魚肚嗎?」

吃吧!兩位兄弟說。那些魚肚進了我的肚子,整個下午提昇了我身體和情緒上的溫暖。

烹魚的技巧

西方人願意花大錢吃一塊豐腴滑口的牛排,在亞洲許多人則願意花大錢吃生猛海鮮, 尤其講究作法。蒸魚需要高超技巧, 多一秒魚肉就變粗老了, 食客們會發牢騷「浪費(魚)」,所以時機是至關重要的。包括我在內的廣東人更喜歡清蒸魚,不要炸、不要炒、不要烤。但是, 如果沒得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其他的作法,因為我喜歡吃魚。

蒸魚的其它配料包括蔥、薑、醬油和熱油。由於我們沒有可靠的蒸籠,丈夫已掌握了用微波爐蒸魚的技巧,他的蒸魚是相當成功的,我永遠不能像他那樣能恰巧適時的作出完美的蒸魚。

欣逢狗年,讀者現在知道吃什麼食物來慶祝農曆新年了吧!買更多的魚表示年年有餘!吃更多的魚讓您更健康!何不暢開您的腮幫子,好好的大塊朵頤一番呢!


附文:此文是我先生(George Liu)提供用微波爐蒸魚的技巧,味道和用蒸鍋或蒸籠作出來的無分軒輊,讓人驚訝竟然用微波爐也能作出來一般難以掌控的蒸魚。

方法如下:

  1. 將魚除霜或除冰。
  2. 把切碎的薑和蔥放在魚上。將魚全身擦抹上一茶匙油和一茶匙醬油。
  3. 將魚放入微波爐之前用另一個盤子完全蓋住魚身。
  4. 超過1磅的大魚微波88秒;小於1磅的微波77秒。
  5. 不要拿下蓋著的盤子,停上幾分鐘。
  6. 再微波9秒鐘。

(必需先試驗幾次就能掌握好, 請享用您的微波蒸魚!)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中國, 亞洲, 將軍協會獎, 文化, 新年, 日本, 污染, 蛋白質, 財富, 錦鯉, 香港

墨爾本7連冠 全球最宜居城市

August 17,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關係機構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發佈了2017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Liveability Index 2017)。澳洲城市墨爾本連續第7年蟬聯冠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以97.4分名列第2,加拿大溫哥華則以97.3分位居第3,兩座城市的排名都與2016年相同。

儘管排名前段的城市與去年相比幾乎沒有改變,中間卻有一些重大改變。

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獲得89.9分,進步13個名次,從第50名升至第37名;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也因近幾年來犯罪率下滑,以94.0分前進至第18名。

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排名則因備受矚目的恐怖攻擊而下滑;曼徹斯特從第43名滑落到第51名,斯德哥爾摩以92.1分退步到第26名。

不出所料,飽受戰火、貧窮和政治動盪荼毒的城市,在這項排行榜中吊車尾。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30.2分墊底,奈及利亞的拉哥斯(Lagos)和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則以36.0和36.6分,排在大馬士革之前。

亞洲方面,日本東京、大阪分別排第1、第2位,新加坡排第3位,香港首次跌出亞洲前三。總體排行方面,香港比去年跌落2名至45,新加坡則躥升11位至35,排名首次超越香港。

經濟學人智庫的本項調查涵蓋全球140個城市,進行評分時,主要依據5個版塊共30個影響因素,包括基礎設施、文化和環境、教育、基建、醫療衛生及穩定性等。

Filed Under: 世界新聞, 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冰島, 利比亞, 加拿大, 基建, 基礎設施, 墨爾本, 大阪, 大馬士革, 奈及利亞, 奧地利, 宜居城市, 拉哥斯, 敘利亞, 教育, 文化, 斯德哥爾摩, 新加坡, 日本, 曼徹斯特, 東京, 溫哥華, 瑞典, 環境, 的黎波里, 穩定性, 經濟學, 維也納, 英國, 荷蘭, 醫療衛生, 阿姆斯特丹, 雷克雅維克, 香港

杜爾肯初選壓倒性勝出 3女性領跑 西市將迎女市長

August 3,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在8月1日的西雅圖市長初選初步票數統計中,前聯邦檢察官珍妮·杜爾肯(Jenny Durkan)以壓倒性優勢勝出。城市規劃師穆恩(Cary Moon)和社區活動家奧利弗(Nikkita Oliver)以微小差距分別獲得第2及第3的位置。

初步記票結果顯示,杜爾肯共計得票27,579,得票率31.71%;穆恩票數為13,583 票,得票率15.62%;奧利弗獲得12,126 票,得票率13.94%。

此次初選最終的兩名勝出者將進入今年11月的最終競選,杜爾肯目前領先優勢近15%,入圍已是板上釘釘。但穆恩和奧利弗得票率僅相差不到2%,在其餘選票統計結果出爐前,誰將入圍最終角逐尚未可知。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西雅圖此次將迎來一位女市長。

西市歷史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市長Bertha Landes於1926年當選,此後91年中再無女性當選的紀錄。今年11月的市長選舉中,西市將再度見證歷史時刻。

此外,其他一些重要職位的初步記票結果如下:

華州第45選區參議員票數最高的2名候選人分別為民主黨籍的Manka Dhingra(得票率50.54%)和共和黨籍的李珍英(Jinyoung Lee Englund,得票率42.59%)。

金郡(King County)郡長由現任郡長康斯坦丁(Dow Constantine)持續領跑, 他的得票率為75.09%;而其競爭對手中得票率最高的是Bill Hirt,僅為14.18%。

在西雅圖市議員2個席位的競選中,Lorena Gonzalez、Pat Murakami、Teresa Mosqueda 及Jon Grant或將進入最終角逐。

此前提出以提升1%消費稅的方式為文化藝術項目融資的議案,在初選中以45%-55% 的結果被否決。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Bertha Landes, Bill Hirt, Cary Moon, Dow Constantine, Jenny Durkan, Jinyoung Lee Englund, Jon Grant, Lorena Gonzalez, Manka Dhingra, Nikkita Oliver, Pat Murakami, Teresa Mosqueda, 共和黨, 初選, 參議員, 奧利弗, 女市長, 市議員, 市長, 康斯坦丁, 文化, 李珍英, 杜爾肯, 歷史, 民主黨, 消費稅, 穆恩, 藝術, 郡長, 金郡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